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邱言所统领的这支兵马,没有分出斥候,毕竟这次领兵,也算是邱言临时起意,很多地方还不完备,只是也有代替之法。
“剑南三年磨剑,算是彻底定心,而后就是积攒威望,以配合文扩张,但寻常道路太过缓慢,这次白莲之乱,未尝不是次机会。”
这样想着,邱言心念一动,已与文相合。
整个文,似他的意识延伸,其内光影信息蜂拥而来。
文跳动,变幻无常。
经过两相合时的一连串变化,引动了不少对知行之道有所理解的学子、儒生,以他们为中心,辐射周围,布下遍布整个大瑞的文,虽说有的地方较为稀疏,但基本上涵盖了了大瑞各地,就算是南边也不例外。
不过,岭南因地理原因,知行之道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没有流传过去,作为文支撑的儒生人数有限,会有诸多盲区,相比之下,这江南之地却又是一番情况。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人文之地,对一些学说、学术的流传很是敏感,邱言是在北边传出的邱学之法,但很快就被南边的不少院、学社给注意到了,加以研习。
不过,这些人研习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入得那文之地,又或者是研习邱学,然后和自身所学比对,或者为了研究其中破绽,或者是为了补充自身,单纯为了钻研邱学的人,其实不多。
这种局面,邱言也知是正常,他虽说有着名头,又有人道典籍傍身,但归根结底,在儒家之道上还没有写出真正的典籍,名望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养望,可几年时间都在剑南,不见他与大儒论道,也没有在大瑞各处开坛讲学,名声终究只是名声,让人敬仰、尊重,但尚不足以让人看到前程与玄妙——
当然了,若是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宣布,以邱学为科举正学,为科举题目,那么钻研求学的人,立刻就要暴涨
哪怕会有些人提出反对,分析利弊,可来邱言门下求学的人,依旧会踏破门槛。
同理,如果邱言能以知行之道,接连论败一众大儒,亦可产生同样效用,如那几年前,被他论败的九韵斋主,就算是踏脚石之一,其人被破了心念,受到反噬,昏迷了一年多才醒来,门下学徒早已散尽,性子更是大改,离了京城,去往林中著立说,从此再无音讯。
只是此事时间久远,世人本性都是喜新厌旧,三天前的事情,都有可能不再关注,几年前的事又有几人会记得,想要引得风潮,就要每隔一段时间,便掀起一阵风浪,又或者一次性就闹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来如此,白莲教的兵营中,果然有超凡之能存在,比之被派去剑南攻伐的一支军队,还要浓烈得多,这营地的安排也有点意思,原来都流传到白莲教中了……”
片刻之间,文中储存的信息,就入了邱言心中,文以人念为支点,但在虚空中则由思线联系,其中不少便通过虚空,经过大江南北,那白莲教的军队也在其笼罩之中,只要稍加操控,思线从虚空中渗出,垂落下去,就能探得军中局面。
整个白莲教的核心军队,都被一股奇异力量包裹,能隔绝探查,可思线严格来算,并非神通,也改变不了物质,但却与意识紧密联系,是以能够渗透进去。
“行兵行伍,乃是血气凝聚之处,就算是自家的修士,也很难将神通覆盖在气血大势之上,可这白莲教,却有神通整个的将之加持在上面,若不是以特殊手法施展,那必然就是组成军队人有问题。”
军队为血煞之气聚合,浓烈之时,修士无法生魂出窍,神通要被压制几成,那大军交战之时,连一般的修士都很难插手,除非是动用调动气血、血煞的法门、阵法。
又或者,就是领悟那兵家秩序,以秩序加持。
可是从文传递过来的信息,却让邱言明白,白莲教加持在军阵上的神通,并非调动气血、血煞,更不是兵家秩序,而是一种强化肉身、泯灭思绪、感触,同时刺激潜能,修补伤损的法门。
这种法门,按理说是会被军阵血煞给排斥出去的,更不可能长久留存,但现在却遍布整个军营,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在战事开始前,便通过一名名兵卒给施展在里面。
“我击溃入蜀的白莲军时,军中运转神通的几人,尽数被我拿下,可残军中却还有神通波动,我当时就有所猜测,只是白莲军军势溃散,有部分直接投河自尽,仿佛是为了保护什么秘密,方才没能仔细辨别,这一次却是不能错过了。”
思索同时,信息依旧传递,又有神灵身传来的讯息,使得邱言慢慢构建战法,已然成竹在胸。
末了,他收摄心念,从地上起身,抬眼望去,自己所领的军队正是杀气腾腾、神完气足。
邱言见之,暗暗点头,随后便翻身上马,领军再行,半盏茶的时间后,经过一座无人的村庄,邱言又令人停下,名步卒于村中取了些草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nbsp;感谢“神守坤宫”、“oceanpop”、“我心清宁”的打赏
感谢“大闲者小痴”、“六翼天魔王”、“tilaf”、“wiler”、“6425088”、“galaxy01”、“只若初见2014”、“waynewang”、“我姐姐是萱萱”、“风忘之”、“侩侩”、“九洲”、“先甲三日”、“oceanpop”、“电气人”、“虎魄”、“camillus”投出的月票
:
第九百八十四章 堂而皇之入敌营()
沿江战乱,战场距离此处不远,前些日子,更有不少的来往兵卒,对于土生土长的百姓而言,这都是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最近一场大战,零散的溃兵不时就会经过这里,终于使得在此居住的百姓,决定离开此处避祸。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终免不了落叶归根的想法,逃亡避难的百姓,在战后,只要还有机会,必然还是会回来的。
就算是眼下,也有难舍故土之人,可是这种人还是摆脱不了离村的命运——却不是自愿,而是被交战双方“征召”过去。
他们被强行带去,当然不是去打仗的,而是被强制参与运输与后勤。
如此一来,邱言率军抵达的时候,此地已然空了,不过,暗处还有几人隐藏,却不是民,而是白莲教的斥候。
但凡行军,就有定规,越是正式的队伍,越要严格遵守,即便是战胜之后、优势明显,有些定规也无法避免,毕竟是按着兵种分工而行的,耗费不了多少人力。
如斥候者,便于大军驻扎边上探查,时刻警戒。
本来,白莲教大破沿江大营后,沿江的势力对比发生根本转变,白莲军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人认为南边还有能威胁到自己的力量,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就松懈许多,这些负责探查的斥候也不例外。
但现在躲在村中角落,真的看到一支军队远道而来,他们还是感到十分震惊,接着就要有所行动。
仔细观察几息,几人各自按下心中念头,彼此间用手势做了简单的交流,约定几人继续探查,然后分出两人离开,在拉开足够距离后,放飞信鸽,并回去禀报。
只是。他们刚有动作,就听“嗖嗖嗖”几声,各有一根利箭落在脚边,箭尾的羽毛兀自震颤不已。
一下子,就把他们给镇住了。
另一边,邱言收回弓箭,对杨晃道:“去将几位请来吧。省的走漏了消息。”
“是”杨晃领命之后,带着几个人就去了。片刻之后,就领着五名战战兢兢的斥候过来,这些人按说也是见过战阵的老兵,更是心思活络,不该这般惊恐,但今日的事情太过古怪,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人算到,而且越接近邱言。就越是感到一股沉重压力,也难怪会进退失措了。
“几位,得罪了。”邱言见了人,也不多言,抬手一抓,便将几人凌空抓起,在声声惊呼中。轻挑手指,便有血丝从五人身上飞出,凌空一转,便告消散。
随后,五人落地,而邱言则是摇了摇头道:“可惜。这五人并无被炼化的迹象,还是找不到那白莲教的法门,若是能收集足够的信息,日后行事才能更为稳妥,现在看来,须要以雷霆之势,一举击破其军才行。否则的话,稍有空隙,估计那些被炼化的兵卒,怕是又要投水自尽,此法颇为玄奇,入水便消,难觅踪迹,但有着不小价值,并且不似东华手段……”
这样想着,邱言一挥手,就让人将几名斥候带了下去。
“让他们与季百等人见个面,也好安定他们的心思。”
随后,被派去村中寻找草垛的人也回来了,张琪正是带领之人,过来复命,只是复命之后,还有疑问,就道:“学士,寻这些草垛做什么?”
“这也不算隐秘,你且听来。”邱言说着,将声音凝成一线,送入几人耳中,倒不是他不信任其他人,只是有些时候,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否则人一多、嘴就杂,往往在细节上无意中造成损失。
“原来是要这样,只是万一,那白莲军有所防备,恐怕难以奏效,而且这也要对他们的军中布置足够熟悉才是,”张琪点点头,但心里还有疑惑,“莫非,学士抓住几名斥候,就是为了从他们口中,探得白莲军的布防?只是,这样的一两名斥候,应该不会知晓太多……”
他的话,一下就被边上的杨晃打断了——
“这事有什么好担忧的,自有学士神机妙算,咱们只要执行就好了,莫非还会有差池?”这杨晃对于邱言,明显是有种盲目的信任了。
不过,他的这话一说,张琪仿佛也得到了答案一样,竟是表现赞同。
却是邱言摇头道:“张琪的担忧也是正常,就算准备的再怎么充分,也不能轻敌,就算有了十成把握,进军的时候,也要用尽全力,这样才不会有意外发生。”
“是,学士教训的是,属下记着了。”杨晃嘴上这么说,但看他的表情,邱言也知道这只是场面话,不由再次摇头。
知道多说无用,邱言不再纠缠于此,而是招来邱安,吩咐道:“我先领一路兵马过去,你则随刘宏他们在后,按计划行事,若前方有阻,则由你出手,扫除阻碍。”
邱安点头称是,邱言又转头对刘宏等人,先是传音,接着又道:“此役当如此进行,若是中途有何意外,可以拆开我分别交托于你们的锦囊,依令而行。”
“属下等明白。”刘宏、杨晃、张琪,连同其它兵将,一同出声。
在这次领兵出城之前,邱言就分别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锦囊,囊中藏有一张白纸,若有文思侵染,立刻就会显露出文字,其实算是种即时通讯之法了,有军阵压制,神通难免受限,但有人文之在上,邱言随时可以用文思将计划通知几人,从而统领大军,如臂使指。
待得吩咐完毕,邱言也不啰嗦,立时领军前行,很快抵达江边。
跟着,这一支军队便一分为二,五百多穿着白莲教兵服的,随着邱言一同顺江东去,直往那白莲教的驻地,余下的则是去往被收编的官军所在。
却说邱言这一路,径直经过白莲军的驻地,沿途亦曾被人察觉,但邱言催动文,文思蔓延,扰乱他人感官,居然有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