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妃~”明郡王真没想到连自己的生母都不看好自己,他气恼的道:“旁人不看好儿子也就罢了,怎么连母妃也是这样?”
“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我才会这么说,若不然的话,我才不管你想做什么呢!”韦贵妃摇头,道:“明知道毫无希望却强求,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那无异于自行死路。老六夫妻这般年轻,就算这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打击,而不是灭顶之灾,相反,若是事情不成或者败露,给你我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皇儿,母妃不仅不会帮你,若非要你一意孤行,母妃还会阻止你甚至不惜将此事告诉你父皇!”
“母妃~”明郡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韦贵妃,却只看到一脸的郑重。最后,他无奈的咬牙,道:“这件事情还请母妃好生想想,儿子先告退了!”
“娘娘,您为什么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七爷?”明郡王刚走,一直侍候在韦贵妃身边的一个嬷嬷便凑过去,轻声道:“七爷还年轻,做事难免有些急功近利,您慢慢教导也就是了!”
“明知事不可为就不能给他一丝希望,要不然还不知道他会闹出什么事情来!”韦贵妃轻叹一口气,道:“老四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被打发去守皇陵。”
“七爷和他怎么会一样呢?七爷还有您,还有韦家,还有冯家呢!”那嬷嬷小心的看着韦贵妃的脸色,小声道:“只要韦家和冯家能够全力相助,七爷未必就没有一拼之力?”
“韦家?”韦贵妃苦笑一声,道:“韦家退出朝堂这么多年,就算肯全力相助,又能帮上多少忙?韦家现在还指望我和皇儿能帮族中谋前程呢!”
那嬷嬷沉默了,韦贵妃出身世家,她是晋安帝立下大功,被封为太子之前嫁给晋安帝为侧妃的,晋安帝被封太子已经后来登基为帝,韦家都出力不少。但是和申家一样,韦家在晋安帝登基之后也元气大伤,更和所有的世家一样,在晋安帝登基之后淡出朝堂。身为世家大族,韦家的力量自然是不容小看的,但想凭韦家将明郡王推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却也是痴人说梦。
“好了,不说这个了!”韦贵妃叹息一声,她脸色微微一正,道:“皇儿起这念头必然有因,定然有人在他耳根子边上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让他有了这种不该有的想法和念头。你亲自去查这件事情,看看是那个奴才秧子撺掇着皇儿,查出来之后,立刻禀告本宫。这样的人,留在皇儿身边终究是祸害。”
“是!”那嬷嬷点点头。
“还有,把我们手上的人都给约束好了,不能让他们听了皇儿的吩咐,去做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韦贵妃冷静的道:“老六是个厚道的,我和皇儿以前与他也无仇怨和嫌隙,只要皇儿不犯错,将来就算不能得到重用,但该有的尊贵却不会少。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
“娘娘放心,奴婢会约束好人手的!”那嬷嬷再次点头,又道:“万一有那种听了七爷的吩咐,就轻举妄动的,是不是……”
看着那嬷嬷脸上的狠色,韦贵妃点点头,冷声道:“若有发现,不需多问,直接清理干净就是。这一次,后宫清理了那么多的人,但谁也不敢说履亲王的余孽就真个清理干净了,说不得我身边就有那么两个漏网之鱼。”
那嬷嬷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至于皇儿~”韦贵妃叹息一声,道:“若是他还执迷不悟的话,我就去求皇上,求皇上将他放出京城,或许离开了这个圈子,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之后,能让他变得不同些。”
那嬷嬷也叹息一声,却没有多言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挨揍()
“真不知道母妃是怎么想的,她就真的一点野心都没有吗?”回到明郡王府,明郡王心头的闷气都不曾稍减,对着明郡王妃冯梓悦就发起了闹骚。
“母妃定然也有母妃的苦衷和考量,王爷也别只会埋怨母妃!”冯梓悦轻声开解着明郡王,和明郡王一样,她也不甘心,但是,就在玉凌云身份大白的当天,刑部尚书给了她一封信,看完那封信之后,她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将那份不甘深深埋下,决定从此之后不再有更多的非分之想了。
“她有苦衷,那我呢?”明郡王恨恨的道:“旁人也就罢了,偏偏是老六?他有什么?生母地位卑贱,自己也没多大本事,若不是皇后和那个短命的一再抬举,父皇又怎么可能对他另眼相看,他又怎么可能有今日?我不甘心,我怎么能甘心?”
他若没本事,那你呢?冯梓悦心里嘀咕着,不止一个人说李煜炜平庸,可是他在礼部的时候,将礼部的事情理得顺顺的,一年前到了户部之后,户部的事情也能处理妥妥当当,更在暗中将博郡王查了个底朝天,若不是他们主动说出来,都没人知道他居然在暗中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厉害,这样的人没本事,那要什么样的人才有本事?人家不过是做了事不喜欢洋洋得意,四处嚷嚷罢了!
不过,这样的话冯梓悦也只敢在心中嘀咕,她知道,以明郡王的狗脾气,真要说出来的话,就算自己怀着身孕。他也能和自己翻脸。她只能耐着性子道:“王爷也别太生气,冷静几日,等过几日在进宫和母妃好好的说说,听听母妃的意见……母妃就您这么一个儿子,她不管做什么,肯定都是为您好的。”
“为我好?说着为我好,但真的是为我好吗?”明郡王个着实不耐烦的看着冯梓悦。因为有孕在身。她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原本的瓜子脸也成了鹅蛋脸,多了份富态。少了人娇俏可人。原本明郡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想想那日在朝堂上见到的玉凌云,人家就算即将临产也半点不显得臃肿,还那么顺利的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想想人家的王妃。再看看自家的,明郡王越发的觉得气不顺了。好在。他也知道冯梓悦如今怀着孩子,不能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当下道:“算了,我和你没什么好说的。你好好休息,我不打扰你了!”
“王爷要去哪里?”冯梓悦忍不住问道,自从她有了身孕。明郡王就没有再在她的房里歇过,她也知道有了身孕是该分房。也没敢想太多,但是她有身孕,他多陪陪也是应该的吧!她可曾听荣郡王妃笑话,说毅郡王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陪在毅郡王妃身边的。
“我心口闷得慌,我出去走走!”明郡王随口丢下一句就往外走,冯梓悦想多说一句话都来不及,看着他大步离开,怨恼的将手边的杯子扫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明郡王不知道他的冷落让冯梓悦在家中发了一顿小脾气,他带了几个侍卫骑着马出了明郡王府,茫然的坐在马上,看着热闹的街道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几个侍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好歹看得出来明郡王心情不好,也看得出来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其中的一个人看着他的脸色,小心的道:“王爷,没多少日子就要过年了,要不随意走走逛逛?您可是头一次在宫外过年啊!”
“也好!”明郡王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侍卫们都松了一口气,当下有一个下了马上前牵着明郡王的马,也不嫌辛苦,充当了一回马僮。
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了好大一会,明郡王看也看腻了,但却也不想回府,当下淡淡的道:“找个地方坐下吃点东西喝杯茶!”
“是,王爷!”所有的侍卫齐齐的松了一口气,这般漫无目的的闲逛对他们而言还真是一种折磨,当下往最近的一处茶楼过去。
十多米外的茶楼门口刚好停了一辆马车,一个丫鬟小心翼翼的从车上扶下一个带了帷帽的女子,明郡王一看那马车上的徽记,脸色便沉了下来——那是齐云侯府的马车,若无意外的话,这个带了帷帽的女子就是几年前,自己曾经起意想娶进门的齐云侯府的二姑娘丰怡蔚。
身为皇后唯二的侄女,丰怡蔚虽然不像其姐一般将皇宫当成了第二个家,进宫陪皇后说话也是常有的事,明郡王对她谈不上有多熟悉,但也见过很多次。不过,起意却不是因为见得多,接触多,有了什么好感,而是冲着她是皇后的侄女去的。
原以为皇后和齐云侯府会欣然同意,可那知道他们不但没有同意,还忙不迭的将丰怡蔚送回了丰家老家,似乎慢了一点自己就会强抢似的。
这件事情对明郡王而言,是不光彩的过往,但是比起这个,更令他恼怒的是半年之前,丰怡蔚闹着要进毅郡王府,哪怕是为妾也愿意的事情——那件事情虽然被皇后压了下来,也下了封口令,不准外传,但韦贵妃却还是听到了些许风声,韦贵妃知道了,明郡王自然也就知道了。
连自己的正妃都不想当的人却想着给李煜炜为妾!想到这里,明郡王就觉得心头有一把火在烧,若是平常,他或许还能将这把火压下去,但是今天,他却一点都不想忍,他甚至觉得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自己会被生生憋闷死!
当即,明郡王将还在侍卫手中的缰绳扯回手中,用力的一蹬马,朝着那刚刚站定,正准备走进茶楼的女子冲了出去,耳边只听见侍卫的惊呼声:“王爷~”
马跑的并不是很快,明郡王有把握在冲到女子跟前的时候扯紧缰绳,让马停下来——是的,他并没有想过将那疑是丰怡蔚的女子践踏在马蹄之下,她终究只是一介弱女子,真被马踏了,就算不死也会受不轻的伤。那样的话,可就真的要和皇后,和齐云侯府反目成仇了。这是明郡王不希望看到的,他所想的不过是狠狠地吓唬吓唬她,若是能让她惊慌失措,狠狠的摔一跤,那就更好了!
“小心~”就在靠近女子不到一米的时候,有人厉喝一声,而后一个身影冲了出来,在明郡王到之前,将那女子一把搂住,往前冲了几步,躲开了可能有的碰撞。
这是哪冒出来的?明郡王微微一怔,一拉缰绳,稳住了胯下的马儿,不等他细看,那人便将怀中的女子放下,转身过来,看着端坐在马上,不减半点惊慌和狼狈的明郡王,了然道:“你是故意纵马的?”
“是又怎样?”明郡王冷笑一声,他认出来了,这个英雄救美的居然老冤家玉骞云!
“堂堂郡王爷,居然故意纵马伤人,你真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骞云冷笑一声,他不仅看出明郡王是故意的,也看出来那马尽在明郡王的掌握之中,不一定就会伤到人,但是万一呢?而且就算不会伤到人,他这样的行为未免也太恶劣!
“哼~”明郡王冷哼一声,冷笑道:“本王做什么,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你给本王让开!”
“道歉!”骞云看着明郡王,没有半点退避的意思,他指着还未来得及惊慌就已经被他搂住,送到安全处的丰怡蔚,冷声道:“就算你贵为郡王,也必须为你的所作所为向丰姑娘道歉!”
“呵呵,本王不道歉你又能怎样?”明郡王看着浑身冒着火气和冷气的骞云,透过他看到了另一个冷冽身影,若不是那个人在老六身边,他能连开始都不曾就输了吗?冷笑道:“你能奈何得了本王吗?”
“不道歉的话,我就打到你赔礼道歉!”骞云可不管他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