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杜艺华被征用,只能无奈地先把国内的事情放一放,带着明湖文化和李谦的委托,悄无声息地直接飞到美国,跟美国的几大全球玩具巨头展开了谈判。
尽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上上下下,都对明湖文化突然发起的收购心怀抵触,但收购归收购,商业利益归商业利益,谁都不敢保证明湖文化就一定能收购成功,但哥伦比亚拥有优先代理权却是写进了合同的。
所以,哥伦比亚也参与到了谈判和竞争中去。
当然,葫芦娃现如今的突然火爆,已经引来了几大玩具商的直接入场,哥伦比亚这样一家转手商,几乎是毫无竞争力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杜艺华到了美国之后,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跟各家接触过一遍,就快刀斩乱麻,直接把合作方选定。
齐洁飞过去签了合约就直接走人,杜艺华则负责留在美国,继续追踪这件事。
做图纸、设计、制样、成品、上市——对于一款新玩具来说,要走完这一套流程,往往需要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但电影周边的好处就是,玩具的形象就在电影里,直接拿过来,顶多了略加修改,就可以生产了!
于是,当葫芦娃在北美和全球的上映,迎来了第三周的时候。
仅仅只是周三,葫芦娃的全套电影玩具周边,就已经摆上了各大电影院的周边销售柜台,和整个北美各大超市和玩具商店的柜台了。
而这个时候,国内这边的电影人、媒体、民众等等,对此还一无所知。
而当李谦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开电子邮箱,看到杜艺华从美国传过来的葫芦娃周边玩具的出货量数据,和上市两天之后的大致销售数据统计,他忽然意识到,虽然是来自一次无心的意外,但是似乎就这一下子,自己一直津津以求的中国文化推广的第一步,似乎已经迈出去了!
出货两天,电影葫芦娃的周边玩具系列的出货量,已经高达一亿三千万美元,而目前统计到的不太完全的销售额,也已经高达七千四百多万美元!
要知道,就算北美票房过亿,按照当初的分账协议,明湖文化也顶天了只能从总票房中拿到20%的分账,只有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这个分账比例才有可能达到25%,且就此封顶!
而玩具周边却不是,这是属于典型的文化创意销售,所以,杜艺华这一刀狠狠地砍下去,尽管为了追求尽快上市,跟好莱坞其它的电影公司相比,葫芦娃周边玩具系列的销售分成并不算太高,但仍然高达45%!
也就是说,光靠周边销售,目前明湖文化在北美已经可以有超过六千万美元入账了!接下来,这个数字完全可能会超过一亿美元!
远远高于葫芦娃这部电影本身在北美地区拿到的票房分成!
而且更关键的是,有了这第一次的成功,从此以后,明湖文化在北美这块地方,就算是开始有了一块小小的立足之地了!
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或许未必成功,但明湖文化制作的电影,却很有可能成功——不信你看,葫芦娃都成功了呀!
甚至于,以后再出电影周边,明湖文化都已经有了直接跟美国各大玩具生产和销售商直接接触的资格了!
也即是说,即便最终没有顺利完成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收购,明湖文化和自己,也已经在北美这块地方,狠狠地砸下了第一根钉子!
***
再来一章五千字的大章,勤奋刀求月票!
今日无更。()
第三十二章 箭在弦上()
2004年,1月。
一个被普遍用来盘点的时间。
在东方传媒集团的内部高层会议上,熊成朝手里拿着由他口述、秘书帮忙做好的汇报资料,慢慢悠悠地念着。
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虽然东方传媒集团旗下的业务有很多,但院线却肯定是最重要的一块。
院线的业绩不太好,整个公司的业绩都跟着往下掉。
尽管内中的情况,不止公司内部,就算在外界,也有不少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毕竟,这样的业绩将被写入他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履历表中。
2003年的财政年度,国内影市上半年欣欣向荣,下半年略显低迷,但整个财政年度看下来,全国各大中小型院线,除极个别管理不善之外,几乎无一例外地实现了盈利,甚至是大幅度盈利。
这绝对是院线这个行业的又一个黄金年度。
然而,在国内院线行业里首屈一指的领头羊,非国营院线中向来的老大,东方院线,却在上半年亏损了七百万,下半年,尤其是凭借着暑假期间几部好莱坞大片的上映,这才勉强实现了盈利,并把全年的账目做平,实现了整个财政年度的盈利——只有区区433万!
熊成朝在1993年进入东方院线,1996年担任副总经理,1997年就接任了总经理一职,从那以后,在他执掌下的东方院线,就一直都是一副高歌猛进的架势,哪怕是在影市集体低迷和沉沦的1998年,他依然带领东方院线实现了高达千万级的盈利,过去几年的黄金年度,就更是不用说。
然而在黄金年度的今年,东方院线差一点点就要亏损。
“明年的国内电影行业,依然充满了变数,李谦的黑客帝国,赵美成的歃血,刘承章的飞天,吴涵的大笑英雄,郭玉龙的烽火戏诸侯,据说还有可能直接叫烽火,都是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还有一部片子,是我觉得有必要特意提一下的,那就是金汉的龙门客栈。”
“金汉这个导演,过去一直都是沉迷于文艺电影,但这一次,他拍的是商业武侠电影,不但是李谦亲自给他写了剧本,据说连演员都是李谦亲自点将,何颖玉、周智豫和程素瓶这样的搭档,绝对不容忽视。而且根据我收到的消息,李谦亲自登门,邀请了刘承章的美术指导方柏锦,担任了这部电影的艺术指导,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成为明年影市的一匹黑马!”
“除此之外,据说赵河的新电影将会在今年,也就是2004年的春天开拍,就目前收到的消息而言,那还会是一部武侠电影!周宝山应该是肯定会加盟的,据说还有一个江依依也会加盟!就目前的动向来看,她是明湖文化下一步要力捧的小花旦,而且射雕英雄传一旦上映,她这个黄蓉的扮演者,很可能会大红大紫!目前,这部电影能否在2004年年内上市,我们还没有确切消息,但既然有赵河加周宝山这对搭档在,我想,这部电影就已经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在将来上映的时候,去努力争取拿出更多的画布给它了!”
“除此之外,当然,像秦渭、冯必成,据说到现在还都没有新的电影计划,所以2004年的电影市场,我们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他们。”
“除此之外,有一点是我想要说一下的,那就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去正视一件事,那就是明湖文化对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收购,对国内的电影市场所形成的巨大影响。”
“目前正在热映的葫芦娃,已经充分证明了李谦这个人本身,对国内影迷的巨大号召力!目前那边到底是谈成还是没谈成,谈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我们知道的,这件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所以,这件事一旦成了,怎么办?我们应该应对?”
“从内部来说,明湖文化一旦完成了对哥伦比亚的收购,长城院线很可能就是政府方面对明湖文化的一次奖赏!据我们知道的内部消息,当然未必可靠,那么大一家院线,包括当年建电影院时很多都是附属在电影院名下的那些地处闹市区的土地,将会以一个极为便宜的价钱卖给明湖文化。”
“所以,一旦这笔交易达成了,明湖文化除了现有的这条松散的院线联盟以外,将会在他们的院线扩张计划开始大规模动工实施之前,就得到一条非常大的全国性的院线,明湖文化不是长城院线那帮人,齐洁也好,还是他们的发行部门,他们都很懂电影,而且他们并不官僚,所以,一旦让明湖文化完成对他们的院线的内部整合,大家同样是集中在大城市繁华地段的影院布局,将会导致我们和对方存在极为严重的客源争流情况。”
“从外部来讲,明湖文化本身就很强大,他们早就有足够的实力拿到广电方面的批文,具备以批片的方式引进电影的资格,甚至在分账影片引进上,他们也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拿到一定的份额,以前明湖文化一直没做这件事。”
“但接下来,据说他们此前在谈葫芦娃的北美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跟哥伦比亚谈了双向发行的代理协议,一旦完成了收购,在好莱坞电影的引进上,想必他们更会不遗余力!所以,即便是在我们过去一直特别擅长运作的好莱坞电影上,他们也会很有可能一下子补足,拥有了跟我们同时段拼进口大片的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想,这不应该只是我们院线一方该去考虑的事情,这应该是整个东方传媒集团,是咱们在座各位,都应该去考虑的事情。在我们院线这边,接下来我会组织一定的人手,拟出应对各种情况的预备方案,到时候完成之后,再拿到会上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今年我们的情况似乎是不太理想的,但是”
熊成朝的发言有些冗长,有些沉闷,甚至有些越俎代庖。
因为他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以及自己掌管下的东方院线,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总结,和可吹牛的。
所以,他只能多谈一谈自己对明年的展望和期待。
在他发言的时候,会议显得尤为沉闷。
一直到他说完了,集团的总经理宗成泽接过话头,说了几句对院线方面的表扬的话,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才重又显得活泛了一些。
年底嘛,大总结嘛,年终奖嘛,大家都想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没有人愿意去听一些悲观的东西,甚至是敲警钟一样的东西。
再说了,你院线方面好歹还是盈利了不是吗?这已经很值得夸一夸吹吹牛了啊!干嘛弄得那么悲观,那么丧气!
人家制片部门那边,大漠孤烟赔成那样,吴涵的新电影又被迫变成了三家联合投资,都没听人家叫苦啊!
大过年的,真是扫兴!
然而宗总没说什么,只是表扬,大家偷眼看,似乎董事长也没有要批评的意思,在熊成朝发言期间,反而频频点头,脸上带笑的。
于是没人愿意触霉头站出来反驳什么。
只是,如果说原本熊成朝在公司内部还是有一些朋友的话,那么到了现在,他的朋友也已经实在是不多了。
不过董事长倒是对他欣赏依然。
年终总结会开了足足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
等到董事长说完了话,宣布会议结束,大家都站起身来,准备吃过午饭之后,就要回自己负责的部门开会了。
然后,晚上是公司聚餐,算是年会。
熊成朝也跟其他人一样站起身来,手里拿着自己的发言稿,转身要走,却听到周阳华叫他,转过身去,就看到他正在招手,“成朝,来,你别急着走!”
于是熊成朝只好站住,看着其他同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