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奇怪,我的第一任女友,也是初恋时我的同班同桌,后来跟我结婚的女人还是同班同桌,看来同桌的你还真容易擦出爱情火花的哈。
只不过,我的初恋是后来的同班同桌,跟我结婚伴随我成长、成才、成功的却是我前面的同班同桌。
后来,我在初恋女友的建议下,把不想继续复读的想法告诉了母亲,争取得到母亲的支持和理解,母亲当时对我根本就没报任何希望了。
在我复习了一学期后,我果然退学了,回到家一心一意学习法律。
退学后,我和同桌的女生继续交往,名正言顺的开始谈起了恋爱,并把她带到家里做客。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们那个穷乡避壤,我的行为举止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都认为我脑壳有问题,当然更不用说得到他们的支持了。
很快,我的行为在我们家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有人说我书不读就晓得耍朋友,有人说一个农村娃尔想当律师根本不可能,他们议论我,说我的坏话。
还有人在母亲面前挑拨是非,说我没有孝心,想当上门女婿。。。。。。
因为在我退学后,我跟女朋友的交往中我才进一步对她有所了解,她父亲在银行系统工作,哥哥、姐姐都是有钱人,在家里她最小,就像小公主一般,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
跟她恋爱期间,她给我介绍了很多亲戚朋友认识,还有很多同学,帮助我建立人脉关系,说是为今后当律师奠定人际关系。
记得当年我17岁,我看过《十七岁的花季》那本书,很羡慕书里面的主角的生活,也希望我的十七岁向花儿一样灿烂、美丽,自由自在的盛放。
或许,那些时候我正处于懵懂时期,我的初恋也是懵懂的。
第9章 少女之心()
第9章少女之心
当时,女朋友对我非常用心,什么事情都依着我,生怕我不高兴,只要我有什么困难,她都会想尽办法帮我。
可是,在农村,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地方,真的是人言可畏。
老家的一些人整天说东道西的,对我和我的女朋友评头品足的,指指点点,别说有多讨厌。那段时间,我为了证明我是真正在认真学习法律,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我流过很多泪,常常在痛苦中挣扎。
不过,不管我如何的努力,就是没有人支持我,相信我,都说我异想天开,嘲笑我、讥讽我,否认我的一切,说我是白日梦。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时候,我们家乡属于交通极为不便的丘林地带,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又没有电视、报纸看,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律师,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当律师,这也不奇怪。
只不过,好奇害死猫。他们的好奇、不信任,给了我莫大的阻力。硬是把我好好的折磨了一番,让我不得不对他们感谢!
不管怎样,他们越是认为我不得行,我越是不停的努力;他们越是议论我,我越是要给他们挑战。。。。。。
当然、当然,我实际上不是在跟他们挑战,而是在跟我自己挑战。
我经常把学习资料拿出来在大庭广众下大声朗读,就要让他们看到我在认真的学习,我就要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我经常把女朋友带回家,专门到处去转悠,做出很亲密的样子气那些说我闲话的人。
在公众面前,我就是要跟女朋友牵手,就是要拥抱,我才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呢。
说实话,我自己知道,其实我也不是省油的灯。
就说那次吧,我在地里干活,好像是翻耕玉米地,口渴了,女朋友给我喂开水,一不小心泥土掉进眼睛里面,在女朋友给我用嘴吹的时候,我就在地里,大庭广众之下,一把将女朋友拦腰抱住亲吻,惹得四周干活的村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奇怪的盯着我们,目不转睛的像看稀奇一样看着我们。
当然,这后来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我才不管那么多呢!
当时的社会,特别是农村更保守。人们所知道的,看到的毕竟有限。加之,那时流行一种读书无用论,人们真的不知道社会会怎么发展。
学生在学校,基本上没有课外读物,也不允许有课外读物。要是有同学看课外书籍,一定是要被没收和处罚的,弄不好还要通知家长到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
那个时候,让学生们非常好奇的一本名为《少女之心》的书在学校流传很广,当时我只是听说过这本书,至今没有阅读到,就相当于传说。
后来,我专门对这本书进行了一些了解,原来《少女之心》开始在民间传抄的时间最早约是1974年。这本《少女之心》一开始就属于被查抄的作品,许多读者因为传抄该书受到批斗,乃至被以“流氓罪”劳动教养,但该文久禁不绝。
这本书,有人说就是一本青春期爱情小说,承载了1970年代一代人的性启蒙集体记忆,许多人冒险传抄,偷偷阅读。
为此,《少女之心》成为了人们心中隐讳而又心生悸动的青涩回忆。
据说,北京某图书馆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白先生,曾为这本书的出版费尽周折,一直为《少女之心》不能出版感到遗憾。
白先生曾经告诉记者:“我手里的《少女之心》就是讲述了文革时期很单纯的一个青春期爱情小说。露骨的,充满情与色的内容很少很少,因为那个时代本身对这种事情就是朦胧的。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根本不是一部黄色小说。”
白先生强调说:“这一本1万字左右的手抄本,在当时并不只有一个版本,但基本都是描写一个少女和一个少男摸索性生活的情境,而里面大量的性活动描写也成为当时它比别的手抄本流传更加广泛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出版这本《少女之心》,白先生进行了大量的民间搜集,过程并不顺利,在整个搜寻的过程中,他一共找到了7个版本的《少女之心》又名《曼娜回忆录》手抄本,文中的大体故事情节趋于一致,但其中涉及的性描写却不尽相同。
直到有一天,一位长期在中国研究“文革”现象,并收藏大量“文革”文物的丹麦女记者叶凤英找到了白先生,拿出了一本几年前在书摊上买到的《少女之心》,请求帮她鉴定真伪。透过这本《少女之心》说明,整部小说实际上是署名“小思”的作者在坐牢时所交代的材料,后来被传抄出来,最后定名为《少女之心》。
白先生告诉记者,曾经在“文革”时看到各个版本《少女之心》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故事情节似乎并不重要,倒更像是一部青春期的性教育手册。
然而,丹麦记者拿来的这本《少女之心》中却并没有任何性活动场面的大胆描写,有的都是一些用类似日记体写成的青春回忆以及《少女之心》流传前后的生活原景,文笔略显生涩。白先生意识到,之所以在后来的众多版本中出现了内容各异的性的描写,可能是在传抄的过程中被不同的人加上了“黄”料而已。
正是这本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少女之心》,作品里面涉及到很多性描写,后来新闻出版署发文禁止《少女之心》出版发行。因此,这本书再次被神秘化。
对于《少女之心》的真正内容,我也是后来看到有关媒体报道的白先生对这本书的介绍才略知一二的。
白先生说,看到叶凤英给的这个版本确信《少女之心》的雏形其实是一部‘认罪书’,而且是确有其事。在那个大家整天忙于“革命”与“斗争”的年代,16岁的花季少女杨某在被下放的父亲的指派下,发现了母亲与叔叔之间的情感秘密。
为了摆脱这个秘密带给自己的罪恶感,杨不顾母亲的多次恳求,将所看到的一切写成大字报贴到了学校门口。
但这次英勇伟大的“革命行为”,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想的荣誉和解脱。妈妈被民兵带走了,爸爸和弟弟对她就像仇人,同学们冷眼相看,连老师的赞扬也充满讽刺。
这些内容,实际上与社会上、学校里广为流传的《少女之心》完全不同,也与人们茶余饭后广为口头议论的情节大相径庭。
奇怪的是,与我同龄的人看到我这么早交到了女朋友,都说我一定是看了《少女之心》,不然怎么会懂得俘获女人的心呢?
第10章 文革禁书()
第10章文革禁书
“从四川到河南,路是多么遥远。。。。。。。”
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见唱那些妇女被拐卖到外地生活艰苦的歌词。
在我们老家,由于处于穷乡避壤,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很多大龄青年都找不到对象。所以,不少女人都被拐卖到福建、广东、河南、河北一带去了。
那个时候,我们家乡就专门有唱那些被拐骗被卖到河南等地的妇女艰苦度日的歌谣,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拐卖人口的“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我们叫他们人贩子)的话,好好呆在家乡过日子。
记得那些年,很多妇女轻信“人贩子”的话,以为外面的日子真的那么好,就背着老公,抛弃孩子远离家乡,结果很多人被欺骗,被拐卖到很远远的地方,有些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
还有不少妇女抛弃孩子,留下一个男人在家抚养孩子,也是非常可怜的。
我们出生在农村,这样的事情见到很多,也知道很多“人贩子”的事情。
现在,我只记得这一句了“从四川到河南,路是多么遥远。。。。。。。”了。
所以,当很多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的情况下,看到我这么早有了女朋友,一些同龄人悄悄问我,有没有《少女之心》这本书,他们也想看看,我真是无言以对。
你说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少女之心》,怎么给他们看呢?
当然,他们为什么跟我借《少女之心》这本书,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个时候,只是大概知道这一定不是什么好书,要不为什么不准公开传阅和谈论呢?
于是,我心想以后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不然自己被冤枉了还不知道书的真实内容。
后来,通过我的努力,我进一步对这本书的内容有所了解。
其来源还是北京某图书馆发展有限公司白经理对外的介绍。
据白经理讲,作者的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父亲回到城里,却与她形同陌路。陷入深深孤独和迷惘之中的杨某渐渐与自己的同学李某互生情愫。
直到有一天,他们怀着好奇与冲动,开始了彼此身体的接触。
一天天的晚归引起了双方父母的注意,两人的交往在被识破后予以严厉禁止。
为了表示离开李某的决心,杨某主动接近另一个男生姚某。
姚某是个情场老手,处在青春躁动期的杨某最终没能把握住自己,迷失在爱欲之中。
但,一次与李某的偶然邂逅,使两人旧情复发,终于不可遏制地走向越轨。
当然,具体内容是不是这样写的,我至今还是没有弄明白,真正的原本我还是没有拜读过,所以根本无法确认内容的真实性。
我只知道,这本书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作品里面涉及到情感的渲染和性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