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义的礼是典章制度,狭义的礼是繁文缛节,大德为圣贤,小德为拘儒。‘金无足赤,人无全美’,国家用人,并不能专找一些道德模范,但也不能说惟才是举,予人一种不顾德行的印象。
汉朝用人素来注重才干,陈平、直不疑有盗嫂的恶名,直不疑自称没有兄长,可能只是一种诬枉。有人在刘邦跟前告陈平盗嫂、受金,刘邦找荐人魏无知和陈平询问了一番,陈平不算是德行无疵的人,后来平定诸吕也是他一手策划。
武帝求贤诏说,‘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但汉家察举孝廉,最重德行。
在世人的观念中,‘德’似乎完全是好的东西,越多越好,‘才’则有好的成分,有坏的成分。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德和才的对立,古代常说,‘尾生之信,孝己之孝’,这两人一个以信著称,一个以孝擅名,都有很高的道德。但却很受功名之士的鄙薄,以为这样的道德是做不成事业的。但也没有根本反对这种道德。
德就是道德,近世的人喜欢说新道德、旧道德,顾名思义,新道德是好的,旧道德是不好的,这还是没逃出‘道德全好’的传统观念,只是用一种时兴的道德替代旧有的道德罢了。
尾生有抱柱之信,传说他和女子约定,结果相期不至,洪水来了也不跑,抱着柱子淹死了。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写到诗里固然很真挚感人,但是这种道德可说毫无价值,完全是坏道德。
道德是一种很高的行为操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之所以成为一种典范,必然有效仿的价值。道德有教化的作用,中夏喜欢讲道德教化,至少一种道德要有效仿的价值,才能够用来教化。
尾生之信虽然是道德的,但是没有效仿的价值,所以是一种坏道德。儒家以中庸为最高境界,中庸就需要随机应变,孟子说,‘子莫执中,这是接近中庸的,但不知道权变,还是一种固执’。
中庸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行事作风,不要光在心上寻,还要在事上寻,把每一件事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了。后世将中庸理解成一种保守的态度,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见尾生的道德之所以坏,就是不知道权变。世间有很多坏道德,都是不知道权变。作为一个道德教化的国度,从古就有很多道德标准,忠、孝、节、义,但是这些道德都需要用中庸的态度,试着做得恰到好处。(未完待续。)
第620章 才德()
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只要是道德的,都应该坚定不移的去做,并且要做到极处。
尾生的‘信’可谓是做到了极处,但却没有做到好处,人类之所以尊崇道德,是因为道德让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精神安适,道德并非人类的本能,而是一种行为操守。
因为恪守道德而牺牲性命并不奇怪,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孟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因为仁、义不单是一己的道德,更是社会的公理,牺牲掉自己的性命,可以使公平正义得到伸张,将有更多的人受益。
太史公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取义成仁的死因为有价值,这种道德才能够成立。
俗话说,‘死得其所’。文文山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德重于性命,但道德的死必须有超乎一己性命之外的价值,否则就是轻于鸿毛,不能成为模范。
春秋鲁国有一位伯姬,一天晚上宫中大火,她坚持傅母不至,夜不下堂的道德,结果被烧死了。
鲁国是保存周礼最完备的国家,但它好像没有考虑到夜间大火的时候怎么办,结果这位认死理的老太太就成了礼教的殉葬品。
但就算写明了应急措施,万一不是起火,还是大水,伯姬仍然难逃一死。礼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礼法只能规定一般情况,无法一一注明特殊情况。遇到意外事故就需要每个人自己来权衡轻重。
古人注重私德,近人常说公德。有些人把道德认作一己的修养,这就走上了极端道德和绝对道德的路子。
尾生、伯姬都是个人道德很高的人,但似乎只知道讲道德,不知道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并不单是自己的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忠、孝、节、义都是源于对他人的责任,君臣为忠,父子为孝,夫妇为节,朋友为义,由于道德是双方的事,所以应该恰到好处,否则一方越讲道德,另一方就会变得没有道德。
关龙逢、比干、岳飞都是著名的忠臣,夏桀、商纣、宋高宗就成了昏暴之君,子贡说,‘商纣的罪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他名声坏了,许多恶事都要加到他的头上。’
大舜、申生都是孝子,瞽叟、晋献公就难以逃脱不慈的责难。中夏素重孝道,元人编了一个二十四孝,有教科书的性质。记载许多尝粪便、埋儿子的不情之事,如果要编写二十四慈的话,这些故事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尾生、伯姬只知道自己要守信、守义,却不知从对面设想,尾生相约的女子,还有伯姬等待的傅母岂不是要内疚终生吗?
子贡做了好事,不要酬劳,孔子批评他说,你这样做,以后就没人愿意做好事了。道德并不单纯是个人的事,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适当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处理的好,就会有模范的作用,别人就会仿效他。这就是道德教化的意义。
子路问孔子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就是要让人人都喜欢他、信赖他。
这句话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一般来说,人是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尊敬喜欢的,无道德、假道德的人固然不能让人喜欢,尾生、伯姬这样只注重个人道德,也有些不近人情。
古人将尾生、伯姬立为道德典范,实质这两人都是顽固不化的人,并无效仿的价值。后世功名之士指为无用,甚至将德和才当作相互妨害的东西,中夏讲了几千年的道德,却不知道道德也需要用中庸来调节,道学家讲究极端道德,要‘存天理,灭人欲’。礼教吃人的说法,也不能说全无依据。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从反面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孔孟都是儒家无可争议的圣人,而都不赞同极端道德、绝对道德,尾生的信、伯姬的义想必不会得到两人的赞赏。
西学东渐以来,时人纷纷逢迎新道德,将旧有的道德呼为旧道德,尽在扫除之列。忠、孝、节、义都根本摇动,实际却没有逃出道德全好的观念。道德哪有什么新、旧之分,只是理学盛行以后,大讲极端道德、绝对道德,结果反而成了不近人情的坏道德。
道德是为了养人,不是为了害人,更别说吃人,朱子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挑出来,和论语,孟子列为四书,真是极有见地。可惜中庸很难把握,孔子都说,‘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再加上佛、道两家消极避世,儒家有为竟然落入顽固保守的境地。
中庸之难以把握就是因为它需要一些情商,并不是单纯恪守一些清规戒律,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便不会这么说,孔子说,‘无可无不可’,但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需要将人际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那是将道德仁义放在生命之上了,尾生、伯姬都为信守道德丢了性命,然而却不值得效仿。
孟子说,金比羽毛重,难道是拿一个金钩和一车羽毛相比得出的结论吗?
‘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道德重于性命,但也不是让人为了道德白白去死,理学家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苏武陷于匈奴,北海牧羊十八年,餐雪食毡,不变操守,用这话来衡量,那是不错的。专拿这话去责难一些柔弱妇女,可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所以说,德和才,道德和才能实在不是此消彼长、相互妨害的两种事物。有德必有才,有才必有德,不过德、才都有大小、好坏的分别。(未完待续。)
第621章 脱困()
坏道德和假道德还不一样,假道德是所谓嘴里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其实是没道德。坏道德是将道德做成了极端,不知道权衡轻重,尾生、伯姬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还能为家国天下担当什么责任,无怪成为功名之士讥讽的对象。
道德做到了极致,也会害人害己,尾生的信、伯姬的义固然害了自己,尾生约的女子和伯姬等的傅母不但要遭受道德谴责,后者没准还得承担刑罚责任。
不过司马光说的才胜德为小人,和孔子、孟子‘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还不一样。司马光说的小人已经是奸邪一流,孔孟所指的还是尾生、伯姬这种拘守道德的人。司马光说的是假道德,孔孟所说的是坏道德。
司马光的‘才德说’容易得出一种结论,智力(才)高的道德差,‘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基于这种论调推论出来的。
俗话说,‘大智若愚’,指的就是智力高、道德也高。所以才和德实质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有大智,成大才,具大德;小聪明,小有才,就是假道德或无道德。
上古那些才德兼备的圣王就不必说了,周公多才与艺,而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道德同样很好。诸葛亮是三代之后少有的贤者,连老对手司马懿都称他天下奇才,道德上也是人臣楷模。杜甫的诗光焰万丈,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还是因为道德很好。
尾生、伯姬极端恪守个人道德,类似于宗教的信徒,不能算大德,也没有大智。没有应世的才能反而给道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无才便是德’这个德自然也不会是大德,只是一种庸德。诸葛亮《诫子书》说,‘非学无以广才’,世人都知道才能是需要学习的,良好的道德同样是需要培养的。
只是道德的养成常在潜移默化之中,很大程度受环境的影响,此外则是一些清规戒律。若没有才学来培养识见,道德就只能流于板固、极端。
所以才与德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无才便是德’,只能是尾生、伯姬之流,造就不了周公、孔子、诸葛亮、杜甫,造就不了经世安邦的大才。‘人非生而知之者’,大德、大才都是从学习中养成的,才德妨害的谬说真是遗害不浅。
…………
精宝如师友,灵宝如仆从,精宝自然比灵宝的灵智高一些,灵智高,聪明,是不是道德就差一些?显然不是。
要知道仆从即是一种绝对道德,师友则是一种中庸道德,师友需要完整的人格,规劝勉励,仆从则不问是非,只知服从,个中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说,‘神兵认主,惟有德者居之’。只有大德才有容纳贤者的气量,像光武和严陵,庸人只能养几个仆从,自愉自乐。
有些人只知绝对道德,予人一种刻板固执的印象,甚至让人觉得智力不高,但是绝不能说,有的人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