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村里人一起用,就不方便往井水里冰东西,加上这口老井离张沁儿他们住的地方有些距离,要从这儿取水用,还需要挑着扁担横穿大半个村子呢,所以张沁儿就提出在张志仁家和张志礼家中间的地方打一口井出来,这样方便两家取水用。
打一口井可不是小数目,需要专门打井的人来弄的,所以村里的人家其实都挺好奇张志仁兄弟的钱银来路,只是这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情,不偷不抢的,嘴巴碎的人也只在背地里嘀咕几句。
日子过的很快,到了第三日时,张志仁兄弟就要带着孩子们回县城了,回去也不怕走路,田老头说正好要去县城买一些木匠用的工具,就捎他们一程。
田家算是整个富足村木匠活最好的一户,所以张家兄弟的房子所有的木匠活都是交给他们来负责的,田老大和田老二都去了县城做事,家里就剩下田老头带着两个小儿子出门干活。
但是自从田老大和田老二有了不错的前程之后,田老头就逐渐不那么接活计了,倒是愿意指点几个徒弟,让徒弟们接活干,这次田老头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过来帮忙,村里的人都觉得有些奇怪呢,本来是以为看在里正的面子上,但是细心的人就发现里正家的事情田老头可没怎么去管,但是张志仁兄弟的事情,田老头却总是出手相助,所以一时间大家伙也看的迷迷糊糊了。
张志仁离开的第三天,田老头就将房子的木窗和门板都做好了,这些木材都是山里砍的好木材,阴干十天半月,等房子砌的差不多,正好用来做家具用。
再过五天,整个房子就通风阴干的差不多了,准备上梁搬家,上梁是一件郑重的事情,一挂百子千孙鞭炮是要的,一条红绸缎也是要的,一些瓜果花生也是要的,为了这个,张沁儿带着张乐儿又去了一趟县城购买。
等上过梁,院门披红挂着红绸缎,寓意着红红火火,走进屋子一看,大家伙都会明显的觉察出张志仁家的房子那不一样!
房子依旧是大众的模样,但是高了许多,人站在里面,感觉特别的透气和清爽,每间卧室都用了一块琉璃窗户,这会儿已经有大块的琉璃做为窗户之用了,但是因为烧制琉璃不易,加上运输和成本等原因,琉璃玻璃可贵重着呢,用的起琉璃玻璃窗户的,非富即贵!
但是张沁儿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每个卧室用上一块取光比较好,夏天倒不必要,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习惯关紧门窗,不让寒气进来,但是这样一来,屋子里的光线就很不透亮,人在屋子里呆着也不舒服。
所以张沁儿很无良的找了程掌柜问琉璃路子,然后得以用最低的价钱买回来了一批琉璃玻璃。
除此之外,家具上都用了两层油漆,一层红漆,一层清漆,明明是普通的家具,看上去无端就高贵大气了不少,有些人家钱银不够,除了门窗需要请人大致,其他的都是自己摸索着来做,更是不上漆的。
看了这样的房子,几乎每个人脑海中都起了疑惑,听说张志仁兄弟两个没有钱,还被亲娘逼着每个月上交五百文是真的吗?
看着这样大气的房子,真不像没有钱的人家啊!
本来张志仁和杨氏都觉得这样太过于招摇,照着别人家的房子来就好了,但是张沁儿坚持要这般,她可顾不上村里人有没有疑惑,会不会说些什么,反正这是她赚回来的钱,又不是偷抢来的,这房子的事情可大可小,没准是要住上一辈子的,就算没有住一辈子,几十年那也是要的,这样一来,自然要怎么舒服怎么来弄了。
张乐儿也是一个好虚荣的妹子,看见张沁儿这般出主意,的确房子就比别人家高了一个档次,就怂恿着张志礼和冯氏也照着张沁儿家的弄一样的。
张志礼本来估计着本钱太多,但是看了二哥家的房子,心里也却是心动,加上女儿儿子都在耳边说,于是也决定砌一样的。
夏天气温高,张沁儿家的房子早就干了湿气,于是一家人就从黄大安将搬了出去,日后中午吃饭就可以在新家操持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张乐儿了,黄大安家的房子和别人家一样,不算太高,到了晚上屋子里闷热的很,这会儿到了新房子,非但感觉不到闷热,反而觉得很是凉爽。
窗户上没有糊窗纸,而是钉了一层薄纱,并不挡光,也不挡风,只为了挡蚊子进来,清风徐徐,睡在屋子十分的凉快。本文由〃〃,〃〃免费提供阅读〃〃
除此外,也无需每天上午下午各送一桶凉白开,直接烧好水摆在院子里,那边做事的人渴了自然会过来取水喝,省事了不少。
到了晚间时,张乐儿也会拉着张沁儿去河道里洗澡,白天的时候河道里泡着的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她们两个女孩子自然不方便,现在到了晚上,趁着星光,可以自由自在的水里游个来回。
张沁儿是有些怕水的,她可没有忘记前世就是死在水里的!所以只敢在河边洗澡,并不游到河中心去。
这条河道并不长,水流也不大,天气过热的时候,降水过少的时候,甚至会断流,就如沙漠里的内河流一样,所以倒也不用太过于害怕。
第110章 :送饭()
到地里豆子玉米可以收获的时候,张志礼家的房子也就此砌好了,过来帮忙的人领了工钱,又各自投入田野中忙碌起来。
秋收的季节是喜悦的,即使土地贫瘠的只有无法饱肚的豆子,每个人依然笑容满面。
这会儿是农忙,张志仁兄弟自然请假带着晗生他们回来了,一是为了彻底的搬家整理东西,二来肯定要是的去帮帮张老头。
今年春天时,因为家里劳动力足,张老头除了自家开垦的荒地,还租佃了二十亩官田用来种大豆,如今家里少了张志仁兄弟两家,劳动力就严重不足了。
玉米可以缓些日子再收,这会儿的人们都喜欢等玉米彻底的老了之后,才收回来将玉米粒辗开,用来细磨成玉米粉贴饼子吃,或者粗磨成玉米渣,用来配着大米熬粥喝。
但是豆子可不行,豆子一旦到了收获的季节,豆荚受到太阳的暴晒,就会陆续炸开,将里面的豆子洒落在满地都是,这样再回头从地里寻找豆子,就太累了。
所以必须趁着豆荚没有炸开之前,要把地里的豆子全部收割运回去脱壳,这样才能够保住收获,所以张志仁兄弟一回来,也顾不得先收拾自己的新家,而是带着晗生永安去张家地里帮忙,至于杨氏和冯氏则不需要去,只在家里带着沁儿乐儿整理家务和收割自家的两亩玉米地就行。
杨氏和冯氏都是心疼子女的人,尤其是沁儿和乐儿,眼看着已经十岁出头了,再不好好保养着,以后这副干瘦的模样可就不好找婆家了,所以田地里晒人的活,都尽量不让女孩子出去忙活。
这会儿张沁儿正带着福儿小宝将笼子里的鸡放进后院搭的一溜矮房子里面,这些矮房子都是做为猪圈和鸡圈来用的,和正屋隔着一些距离,中间种着一排子树,旁边还僻出一块菜园子,足以把腥臊味道阻绝,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鸡是家禽,不关着它们,它们到了晚上也会自动回来,但是这些鸡才送县城带回乡下,坏境还没有熟悉,得先关几天,然后再慢慢的让它们到院子里找食物虫子吃。
看着空空的猪圈,福儿就问:“姐,我们家还会养猪吗?”
“当然要养!不过这个得问问许婶子,也不知道谁家有小猪卖呢。”如今整个富足村也没有几家养猪的,所以猪崽子是个问题。
“要是现在养了,到了过年就可以杀猪了吧。”福儿眼巴巴的看着那空着的猪圈,似乎里面已经有了几头肥硕的猪了。
张沁儿笑了笑,这个时候还没有饲料,猪的生长是很缓慢的,所以基本上要养足一年,才能够出栏,有的人家甚至要养足一年半,现在已经快八月末的时候,到过年时才刚好半年的时间。
猪圈旁边还有一排空的房子,这是为了冬天培育蘑菇用的,卖蘑菇可比养猪什么的来钱快很多,不过上半年得到的菌丝都已经死了,还得等气候适合时去山里采集新鲜的蘑菇,重新培育菌丝。
两个姐妹刚把院子里的空地打扫干净,杨氏就挑着玉米杆子回来了,收割玉米并不是只摘玉米棒子,而是把玉米杆子也一并用镰刀割断,然后捆成一大捆,那扁担挑回来摊在院子里暴晒,最后在把玉米棒子取出,剩下的玉米杆子自然堆进柴房用来烧火用。
张沁儿看着杨氏满头的汗水,忙说:“娘,我来弄,你先去喝口水。”
杨氏用一块蓝布包着自己的头和部分脸,这样不容易被晒着,这会儿蓝布全部湿答答的,被汗水浸湿透了。
“就先摊开就行。”杨氏说着,朝厨房走去,先是喝了口水,然后才把头上包着的蓝布用冷水重新洗过拧干,依旧缠着头上,又拿着扁担出门了。
“地里还有一些,我先去干活了,待会中午你就煮饭吧。”杨氏吩咐着张沁儿,就顶着烈日出门了。
一亩地并不大,所以两三个来回之后,杨氏和冯氏就把他们两家的玉米地都收割好了,倒是别人家地多的,依旧挥舞着汗水在忙碌着。
中午的时候,张沁儿已经把饭菜煮好了,但是却不见张志仁和晗生他们回来,杨氏就说:“也许你爷爷想早些把豆子都收割回来,所以中午送饭过去了吧。”
农忙的时候,家里人送饭到田间去,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张沁儿摸不清这回连氏会不会让张志仁他们吃饭,毕竟张家老宅的粮食钱银都是被连氏把控的,这么想着,心里就不太踏实,怕自己的爹和哥哥弟弟饿着,张沁儿就说:“娘,你们先吃,我去给爹他们送中饭。”
杨氏就说:“还是我去吧,你在家里呆着,省的被晒黑了。”
张沁儿对于自己现在有些黑浚浚的皮肤,倒不是特别在意,说:“等冬天的时候再养吧,现在都已经黑了,还是我去送,省的娘也要被留下给人干活呢。”
张志仁带着儿子去帮忙,这是孝道,但是可不能把一家老小全部带去,毕竟自家还有自家的事情要忙活。
张沁儿一个小姑娘去送饭,就不至于被留下干活,因为有张志仁兄弟的帮忙,张贞娘和张莲儿两个女孩子都只要在家里做饭就可以了,连氏也舍不得大姑娘被晒黑了去。
那竹篮将饭菜装好,张沁儿就要出门了,福儿也跟着去,她手里拿着一个大的竹筒水杯,是给张志仁他们喝水用的。
刚出门走到张乐儿家不远处,乐儿就探出头,说:“沁儿,我爹和二叔他们有饭吃呢!我娘回来的时候说的。”
“也送去吧,也不知道他们吃不吃的饱呢,干了一上午的活,还得干一下午的活,饿着肚子就不好了。”不是张沁儿看不起连氏,而是这种事情连氏没准真干的出来,在张家老宅吃饭时,都是连氏一一分配,每个人吃多少都是有定数的,没吃饱也只能饿着了。
张乐儿一想,还真如此,就忙往屋子里钻,说:“沁儿你等着我,我们一块去。”
张沁儿应着,就站在一颗樟树下等着,张乐儿不多时就出来了,因为她家只有张志礼一个,所以一碗饭加上一些菜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