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武侠]天命青书-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令兄,却留守西京,坐享其成!敢问秦王,便是秦王你自认坦坦荡荡,绝无异心,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你们兄弟二人?”

    “令兄难道比秦王你更能令人信服?”

    “恐怕即便是秦王自己,也答不出一个‘是’字吧?”

    师妃暄的语气愈发冰冷。

    “如此一来,若秦王是令兄,心中又作何想?难道不会怕你兄弟二人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么?”

    李世民面色才有些放缓,听得如此一番言论,不由重又开始发沉。

    “秦兄究竟是何方神圣?怎对我李家之事如此知之甚祥?”

    他沉声问。

    师妃暄却不准备回答。

    她亦不在乎李世民眼下准备拿他兄长李建成如何。

    她想问的是更重要的事。

    为此,才不得不做下诸多铺垫。

    而如今,时机正好。

    她对李世民的问话充耳不闻,径自转了个话题:

    “秦王何需对秦某如此在意。秦某不过一无名小卒罢了。比起秦某,若秦王不愿多谈令兄,那不知,另有一事,秦王可愿赐教?”

    李世民见他对自己身份避而不谈,眼中冷意更甚。

    口中却十分配合道:“秦兄请说。”

    而后,便听那人缓缓说道:

    “秦某想向秦王请教为君之道。”

    李世民闻言尚未做出反应,却只听身侧,忽而传来一声轻笑。

    转头望去,就见不知不觉间,不知怎么竟好似又被他忽略掉了的邻桌那里,坐着的那两人之中,年少些的那位正弯起嘴角,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

    李世民皱了皱眉,正想出声询问,便听那自称姓秦的年轻人语气中带着点压抑不住的恼怒,冷声问道:

    “不知在下适才所说,有哪里好笑?竟引得阁下如此开怀?”

    他用辞十分礼貌,但字里行间,却透出一股不自知的凌厉尖锐。

    这并非敌意,而是当自己的信念受到挑战时,自然而然的反应。

    只是,本人对此却毫无自觉。

    或者说,师妃暄是十分敏锐的。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宋青书在这声轻笑中传达出的情绪,但她又不知对方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她明明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已,怎么竟惹得对方如此嗤笑?

    师妃暄并不知道,在此问之前,她在宋青书眼中,不过是个“身上气运极盛,却与龙气纠缠不清,且其中有股极深的因果缠绕,总之感觉非常麻烦”的不知名人物而已。

    然而此问过后,宋青书便已猜到了她的身份——

    按说李世民非君非主,请教为君之道,怎么也不该请教到他身上。

    退一步讲,即便李世民有心谋夺天下,这为君之道,也该是他上位一段时日之后,在实践中一点一点摸索得出,如今说什么不过都是一纸空谈,畅谈空想,又有什么意义?

    别说,这隋国还真就有一个可能愿意听尚不是帝王的人畅谈自己要如何做好一个帝王这种空想的神奇门派。

    ——慈航静斋。

    这个被隋国武林无数人追捧,行走江湖的每一代传人都会在江湖中留下无数传说的隋国武林白道之首,在初闻之时,简直要将宋青书惊得目瞪口呆。

    世间怎会有这样的武林门派?

    盛世时安静如鸡,仿佛自己根本就不存在。

    每当乱世,便会有传人出世,行走江湖,寻访“真命天子”,为天下拨丨乱丨反丨正

    宋青书简直要笑出声来。

    寻访“真命天子”?

    为天下拨丨乱丨反丨正?

    你仿佛是在逗我。

    一个武林门派,每代只有一个传人,传人皆为女子,一旦入世,便会与数名男子纠缠不清,最终留下无数“传说”,找到“真命天子”代天择主后,翩然隐去,徒留一地叹息

    其他暂且不论,宋青书只想知道这样的武林门派是怎么在无数次王朝更迭之中,顺利存活下来并且直到如今依然能秉持传统“代天择主”,还被武林上下歌功颂德,人人心向往之的。

    就没有一个君王在上位以后,对其心存忌惮,想方设法试图除掉这样一个能动摇朝廷统治的存在的么?

    宋青书是不信的。

    可事实却是,慈航静斋时至今日,依然屹立不倒,而从有记载开始,这片眼下还叫“隋国”的土地,在此之前,已经过数次朝代更迭,其中,慈航静斋数代传人的身影不时出没,从未消失。

    所以这说明什么?

    要么所有皇帝都是傻的,要么

    慈航静斋的手段令他们不得不收起所有的算计和忌惮,任由她们隐在暗处,每逢乱世,便按她们的规矩来上这么一出代天择主的大戏

    前者会让人质疑这片土地怎么还会是大陆上大国之一,后者,却让人细思恐极。

    宋青书虽不会“恐”慈航静斋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一下猜出师妃暄的真正身份。

    所以他才会发出那声嗤笑。

    他笑的不是师妃暄的存在本身。

    而是师妃暄、是慈航静斋的理念。

    所以说,这些自认为戒嗔戒痴、六根清净,结果却哪一根都算不得清静的个别佛修哟

    本也不佛,何必又要以佛自居?

    宋青书因个人际遇,对这样的“伪佛修”最是看不上眼。

    嘴上说得再好听,将佛法研读得再精通,又有什么用?

    心都不是颗向佛的心,表面功夫做得再足,不过也是给他人看的。

    实际上?

    内心的欲丨望,比起那些不修佛法的,恐怕也没少去多少。

    心中默默又鄙视了一把某些佛修,宋青书看着师妃暄直到这时,也依然不肯转身过来的背影,挑起嘴角,微微一笑:

    “开怀倒不至于,只是,阁下所言,确有几分好笑。”

    见师妃暄闻言,瞬间绷直背脊,似乎想要立时出声反驳,宋青书顿了顿,却没有给她开口辩驳的机会:

    “我乃他国之人,初来隋国,对此地无甚了解,不知阁下之名,亦不知这位秦王之名。只是,道理我却是懂得的。”

    “阁下向秦王请教为君之道,是以什么身份?又希望秦王以何种身份作答?”

    宋青书眯起眼睛,姿态依然轻松闲适,仿佛根本没有发现,师妃暄这一刻身姿笔挺到让人怀疑,她是不是下一刻,就会将腰给绷断

    作者有话要说:给师仙子点蜡。

    是的没错她其实只是被迁怒了。谁让青书巨巨以前吃过这种六根不净虚有其表的伪佛修的亏呢?遇见{在青书巨巨看来}类型跟那货差不多的慈航静斋不怼一下他心里就很难受了'doge'

    以及本章对慈航静斋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观点{:3}小时候看大唐双龙真的很多困惑,“谁当皇帝交给一个人来决定这样真的好吗”之类的,小孩子多想起来也是蛮复杂的

    ps,谢谢偃倾玖和有苏{x2}地雷爱你们!=3=

    下章继续怼怼怼!欢快地转身跑走

第120章 第 120章() 
事实是,师妃暄的确被宋青书问得哑口无言。

    她是以什么身份向秦王请教为君之道?

    当然是以神秘文士秦川的身份!

    可秦川又是谁?

    区区一介无名小卒罢了。

    便是再见识不凡;有那么几分本领;又怎就够资格与堂堂李阀二公子如此交浅言深?

    当然;若按师妃暄原本的安排,她当是以一种极能震撼人心的方式登场,先为李世民带来阵不小的冲击,再辅以她对当今李阀及天下局势、对李世民处境的不凡见解,二者合一,该当令李世民对她印象深刻,心生赞叹才是。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谈话,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展开,令她得偿所愿。

    然而,坐在李世民和徐子陵邻桌的那两个身份不明的神秘人物的骤然现身;却将她的布划一朝打破,令局面变得无比尴尬。

    可事已至此,她总不能转身就走,自然;便也只能硬着头皮,依然按照预定的步调;一点点继续下去。

    可是,没有了事前的种种铺垫,“秦川”此人,此时在李世民心中;定是没能留下原本预计那般高深莫测、卓尔不凡的印象。

    可即便如此,不以秦川的身份,她又能以什么人的身份对李世民发起提问?

    难不成还能以慈航静斋本代传人师妃暄的身份?

    若真能如此,她又何需乔装打扮、费尽周折,以“秦川”这个化名跑来李世民跟前,跟他讨论为君之道?

    还不是为了得到李世民最真实的回应!

    若她现在还是慈航静斋传人师妃暄,那不消想也知道,李世民在回答她的提问时,定会着重考虑她的身份,届时做出的答案,其中有多少是真实出自本心,又有多少是为取得她和她身后慈航静斋的支持而故意做出的符合她心意的答复,她无从判断。

    可若“他”是个默默无名却心有丘壑的神秘文士,那结果便不一样了——路遇奇人,聊得投契,一时兴起

    此时李世民所言,少说也应有八丨九成会是出自真心。

    师妃暄之所以隐瞒身份来与李世民接触,为的,可不就是这一份真?

    而待她顺利取得这份出自真心的答案以后,以她现在所扮演的“性格古怪见地不凡的世外高人”身份,不愿透露真实姓名来历难道不很正常?

    届时若李世民再多追问,她亦可随口蒙混过去。

    如此,待事成以后,她便尽可以潇洒抽身,飘然远去,这岂不快哉?

    只可惜,从最开始,她便已被宋青书打乱了步调,计划难以达成,如今又遇如此追问

    师妃暄抿紧嘴唇,心中转过数般念头,最终,却只是冷着声音,回了一句:

    “那么这位先生,又是以何种身份,来如此质问秦某?”

    “质问?”宋青书闻言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不是阁下先问我因何发笑,我才回复阁下的么?”

    如今怎么就变成是他在质问她了?

    这口无名无实的黑锅,他可不背。

    而师妃暄,则再度被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

    原本就是她先问的人家为何发笑,人家现在答了,笑的是她没有自知之明,没名没姓散人一个,竟跑到秦王面前,与他请教为君之道!

    那么请问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身份不妨亮出来给大家看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与李阀二公子当面讨论这“为君之道”。

    若你拿得出来,自然人家便不会再多说什么。

    若你拿不出来,还不许人家笑你不自量力?

    师妃暄窘得满脸通红。

    宋青书见她又被问住,一时竟是没了言语,不由摇了摇头,顿时对她敌意大减——原本以为是与那贼秃同样,明明内心欲丨海翻腾,野望滔天,表面却要做出一副自在清净、无欲无求,以身饲魔、普渡众生的高洁模样来的伪佛修。

    现在看来,是不是伪佛修尚未可知,但这小姑娘,嘴上功夫比起那贼秃来,却是差得远了。

    三句两句便被他绕了进去,迟迟转不出来。

    若以这等辩才,也能将江湖搅个血雨腥风,令天下英雄竞相折腰

    宋青书觉得,自己大概不该怀疑慈航静斋用心险恶,而当真要怀疑一下,自古至今,这片国度所有开国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