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兰无长兄-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皮甲多日后出现变色,更是令人生疑。”

    她知道这些皮甲应该是事先就动了什么手脚,杀鬼大概是用了某种法子,类似于化学变色的原理,让鞣制的皮革最底层的文字慢慢显现出来。

    但古人大多并不了解化学,唯一知道一些的寇谦之估计也不把它当化学,而是某种“道法”,所以帐中诸人皆是惊疑,恐怕真的把这几件皮甲当成了亡者显灵一般的神迹。

    崔浩把其中一件皮甲拿到手,“啊”了一声,脱口问她:“这杀鬼,信佛?”

    贺穆兰想起自己噩梦连连的时候杀鬼不停的为她念经的事情,点了点头。

    “他笃信佛教,他的主人和主家似乎都信佛,所以他从小也念诵佛经。”

    这时代佛家约束少,什么不准吃肉不近女色都没有特别规定,军中鲜卑贵族有不少信佛,这也是常事。

    崔浩摸了摸那件皮甲,摇头道:“这文字我译不出来,这是梵文。”

    他信道,自然对佛经之类不屑一顾。

    “可否给老道看看?”一旁的寇谦之伸手。

    屋子里所有的人都露出“你能懂这个”的表情。

    贺穆兰却知道这个老道有些神神叨叨,便也给了他一件皮甲。寇谦之看了一眼,怔然道:“这是佛门心经里的一句,意思是到彼岸去。”

    在唐朝玄奘还没有西去取经的年代,心经几乎有各种译本,而真正信佛之人,背的都是梵文。杀鬼并不会写字,想来行动也被人控制了,无法传话,只能用这种法子迂回的传达一些消息。

    只是为什么是把皮甲卖掉,而不是给花木兰呢?

    若真卖到其他地方去了,就一点线索也没有了。

    寇谦之居然还会梵文,一个道门的领袖精通佛经,又专走上层路线,后来佛门被打压的那么惨,一点也不冤枉。

    这等人才,做道士都可惜了。若是入朝为官,想来也是个老谋深算之辈。

    寇谦之把崔浩手边的皮甲也拿了过来,叹气道:“这杀鬼真是虔诚之人,这是大涅槃经里的第一句,意思是‘譬如国王,生育诸子’。”

    杀鬼必定也不懂梵文,但大概是念的多了,又知道释义大概是什么,所以便把记得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写了出来。但梵文如何难懂,这世上所有的文字创造出来都是为了宣扬文明,教导诸人的,只有梵文是天竺的高种姓为了显现自己的优越性而故意弄的复杂,不让人懂的,所以除了僧侣和第一等种姓之人,竟是没有几个人认得。

    寇谦之会感慨,也是如此原因。杀鬼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得到僧侣和天竺高僧的传授的,那他能写出梵文,也唯有“心诚”而已。

    最后一句,也是梵文,意思是“虽复饥渴行求水草”,看似毫无头绪的一句,却让寇谦之愣了半天。

    “这是涅槃经中的一个故事,说是母牛爱惜孩子,尽管饥渴交加外出寻找水草,但无论有没有找到,都会回到孩子身边。而小牛长大以后,也会如此对待它的母亲”

    贺穆兰和帐内众人听完这个典故,也都默然不语。

    “这这虽然也有一些消息,可还是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啊。”拓跋焘最烦各种佛经道经,面有愁容,“这三句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嘛!”

    “陛下,一个不懂文字的奴隶,在生死关头传出的讯息,一定不会是没有用的。可能他在您出现在校场的时候就察觉到自己要有不好,上午才做了这般安排。我虽不知他是如何将这些字在许多日后才显现出来,但应该是一种奇特的鞣制皮革的技巧,我们应当从这三句上去找线索。”

    寇谦之歉然道。

    “可惜小道不会通灵之术,否则也就简单的多了。”

    “其实也好理解。‘到彼岸去’,我们大魏临着的岸只有两个,一个是夏国,黄河岸边,一个是宋国,淝水岸边。杀鬼说的,大概是这两个岸?”

    崔浩犹豫着开口。

    “若只是岸,那我大魏境内,也不知道有多少河岸。”拓跋焘伤脑筋地摆摆手。“倒是那句‘譬如国王,生育诸子’更有用。他是受了哪位王亲宗室的指使?可黑山大营里的宗室,除了拓跋延就只剩库莫提了,总不是他们吧?”

    谁也不敢开口,谁也不敢说他们有所嫌疑。

    这两人都是有身份有威望的王族,哪个敢说是他们?

    “他们并非国王所生,哪里是国王生育的诸子?杀鬼说的,倒是有可能是哪位敌国的国王。”

    古弼直接否定了拓跋焘的说法。这样的直截了当,倒让提出猜测的拓跋焘松了口气。毕竟无论是哪一个不对,都对黑山大营是巨大的打击。

    只有贺穆兰认为最后一句才是重点。杀鬼费尽心思把皮甲交到吐罗大蛮手上,一定是因为只有吐罗大蛮可以把这些话带给她。

    小牛也要反过来养育母亲吗?

    杀鬼其实是在托孤?还是暗指他的母亲也许知道真相?

    贺穆兰心中这样猜想,对前往怀荒的部下之行也就更加关心起来。杀鬼的家人如今什么近况谁也不知道,说不定结果就在他家人的身上。

    杀鬼的遗物送到皇帝的王帐中,贺穆兰也就放心了一半。在花木兰的记忆里,这位拓跋焘从未让刺客得过手,那么说明他之后也不会再遭遇多少次刺杀,即使有,那也是有惊无险。

    他们在帐中商议此事,突然间京中有战报来传,到了帐下。

    贺穆兰不知这通报她能不能听,便要告退,拓跋焘没让她走,反倒让她站到古弼身后去,叫了驿官进帐。

    那驿官进帐时看到崔浩也在,脸色便有些不自然,跪下禀报道:

    “陛下,夏国娶了四公主的平羌将军狄子玉,奉命去迎接从柔然归来的赫连定,结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平羌将军狄子玉和赫连定不但没按计划去统万,反倒向西逃向天水,带走了夏国归顺的大批人马”

    这样的战报,也难怪这人脸色这么难看。而黑山大营当时得到这个情报,是要立即北上追杀擒拿赫连定的,结果是崔浩一力劝阻,说是让夏国那边派出赫连定可信任之人,将他诱骗回夏境,再让家人去劝降,否则赫连定有可能会自尽以殉家国。

    当时黑山大营诸将不愿意放下这到嘴的功劳,一边同意崔浩的计策,一边也派了人去追击埋伏,约定好哪方奏效,哪方就得了这功劳。

    谁料黑山大营的捷报还没传来,到先传来了赫连定和狄子玉一起跑了的事情

    赫连定跑了还有道理,可这狄子玉是第一个归顺魏国的,又得赐夏国大名鼎鼎的明珠公主,自己和族人也得了赏赐,有什么好反叛的?

    先是叛了夏,又叛了魏,而且魏国对他也不薄,他这样做,日后还能在世上立足吗?

    拓跋焘勃然大怒,瞪着眼问那驿官:“你说狄子玉跟赫连定一起跑了?我记得他去的时候不光带了羌人,还有谁和他一起去诱骗赫连定的?”

    “还有赫连定的叔父,已经归顺大魏,封了北平公的赫连韦伐。当初想着狄子玉虽然娶了赫连定的妹妹,但毕竟身份不够,便把赫连韦伐也派了去,充当副使。他的家人都在平城,我原想着”

    崔浩没想过十拿九稳的事情竟演变成这种结局,脸色青白,似乎已经能够想象黑山大营的诸位将军对他的热嘲冷讽了。

    贺穆兰被留在帐中,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免有些尴尬。

    她一直认为狄叶飞拼死传回来的消息,怎么也要想法子好好利用才是,所以也是反对崔浩的计策的。如今崔浩的计策真的除了差错,她反倒又希望是自己杞人忧天,还不如成了打她的脸才好。

    崔浩脸色不好,拓跋焘脸色不好,帐中诸人都不敢先开口。

    过了良久,拓跋焘问那从夏国来的驿官:“我来之前,奚斤被围困安定,粮路断绝,如今如何了?”

    可怜这驿官是统万城的驿官,来的时候还没有得知南边的消息,遇见拓跋焘问话,顿时吓得伏地叫道:

    “陛下,我只负责送达统万的消息,并不知道安定的事情啊!”

    古代通讯不发达,竟然差劲到这种地步!

    贺穆兰见那驿官实在被吓得可怜,周围诸位臣子又碍于崔浩的面子不敢开口,只好出声道:“陛下,没有消息反倒是好消息。若是安定有失,战报肯定早就已经到了黑山了。”

    驿官如释重负,只是趴伏于地,没有对贺穆兰传达什么谢意。

    拓跋焘闻言脸色也好了一点,挥挥手让他下去,端坐了一会儿,不知在想什么,想的出神。

    “狄子玉为什么会反呢?

    崔浩纳闷地开口。

    “我还特意派人去看住四公主,就是防止他又生了反复之心”

    “难道我们都看错了人,这狄子玉没有为女色所惑,之前的深情都是做出来骗人的不成?”

第204章 梅开二度(。com) 
狄子玉是羌族族长之子,羌族在夏国算是除了匈奴以外的第二大族,就算是夏帝赫连昌那般昏庸之君,也知道拉拢羌族的支持。

    羌族人数虽不多,但都是能上马控弦之士,拓跋焘原想着还要用羌族防卫夏国留下的匈奴遗族,所以对狄子玉也是极尽优待。

    他把四公主赫连明珠赐给狄子玉,除了是因为赫连明珠长得确实不合他胃口,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想同时示好赫连定和狄子玉。

    赫连明珠既然和狄子玉两情相悦,那他成人之美,就算是赫连定,也不能说他是个贪恋美色、薄待功臣之人。

    后来他纳了没有什么艳名却长相可人的另一位赫连公主为夫人,也是为了安抚夏国的人心。他个人偏好温柔大方型的女人,最好还进退有度,聪颖又外柔内刚。

    但他自认狄子玉觉无任何反叛的可能,因为就算赫连定如何说动了他,他身后还有几万羌人留在夏国,他就不怕自己一下子发了怒,拿羌人泄愤?

    如果狄子玉真笃定他是个好脾气之人,那他就猜错了。

    拓跋焘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为了拓跋晃能平安生下来修身养性,又少造杀孽,时间久了,这些人都忘了自己的凶名了?

    竟忘了他镇压白龙胡的手段!

    帐中得了这样的军报,追击赫连昌的奚斤又被困在安定,道路断绝,丝毫没有消息,更是让拓跋焘烦躁。他斥退了众人,让崔浩去调查清楚事情的始末,只留下贺穆兰,开始问些事情。

    “我听崔太常说,赫连定从柔然穿过往西而去的消息,是你昔日的同火狄叶飞传回来的?”

    正是因为这个消息回来了,所以他们才估算出赫连定会到的时间,派出兵马去“守株待兔”。

    “是。狄叶飞还率领高车士卒抢走了他们的马。想来赫连定到了夏国之时,已经是人困马乏,没有一战之力了。”

    贺穆兰点头。

    “杀鬼是你的同火,被古侍中看重的若干人是你的同火,这狄叶飞也是你的同火。花木兰啊,你到底还有多少奇人异士的同火,让我继续刮目相看?”

    拓跋焘似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

    贺穆兰的“权谋”大概只有10的程度,听不出拓跋焘是什么意思,只能闷着头说:“我这些军中的同火,虽出身不同,武艺各有高下,但各个都是忠君爱国之人。就算是杀鬼,也是一路杀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