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计就能够扭转回来?尤其还是袁绍的把戏在这消息传来之后就被一些疯狂地联军将士揭穿了,使得那些将领们也遭到了一定的信任危机,这个时候还真是很麻烦,一个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发生营啸。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消息则是董卓军在虎牢关西门还几乎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地同样将那些曹军尸体割下头颅堆成了京观,来回应之前联军同样的手段。
当然了,之前联军这么做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就算有引起什么反应也被李儒、吕布联手弹压下去了;但现在换成了董卓军对付联军就不一样了,因为干出这一切的是董卓军中“最卑鄙无耻下流”(袁绍语)的两个人李儒和吕布,而联军之中对此也引起了极大震动,那些将士愤慨地愤慨、惊惧地惊惧,乐观的不再乐观,悲观的更加悲观,好像一下子前景就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谁也无法说现在这种情形下的联军还能够做什么。
只能说,联军之前离开虎牢关的确是过于心急了,根本没有仔细地确保过虎牢关的安全留在手中,这种不重视才是产生这样失利的最主要原因,这是属于决策权的罪过。
而除此之外,对于前进的道路预估也过于乐观,这也是为什么辎重、军粮携带不够充分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他们甚至没有仔细考虑清楚这一路过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董卓军既然已经在曹操那一战中暴露了,那么他们显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可联军诸侯们却是选择性忽略了,而徐荣这一下,无疑就是给了他们当头棒喝,告诉他们即使前行的路,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地,难道真当董卓军都没人了?
而诸侯们再一转想,想到了后方的虎牢关,想到了前方的徐荣这根刺,这么一想起来,也就是说,如今董卓军居然反而将人数是他们数倍的联军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包夹,这实在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确是事实。
不得不说在刚开始得到消息的时候,诸侯们自己也一阵大乱,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因为曹操全军覆没和张邈之死的消息闹得有够心慌了,如王匡、鲍信更是做起了噩梦,前者老是梦见自己被董卓一剑刺死,这是想起了那次癸酉之宴,后者想到的却是其弟惨死在华雄手下的鲍忠,这不是他们胆小而是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有这么大的压力,却没有足够多的动力来支撑,使得联军这一停顿下来,尤其还是在一连串惊爆消息的打击下,他们在接下来虽然重新前进但在速度上就慢了太多,毫无疑问袁绍、袁术等的部队算是走得比较稳地,军心也比较齐整,但其他几个比较弱小地如孔融、王匡、张超等人就明显有些拖后腿的嫌疑了,这样从形式上来看联军也几乎面临散架的危险。
只是他们现在几乎已经没得选择了,后退不可能,前进也难,但至少还有希望吧?
而也正是联军的希望,和他们的行军,给巩县、或者现在应该说是偃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偃师守将是杨定和李肃,但此时在这里负责指挥的并不只他们两个人,还有理智地从巩县后撤过来的徐荣,前者两人一个擅长防守,一个有急智,和徐荣搭配起来有攻有守又不容易中计,如果是坐拥虎牢那样的雄关、麾下人马再多出几分,还有就是后勤能够有保障,就是将联军大军拖在外面数月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现在情况有些遭,即便曾经以弱胜强击败了联军先锋军,但这种战役也不是那么好复制地,影响因素很多,毕竟本质上张扬的并州骑兵其实并不会比西凉骑兵弱多少。
而偃师的城防相对巩县也要顽固得多,这也是徐荣直接作出取舍的原因。
第八十六章、徐荣的转折
第八十六章、徐荣的转折,到网址
。。。
第八十七章、徐荣的野望()
(两更完毕,第二卷进入尾声了,这一卷最后的高*潮,求票!!!~)
放弃巩县的防守直接退到偃师,对徐荣来说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因为这就意味着,除了李儒和吕布那边之外,就在洛阳之外、董卓这边所有能够防守和抵御联军的底牌,都压在这一处了,谁都知道如果到时候失败面临的是什么。
但面对同僚杨定、李肃的担忧和疑问,徐荣只是坚定道:“三日,只要咱们在偃师坚持三日,军师及吕将军那里,必能过来。问题只是,他们会以一种什么方式解决这场战争。”
徐荣说的似乎很有信心,但李肃却觉得这是事实,对于吕布他可能还心存怀疑,但他丝毫不怀疑李儒,虽然这也是因为他实在是没有再见过其他的顶级谋士了,但李儒的高深莫测确实已经成了西凉军中深入人心的形象。
正如徐荣所说,现在的关键是李儒他们那边决定怎么做,但至少是现在,战局还不明朗,还没有人知道。
……
徐荣在等待着李儒、吕布那边筹备的反击,但不代表着他就要将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他们的身上,而实际上他现在的压力也是非常大,当然不只是来自于对面的联军,还有大后方。
洛阳早已大乱成了一片,别说联军的压迫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中间还有人在背后故意推波助澜,使得一阵阵暗涌席卷向这个帝国都城。
而毫无疑问,这段时间董卓过得并不舒服,尤其是在他抱以期望的李儒和吕布两个人一来没有能够守住虎牢关,二来还将联军直接放过来,任由他们长驱直入,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对于前面徐荣的压力大增,另一方面本来被李儒一口回绝的迁都长安的建议让他重新提了起来。
迁都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大事,而且各方面准备都需要充足,所幸早在之前王允提起之后他就已经意动并且迅速安排下去有条不紊地做了一番准备,甚至连母亲和女儿、外孙女都被他送到了弘农,很显然对于联军的到来,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在虎牢关之战后联军胜利攻取那关口达到了最高峰,现在不过是一种宣泄式的崩溃。
当然即便如此,董卓本人也并没有急着走,甚至于朝廷大部分文臣都没有走,他们都在等,而董卓的等,或许是还对李儒抱有最后的期望,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想起自己在西凉、在河东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屡次危机,甚至有些相对来说,面对的是比如今更加危险的局面,而那个时候靠着他的坚持、以及李儒的出谋划策最终一次次挺过来了,难道现在自己势力大了、权势熏天的时候反而丧失了最开始那最起码的勇气?
这样一想,至少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些勇气来面对。
更何况这个时候跑去长安,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要知道西凉韩马那边还闹腾得厉害,段煨根本不足以镇住场子,董卓不得不特别加封牛辅为雍州牧,入主长安;至于河东黄巾郭太,被曹性已经是打得没半点脾气了——值得一提地是吕布麾下另一员并州大将、也是李儒一直以来联络的那个郝萌,却在一次伏击战中丧命,对此董卓也并没有怀疑,所以说要不是为了保存实力抽调给曹性的人马并不多,早将这群乌合之众剿灭了个干净,毕竟吕布留下来的并州军也被董卓直接抽调到了偃师做徐荣的援兵,现在那里已经有四万多并凉大军严阵以待联军到来。
同时依托河东、弘农两郡为其做后盾,也可以说是连接洛阳与长安的桥梁,董卓做足了自己能够做到的完全准备,现在只等那边进一步消息传来了。
……
事实上徐荣直到真正面对了联军的冲击,才发觉自己对于自己能够坚守几天还是高估了,如果不是李肃警惕得快,可能联军在第一日半日就足以直接拿下了偃师,不管是斗智还是斗勇,此时孤注一掷的联军诸侯们都不会比他们差,更何况他们现在实际上还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得不说可能是缘由于之前在虎牢关的经历,使得联军在攻城上的配合以及战术都成熟了许多,也更加有杀伤力,他们的攻城器械并不缺少,而虽然如孔融的老弱残兵、王匡以及鲍信、张超等人的弱旅有拖后腿嫌疑,但作为攻城的炮灰却还是很好的,反正有着袁氏三人和韩馥等人的精兵坐镇,这些家伙除了听命根本做不到反抗,借着他们吸引偃师守军的“火力”,而后才是精兵上阵。
仅仅过了一天一夜之后,偃师四万守军,竟然就有过三分之一伤亡,轻者暂时失去战斗力,重则直接就是丧命。
这就是残酷的战场,没有丝毫怜悯和温和可言!
在联军猛烈冲击下,偃师城就好像是在狂风骤雨澎湃海浪中无所依靠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若不是杨定守城经验丰富,徐荣调兵遣将有度,再加上李肃从旁穿针引线,小心应对联军手段,他们能不能够撑过第二天,都还是一个问题。
而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偃师城城楼上,已经被染成了红色,血就仿佛流不干、流不尽一样,还没来得及干涸凝固,立刻就有新鲜血液“补充”,联军用他们强大的实力压得这里守军根本喘不过气来,几乎就没有片刻得以安歇,现在更是连嘶声呐喊都有点有气无力,并不是没有斗志,否则也不至于拼到现在,只是嗓子都要喊哑了,手臂都要挥痛了,敌人却仿佛永远宰杀不尽。
联军的人数众多,不管是炮灰还是精兵,他们完全可以耗得起,甚至他们现在干脆就玩起了轮换制,让偃师守军根本得不到休息,这种情况下简直就是神一般的意志才能够支持他们撑到现在。
而在最明显的一个位置那三个浑身浴血的身影,也是此时所有守军的标杆,是他们的旗帜,只是很明显,他们也是累得气喘吁吁,徐荣更是双目赤红,天知道这两三天里他几乎没有合过眼。
“茂昌,怎么办?看起来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城门都已经被砸得破烂不縡f8傲恕…”最让这守城三将担忧的还不是手下的战力,对于他们能够支撑到现在说实话他们也都很满意了,但是偃师城本身的城防却不够给力,在联军各般手段之下,如今已经可以说城门被砸破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还不会很长?br/》
徐荣也很无奈,但他又有什么办法?
这几日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去抢修城门,只是联军的攻击连绵不尽,连休息都做不到,更何况这些缝缝补补的工作,联军也不会任由他们安然去做,都会大肆破坏和干扰,所以有了现在的成果。
看着远方天色,还有那遥远地平线上的平静,徐荣的眼眸中不禁闪过一抹深深的忧思:就这么,败了么?
第八十七章、徐荣的野望
第八十七章、徐荣的野望,到网址
。。。
第八十八章、那一抹灿烂的红()
(感谢书友“圣灵飞羽”的打赏支持,第一更,求票票呦!~)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偃师城给联军造成的麻烦是巨大地。
尽管董卓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总共四万并凉兵马集结在此处和二十万讨董联盟大军大打攻防战,只经历不到三天战事,其中却有过半多数的人陆续丧失了战斗力,但他们也确实在这两三天里面有效地阻滞了联军前进的步伐。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这个时候联军的军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