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少白的监视下,船老大只好按照之前说好的协议,派出快艇载着船员前往千机墓露在海面上的部分,进行爆破工作。
没错,就是爆破。
这个千机墓的样子实在是太诡异了,任何固有的墓葬形式都无法和它联系在一起,以往进入墓穴的办法已经无法使用,最终我们只好只能采用爆破这种土法子。
和吓坏了的船老大相比,船员们还不知道他们要爆破的是什么东西,都以为眼前的只是一片普通的礁石。
在李少白的撒钱战术下,船员们嗷嗷叫着登上了黑石礁,开始在礁石中安装爆破专用的工业炸药。
打开进入墓穴的通道之前,我们三个是丝毫插不上手了,不过我在船上待着无聊,便跟着下一批船员去了黑石礁,仔细查看那里的情况。
结果我看了半天,发现这里没有任何异常,如果不是我知道脚下还有一座堪称海底之山的庞然大物存在,绝对会把这些黑色石头当成普通的礁石。
看了一会,我便没有兴趣,又让船员把我送回了船上。
隆隆的爆炸声中,直到当天晚上,黑石礁终于被炸平,在礁石群中央最大的一块礁石下面,发现了一个洞口。
这个发现让我们无比兴奋,也不顾休息,连夜指挥船员们加固洞口,安装照明灯等装置。一切完工之后,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按照约定,船老大会带着几个船员守在洞口外面,当看到我们发射的照明弹后,就安排船员下去接应我们。
这些船员虽然不敢下墓,不过放条绳索下去带人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三个休息了几个小时,便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装备,沿着炸开的洞口索降进入千机墓中。
因为不知道这个洞到底有多深,我们每个人都足足带了一百米的绳索,就这还担心不够,生怕够不到底,毕竟这个千机墓实在是太大了。
他娘的,我这时候才发觉吴伯给我们的那张地图有问题,上面的地图明显是平面的,要是立体的话,我们早就应该发现不对劲了。
在这么大的地方,按那张地图来寻找主墓室,还真是够呛。
随着索降的深入,我渐渐感觉四周的温度开始降低,但于此同时,空气中的海腥味也开始变淡,我立刻察觉到,这个千机墓虽然是在海中,但内部空间应该还是很干燥的。
我们这次下墓的时候不仅戴了头式探照灯,李少白还另外拎了一个大功率的狼牙手电筒,在我们向下索降的时候,他一直在用手电扫射四周,观察着附近的环境。
这种德国产的狼牙手电质量极好,聚焦的灯柱之下,四周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照的清清楚楚。
我这时候突然咦了一声,发现我们四周的洞壁质感看起来不像是石头,倒像是某种铜铁之类的金属。
但是旋即我又摇了摇头,这地方这么大,要说是金属的话,那估计得有好几十吨了。
在宋代那种冶金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几十吨铜铁金属的价值根本无法用常理估量,拿来造墓也太奢侈了。
在绳子即将用完的时候,我看到下面出现了一片黑乎乎的东西,看来是终于到底了。
李少白突然道:“你们看,下面有东西。”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看到手电光柱中出现一座木制的建筑。
这个建筑的样式很奇怪,上面是平平的顶部,中间立了一只巨型木棍,木棍上面还有一个类似于瞭望塔的圆形平台。
因为我们是在建筑的正上方,所以只能看到这些,也不知道侧面是什么样子。
这时候胡荣光突然了咦了一声,满脸奇怪道:
“他娘的,这怎么好像是一艘船?”
第189章 瞭望台里的骸骨()
直到我们三个索降到底,站在吱吱响的木板上面,感受着脚底晕晕乎乎的触感,我仍然不敢相信,这个墓里面居然会有一艘这么大的船。
这艘船的体积极大,我们现在站的位置是在甲板上,但环顾甲板四周,却根本看不到船的边缘在哪里,更远的地方都隐藏在了灯光之外的黑暗中。
李少白点起一支冷焰火,朝前方的黑暗中扔去,光芒中木船的轮廓才一点点显现出来。
看到这艘船的模样,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宋朝的福船图纸。
福船是南宋末年才开始出现的一种举行木帆船,这种木帆船体型极大,专门用来进行远洋航行,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舰。
据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小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这里面的料,就是宋人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宋石,也就是今天的120斤。
也就是说,在宋朝时,人们就已经造出了载重几百吨,排水超出1000吨的大船。而我们现在所站的这艘船,就是这种巨船。
据我所知,如今出土过的宋朝木船,其中最大的是在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出土的一艘南宋福船型海船,船体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估计载重约200吨上下,排水量可达600吨。
然而这在当时的宋朝只是一艘中型商船而已,可想而知宋朝的造船业有发达。
我们所在的这艘船,比任何已知的宋朝木船都要大,我只是粗略一估计,就敢肯定它绝对超过了五千料,放在海上,是一艘堪比航空母舰的庞然大物。
这样的一艘宝船,为什么会出现在千机墓中呢?
三个人打着手电在甲板上四处搜索,很快就在甲板中央发现了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应该是通往船舱内的,就在起初我们看到的那根巨型木棍下面,等走近了,我才发觉这哪是木棍,分明是福船的桅杆。
顺着桅杆向上看,便看到桅杆顶端是一个圆形的小型平台。那是福船的瞭望台,在航行中,船上的导航员会爬上瞭望台观察四周的环境,于此同时,它还兼顾着信号塔的功能,当几十艘巨型福船组成的船队在海中劈波斩浪时,每一艘船的瞭望台之上便会旌旗招展,络绎不绝传递着各式各样的旗帜信号。
我正要跟着李少白进入桅杆下面的入口,胡荣光却默不作声地走到了桅杆前,仰头呆呆看着上面的瞭望塔。
我和李少白对视一眼,疑惑地走过去,胡荣光回头道:“刚才下来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上面有东西。”
“上面有东西?”
我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胡荣光说的是瞭望台里面有东西。
胡荣光说,他在索降下来的时候,曾经无意用头盔上的探照灯照过瞭望台,就在光柱扫过的时候,看到里面隐隐有什么东西在反光。
瞭望台是木制的,自然不可能会产生反光,如果胡荣光没看错的话,说不定还真藏着什么宝贝。
当下胡荣光就嚷嚷着要爬上去看看,我担心这瞭望台太高,万一失手摔下来救都没法救,但胡荣光却拍着胸脯说保证不会失手,就算失手了,他皮糙肉厚的也死不了。
最后三个人一合计,由我在下面掠阵,李少白和胡荣光两个人上去。
胡荣光是从小爬树掏鸟练出来的,而李少白则有丰富的攀岩经验,两个人一块爬,也能有个照应。
这艘南宋巨型福船的质量非常好,船体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名贵木材,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仍然一点腐朽的痕迹都没有。
李少白和胡荣光将安全绳系在身上,试了试没问题后,便开始一块向上爬。
我在下面一边提着狼牙手电给他们照明,一边替两个人捏了把冷汗。
桅杆将近二十多米长,绕是胡荣光和李少白的攀爬速度很快,仍然花了将近五分钟才爬了上去,终于够到瞭望台。
我连忙把手电光柱向上挪了挪,只见两个人松开安全绳后,抓着瞭望台的边缘敏捷地翻了进去。
过了一会,我便听到上面传来一声乍然的惊呼。
我紧张道:“小白,光荣,出什么事了,你们两个没事吧?”
“没事!”
李少白探出头朝我喊了一声,然后又缩进了瞭望台。
又过了一会,两个人从瞭望台翻出来,拽着绳索快速向下滑。
我仍然用手电跟着他们两个照明,发现胡荣光的背上多了个鼓鼓囊囊的长形包袱,被绳子绑得死死的。
刚才他俩上去的时候还没有这东西,看来应该是从瞭望台里找出来的,从形状来看,也不知道是什么。
等他们两个下来,我看着胡荣光背上的包袱道:“怎么样,发现什么东西了?”
胡荣光把背上的包袱扔在地上,满脸不悦道:“别提了,真是晦气,还以为上面有什么宝贝呢,搞了半天居然是一堆骨头。”
他把包袱打开,我看到里面的东西立刻吓了一跳。
包袱里面装的居然是一具白森森的骸骨,因为年代太久的关系,整具骸骨已经烂的不成样子,只不过因为外面套了身盔甲,所以还能勉强保持人形。
怪不得他们刚上去的时候发出惊呼声,原来瞭望台上居然是这个东西。胡荣光扫到的反光,一定是骸骨身上的盔甲发出来的。
我蹲下身子检查了一遍骸骨,无奈这骸骨烂的太厉害,根本连是男是女都看不出,只能判断这是一具人类的骸骨。
除了盔甲之外,骸骨身上什么随身物品都没有,怪不得胡荣光会大叫晦气。
我忍不住看着这具骸骨陷入沉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使一个人死在瞭望台上呢,敌袭,还是刑杀?
“咦?”
骸骨身上盔甲的样式突然令我心里一动,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纹路后,我摸着下巴道:“小白,光荣,你们两个有没有觉得这身盔甲很熟悉?”
第190章 琅邪郡主之墓()
骸骨身上的盔甲是典型的宋甲风格,因为宋朝尚火,所以盔甲的主体颜色是火红色,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盔甲上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可以看出修饰过的痕迹。
很显然,这个盔甲的主人应该还是个将官。
但与我见过的出土宋甲不同,眼前这具骸骨身上的盔甲除了样式相同外,并没有任何表示身份的标志,甚至连胸甲前的字样都被人用利器刮去。
很明显,这个盔甲的来路并不光明。
令我奇怪的是,这身盔甲的造型居然很眼熟,忍不住便想到了曾经见过的一幕。
当我向胡荣光和李少白两人做出提示后,他们两个也终于露出恍然的神情,想起在哪里见过这种盔甲了。
这是赵放手下那支私兵的盔甲!
死在瞭望台上的这个人,莫非是赵放手下的军官?
可惜骸骨已经烂透了,不然的话,也许可以通过他的死状来猜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将骸骨撇下后,我们三个继续前进,沿着桅杆下面的入口进入了船舱。
和我想象中的逼仄船舱不同,从入口沿着木制楼梯走下去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居然是一条长长的阴暗走道。
“嗯?”
李少白愣了一下,旋即从怀里掏出吴伯给我们的千机墓地图,仔细看了看后,拧着眉头道:“奇怪,地图上显示这里应该是个圆形的房间,怎么会是一条走道?”
我和胡荣光也凑上去看了看,结果三个人把地图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怎么也无法和我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