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感到害怕的缘故,刘启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起来,脸上就留下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晚上要早点睡,有什么事情等到白天再做。”女皇陛下见到这样的刘启,语气平淡的说了一句。然后,她就吩咐下去,让刘启多多休息。
对于女皇陛下的关心,刘启十分受用。但是,他一想起女皇陛下这么做的原因,就愈加心惊胆战起来。面对着女皇陛下那张脸,他是真的*硬*不起来呀!
没过多久,刘启就病倒了。他软绵绵地躺在床上,脑袋昏沉沉的。
女皇陛下接到消息,连忙走到刘启的宫殿中看他。听到太医说的话,女皇陛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思虑过重,这个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呀!
国事繁忙,女皇陛下照顾了刘启几个时辰之后,就去处理政事了。等到女皇陛下再一次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这个时候的刘启已经退了烧,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睡觉。太医说过,只要刘启退了烧,睡一觉之后,第二天就会有所好转。
看到刘启也有所好转,女皇陛下也松了一口气。她又照顾了自己的侄儿半个时辰,这才想着离开。
“姑姑,姑姑。”刘启在梦中呓语,低声喊着这样的称呼。
还没有走远的女皇陛下听闻,立刻返了回去。她坐在床榻之边,正准备一脸慈爱的拉住刘启的手安慰的时候,就听见刘启说了一句话。顿时,女皇陛下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就像是乌云压顶一般恐怖。
“姑姑,你放过我,我真的不想做你的皇后。呜呜”
在睡梦中,刘启突然哭了起来,就像是一个得不到糖果的小孩子一般。
周围的宫女宦官们听到刘启的话,立刻一脸紧张的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的等待着女皇陛下的反应。
被自己悉心教养的侄儿当面打脸,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受不了。更何况这位女皇陛下可是大汉朝的统治者,整个天下的主人。
火冒三丈的女皇陛下并不知道,在这些宫女和宦官的心目中,她一直想要将刘启立为皇后。
不怪这些人多想,实在是女皇陛下现在的行为太怪异了,让其他的人不得不多想。
以前,女皇陛下就当刘启是一个普通的皇族,根本没有任何优待。也就是在皇太后殿下那里碰上了,才说几句话,寒暄一阵子。
可是现在,女皇陛下无论做什么都将刘启带在身边。这件事情做的那么明显,难道还不是要立后吗?
看着仍然沉睡的刘启,女皇陛下显然还保持着理智。因为,这一位伟大的皇帝并没有说出将人拖出去砍了的话。而仅仅只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当刘启清醒之后,立即就知道了自己在昏迷之中的作死行为。他惊慌失措了一个多时辰,然后才反应过来,女皇陛下并没有给他任何惩罚。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自己的宫殿中好好的养伤。更有可能的是,一觉醒来人,已身处大牢之中。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女皇陛下并没有去看刘启。因为她的亲侄子说的那句话,真的让她怒不可竭,勃然变色。
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了这方面去。刘启可是她亲弟弟的儿子,她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刘启病好之后,立刻就来向女皇陛下认罪。看着自己的侄子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女皇陛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将这件事情揭了过去。而且,女皇陛下告诫刘启,那种事情不要再说了。
听到女皇陛下说这种事情的时候,刘启得脸色更加难看。他现在已经确定,自己的姑姑就是打算让他当姑姑的皇后。否则的话,他的姑姑为什么都不给他反对的权利。
回到自己的宫殿中,刘启默默的流泪。虽然后宫之主的权力很大,但是他真的不想当皇后。比起做皇后,他更想成为自己的姑姑那样的人。
想到这里,刘启突然明白,原来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想做别人的附庸,他只想让别人成为他的附庸。
第二十三章()
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情之后,刘启就对女皇陛下更加排斥了。他依然崇拜女皇陛下,但是却不愿意和女皇陛下近距离的接触。
一旦刘启碰触到女皇陛下,就会像一根木头一样僵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察觉到自己的侄子对自己越加疏远,女皇陛下哪能不知道刘启在想些什么。现在看来,她的计划需要提前了。否则的话,她的本意也不知道被扭曲成什么样子。看看这宫里都流传的是什么,什么她想要立刘启为后。刘启可是她的亲侄子,她才不会做这种乱伦的事情。
想到这里,女皇陛下怒气填胸。她连忙深吸一口气,平息自己愤怒的心情。
时间流转,眨眼间的功夫,又过了一年。现在的刘启,已经十六岁了。
就在刘启的十六岁生辰过后的第三个月,女皇陛下下了一道旨意,过继刘启为嗣子。从此之后,他不再是刘盈的嫡长子,而是大汉朝的大皇子。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论是刘启,还是大汉的文臣武将们都是一脸的懵逼。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说实话,当那个册封的旨意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那是立后的旨意。毕竟这个流言已经流传了一年之久,而女皇陛下从来都没有出来避过谣。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女皇陛下默认的结果。
刘启看到圣旨的时候,也做好了被千刀万剐的准备。因为,面对着女皇陛下庄严肃穆的脸,他如今同样*硬*不起来。
结果,事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一道旨意并不是将由刘启为皇后,坐镇东宫。而是将刘启过继到女皇陛下的名下,当做皇子一般养育。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刘启还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名正言顺的继承女皇陛下的皇位。
文臣武将们十分不解,女皇陛下还这么年轻。只要有机会,就可以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她怎么就想不通,要过继自己弟弟的儿子呢?因为女皇陛下亲自策略的嫡长继承制,女皇陛下日后就算是有了亲生孩子,那个孩子也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过了一会儿,这些文臣武将突然想起来。其实,龙椅上的女皇陛下已经不年轻了。大家都被女皇陛下年轻的面孔所迷惑,已然忘记这位女皇陛下已经是快要四十岁的人。
以女皇陛下这样的年龄,别说还能不能怀上孩子。就算怀上孩子了,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龄产妇,能不能平安地生下孩子还是两说。
就算是女皇陛下平安的生下子嗣,女皇陛下又有没有这个命数,等待着这个孩子长大呢?若是女皇陛下提前发生什么意外,在臣强主弱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清楚。
要知道,女皇陛下现在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而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岁。
深思熟虑之后,文臣武将们终于知道了女皇陛下这样做的原因。与其拼着危险生下一个孩子,教养他长大,还不如从皇族中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培养。反正都是皇族的血脉,也不差什么。
当刘启成为大皇子之后,他身上的任务就更重了。女皇陛下每天都会为他布置任务,严格要求他完成。
刘启见此,不言不语,努力的吸收知识充实自己。他现在能够成为大皇子,日后必定会成为太子。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和他姑姑一样那般伟大的人。
刘启十八岁的那一年,女皇陛下选择了一位女子做他的皇子妃。那个女孩是从宫学中走出来的,还在朝廷官员的最底层历练了一番。是一位文武皆通,性情淑雅的好姑娘。而且,这位姑娘非嫡长,不用继承家业,是最适合的皇子妃人选。
刘启成婚之后,女皇陛下交给刘启的任务更多了。不过,这其中有一部分任务是给刘启的妻子的。毕竟,他们夫妻一体,不容分开。
成亲两年之后,刘启仍然没有嫡子女诞生。于是,刘启的皇子妃禀告了女皇陛下之后,从宫中以及民间择选了一些良家女子成为刘启的侍妾。
女皇陛下打听到一个消息,刘启喜欢宫中的一个侍女,皇子妃不过是顺水推舟,将那一个侍女名正言顺的送给刘启。
从一开始,女皇陛下就知道,皇子妃之所以答应成为刘启的妻子,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刘启。而是为了权力,一步登天的权利。因此,明目张胆地塞女人这件事情,皇子妃还是做得出来的。
女皇陛下对于皇子妃的作为并没有说什么,谁叫刘启同样也不喜欢皇子妃呢?
刘启纳妾之后,女皇陛下说了一大堆话告诫刘启。不是大汉朝官员的嫡子嫡女,不可进入咸阳宫学习。不是咸阳宫中走出来的少男少女,不可成为大汉朝的皇后。而非嫡长者,不可成为大汉的皇帝。
也就是说,除了刘启的皇子妃诞下的第一个孩子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皇位继承权。
提出这样的要求,都是女皇陛下深思熟虑过的。因为只有这样严格的法则,大汉朝才能够延续的更长。
没过多久的时间,刘启就有庶子庶女诞生。可是,直到刘启25岁的这一年,他的身边仍然没有嫡子嫡女。
女皇陛下四十岁寿辰过后,就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恐怕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和自己的父皇母后一样,离开这人世间。
于是,女皇陛下抓紧时机将刘启封为太子,又将皇子妃册封为太子妃。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能够让刘启顺利继位,从而铺平道路罢了。
然后,女皇陛下也没有闲着,而是将刘启带在身边,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趁着这段时间全部都教授给刘启。
女皇陛下本来以为自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教导自己属意的继承人,结果她的寿命还没有自己的母后长。不过四十多岁的年龄,就要离开人世间。
就在女皇陛下42岁的时候,一场大病突如其来,彻底的拖垮了女皇陛下的身体。没到一个月的时间,女皇陛下就病逝,离开了人世间。
当女皇陛下的棺椁离开咸阳城的时候,沿途的百姓披麻戴孝,失声痛哭。甚至有些人跟着送葬的队伍一送几十里,完全舍不得离开。
第二十四章()
春风拂来,百花盛开。
一个不过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练武场中,手持一把木剑,认真的跟着师傅练武。
将一遍剑法演练完毕之后,小女孩还没有说话,就有一群侍女跑了过来。他们规规矩矩的站在练武场的边缘,静静地看着小女孩。
小女孩板着一张脸,小大人一般的严肃认真。她很有礼貌的对着自己的习武师傅点了点头,就离开练武场,带着一大群的侍女,浩浩荡荡的走到了练武场的另一侧。然后,小女孩就在那里,安静的休息。
当小女孩坐在一方沉香木榻之上之后,那一群侍女就开始行动了起来。擦汗的擦汗,扇风的扇风。还有人捧着瓜果茶点,恭敬地跪在小女孩的面前。
小女孩对眼前的这一幕非常熟悉,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她大大方方的享受这一群侍女的伺候,直到休息好后,才重新回到练武场,继续跟随师傅练武。
一天忙碌的学文习武之后,小女孩仍然不得消停。因为,小女孩还要处理封地里面的大部分事物。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