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人都知道,皇上不着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别说现在没有对策,就算有,也没空搭理他,对士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对手,窝里反从来都是威胁最大的。
“开海终归是弊大于利,洪武初年,海上盗匪多如牛毛,倭寇气焰也颇为猖獗,施行海禁之策以后,海疆渐平,波澜不起,这难道不是禁海之功吗?若是贸然开海,致使倭寇盗匪横行,到时岂不悔之晚矣?陛下,行此策还当慎之又慎啊!”
见形势不利,洪钟也顾不得被找后账什么的了,他那嘹亮的男高音再次回荡在金銮殿上,完美的诠释了,在指鹿为马上面,士党丝毫也不逊色。
“笑话!洪武初年,盘踞在江南的张逆党羽甚众,多畏罪遁于海岛,其中也有勾结倭国匪类者,这才造成盗匪处处,倭寇嚣张。待得永乐年间,宝船出海,盗匪皆望风披靡,倭国更是胆寒束手,纵有一二顽抗者,又岂敢当得天兵雷霆一击?而后海疆方宁。”
张彩冷哼道:“哼,现在洪御史却偏将此归结为海禁之功,岂不让天下人笑哉?只是闭上眼,捂住耳朵,就能使海疆自平,这等逻辑,洪大人你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莫不是你也出过海,见过传说中的鸵鸟,因此效法吗?”
张彩是个帅哥,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高冠鲜衣,貌白晳修伟,须眉蔚然,词辩泉涌。长得帅又有才华,所以入朝后也是为上下所退服,已致仕的礼部尚书马文升就对他颇多推崇。
这人投靠谢宏的原因也比较特殊,张帅哥不光自己帅,而且还好渔色,尤好人妻。因为这个毛病,他惹下了不少的麻烦,无奈托庇于老乡刘瑾,而后入了皇党阵营,目前已经堪称中坚元老了。
尽管人品一般,毛病也不少,可他的才学却不是假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声音不高却很通透,把声如洪钟的洪御史挤兑的够呛,一时竟是反驳无从。
倒不是洪钟辩才太差,主要是他没搞明白,那鸵鸟是怎么个意思,要说呢?不常去候德坊,这见识就是不行啊。
而且,洪钟一把年纪了,一派老态龙钟的模样,和玉树临风的张彩一对比,也是高下立分,全方位的败下阵来。
“你这个奸佞!一味阿谀媚上,全然违逆了圣人的教诲,又有何面目自称为圣人子弟?须知,华夏千年,青史悠悠,邪不胜正,前车可鉴,诸位,若是及时醒悟,尚为时未晚呐。”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气势,没理也得辩三分,杨廷和也顾不得思谋对策了,慨然出列,连骂人带威胁,算是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攻击。
“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才是伦理纲常之道,如今圣天子在位,欲行富国强民之良策,我等臣子自当尽心辅佐,又怎么称得上是奸佞?倒是杨大人你,对皇上施仁政横加阻挠,又是哪门子圣人之道呢?”
儒家的道理,最大的优点就是似是而非,只要你有本事,怎么解释都是能圆的通的,以唐伯虎的才华,解说起来自是不会有任何障碍。
“为人臣子之道,应懂得顺逆,圣意若是有了疏漏,我等就应该拾缺补遗,直言劝谏方为正理,否则,若是天下事只需圣心独裁,又何需我等臣子?”
在皇党之中,唐伯虎的品级并不显眼,可谁都知道他才是谢宏一党的幕后领袖,见到唐大才子,杨大才子也是分外眼红。
“顺逆?依本官看来,杨大人只知逆,而不知顺,矫枉过正,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借驳斥君上而邀名,其心可诛!何况,就算是圣意有偏差,杨大人又岂能保证,你主张的就是对的呢?”
唐伯虎云淡风轻的话里,却是杀机四伏,即便以杨廷和之能,也不敢轻易接话。难道要说自己比皇上明见万里吗?毫无疑问,这是陷阱,要是惹起了正德的性子,那就不好收场了。
“唐大人说的有理!”
“你们这些人徒具清名,实则不过是大言邀名之辈罢了。”
杨廷和微微一滞,皇党这边却是响起了一片附和赞同之声,声势之大,几不亚于去岁那几次针对谢宏和正德的言潮。
“胡说!唐寅你这奸佞,玷污圣人之言,必遭恶报,不得好死。”
“青史为鉴,奸党之辈,皆是无根浮萍,断然不能长久!”
士党这边当然不会示弱,一根根手指伸了出来,随之响起的是震耳欲聋的斥骂声。
“伪君子!”
“真小人!”
从讲道理,变成了骂战,廷辩进入了新的高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96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55,完成,鞠躬谢幕~
————
利益决定立场,实力决定胜负。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多半都有两把刷子,单凭言辞想折服人,使对手放弃立场,本就是很虚幻的事情。
廷辩会从引经据典的辩论演化成骂战,本也在李东阳的意料之中,后面那种模式比较直接,不用动脑,出招也比较快,省事又省力。
骂人只能图个口舌便宜,不一定能出得了气,反而可能会把自己气到,聪明人当然不会乐在其中。若是依照从前的惯例,两边撕破脸之后,就应该进入到比拼实力的新阶段了,这才是朝争的正常套路。
可是,士党如今又哪里有能拿得出来的实力?已经俨然成了士绅代表,士党的实力当然很强,那是深入到了大明每一个角落,足以动摇天下的力量。
可这力量却是隐性的,而且过于分散,想要集中在一起爆发出来又谈何容易?
所以,暂时来说,士党这边也只能靠骂人发泄一下了,声势压不倒对手,那就比拼耐力好了。
而皇党那一边,多数人都是被压抑已久的,如今突然咸鱼翻身,扬眉吐气了,同样需要发泄一下。
于是,廷辩顺理成章的演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模式,中和殿内沸反盈天,比菜市场还火爆。
隔着中间的红地毯,两边的老老少少都是脸红脖子粗的,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在四下里寻摸,准备找点趁手的家伙了,只可惜,金銮殿里还是比较整洁的,板砖之类的武器还真就找不到。
两边的领袖人物倒是没有加入骂战的行列。
士党那边不用说,李东阳和杨廷和都以智谋著称,当然不会做这种无用功,骂赢了也是没用的,政争就是这样,如果朝堂上势均力敌的话,那么皇帝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哪怕是在皇权被压制的成化或者弘治朝也一样。
而如今的正德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就算没有皇党的帮衬,他也能和外朝分庭抗礼,眼下有了皇党摇旗呐喊,那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别看士党暂时不落下风,甚至在骂战开始之后,已经逐渐取得了一些优势,毕竟他们这边人多,喊话的时候声音也大。
可实际上,他们才是落后的一方,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龙椅上的那个看热闹的少年手里。别看他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看似没心没肺的,可只要他玩够了后加入战团,形势就会立刻逆转,局势也会彻底倾覆。
怎么办?
李东阳头上见汗,杨廷和眼角抽搐,王鏊甚至都有些犯晕了,一来是噪音太大,老头被震的有点迷糊,二来是想到开海的后果,他也是心忧不已。
可无论怎么搜肠刮肚,他们也想不到办法,能用的,常规的办法都已经用过了,甚至连一些擦边、过火的招数也都咬牙用出来了,现在又能有什么逆天之道?
要不是皇帝彻底占了上风,就算利益受了点损失,那些寒门士子也不至于疯狂到这种地步啊?
焦芳嘴角的冷笑,唐伯虎的从容镇定,无不显示着皇党心中的笃定。
对此,李东阳只是惨然一笑,事情明摆着,皇上如今掌控了京城加上两大边镇的兵权,而第三镇也是即将入手,从此京畿周边就会彻底稳定下来,再也没有任何隐患。
士党对皇帝财权的限制,虽然缓慢,可却还算得上是卓见成效,但如今也被打破了,而且即将被彻底打破。要是真的开了海,皇帝直接从海贸中获利,那还谈什么限制财权?
再来是让人伤心无极限的限运,李东阳不是不知道,这招对双方都有伤害,可按理来说,对没根基的谢宏来说,这招的伤害应该更大一点才对。所以,他才在初时默认了江南士人的做为,后来甚至转为了支持。
可谁想到,谢宏三拳两脚之下,竟然真的在辽东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变废为宝。
于是,伤人伤己的七伤拳被反弹了回来,伤害全由士党自身承受了,直接导致了寒门士子的窝里反,李东阳又怎能不伤心呢?
追悔莫及啊!
“咳咳……”彷徨间,正德突然清了清嗓子,显然是看够热闹,准备亲自出马奠定胜局了。他的声音很轻,却在金銮殿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应。
胜利在望,皇党自然是满面笑容,洋洋得意;而对士党们来说,这一声简直有若催命符一般,光是眼前的对手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再加上个重量级的敌人进来,一溃千里已成必然呐!
朝堂一下子陷入了寂静。
尽管权力欲望不高,可这种一举一动,都能牵动万人之心的感觉,让正德也是微微有些陶醉,尤其是联想起两年前的境况,朱厚照同学更是大为唏嘘。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古人诚不我欺啊!呃,不对,不对,朕原本好像就是皇帝来着,不过……
想想两年前,再回忆一下父皇在世时,正德撇了撇嘴,那也能叫皇帝,除了都是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住在紫禁城,还有哪点跟皇帝沾边的?
他其实也是追悔莫及,早知道如此,父皇在的时候,朕就应该去宣府找大哥,然后父皇就不会死了,也能真正的当一把皇帝了。
至于敦厚的弘治会不会喜欢谢宏,那会儿的谢宏有没有现在的本事,那就完全不在朱厚照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反正……大哥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
“众位爱卿也商议了很久了,嗯,好像也没啥新鲜词儿了,所以,就到此为止好了,朕意已决……”说话时,正德脸上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显然对朝臣们没有骂出新花样很不满,可这会儿却也没人在乎这个细节了,众人都是屏息凝气的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没有悬念,结果是注定的,士党都是心如死灰,皇党大多数人都是欢欣鼓舞。
朝争本就是无所不用极的,借助皇权之力,也是手段之一,而且还是大杀器,现在大伙儿虽然是寒门,可若是彻底压倒了士党,几十年后,现在的皇党就会取代士党的位置,成为大明新的主宰。
至于中间的过程,谁又在乎呢?
只要皇权一直占据着上风,大伙儿就可以借助皇权之力清除异己,然后静待时机。缓缓蚕食皇权的胜利成果的同时,也等待那君臣二人老去,或者疏忽露出破绽,到时候就是新士党大权在握的时候。
这样的事例自古以来不知发生过多少,熟读经史的寒门士子们当然不会不知道,等到大权在握的那一天,历史也将由胜利者重新书写,投靠皇党的这段经历,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