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就在周伯符在盘算着将来在远离妻子的地方藏一个外室的时候,在北京,刚刚登基的弘光皇帝也发出了讨伐流寇,为先帝报仇的圣旨。靠着借来的军费,(这笔钱主要是向郑家借的,但是朝廷在事实上却并没能拿到钱,因为他们必须将这笔钱中的大部分支付给出发去讨伐流寇的军队,也就是郑森统帅的模范军。剩下的部分又要用于购买各种物资以支持其他军队,而这些物资按照借款时候定下的规矩,也必须向郑家购买。所以,这笔钱根本就是只是在账目上走了一遍,原本躺在什么地方,就继续躺在什么地方。只是在这些钱的旁边又多了一堆借条。)
在弘光皇帝发出讨伐流寇的圣旨之后,原先聚集在北京的各路军队都开始调动。吴三桂留下自己的兄弟守着山海关,带着一万多军队从京师出发,沿着李自成撤退时候的路线,向西进军。其他的一些降将也大多被配属给吴三桂,跟随他出兵。
而郑森的模范军则留下一个团保卫京师,其他的部队转向静海,然后在那里上船南下,然后进入长江口,在吴淞口登陆,接着沿着长江向西前进。而郑家的内河船队则一路跟着他们,给他们提供后勤支援。
模范军在战斗力方面,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一般的军队,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后勤的需求,也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一次性军队。所以如果不想为这支不过几万人的部队,准备数以十万计的辅兵和牲口,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沿着能够通航的河流行军,以保证能较为方便的为这支军队提供补给。
然而,还没等包括模范军在内的官兵们逼近襄阳,从那边却传来了新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居然主动出击,向着左良玉发动了攻击。而被朝廷封为宁南伯的左良玉,却连吃了几个败仗,最后在顺军逼近武昌的时候,他居然带着军队不战而走,将偌大的武昌城直接丢给了李自成,自己带着军队,以及裹挟着的难民一路东逃。一时间,长江沿线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到处都有传言说李闯打算顺流而下,杀进江南。
然而就在这时,更新的消息传了过来。李自成在占据了武昌之后,并没有顺势杀向江南,而是一转头就转向了四川,甚至还和更早进入四川的张献忠发生了一点冲突。不过据说他们倒也没有大打起来,甚至很快就联合向石砫的秦良玉发起了攻击。
“看来李自成并没有在襄阳挡住我们的信心呀。”听到这个消息,郑森这样想道。
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决断(1)()
再退回襄阳——也就是李自成所谓的“襄京”的一路上,李自成以及他的那些重要的臣僚们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战场上击败模范军的问题。最后他们都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正面野战,没有五倍以上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挡住模范军的攻击;如果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就不可能击退模范军的队伍。而且这里所说的兵力,指的还是真正的能上战场战斗的兵力,而不是将那些辅兵甚至是乱七八糟的裹挟的流民什么的都算进去的兵力。考虑到李自成如今的经济能力,他能够支撑起的这样的军队绝不会超过五六万,因此,只要模范军超过一万人,他就几乎不可能在正面的野战中击败对手。
不过这样的计算并没有让李自成和他的臣僚们太过沮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早就习惯了敌强我弱的局面,早几年的时候,李自成手中的军队,在遭遇到朝廷的精锐的时候,差不多也是不堪一击的,但只要挺过那一阵子,就可以看到,朝廷一天天的烂了下去,自己这边却是一天天的好了起来——这次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这一路上的研究,还是有更多的收获的。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还是找到了对手的一些弱点了。
“老刘,你看郑家军的那些牲口,一个个骑的那个马,还有他们身上的铠甲,奶奶的,就是一般的将官身上的东西,也不会比他们的更好了。他们的兵——朕不是说的马兵,而是说他们的步兵。他们披着那样的铠甲,还能跑得贼快贼快的——你说这些家伙每天得吃多少呀!”李自成这样跟刘宗敏道。
“这不是吃多少的问题,他们肯定还得吃得好,要有肉吃,才能有这样子!”刘宗敏道,“皇上,俺寻思着,这郑家军这么多的战马、大炮,几乎人人都有铠甲,然后还吃得多吃得好,他们的队伍出去打仗,人吃马嚼的,这粮草补给可是一个大难题不是?俺寻思着,他们哪怕只有一万人,要消耗的粮草补给什么的,怕是能顶一般伪明的官军七八万人。这样的队伍,怕是有些什么行动的话,要是超过五六天的路程,多半就只能是沿着河道行进动吧。”
“老刘你说的不错。你看自打过了涿州,郑家军就不跟过来了,多半就是陆路太长,他们耗费的军资又太多,所以没法再追赶我们了。只可惜襄京就在河边……”
李自成的这句话却是让大家都沉默了。如今李自成集团已经将襄阳,乃至汉水流域视为王业的基础了,在如今这样一个旱灾频繁的年月里,也只有在大江大河的两边才能靠着灌溉,勉强维持着农业。控制了江汉平原,李自成集团就能有粮食,有钱养兵,就能经得起失败。所以,无论如何,放弃襄阳是不可想象。但是襄阳就在汉水边上,汉水的航运调降相当好,若是利用好了汉江的运力,就足以维持数万模范军的军事行动。
“陛下勿需担忧。”宋献策却开口道,“陛下,伪明朝廷财力匮乏,就算有能战之兵,又哪里有军饷来调动这些军队呢?”
牛金星在一旁听了,只是一笑,却不多说。倒是李自成的另一位文臣宋企郊开口道:“陛下,微臣听说那伪明皇帝封郑芝龙为王,又将宁波典当与郑家,换了一大笔银子。他们要是不打算立刻用兵,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备战之事情,万万不可放松。”
“伪明皇帝这样做,却是失了天子的大统,将来必有诸侯割据之乱,真是亡国之君!陛下只需守住一阵子,便可观其自败!”大顺的户部尚书陆之祺又道。
“陛下,襄京乃我朝之关中河北,不可不守。然守襄京,不可战于襄京。战于襄京,则襄京就算守住了,周边却也都残破了。守住了又有什么用呢?”宋企郊又道,“臣以为,伪明军队攻击我军,无非水陆两路,陆路应该就是我军一路撤回时候的路线,至于水路,多半是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武汉再进入汉江,然后直扑襄京。陆路且不说,单说水路,距离万里,伪明军队要从这一路打过来,为了保证军需,定然需要可以作为囤积军需的地方。武汉九省通衢,连接汉水大江,若是敌军依托水路来犯,定然要借助武汉水陆之便。我军当尽快击溃左良玉所部,夺取武汉三镇,然后尽数迁移其民入襄京,然后破坏武汉的码头、三镇的城墙,放火烧掉城中的房舍。如此,敌军就算夺取了武汉,也难以利用它。然后我军再沿着汉江,在江中沉入岩石,以为礁石,封锁航道。使得敌军的军资供应无法沿着汉江而动。陛下再以轻骑袭其粮道,敌军虽是精锐,但也未必便能威胁襄京。只要守住这一次,此后此消彼长,伪明便不足为虑了。”
“我军连续作战,本来就疲惫不堪。”刘宗敏道,“左良玉手里的兵也不少,汉口城池坚固,却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权将军,左良玉手中的兵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年来,他的兵也是越来越不经打了。”宋献策摇着头道,“就连张献忠,也能打得他屁滚尿流了。与张献忠一战,他手下的老兵又丢了不少,如今他手下人虽然不少,但击败他却不见得有多难。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军需要休整,左良玉自然也这样想。却不知我军留守襄京的军队也是精锐,如今我们将远征回来的战士留在襄京,他们如今守城却还不是问题。然后以原来的襄京留守之军为主,配上一些新练之军,能突然出兵,出其不意之下,一定能击败左良玉,夺取武汉。”
“这样说,多少也有些道理。”刘宗敏道,“皇上,臣觉得,可以这样试试。若是成了,自然好,便是不成,那左良玉还能追赶出来不成?”
第五百章,李自成的决断(2)()
虽然在京师附近吃了两次败仗,但李自成和他的臣僚们都觉得,这次的北京之行其实还是赚了的。他们从北京撤退的时候随军携带的金银大多都被模范军抢了回去,但是,在撤退前,李自成就已经将一半左右的金银珠宝送回了襄京。此外,这趟北京之行,干掉了明朝皇帝,一路上消灭了大量的明军。当然,李自成自己的最为嫡系的部队也有不少损失,但是,李自成和刘宗敏都觉得,只要有了足够的军资,再假以时日,训练出一批更精锐的军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郑家军的战斗力的确让李自成他们很是担心,但是过往的经验也告诉他们,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担心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也遇到过比自己能打的官军,依照朝廷一贯以来的专门出猪队友的习惯,李自成和刘宗敏都觉得,这支军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自己人坑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真的这样想,不过至少,大家表面上都做出了一副相信是这样的样子。对左良玉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开始进行,大顺的新建立的国家机构为了这一战开始努力的运转了起来。
要说如今最为忙碌的还是左平章(实际就是丞相)牛金星,如今各种物资的收集、调度,人员的安排,几乎都要由他来忙碌。相形之下,名义上官位比他更高的右平章惠世扬的事情倒是要少很多。
惠世扬原本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当年在魏忠贤的《东林点将录》中,被安上了一个“霹雳火”的外号。因为党争的时候战斗力强,甚至和左光斗,杨涟等一起位列“东林五虎将”。后来东林党被魏忠贤整,“五虎将”基本上都死了,只有这位活了下来。等到九千岁完蛋了,惠世扬可能觉得自己该出头入阁拜相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虽然入了内阁,但却没能当首辅什么的了,甚至还有传言说“五虎将”中除了他别人都死了,他之所以没有死,那是因为他暗中和魏忠贤有所勾结。大家没有像对待阮大铖那样清算他,一来是看他资格老,二来也是没有真凭实据。只是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入阁拜相呢?结果别说首辅,甚至阁臣的位置他都没坐稳,很快就被崇祯皇帝找了个理由革职了。
于是恼怒不已的惠世扬就干脆回了老家。再后来,李自成打下了西安,开始到处招揽士人,不少不太得志的读书人便加入了李自成的行列,再后来,李自成到了惠世扬的老家,为了表示礼贤下士,照例派人送信过去,表示了招揽之意。本来依着李自成的看法,成功招揽到惠世扬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位可是名满天下的东林党人,清流领袖。而且这个时候也已经年过八十了,还出来当自己的官的可能并不大。没想到惠世扬一接到信件,立刻就表示愿意辅佐李自成,并说什么“天生老臣,以遗陛下”。惠世扬明白,虽然他已经老了,事实上也根本做不了什么帮李自成出谋划策的事情了,但是他是第一个投靠李自成的高级文官,在他之前,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