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豹骑们击退无数次袭击。大的江湖宗门早就被六扇门下了通知,谁要是敢动这税银的注意,朝廷大军便会随后而至灭其宗门。只是重金之下,总会有人红了双眼,脑子一热,便要去抢夺税银。
如今,到了京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将军把头盔取下,豹骑们零零散散找个地方歇息下。到了神都,他们的任务便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这些税银便存放在户部的银库中,和他们无关。
很多军士身上的盔甲,还沾染着血迹。
伏卓年仅弱冠,右骁卫里他算是年纪比较小的,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旁边的老兵也时常照顾他。
伏卓有个哥哥,和他在一个伙中,只是此次押送税银,在黑暗中被一个山贼给暗杀了。
虽然事后,当地府衙遣军灭了那山贼窝,只是他哥因为失血过多,没有救过来。亲眼目睹亲人的死亡,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一路上,伏卓始终闷闷不乐的。
其余的老兵知道,也只是无奈地长长一叹。堂堂大周卫兵,没死在沙场上,反而被一个山贼暗中给杀了。
将军瓮声瓮气地说道:“伏卓,你兄长之死,衙门会给你家抚恤的。做完这活儿,衙门里照例会给三天的假。好好陪陪你爹娘!”
因为年纪小,又是跟在将军身边的豹骑,因此将军认识伏卓。
伏卓连忙拜道:“属下明白!”
七月的天,还是十分闷热。
既然将税银运送到此地,便不用一直绷着神经。这里是在皇城边上,夜里要保持肃静,几个军兵蹲在墙边也没法大声聊天,闲极无聊下,只好打量那些地官小吏审查税银。
每一箱都有特定的锁,上面刻着编号,只有银库的官员才有钥匙打开。箱子口有封条,有一个官员检查无误后,剩下两个小吏才能将封条撕开,打开箱子进行查验。
查验过程都在银库门前进行,因为这时候是深夜,大街上没有什么人。银子清点无误后,财能进行入库。如果有差池,首先要问责的便是负责押送的这些右骁卫。所有将军虽然将银子送来,但却没有走。
这些人清点的很快,老吏举起笔,另一只手举起薄子记录,一切竟然有序。
“听说北荒最近收敛许多,怎么漠北那边还需要这么多军费?”
“你以为那些藩镇都是什么好东西呢?当初咱们大周军都打到左贤王庭了,人家藩镇军闭门不出,坐看咱们和北荒人厮杀,他们好捡便宜。这些藩镇精的很,我听说那边的兵都快成人家私军了,边境上来点马贼,人家就敢上报到朝廷几万大军来犯,以此索要大量军费。”
“那朝廷不管一管?”
“管?这事儿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毕竟还是要靠他们来守着咱们中原北面!”
老兵用低沉地声音道:“我看这藩镇啊,迟早要出祸患。不过这都和咱没关系,人家大人物才考虑的事情,咱们这些人吃兵饷做事就行了。”
几个人只敢小声谈论,有几个人还笑嘻嘻地说三天结伴去酒楼吃酒。
伏卓拍拍同伴的肩膀,说要去树下解个手,老兵笑着对他摆摆手。
伏卓离开墙边,饶过一个拐角,走到一颗树下。盔甲很是繁重,他先把手里的朴刀放到一边。长舒一口气仰望天空,他忽然发觉,那丝月下,有一条黑影,出现在明月之上。
那黑影,越来越近。
难道是鸟?
伏卓揉揉眼睛,他忽然看见,那黑影逐渐扩大。黑夜下,庞大的黑影仿佛遮住了整片天空。
月光被黑影所笼罩,所望的一切,尽皆伸手不见五指。巡逻的武侯抬起头,无数人望着了那道身影。
鳞片流光,苍颜怒目,虬髯飞扬,一张庞大的龙首出现在伏卓的视线当中。
伏卓心脏狂跳,几乎要大叫出声,然而忽然一声巨响,将他的心神震颤。
那是一条龙。
龙很少有人见过,但从一些经传故事中,人们能寻找到龙的踪迹。
这条龙很庞大,张开双翅,足有半个坊那般大小。庞大的身躯上传来一阵威压,狂风扫向四周。
这龙,有九个脑袋。
九只龙首,同时张开嘴巴。
十几辆马车同时被龙吸入到嘴里。
地官的小吏惊慌失措,将军大叫一声,把腰间佩刀拔了出来。
随后。
将军和他的部下,右骁卫一共一百二十人。
被那九头妖龙,一巴掌拍在地上。
龙爪飞过,整条街道上的地砖都要被掀开,夹杂人的尸体。
呼!
妖龙腾空而起,遁入九天之上。
伏卓愣了半响,他赶紧跑到原先所待在的地方。
到处都是残尸,或者说,已经分辨不出到底是谁的尸体。
龙爪下,一百来号人,全都被拍成碎末,血肉模糊。就连最坚固的明光铠,也成了碎片。
第二章 株连九族()
神功元年七月十一日。
如今已至早朝时分,承天门前文武大臣分立两侧,今日不用侍御史提醒,没有人交头接耳,尽皆脸色肃穆。
即便是过往的飞鸟,仿佛都感受到空气里那丝压抑的气氛,低鸣几声便飞远。
“时辰到,众大臣入殿奏事!”宦官高声喊道。
文武大臣刚走进去,便瞧见太极门前立着一排禁军,手持刀斧,面色冷漠,不由得心底一跳。
从没有感觉到,上朝的路竟然如此漫长。
就在前些日子,从安西都护府发来了战报,八百里加急。
大周军,败了。
不久前,朝廷决议命上柱国徐无敌接替牛宗浩安西大都护一职。
徐无敌孤军前往西域,没想到西域的情势,早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牛宗浩早已经死了,手下皆已叛变,每一次都用假的文书送到朝廷,以此来稳住朝中大臣的心。
实际上,安西四镇,已经尽数落入西域叛军手中。
徐无敌进入安西军主帅大帐的时候,便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想要退出去的时候为时已晚,安西军在大帐四周埋伏好刀斧手,将徐无敌硬生生给砍杀。
堂堂一代名将,没死在沙场之上,却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至于徐无敌手下那群军兵,被安西军设计毒杀了一大半,有几名将领看出端倪带兵逃走,无奈处在敌军层层包围之下。最终寡不敌众,被尽数斩杀。
送信的是一名驿卒,原本传出消息的是大周军一名斥候,他刚赶到驿站,浑身中了十几箭,奄奄一息。最终还是驿站派人送到京城里这份战报。
战报一出,朝野震惊。
大周自成立以来,战线大多布置在北面。和北荒虽然各有输赢,但北荒本来就是军事强国,即便是偶尔有败仗,朝廷也不会有太大反应。
但西域,那基本上已经算是大周的疆土了!
前秦之时,秦帝将原本一统西域的安溪国打散,分为数个小诸侯国。随后设置安西都护府,进行统一管辖。
每年,各个小国都需要向安西都护府缴纳赋税。
这样一直持续很久,直到秦末,阳帝被斩杀于城头。那年西域便叛离中原,原本的诸侯国也开始各个独立,摆脱安西都护府的管辖。直到大周刚建立的几年,中原才又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
虽然又重新设立的安西都护府,但几个诸侯国也仅仅是名义上臣服于大周,实际上并不缴纳赋税。
西域几个小国,人丁几万为国,几十万便可称大国。甚至相互之间还相互敌对,时常互相厮杀。况且西域环境恶劣,即便是占据了那里,对大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因此,朝廷对西域始终处于一个放任不管的策略。
没想到,他们反了!
一群蝼蚁!
他们,竟然把朝廷的大军给击败了。
所有武臣尽皆脸色阴沉,大周军溃败在西域叛军之手,对于整个武官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文武大臣之间,跪着一个人,身上穿着白衣,头发灰白,脸上满是憔悴。
他是牛宗浩的儿子,归德大将军牛逸。
安西军叛变,是牛逸的三弟牛睿做的。谁知道他三弟为何脑子抽了一样,竟然和西域叛军联手了!
虽说是他三弟擅作主张,但作为现在牛家的家主,他必须过来请罪。
牛逸来的很早,脑袋杵在地上,额头都已经磕破了,然而龙椅上的那位,却始终没有开口。
没有人敢给牛家求情。
这时候,什么情谊都是假的。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女皇现在处于暴怒的状态,况且公然背叛,这事情实在闹的太大,稍微处置不好,恐怕自己也会牵扯其中。
文昌台左相夏侯良咳嗽一声:“陛下,臣建议还是尽快处理西域之事为好。据战报,西域叛军已经控制安西四镇,若是任由他们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北荒人最后还会插上一手。”
女皇手抬起,揉了下眉心,脸上出现一抹疲惫。
“牛宗浩替朕看管了十几年的西域,整个安西的布置如今毁于一旦,就连徐无敌去了也是死,你们觉得谁能胜过徐无敌的,便站出来吧!”
女皇说完,武官一阵沉默。
如果仅仅是去平定西域叛军,那还好说,但整个安西都护府叛变,那就太可怕了。孤军深入,面对的不但是敌军,还有已经背叛的自己人。
女皇将武官的脸色看在眼中,心里的烦闷更盛。
夏侯良忽然走出来,开口道:“陛下,臣觉得,不如让牛逸率军平定西域。他本就是军中老将,更何况对于判臣牛睿,他更熟悉。”
牛逸眼睛一亮,他抬起头,目光灼灼。
这是牛家一条活命的办法。
女皇瞥了一眼牛逸,忽然冷笑道:“你打算让他们判臣全家团聚吗?”
一句话,将牛逸的心打入谷底。
女皇凤眼一瞪,她站起身,头上的凤簪摇曳,她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想要挡住那群西域叛军,尤志泽,丁文光他们都可以。但是这些人,哪一个不要银子?满朝文武,碌碌诸臣,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西域都无法解决。你们还拿什么和北荒相抵,干脆你们把朕扔出去,也跟着投降算了!”
群臣连忙跪下,连呼不敢。
一些武臣拍着胸脯说,如果让他领兵,定能平定西域战乱。
尤志泽,丁文光,几个人都是西域藩镇,掌握大量的兵马和土地。
女皇忽然用手指向牛逸:“牛家叛乱,按律连坐!牛逸去职斩首,灭九族!”
“陛下!不可啊!”
不但是几个宰相,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走出来劝道。
牛家,不但是前秦开国世家,更是和前秦皇室有着密切联系。牛宗浩两朝元老,牛家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
女皇任由大臣求情,却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诸卿若是有心,便协同司邢寺与神都府,将地官丢失的税银找回来。”女皇声音冷漠,在侍者簇拥下离开。
牛逸眼眸里尽是绝望,对着女皇远去的背影,磕了一个头。
第三章 调查()
自东宫东面宣仁门出去,至清华坊以北的路段,一早便被无数身着甲胄的军士给封禁起来。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