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九月,司马懿率军出征。军队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焚烧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又巡视淮北屯田区,提拔农家子弟邓艾主持屯田。
折叠诛灭曹爽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蜀涪县及费祎援军亦相继到达。
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遭蜀军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失散、伤亡甚众。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听。
正始七年(公元二百四十六年)正月,吴兵入侵柤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
第七百八十六章 南部两路()
正始七年(公元二百四十六年)正月,吴兵入侵柤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时人为之谣曰:“何、邓、丁,乱京城”。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春,曹芳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
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子,早年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是好友,曹叡死时,为征东将军假节督都扬州军事,曹爽对他积极笼络,因破吴有功,把他提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后又升为司空。司马懿诛曹爽,王凌心生不满,与侄子令狐愚图谋废黜曹芳,立楚王曹彪为皇帝。还未行动,令狐愚便已死亡。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逼楚王曹彪自尽。并且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公元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庚申,司马懿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司马孚秉承他的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谥号后改为文宣。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我们闲言少叙,书归正文,没错,司马懿就曹操新收的军师,上一世曹操因为司马懿他的能力,而强行征辟了他,那是,因为,曹操看出了司马懿的能力,征辟司马懿就是不想让他投靠别人。
而这一世曹操收服司马懿,除了不想让司马懿投靠别人之外,曹操也是十分缺少人才的。
很快,司马懿就建议曹操兵分两路,因为,公孙续要西进益州,那么最好的进军路线有两条,一个是走巴郡,另一个就是攻取牂牁郡。
所以,司马懿就建议曹操率领郭嘉,曹休,曹真,曹爽,张辽,于禁和乐进增援巴郡。
而司马懿率领徐晃,李典,臧霸,李通增兵牂牁郡,防备公孙续两路发兵。
**
且说,公孙续的大军,正在快速进军,就来到了巴郡,可是,等斥候回报说道:“曹操早有防备,在巴郡有五万大军守卫!”
公孙续一摆手就打发走了斥候之后,就下令让大军原地扎营,而前面就是巴郡城,而巴郡太守是刘璋的老部下严颜。
而曹操被公孙续击败之后,就在郭嘉的计谋之下,谋划刘璋,他利用张鲁和刘璋的矛盾,谋取了包括汉中郡在内的整个益州。
而严颜是刘璋的部将又是巴郡的太守,不管是因为什么,反正他也投靠了曹操。
而公孙续大军西进,严颜的巴郡自然首当其冲,而曹操不放心严颜,自然率领曹休,曹真,曹爽,以及张辽,于禁和乐进,率领两万精锐,赶到巴郡支援严颜。
就在曹操刚刚赶到巴郡的时候,公孙续的大军也来到了城外安营扎寨,曹操在巴郡太守府和众人议事。
而城外的大营,公孙续自然也是不敢大意的,等大营立下之后,又交代夏侯渊负责大营诸多事宜,比如巡逻的士兵,往来探查的斥候,还有大营的守备情况。
一个时辰之后,公孙续让众人都下去休息去了,而公孙续却把贾诩留了下来,因为,刚才和众人商议,那些都是表面的事情。
武将虽然也是有头脑的,但是,他们论计策自然比不过贾诩,等贾诩跟公孙续行礼后,公孙续就让对方坐下说道:
“文和,益州我势在必得,但是,曹操老谋深算,我们能想到的事情,他也同样会想到。虽然,对于我们大军的实力我有信心,但是,我不想打攻坚战,那样我们的伤亡一定会很大,文和有什么妙计吗?另外,我得到暗影禀报,曹操收了一个新军师,此人复姓司马,单字名懿,字仲达,这可是跟卧龙凤雏,鬼才郭嘉,还有你毒士齐名的谋士。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司马懿会怎么做?”公孙续等贾诩坐好,就接着说道。
等公孙续的话音一落,贾诩就一手捋着胡须一边说道:“主公,如果我是司马懿的话,我一定会建议曹操兵分两路,一路支援巴郡,另一路支援牂牁郡,主公,这个司马懿是一个人物,我们的计策虽然精妙,但是,跟曹操这一次决战也是五五之数。但是,主公如今您大势已成,我们攻占益州只是时间的问题,伤亡多少的问题?”
公孙续他点了点头,也明白贾诩说的意思,其实公孙续也是太过谨慎了,这要是换了一般的诸侯,天下大势变成这样,他公孙续把仗打成了这样,就没有必要那么谨慎了,只要大军过去,一个城一个城占领益州的一城一地就好了,就是时间的问题罢了,除非公孙续是头猪,否则,任谁也不会,把大好的形式给弄没了的。
而当天,公孙续并没有着急进攻,他除了探查好巴郡的形势之外,还有意的让兵马,好好的修整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吗?
而曹操没有出城攻打公孙续,是因为,现在曹操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他恨不得公孙续赶快滚蛋才好呢,又怎么会主动出城呢?
第七百八十七章 汉王()
而曹操没有出城攻打公孙续,是因为,现在曹操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他恨不得公孙续赶快滚蛋才好呢,又怎么会主动出城呢?
而公孙续和贾诩商议之后,自己又思考了一下,公孙续也希望能有一些计策,尽快击败敌人,减少自己兵马的伤亡。
但是,出奇制胜的事情,除了要有很高的智谋以外,还得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险中弄险。
其实,用计策迎敌,就是在弄险,就是在赌博,只有风险大收获才会大,而从正面战场正大光明的击败敌人,基本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这样做虽然不太高明,但是,也是常规战。
但是,那些弄险的事情,正是以前公孙续他经常用的,现在,却不适合公孙续了,因为,公孙续现在就差一步就天下一统了,就差一个州,就可以一统大汉江山了。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公孙续就下令,大军开始攻城,我们除去曹操的人品不说,他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
所以,公孙续和曹操这一对宿敌又再一次的相遇了,曹操不是袁绍,不是刘备,更不是袁术,不是士燮。
所以,一连三天公孙续也没能攻下巴郡,而这个时候,南路赵云的兵马,也通过斥候传回来了消息,他们在那里果然遇到了司马懿,徐晃,李典等兵马的阻击。
不管是赵云那边,还是公孙续攻打的巴郡,都没有什么进展,但是,尽管如此,曹操他们的伤亡也不小。
这样的消耗战,也是公孙续很少会打,目前也是没有办法,果然,十天之后,曹军的伤亡过大,就主动的退出了巴郡。
而公孙续这样拼消耗,他们自然也有伤亡,没有办法,公孙续就让大军在巴郡临时驻扎修整了起来,同时,公孙续给荆州的程昱下令,让他立即给自己和赵云在调集兵马。
而双方的实力决定了一切,虽然,有司马懿横空出世,曹操也是一代枭雄,但是,当他们遇到公孙续之后,就注定悲剧了。
很快,公孙续的大军,就把曹**回到了成都,而南面的司马懿,也没能够力挽狂澜,最后,司马懿他一看事情不好撒腿就跑了,但是,赵云也不是白给的,他的目的,是跟主公一起,南北两路夹击曹操。
成都城,公孙续的大军已经围而不打半个多月了,此时,整个成都都处在了阴云密布之中。
而我们必须要说一句,大汉的朝廷就在成都,汉献帝也在这里,在曹操的手里,曹操自从西凉董卓乱京师之后,汉献帝逃出长安之后,就落在了曹操的手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说到底,还是荀彧给出的主意,但是,这么好的妙计,却是因为,有了公孙续的横空出世,而改变了一切。
现在,在整个大汉,汉献帝这个皇帝的威严已经不复存在,只不过没有人会主动去沾手汉献帝,那样的话名声会坏的。
而汉献帝也是曹操的最后底牌了,曹操想了想,就让汉献帝给公孙续下道圣旨,封公孙续为大汉的汉王,并且让公孙续退兵。
异姓封王,在大汉的国法之中,是不曾有的,要是有的也是在皇岗不正的时候。
而公孙续的行为,在后世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百姓,平定这个乱世没有错。
可是,在东汉年代,公孙续的做法,多多少少就容易让人诟病,因为,食君之禄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