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极品通天-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人族便在这无比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着。转眼间,又过了九年。九年的时间,人族慢慢的恢复了一丝生气,只是这期间洪灾不断,黄河泛滥,四海发水,人族在苦苦的挣扎着,拼命着。大水就像在折磨人族的耐性似的,每次退后,隔段时间又重新涌上岸来将人族的家园破坏的一干二净。无奈之下,大片人族远离广袤的原野,迁居到深山高原躲避灾难。

    帝舜自鼓舞起人族的信念之后,便再次授命鲧带领着大队人马治理水患。

    还是跟以往一般,鲧仗着有九天息壤在手,筑堤建坝,迫使大水改道,重归其位。于是东边有水便堵东边,西边有水堵西边,然天下何其大,此次水灾何其广,不知不觉间,鲧发现自己手中的治水倚仗―九天息壤已经是渐渐用完了,而水灾却从未停息过。

    的确,大水是不能越过息壤所筑堤坝,但却可肆意突破各处。所谓千里堤坝毁于蚁穴,即使修的在严密也有漏洞,因此,水灾还是可以再次兴起,更何况有妖族在背后兴风作浪。如此,鲧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将水患治理好。

    终于,因鲧多年治水无功,帝舜再也忍耐不住,命人拿下了鲧。然后对鲧道:“鲧,本帝命你治理水患,你耗费无数财力,累死若干百姓水患却是没减轻,你可知罪?”

    鲧黯然道:“臣治水九年而无功,却是有罪。”

    帝舜眼中闪过一道凶光,厉声道:“好,既然你知道有罪就好,我要将你杀了祭被水患淹死之人,你可有话说?”帝舜此番却是打算借题发挥,除去鲧。鲧治水多年,在人族的威望甚高,帝舜对此深为忌惮。生怕鲧抢夺自己的共主之位。

    鲧听了帝舜之言,暗道:“我虽然治水不利,但是我这些年来没功劳也有苦劳,罪不至死啊!分明是想杀我立威,何必寻此荒谬理由?”想到这,鲧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帝舜目光复杂的看着鲧,叹息道:“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鲧此时心如死灰,仿佛未曾听到帝舜之言一般,低着头默然不语。

    帝舜见此,不再多言,直接对着部下道:“鲧治水不利,耽误了大事,致使无数百姓惨死,罪当处死,将其拿下就地处死。”部下立刻出来拿鲧,鲧也不反抗,被处死在了羽山。

    鲧死之时,天际陡然一道亮如白昼的闪电一闪即逝,旋即一声惊天雷鸣炸响,天地随之一暗,旋即倾盆大雨滂沱而下,遍布整个北部之地。这时,只见整个大地抖动,突然,一个细小的身影从中飞了出来,落在鲧的尸身之上。同时,一道蓝光闪过,一个人影出现在鲧的尸体旁边,仔细一看,却是一蓝衣道人。

    这道人走到鲧的尸体前,眼中金光闪烁,透视鲧的肚子,发现鲧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小生命在蠕动,而且还是一个可爱的人族小娃娃。这道人见此,却不意外,微微一笑,上前剖腹取出男孩,小心翼翼的将这个脆弱的生命抱在怀中。

    看着这个还在睡梦中的孩子,道人笑道:“哈哈哈哈,从此以后,你就是鲧的儿子,也是我乌云仙的弟子,你就叫做‘禹’。”这道人正是通天门下弟子乌云仙,此番乃是奉了通天法旨,前来收大禹为徒。

    乌云仙抱着初生的大禹,驾云向南方飞去。

    再说帝舜处死鲧之后,却是给人族招致大祸。自从斩杀了鲧之后,人族举族上下找不出一个治水能才出来。帝舜只能求助自己的老师,可惜释迦牟尼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帝舜只能失望而归。

    最终,帝舜不得已知晓,只好亲自治水。虽说舜有大才,可却在治理人族之上,而治水之事,帝舜却是不甚精通,虽然为了治水,帝舜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惜水患仍是频频爆发,帝舜显然是无能为力。于是,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举国皆受洪水之苦,更甚从前。人族收成一年比一年低,生活一年比一年苦,每次辛苦的劳作之后被洪水一冲刷便化作废墟。

    舜眼下是束手无策,求救无门了!

    看着已经困窘不堪的人族,帝舜苦恼不已,只能召来众臣商议。待众臣到来之后,帝舜问道:“众位卿家,如今人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尔等还有何策可治理水患?”

    那曾举荐鲧的大臣出班奏道:“共主容禀,鲧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听闻,禹因父鲧之死,历年来苦苦钻研治水之道,想必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共主何不召他来一试,倘若觉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让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务如何!”

    帝舜听了,心中不悦,鲧乃是死于自己手中,因此对禹有些偏见,不愿让他主持此事。

    当下,帝舜淡淡说道:“鲧治水无功,他儿子又有何能?我看还是算了,众位卿家还有何人选?”

    众人听了,皆是沉默不语,帝舜见此,叹息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容后再议吧。”说罢,便起身朝外走去。

    众位大臣见帝舜离去,便也各自散去。

    帝舜回到自己的营帐,便开始静静的思考,想到自己将鲧杀死,心中一阵后悔,鲧可是人族之中对水患最有办法的人,自己却将其杀死,导致如今的惨剧,帝舜自责不已。随后又想到那位大臣推荐的禹,帝舜心中一定,若是大禹真有治水之才,自己必定让启用,让他治理水患。

    想到这里,帝舜便名人打听大禹的事迹,也好作为依据。

    却说禹初生之时,便已拜在乌云仙门下,乌云仙来到南方,将禹交予鲧的妻子女志亲手抚养。长大之后,禹决心为父一雪前耻,平定水患。于是东奔西走,寻找治水良策。

    三十岁时,禹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春暖花开,绿染桑林,纯洁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见钟情,一个惊鸿一瞥的眼神,一个只可意会的手势,相继走入桑树林里,完成了一次天当被来地做褥的浪漫交合,既环保又富野趣。而后禹与女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女娇的本家是东夷强大的涂山氏,那时涂山氏尚处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门女婿,“夫从妇居”。虽说如此,但禹得到了东夷的强大支持,从此有了立业之基。此刻,禹与女娇夫妻之间正处于甜蜜的时光,好不欢喜。

    帝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迹,之后不断有人回报,帝舜也越来越放心。不过帝舜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便召来诸位大臣,问道:“上次诸位推举禹作为治水之人,本帝仔细思考一番,觉得此事可行。不过,本帝却从未听过鲧有子嗣,不知是何原因?”

    手下有人出列,小心翼翼说道:“传说禹并非鲧的妻子女志所生,而是鲧死后剖腹而得,如今有通天圣人门下弟子教导。”

    帝舜听了,顿时一愣,转而脸色有些发白,半响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有些惊讶的问道:“真有如此诡异之事?”

    这时,又有一人出列道:“共主不必惊讶,想我人族此类之事也有不少。天皇伏羲乃是母后华胥氏踩雷泽巨印而孕,地皇神农氏则是母后任姒见神龙而孕,这禹生有异象,岂不印证此子不凡?”

    帝舜听了,确实如此,便放下心来,于是下诏,命禹前来见驾!

    ――――――――――――――――――――――――――――――――――――――――――――――――――――――――――――分割

第一百章 禹初治水,通天落子() 
却说禹正当新婚燕尔之时,却突然接到帝舜旨意,于是夫妻间依依不舍的告别,禹从此踏上了治水之路!

    禹在前去拜见帝舜之前,还到了乌云仙那儿走了一趟。

    当时,乌云仙叹息一声,从身上拿出一册子,递给大禹,然后说道:“此乃你父亲的遗物,如今子承父业,该是由你接手的时候。此次尽管去治水,我会在后相助与你。”说罢,只见乌云仙再次取出一把斧头与一根铁棍,说道:“此二物乃是你师祖特意为你所炼,斧名开山,可用来疏通河道,引水归位;棍名定海神针,可用来探查水位,平定大海。望你好生运用。”

    乌云仙将所有的东西交给禹之后,便挥手让禹退下。

    禹回到部落之后,一人呆呆的抚摸着开山斧、定海神针以及鲧留下的一册治水心得。片刻之后,禹清醒过来,再次朝乌云仙所在之地轻轻一拜,接着缓缓地打开了鲧的手册。

    只见开头写道:“堵不如疏,领悟此四个字水患可平矣。吾虽然领悟了此治理水的方法,奈何受帝舜所嫉,时日无多,只能将此策略留待后世有缘之人,助我人族平定水患。

    吾一身本领于人族之中却是少有可比者,可人族形势大好之时却不得施展,究其原因却是吾之名声太大,先为挚妒,尧帝之时虽有少用,可也是郁郁不得志,后又为舜帝所忌,不得施展,虽得治水九年,可惜时不待我,令吾无所建术,却是深感遗憾。

    吾近日思之,为何如此,思前想后其根源却是人主之位自轩辕圣皇之后,表面虽然还是禅让,可实际却并非如此。想那帝喾之子挚,无能之辈也,至今仍有不少人传其不是,可其却曾为人族共主。帝尧之子丹朱,无用之人也,却得以封伯,吾深感不公。可为何无人反对,究其根本却是自帝喾到帝舜以来,人族皆是一家当政。

    人族自轩辕圣皇之后,禅让之制已然名存实亡,天下已非万民之天下,而是轩辕一脉之天下。吾虽为圣皇子孙,却不齿于此。

    忘后世有缘之人看到此信之后谨记:在治水之时约束天下兵马,治水成功之后还权于民,以顺伏羲、神农圣皇禅让之大德。

    鲧于此代天下万民谢过!”

    禹看完此信却是泣不成声,半响才缓过气来。接着又慢慢的往下看去,后面的却是鲧多年治水的一些经验与细节,禹一直看了三天三夜,才将鲧之手册看完。

    。。。。。。。。。。。。。。。。。。。。。。。。

    数日之后,人族人皇大帐,帝舜正坐在上方,下边则是站着群臣,此时,一个年轻人备受群臣瞩目。此人正是前来觐见的禹。

    帝舜见禹双眉浓密,身高九尺,虎步雄躯,英武非凡,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绽放出慑人的光彩,不由得为其所夺,暗叹鲧生了个好儿子啊!想到自己因忌鲧威望过高,将其斩杀,心中不由得有些悔意。

    只见禹躬身向舜帝行礼了一礼,大声道:“微臣姒禹,拜见共主,共主万安!”

    帝舜点点头,示意禹免礼,然后说道:“卿且平身!吾闻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闻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后,方道:“回共主之言,依臣之见,堵不如疏,治水当以疏通为主!”

    帝舜此时早已仿徨无计,如今听闻禹有办法,大喜过望,也不管是否可行,直接便说道:“爱卿之计甚妙,吾欲让卿领司空一职,主理治水大业,卿可愿领?”

    禹闻言忙跪倒于地拜道:“臣愿受领,誓要平定洪魔,以慰我父在天之灵!”

    帝舜闻言,想到了那被斩的鲧,不禁叹了口气,心中虽是后悔,可还是强硬道:“你有此志,原是好的,只是望你以我人族亿万百姓安危为主,莫要再似你父那般!当初你父治水不利,百姓怨气沸天,吾亦是迫不得已,忘尔能够体谅!”

    禹闻言心中一凛,双拳紧握,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