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律师外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文教授认为,西方社会学的家庭理论,难以契合中国国情,也难以解决中国现存的家庭问题的观点我非常支持。

    家庭做为社会的细胞,有人认为家庭学是“人世间最难的课题”。还有人说,家庭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对于这些观点,我都深有体会。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人生的很多启蒙教育、第一次、第一映像、第一。。。。。。,都是来自于家庭。

    家庭其实就是一个避风港,一个温馨的休憩之地,一个融亲情、爱情为一体的组织。在家庭里,讲的是互相尊重、关爱、关心、体贴,不是一个讲理讲法的地方。

    对于这个认识,或许之前我并不赞同,到了40岁的时候,回顾这么多年办理的若干婚姻家庭案件,我终于相信了这个道理。

    通过自己的办案经验总结和自己对家庭的体会、理解,我真真切切的理会到家庭真的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我们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就拿我的家庭来说,之前我有一些怨言和不理解,现在想来其实这也是对我的历练。再说,由于我国实施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就只有一个独生子女,我们所经历的很多东西她们都没有办法经历,我们对家庭的很多感触和体会,他们今生今世也都无法体会的。所以,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对我在律师职业生涯中办理婚姻家庭很有帮助,往往十分得心应手。

    妹妹比我小四岁。父母对妹妹很好。为了妹妹,我挨过父母很多打。虽然如此,我还是能够理解父母,毕竟我是哥哥,应该照顾妹妹。

    在我记忆里,我小时侯经常挨打,都觉得冤枉,可是又总是无法解释,总感觉父母根本不相信我。这种事情多了,我就常常想要是我们家里有一个录音机就好了,可以把我们平时说的话录下来,在遇到需要自己申辩时好拿出来对质。

    或许,这些经历再次巩固了我的证据意识,只不过当时不知道罢了。当然,更不会知道这些经历还会对我的律师职业有所助益。

    同时,我们同年的,在家里当哥哥姐姐的孩子都有同感,常常在一起议论自己的父母。最后,大家共同认为“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我们不是老幺,父母当然不喜欢我们了,挨打受气也就正常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在家长心里,年长的就应该多照顾年小的,这就叫互相关心和帮助。往往在这方面得到好的教育的孩子,出生社会后才会更好地与人相处,处处替别人着想,不会过于自私自利。

    或许,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有一颗包容的心,才会乐于助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才会游刃有余。

    不过在那个年代、那个年龄阶段,我们是想不到这些的。在我们心里,我们都知道父母的打骂都是为了教育我们,可是就是心里不好受,不愿意接受,不愿意去理解父母。总感觉在家里,找不到人说理,父母不公平。

    就这样一直到我长大,对父母的教育方法我从来都没有赞同过。

    当我们长大成年,自己有了老婆孩子,当家作主的时候,我们才慢慢体会到当父母其实有多么的不容易。这时候,我们才理解到父母他们毕竟出生年代不同,受到的教育也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自私才没有理解父母。

    在我们家里,母亲经常外出开会或出去干活,就留下我在家里看护妹妹。

    说实话,记忆中的妹妹个性特别强,脾气很差,什么都要按照她的意思去做,否则她不会同意,而且在母亲回来时,她还会去告状,她一告状,我多半会被挨打受骂。这在我的童年里基本成了定格。

    这样的生活,在我的童年里记忆非常深刻。乃至于后来只要妹妹一提到要告状我就不敢惹她了,只好哄着她让着她。

    其实,对比现在的社会某些现象,其实跟家庭里的兄妹相争也是一个道理,只要慢慢体会,细心观察,就会有很多收获。

    实际上妹妹的性格以前并不是这样的,记忆中,应该是她到父亲单位去玩了回来之后发生改变的。现在想来,或许是当时就妹妹一人在父亲身边,父亲对妹妹比较娇惯造成的。妹妹的这种性格养成后几乎没有多大改变了,这也导致了她的生活并不是那么轻松如意。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做人就是需要防备未然,任何事情都不能想得过于简单。

    记得,有一次,母亲又没在家,我在家照顾妹妹,她不听话,用火钩(农村里经常烧煤炭,火钩用来钩灶下面的冷煤灰的)在钩煤炭火,我担心她被烫伤,就上前从妹妹手里把火钩给她夺了过来。

    在抢夺的过程中妹妹很凶,又哭又闹,还说母亲回来要告我,一不小心火钩接触到妹妹的额头,这下我可惨了。母亲回来时,妹妹果然去告状,说我用火钩去烙她,看到妹妹额头上的烫伤,母亲根本不听我解释,我被狠很的打骂了一顿好的。

    现在看来,妹妹比我小,她是弱势,语言上她说的就是证词,额头上的伤就是证据,家长当然会相信她。这与现在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雷同性,所以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很理解,毕竟人家在证据上占优势。所以,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非常重视证据,任何事情我都严格要求自己用事实说话,拿证据出来说服人。

    时间长了,我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习惯了,本来就胆小的我,就根本不敢再得罪妹妹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我的容忍度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想起来还应该感谢她们呢!所以,我看到一本书《感谢折磨你的人》,马上就决定购买了。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我的容忍也有度的,在我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我还是会反抗的,虽然每次的反抗我都会吃亏更大,我还是会坚持反抗。

    我的反抗只是反抗,并不是对抗。我只是抗议我没有错,我不该挨打挨骂,母亲不该只听妹妹一面之词,应该听听我的辩解。但是,每次的反抗、辩解都是无济于事。

    通过这些事情,再联想到我们工作中办理的很多案件,未必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都习惯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想,把自己置身于事件中,看看自己会怎样处置。

    正因为这样,我始终觉得,我在家庭中的很多收获,都为我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的辨别能力、处事能力、应对能力从小得到了很好的磨练。

    尽管每次的反抗、辩解都是无济于事,我仍然坚持。这就像,现在我们做律师的在争取很多权利一样,虽然最终不一定能够争取到,至少我们努力了,为后来者打下了基础。

    我认为,在家庭中从小我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辩解能力。事实上,在家庭中的这些辩解也帮助了我走上律师之路后有一副不错的口才,使自己的辩论能力从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或许,这也可以说成是因祸得福吧!

第5章 演讲与口才() 
第5章演讲与口才

    再后来,我们看了《家有儿女》电视剧,在电视剧中看到主角一家子生活的非常乐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我更加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得幸福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特别是,有一次我到某市教育局去找该局的党委书记、某副局长谈事,正好听到他们在评价《家有儿女》。

    据他们说,这个电视剧播出后,很多地方的计划生育部门都接到了辱骂电话,观众骂计生部门的人没有人性,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让他们没有哥哥、姐姐、没有弟弟、妹妹,对亲戚朋友的关系都搞不清楚了。还有人说,计划生育让他们很孤单,从小就没有小伙伴等等。

    据悉,不少人也因此打电话到教育局,要求教育局不要组织学生看这部电视剧,说他们的孩子看了电视剧后吵着父母要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弄得他们很头疼。

    这样看来,虽然小时候我觉得委屈,尽管有一些不如意,但是我们有着兄妹二人,可以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一起玩耍和成长,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至少我的孩子以后有姑姑,知道姑姑是谁,与我们是怎样的家庭关系,以后还有亲戚互相走动,呵呵呵呵。这样想起来,那些独生子女的家庭恐怕只有羡慕嫉妒恨了哦。

    我与妹妹相处的这些经历,实际上也锻炼了我与人相处的能力,让我或多或少的学会了一定的包容和忍耐。

    律师这个职业,确实需要一定的包容心和忍耐性,一定要沉着,冷静,心胸宽广。

    除了这些,我能够走上律师这条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爱学习,好学上进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父亲是一个工人,只读了小学三册,但是父亲很爱学习,在单位上父亲很虚心向那些有文化的叔叔、阿姨请教、求学。

    听说,父亲为了认字,《新华字典》都翻烂了几本。

    后来,父亲通过自学,文化程度基本上达到了高中水平,最后父亲还当上了通讯员、汽车修配师。

    每次在家里受了委屈,我都盼着父亲早点回家。我感觉,每次父亲回家,我都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哪怕父亲不一定完全听我的,至少我有机会论辩,有机会解释,有地方说理。这样的经历事实上对我后来从事律师职业也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学会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尽最大努力为我的当事人争取,哪怕很多时候事实上是徒劳的。

    因此,对于律师职业,很多人重视结果,很多人重视过程。我就是那种重视过程的人,我并不是只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人。我一直坚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虽然,我们很努力去做了,但是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只要自己真正的努力了,按照应该努力的方向,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了,即使实现不了结果预期,我也问心无愧。

    很多人在律师职业过程中习惯剑走偏锋,不走正道,一心追求结果,根本不注重过程。结果,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结果没有实现,给当事人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当委托人询问律师是怎么去实现这一结果的过程时,他们往往又无言以对。

    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做错,这有父亲的功劳。

    父亲对于我的每次申辩都会很认真的倾听,并给我解释,给了我倾诉的机会。即使是我的意见或者看法错误,父亲也不会直接给我否定,而是耐心的跟我交流,让我展开辩论。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分析、论辩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挥。能说会道,这是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对我的夸奖。

    1982年,邵守义(我国着名的演讲理论家和演讲活动家、演讲学教授。)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演讲、口才与公关的刊物《演讲与口才》。他为《演讲与口才》确立的风格是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尤以“实用性”为主。《演讲与口才》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我的初中老师正好是《演讲与口才》的粉丝。

    我一向很大胆,即便是那个时候,我同样敢于跟老师交流,经常找他们讨教和借书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