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素入凡记-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素这才知道她养了三个娃,老大是个姑娘,今年十三了,这些日子都是她在家里帮着照顾老人。卧病的是这家的老爷子,胡嫂子的公公,婆婆年轻的时候做绣活伤了眼睛,许多事情一个人做不来,好在身子骨还算硬朗。

    偶尔有过来买杂粮面的认识胡嫂子,都会夸她两句,说她贤惠孝顺,自家公婆这个样子也从来没有一句恶言的。

    等人走了,胡嫂子很是不好意思的对灵素道:“这话怎么说的,哪里就能算孝顺了!真孝顺的等老人到了这个年岁,都是天天鱼肉伺候着,丝绵袄子叠着穿,我们这叫什么孝顺。从前小时候就是老人们吃苦费力养活的,难道他们现在老了动不了了,我们就能嫌弃他们了?我们那时候什么也不会也没见人扔了我们不是?!神仙都瞧着呢,哪有这么想事情的”

    她很小时候没了爹娘,嫁过来的时候年纪也还小,说起来真是这二老养大的,如今打络子的手艺还是婆婆当年教给的她。

    灵素耳里听着她絮叨,心里就不由得想起刘玉兰说的话来。——这人穷,都是自己懒出来的。可瞧瞧跟前,这七八岁的孩子都每日做活儿了,十三岁的小姑娘照顾家里老人已经有三四年了,这叫懒?可怎么日子就是这么难过呢

    她这阵子一直在琢磨这事儿,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那滚滚而来的财源。饭庄子、大连店、织绒行,这都是一等一的买卖,她没想靠这些营生挣来的钱过日子。她凭自己喜欢的种地和漫山遍野捡东西就足够过活了,何况家里还有方伯丰这个顶梁柱不是?

    可她也晓得,这银子不是单一个“钱”字,这是多少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儿之后得来的一个可拿来换旁的东西的凭证。她这里白得了这些可以换买他物的“凭证”,若就这么堆着,那就是个死钱,成了没用的东西。而这世上明明又有很多人,急需这样的“凭证”来换取别的东西,以求个温饱安宁。

    对旁人来说如此有用的东西,白搁在自己手里做什么,自然是要给出去才好。

    可这人世间的事儿又麻烦,就跟爹娘养娃儿似的,不是你干给她钱就完事的。养娃儿你还得教他怎么对怎么错,如何才能在这世上好过呢。这用钱帮人的学问就更大了,她这阵子就一门心思琢磨这个。她想寻着一个可靠的路子,能叫自己这点银钱,帮上更多的人,叫他们活得舒坦点。

    不过事实证明神仙在这块上天赋有限,最后还是去求教大师了,她把胡嫂子家的情况说给七娘听了,又道:“你说他们这样的人家,要怎么才能好起来呢?玉兰说许多人穷都是因为懒,我觉着这话有些偏颇。胡嫂子一家就挺勤快的了,那么点子孩子都做了几年的活儿了,还要怎么勤快?可这日子怎么就没见好起来呢?你给出出主意吧。”

    七娘叹了一声:“从来问我怎么看势头怎么挣钱的人多,问你这话儿的人可真没遇着过。穷啊,哪儿那么容易一句话说明白了。要说懒,也有懒的;还有说他们笨的,怎么就不会去想想法子动动脑筋呢?!这么说的,多半自己都是打小好日子过过来的,也没见过几个真穷的人。

    “这人要是真的天亮了一睁眼先要担心今天能吃几分饱,家里谁的药钱还不晓得从什么地方来,看外头会不会下雨屋上还缺两片瓦呢哪里有那个空给她去琢磨什么雄心大志?就同你把一人扔火笼子里头,叫他给你想想这两年县里做什么买卖合适,你觉着他能想明白不能?

    “人穷志短,不是骂人的话,是说这个实情。他没法子去想太长远的事情,光眼前今天明天的不得不解决的难处就已经压垮了她了。觉着不可思议的,只叫他自己去试试,——一天做七个时辰的重活儿,回家洗衣裳做饭缝缝补补,都完事了,再给他讲两章读书人读的圣人言,告诉他人得有大志,得看长远,你看他听不听的进去。”

    灵素听了这话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些日子混在人堆里“身体力行”做人的滋味来了。只靠着这死沉的肉身,一天真干不了多少活儿啊,觉着都没得空抬头看看日头,天就已经快黑了

    七娘接着道:“若是要我说,这孩子最好送去读书认字,哪怕不为了往后做官考试,只能写能算,就多了许多路可走。给你看铺子的那位嫂子,相当于一个人在管一摊买卖了,干什么不索性好好塌下心来琢磨琢磨这做买卖的事情?你那里杂粮面卖得那么便宜,是不是能拿来自己动手做成卷饼、粉子什么的,多挣一道钱?不晓得她家里男人是做什么的,若是卖力气的,看几个娃儿的年纪,该停就停吧,另外换个行当做。上了年纪再熬下去,一来容易受伤,二来落下毛病这多挣的几个钱都不够往后的药钱的”

    灵素听得极认真,频频点头,就差摸个小本出来记了。

    七娘看着发笑:“你这憨子!我这都是随口乱说的,我又不晓得人家到底什么情形。再说了,你以为主意好人家就会听了?比方说叫她家男人换个活计,他多半会说‘我除了这个别的也不会了啊!’又会想换一个活计去做,万一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差事呢?这边还给耽误了!且去找新差事不得花功夫?说不定还得新学样什么东西,里外里一算或者得耽误一两个月,家里能就靠她一份工钱撑一个月?且为了那没影的事儿瞎折腾,这就不是正经过日子的路子!”

    说完了悠悠叹道:“越穷的人越不敢动弹,也越吃亏。因为压榨你你也不敢走人不是?且时候长了,你扛活扛了十年二十年的,你也不会别的了,那时候就更是人家说了算了,要你往东你不敢往西这日子自然也越过越不像人了。只好等娃儿们长大吧,等他们都能做工了,就能松宽点儿了。只是娃儿们若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能耐技艺,不过又是重过一回老辈们的日子罢了”

    灵素忽然想起胡嫂子说的她的打络子的手艺就是她婆婆教的,如今她婆婆眼睛坏了,她晚上回去就着月光还打一会儿,却不知她打络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带着她闺女呢。

    三代人弓着背手指翻飞的身影在灵素眼前重叠起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309。料事如神() 
这日灵素去米市街的小铺子;同胡嫂子说了会子话;外头淅淅沥沥的雨渐渐下大了;灵素便道:“恐怕一会儿更大了不好走;这时候也没谁来买米了;明儿再说吧。”

    她是东家自然听她的;又看了一回后头屋里堆的几袋子米粮;就关门出来了。

    这日早上天阴着也不晓得后来会下雨,胡嫂子都没带伞。灵素从屋里摸出两把油纸伞来道:“我送你们吧。”

    胡嫂子还带着俩娃儿,正好一大一小同撑一伞;赶紧谢了灵素,又叫小儿子跟着灵素那边,自己拉了大的那个一块儿走进了雨里。

    米市街上都是花石铺的路;这雨水下来顺着就流到两边的沟里去了;不碍着走路。再往胡嫂子家走,那路渐渐的就差起来;大路上还是青石板的;往里头一拐就成了碎砖铺的。那碎砖路年久失修;又缺了些;有些地方又洼进去了;就变成一个个水坑。

    灵素看看娃儿们脚上穿的薄片鞋,幸好如今暖和了;下了雨也不照前阵子那样湿冷。若是换个秋里初冬的时候,这湿哒哒的可怎么走?她晓得俩娃儿从前还跟着自家姐姐拎着篮子卖小食的;一趟走下来鞋若湿透了;脚不得冻坏了?

    一路胡乱想着,雨下得大,又急着走路,也没说什么闲话。

    到了地方,一处低矮的小门开着,往里头看,只见长长窄窄的一条,俩人对面就都得侧了身才能过去。胡嫂子见灵素还要往里去,便拦了道:“东家,里头窄腾,没几步路,我们进去就行了。”

    灵素道:“来都来了,哪有不叫我进门的道理。”

    胡嫂子笑了下叹道:“里头窄啊,挤得很,您”

    见灵素就看着她笑,也只好点头,她自己带着娃儿先往里头,又对灵素道:“您慢点儿。”

    灵素就牵着小娃儿的手跟着她们往深处去。

    走过这条窄道,往边上一拐,又走两步,才另有一门。一小姑娘大概听到动静了,从里头探出头来,见了来人,很高兴道:“娘你们回来了!我刚说这又下雨了,你们早上去又没带伞,要不要给送去呢。”

    说着话见后面灵素,赶紧顿了顿,冲灵素笑笑道:“婶子好。”

    胡嫂子跟着进了门,往里头让灵素道:“东家进来坐吧。”又问自家姑娘,“你爹回来没?”

    姑娘摇摇头,又道:“爹大概也没带伞的。”

    胡嫂子道:“那也没法子了,谁晓得他今天在哪里上工,不管他了。”

    灵素跟着进了里头,发现这一步迈进去就是个灶间,看这样子也不是正经房子,原是倚着院墙起的撇子。这屋子里头砌着一个土灶,边上炉子水缸大小坛子都挨边码着,中间一张窄窄的案,上头放着块满布刀痕的砧板。收拾得挺干净,就是没什么天光,今儿又正下雨,显得有些暗。

    灶间并没有门,朝北豁着个大口子就算个通路。这口子的外头离了不过两臂远,就是另一处门了。这中间两臂宽的地上,如今正溅着雨,却是条窄窄的天井。

    胡嫂子把灵素让进了那对门里,这是个堂屋,却比寻常的都浅了许多。堂前靠墙条案,当中放着张方桌,桌边这会儿正坐着个老妇人。一根络子系在桌腿上,刚打了一半,桌角放着个针线笸箩。老妇人半闭着眼睛,听见动静扶着桌子起了身,问道:“二妹回来了?有客人?”

    胡嫂子赶紧上去扶住她道:“娘,我干活地方的东家来了。今儿外头下雨,我们没带伞,东家送我们回来的。”

    灵素赶紧出声:“老人家好。”

    胡嫂子的婆婆笑着道:“好,好!长久托福,多亏您照应了。老婆子眼睛不好,瞧不见人,怠慢了莫怪。”又叫自家孙女,“福儿,给客人倒茶来。”

    灵素赶紧道:“不用了不用了,这外头雨大,我这就得走了。”

    说话时候姑娘已经端了个杯子进来了,放灵素跟前笑道:“您喝茶。”

    胡嫂子面上有些狐疑,看了一眼茶杯,见里头还真飘着些茶叶儿,便去看自家闺女。

    福儿又看着灵素,灵素便端起杯子来喝了一口,笑道:“有股不一样的香气呢。”

    福儿很是高兴,“这是用枣叶儿搓的茶叶,也是茶呢。”

    灵素赶紧点头:“那就是枣叶茶,我之前在小河滩那里还见他们做过桑叶茶和杏叶茶,大夫说都挺益人的。”

    福儿听了很是高兴,眼睛亮亮地道:“小河滩的人也喝这个茶啊!”

    灵素接着点头:“喝啊,那边翠屏镇连障山的山里头,还有虫子做的茶呢!”

    福儿“呀”了一声,又捂着嘴呵呵笑起来。

    灵素也跟着笑,她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姑娘。她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师父,桃花儿。

    胡嫂子笑道:“鬼丫头,我说呢,家里哪有什么茶叶”

    边上的婆婆咳嗽了一声,胡嫂子冲灵素笑笑不说话了,灵素晓得许多人忌讳说起自家的情形,又闲话了几句就出来了。胡嫂子的公公卧病在床,灵素也不便进去探看,只好问了两句病情,打算下回进山时候问问谷大夫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