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学生中,就没有天才的作家、画家甚至发明家呢?

    可实际情况是,就算张大维理科成绩再好,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所以中考成绩总分并不高,只上了邻镇的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差,他的理科成绩还是很好,但英语就更差了,最终也没考上大学。不过高中三年,他个子却长高了不少。

    不到一平米的烟摊是摆放在地上的一块木板上,他高大的身躯就蜷缩在烟摊后面的地上,看上去很是别扭。买烟的人很多,瞅了个空隙,我问他:“现在是不是每天都卖烟?”

    他边忙边说:“当然不是,不逢集的时候,我就去村里挨家挨户收买死鸡死鸭,有时也收死兔子死猪。噢,对了,你还记得顾斌吧,他也没考上大学,有时候走得远了,我就和他一起去收。有时候几毛钱就可以收一只,然后再两、三块钱卖给那些做烧鸡烧鸭的,碰到生鸡瘟的养鸡户,就很赚。”

    我有些奇怪:“顾斌也和你一起?那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你们为什么不出去呢?”

    他笑笑:“我和顾斌想法是一样的,我们绝不出去打工。出去打工是拿命赚钱。我就想在家里打出一片天地来。”

    虽然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但因为之前总是吵嘴,我和他说话也很自然。所以听了他的话,便不以为意地问:“怎么打?就靠贩卖死鸡死鸭吗?不要说那些死鸡死鸭被人加工成烧鸡烧鸭卖是骗人,就你卖的这些香烟,怕是没一盒是真的吧。”

    他正色道:“死鸡死鸭我不去收照样有人去收,再说,我们和别的买死鸡死鸭的小贩不一样。只要有死鸡死鸭,就是变色发臭了,他们也买,而我们是绝对不会买的。还有,这些香烟即便是假的,可还是香烟,价钱也合理,吃不死人。和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草草菅人命的法官、见死不救的医生相比,我们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我真没想到,这些话是当年那个总是嘻皮笑脸的调皮鬼说出来的。我不禁替他担心:“那你以后准备做什么呢?”

    一提这话,他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起来:“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当时很多人叫我复读。我想,就算复读考上了,我家里也负担不起学费。于是,我就缠着我爸,拿了一笔钱去学电器修理,因为我理化成绩本来就好,半年后结业,成绩是全班最好的。本来回家想开个修理铺,可没有本钱,就和顾斌收死鸡死鸭。等攒够了钱,我准备到县城开一家电器修理铺。”

    我故意问:“那顾斌呢?他初中毕业就没再升学了,收了几年死鸡死鸭,应该攒了不少钱吧。”

    他由衷地说:“老实说,我很羡慕顾斌,他才不想那么多呢。他四年前就结婚了,现在孩子三岁,是个男孩。他整天想的就是收多一些死鸡死鸭,赚钱存在银行里,以后供儿子上大学用。”

    我深有同感:“是啊,有时想想,早知道读不了大学,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回家种地,或者干脆不识字。那样也就会安安份份,结婚生孩子,平平淡淡过一生,多好啊。”

    他自嘲道:“是啊,我比顾斌多读三年书,就是比他不安分,比他想得多。还有就是,收钱的时候,加减剩除算得比他快一些。”

    大约是同病相怜,我跟张大维越聊越有共同语言。但随着赶集的人越来越多,他忙个不停,我只好遗憾地和他告别了。

    我很快在集市的一角找到了刘军,他看到我,很是高兴,笑容满面地向我招手,心情似乎很是不错。逛街时,他柔声细语地和我说着话。如果不是那天亲见,我实在不会想到,就是这个笑容满面的男人,那样面对彭方,是那样的冷酷与绝情。

    但想到无论如何,彭方己经和他分手了,至于原因,我不必知道,也不想知道。我现在最想的是,再不出去打工了,到县城开服装店,然后和这个无论年龄、长相、家世都还说得过去的男人结婚生子。

    有意无意地,我们远离了集市,来到一棵稍微安静的大树下,站定后,他便犹犹豫豫地说:“约你出来,我有事想和你说。”

    看着他严肃的样子,我知道这事肯定在他心里酝酿了很久。难道是要和我分手,我心里不由一沉,呆了一呆才说:“你要和我分手吗?”

    他连连摆手:“不是不是,你想到哪里去了。”

    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太多心了,我正好也有事和你说呢。”

    他“哦”了一声:“那你先说吧。”

    我轻快地说:“好,那我先说。我不想再去东莞打工了,我一直想开一家服装店。现在,‘中兴’商场正好有档口转让,我想去做童装。我们一起去吧,你负责进货我负责卖衣服,好不。。”我原以为,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可最后那个“好”还没说出口,我就看到他脸色大变,急忙收了口。

    我吃惊地问:“怎么了?你不高兴吗?”

    他神情有些激动:“开服装店要多少钱?”

    我以为他是担心钱不够,便解释道:“我准备卖童装,童装虽然利润不大,但进货便宜,薄利多销嘛。也不要多少钱,就算我们在县城租一间房子住,一万块钱也足足有余了。”说到租房子时,我有些不好意思,偷偷描了他一眼。

第148章() 
他似乎压根儿没听出这句话有什么不妥,脸色铁青,坚持地说:“不行,你不能去开服装店!”

    我一头雾水,还想竭力说服他:“我想了很久,我只能去开服装店。我没学历,没有人际关系,进机关单位那是痴人说梦,在家也没地种,做生意是唯一的选择。”

    他却并不接我的话,涨红着脸问我:“那我问你,你从东莞回来,带回来多少钱?”

    我想说两万,但忽然想到曾经和妈妈说过是三万,我怕谎言戳穿惹妈妈生气,只好硬着头皮说:“三。。三万,怎么了,这和开服装店有什么关系?”

    他有些不屑地说:“是啊,你只有三万。那我问你,如果你拿出一万元开服装店,还剩多少?”

    338。

    我愈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迷茫地说:“两万啊,就算一万元全砸进去了,我们还有两万呢。再说,一万元全砸进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

    他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三分钟,然后一字一顿地说:“才两万?所以,我说不行就绝对不行!”这句话他说得斩钉截铁,不留一点余地。

    我有些生气,但看着他那张阴得象要拧出水来的脸,我什么都没有说。这是我们认识以来,第一次发生争吵。在这之前,他一直淡淡地微笑着,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失态。我天真地想,他也许是为了我好吧,害怕我辛辛苦苦赚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随着“中兴”档口转租日期的到来,我真是又兴奋又郁闷。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了;郁闷的是,怎样才可以说服刘军,让他同意我去县城开服装店呢?

    正在我左右为难之际,刘军和他爸他妈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了我家,他爸一改第一次见我时的冷漠,热情和我妈打着招呼,他妈更是差点把我抱到怀里了。望着刘军一家满面春风的脸,我妈高兴得差点昏了头。因为在我们那儿,如果未来的公公婆婆走了亲家,这门亲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我和我妈赶忙将他们让进里屋,手忙脚乱地沏了茶,然后分宾主坐好。我妈和刘军妈脸上笑得象两朵花,她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热烈交谈,仿佛多年未见的亲姐妹。事实上,在这之前,她们谁都不认识谁。

    我将目光探寻地扫向刘军,他深情地对我一笑,咳嗽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说:“我表叔托了好些人,有一家中学终于愿意接收我了。他们说了,只要办妥手续,今年暑假我就可以直接被聘为正式教师。”

    我由衷地为他高兴,急切地说:“还要办什么手续?那你就赶紧去办啊。”

    他忽然就有些尴尬,望了望我,欲言又止。

    刘军妈看了他一眼,怜爱地说:“我们家刘军从小心就高。其实他早就可以去学校临时代课,不过临时代课工资只有不到两百元,他嫌工资低,生怕别人看不起,所以一直没去。要是去年我们有三万元,他就可以进去做正式老师了,可惜我们拿不出。”

    我妈不以为意道:“没钱就赚呗,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刘军爸嗡声嗡气地说:“等赚到钱,正式老师的名额就没有了。”

    我妈还没反应过来,我也疑惑地望了望刘军,刘军赶忙说:“是这样的。这次县里有两所中学合并,要淘汰一批年龄大、没有文凭的老教师,需要一批年轻化、有文凭的新教师。”

    我忽然意识到什么,我妈却还蒙在鼓里,开心地说:“那你不是正好,又年轻又有文凭,还怕什么?这下子可好了,你去县城教书,是吃国家饭的人了。海燕去县城卖衣服,多好的日子呢。”

    我酸楚地叫了一声:“妈。”嗓子便好象被什么堵住似的。

    刘军妈看了我一眼,终于说:“要办手续费的。”

    我妈笑得更开心了,底气十足地说:“那就办呗,你们还犹豫什么!”

    刘军求救地望了我一眼,小声说:“所谓的手续费,就是要交三万元的关系转正费和关系疏通费,我家拿不出这笔钱。”

    我妈终于明白过来,面色凝重:“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家海燕出这笔钱?”

    刘军重重地点点头,长长舒了一口气。

    听了这话,所以有疑问都解开了。我终于明白刘军为什么不在意我的过去了,原来是为了钱。我的心,立刻掉进了冰窟窿,无奈地看看妈妈。我知道我妈肯定是不同意的,因为对她来说,那子虚乌有的三万元钱就象她的命根子一样宝贵。

    但没想到的是,我妈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果断地说:“行是行,不过要先结婚再交钱。”

    刘军爸爸妈妈看了看刘军。刘军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脱口而出:“这绝对不行!”

    见到我妈脸色大变,他又忙赔着笑脸说:“不是我不愿意,眼看就要放暑假了,我要在放暑假前交了这笔钱,要是再结婚,时间肯定来不及了。”

    我妈一看还有商量的余地,脸色这才缓和下来,但还是坚持:“今年来不及就等明年,反正钱放在那儿不会自己跑了。”

    刘军爸很不高兴:“都是庄稼人,种庄稼是要看天气的,不是你想种就种。这上头的政策,就象三九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明年还不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妈想了想:“嗯,你说得也有道理。”

    刘军看我妈松了口,眼珠转了几转,趁机陈述利弊。他循循善诱道:“转正这批教师名额有限,竞争特别激烈,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我要是结了婚,学校也许就不要我了,他们要的是教师年轻化。”

    我妈毫不示弱:“你26岁还是26岁,结了婚就不年轻了吗?”

    刘军一下子被我妈噎住了,站在那儿,竟不知所措。刘军妈见状,赶紧为儿子解围:“结了婚就会有孩子,拖家带口的,不老也被孩子拖老了嘛。”

    我看着一脸急切的妈妈和刘家三口不停地讨价还价,不禁苦涩地想,这场所谓的婚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