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血,难免显得有些虚弱。

    但真正让邱言意外的,还是李坤居然现在,就赶着批阅奏章了。

    另一方面,李坤桌边的一张小矮桌也令邱言颇为在意,那桌子有正常桌子的三分之一高,桌边坐着一名半大孩童。

    这孩童穿着明黄小衫,有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样子年不过五六,却一板一眼的坐着,面色颇为严肃,不似寻常孩童。

    但细细探查,邱言还是从这孩童的眸中,看出了好奇之意,知道终究还是个孩子。

    待得君臣礼毕,邱言坐了下来,李坤放下手中笔,招呼身边的小童道:“炎儿,去给邱学士见礼。”

    听得这个称呼,邱言肯定了猜测,知道这个孩童正是大瑞太子。将来有可能执掌天下的人物。

    “炎儿见过邱学士。”

    “使不得……”

    接下来,自然又是一番推辞,都是君臣戏码,无甚可表,待得一切落定,太子坐回位子上,还是做出严肃之色。只是一双眼睛滴溜溜一转,不时落在邱言身上。越发好奇。

    “今后,炎儿就要拜托爱卿了,凡事记得多教他,要他明是非,更要知疾苦。”看着自己的儿子,李坤露出慈爱之色,轻声说着。

    太子年纪尚小,不明其中深意,但邱言自是听出托付之意。就要起身说话,却被李坤摆摆手拦住,就听后者道:“以爱卿的学识,太子师还是担得起的,只是朕现在却不方便直接给邱卿加官,不妨等国战之后吧,省的又生波折。”

    说话间。他将手中奏折收好,继续道:“前线刚传来消息,说是军情进展顺利,邱卿的几个预测都一一证实,局面大好,平定之日不远了。”

    邱言之前呆在宫中。那宫外酝酿了一些流言,但因皇帝昏迷的原因,官员的注意力都被牵扯过去,没来及发作,如今皇帝醒来,难免有人重新抓住邱言所为做文章,这个时候。若是再给邱言加官,无疑就是将他放在火上烤。

    不过,这些本来都是心术、权术的范畴,皇帝将这些尽数说出,连隐秘军情都随口言及,这不是他的无心之失,而是一种表态,是交心的表现。

    当然,究其根本,如此作为,依旧是驭下术的一种,只是重视程度已经有变。

    听了这些,邱言自要有所表现,这也是常理,李坤并未阻止,又是一番君臣戏,但等邱言说完,李坤笑道:“时间刚好,朕这也有些饿了,大伴,吩咐御膳房,今日朕要与邱爱卿一同用膳。”

    “老奴知晓了。”魏公公点点头,就吩咐下去。

    邱言倒也不客气,他知道这次皇帝喊自己过来,交心、托孤是一方面,必然还有其他事情要说,无疑就要等到席间了。

    皇家用膳,与寻常家并不相同,流程繁琐,但李坤一直崇尚节俭,也算是以身作则,只是多少还有皇家规格在那里放着,因而还是等了一会才来饭菜。

    邱言落座之后,入目的菜肴却很是简单,不由有些意外,这种菜色就比寻常人家强些,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大臣家的火候,而且种类不多,只有寥寥几碟。

    不过,皇家虽有专门的御膳房,汇聚天下名厨,但皇家饮食讲究的并非色泽和美味,而是养生与健康,多为清淡,少辛辣,单论味道,本比不上王公大臣,但现在连数量都下降了,更是大有不如。

    见了邱言的表情,李坤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笑道:“爱卿不要见怪,饭菜能吃饱就好,总比饿肚子要强,这世上还有许多人难以饱食,朕节省几口也是应该的。”说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闪过心有余悸的表情。

    邱言一看,就知皇帝想起了在血狱的饥饿遭遇,对他产生了影响,只是这些是神灵身的经历,作为“邱学士”并不了解,因而邱言并未多说。

    未料李坤接下来就话锋一转:“不过,朕的御厨们,如今也有不同,寻常的菜肴也能别有滋味,爱卿不妨多吃些。”

    邱言点点头,动了筷子。

    其实他已然看出来了,饭菜里面飘荡着淡淡的神力气息——灶公神力

    皇宫大内,龙气幽深,神道来之不宜安身,会被贬斥出去,一般的神灵不要说在皇宫里延伸神力,就算是想要在宫中维持信民都不容易。

    只是,却也有例外,若是有皇家亲自册封或者允许,自然可以安坐其中,甚至分享龙脉气运。

    实际上,这皇宫里面本来就有神道存在。

    眼下,能在饭菜中出现灶公神力,缘由也很简单,正是李坤提及了神灵身的名头,并令御膳房供奉起来。

    “看来,皇帝将会对我的神灵部分有所回报了。”

    这个念头刚刚兴起,就听李坤道:“这次朕能脱险,全靠邱卿引荐的神人,那人文神祇也与朕说过许多,朕知爱卿从前受了神人一点恩惠,能有修为也和此有关,但恩情已经偿还,想必是不愿继续深入的,毕竟有圣人教诲,不过朕还是打算将此事告知于你……”

    “嗯?”邱言心中一动,感到虚空中因果跳动,气运猛然波动,并非源自血肉身,而是来自于神道变迁

    “朕打算给那位神人封王”

    “封王?”邱言闻言一愣,这个结果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给神祇封王,与寻常意义上的祭祀不同,更不同于给凡人封王爵,等于是先给神祇一个名位,再加以祭祀,从此有了名正言顺享受香火的资格,甚至会有朝廷亲自组织祭祀

    而且,被封了王的神祇,在格上远远超出寻常神灵,那神灵的册封本来就有许多种,天庭册封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更有民愿、天地等不同的册封之法,而凡间朝廷的册封,在其中也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最为有用的一点,便是正式册封的神灵,尤其是被封王的神祇,虽然与王朝气运结合紧密,但并非一损俱损,若是王朝崩塌,龙脉易主,虽会元气大伤,但依旧能够留存,而后续王朝只要承认自己是继承天命,承袭前朝江山,就要继续祭祀前朝所立神灵

    就算新朝对前朝的神灵不热心,有所轻视,但为了表现正统和礼仪,也不可能断绝香火,尤其是对有着“王爷”封号的神灵,更不可能轻慢。

    可以说,李坤此举算得上是投桃报李,报答了活命之恩,给予了足够的实惠,又没有强行将神灵身拉上王朝战车,足见诚意。

    不过,邱言虽然动容,却不能以血肉身来答谢,只能静静听着。

    李坤在稍微提了几句后,就略过不讲,想来也知在皇宫中言及神道,终有不妥,是以话锋一转,就和邱言聊起最近,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告官一事了。

    这件事,正是邱言与田游青的纷争,邱言告田游青,在民间甚至已经有了话本,叫做邱学士怒言侍郎罪。

    “这次的事,朕也有耳闻,皇城司前后递了几份折子,朕知邱卿是因为朕的关系,差点被人陷害,所以你尽管放手去做,不会有人干预”说话间,李坤眼中闪过一点寒芒。

    这次醒来,李坤的性子有了点转变,血狱中的遭遇终究让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但到底是好还是坏,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

    不过,李坤的时间却也不多了,这点他似乎也有所察觉,经历了一次生死,在感知上和寻常人有了区别,否则也不会有类似托孤的言语。

    待得说完这些,君臣两人又聊了些新法得失,邱言准备借此探寻一下李坤的态度变化,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

    “对兵制的改进,朕已决心进行,爱卿就兵家典籍,对此最为熟悉,回去后不妨拟个章程,议定大略。”

    “这事交给臣做,似有些不妥……”邱言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委婉提醒。

    “无妨……”李坤正要继续说,冷不防的被一急急走来的小宦官打断了思绪,那小宦官面色焦急,但未靠近,却有魏公公走过去,侧耳倾听,随后面色一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nbsp;感谢“阳神乐天”、“aktina”投出的月票

    :

第八百七十二章 蜀地神道渐变() 
听闻片刻,魏公公的面色略有平息,在走回来的时候,看了邱言一眼,欲言又止。

    对于这样的局面,邱言已然明白缘由,他早就听说在宫中太监,其中一部分被规划到皇城司,作为行走,平时有传递消息的职责。

    而这位魏公公,就是皇城司的掌舵人,负责消息的传递和刺探,是皇家的重要耳目,很多世间隐秘,都逃不出他的掌握,在皇帝面前是个忠心耿耿的随和老人,但在外臣的眼中,其实是个阴森人物,风评极差。

    眼下的情况,明显就是皇城司有消息传来,很可能涉及到王朝机密,不方便透露给邱言知道。

    这种保密,表现的并非是不信任邱言,有时候还是一种保护,毕竟越是机密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暴露的机会就越低,但反过来,一旦暴露,嫌疑目标也很少,很容易圈定范围。

    想着想着,邱言就站起身来,开口道:“臣先告退。”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他已经大致猜到是什么消息了,知道现在不方便搀和进去,不过,邱言也同样意识到,这次事情,可以算是一次机会。

    李坤这时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消息,本着谨慎之念,就点了点头,同意了邱言的提议,回道:“也好,邱卿回去之后,不妨思量一下兵制革新之法。”

    简单说了两句,邱言便告离开,出了皇宫,很快就回到了新宅,但随即注意到,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只是并未声张,只是他入了宅子之后,就有胡起、戴国出,几个起落,入了一处街角。抓了两个乞丐回去。

    院子里,邱言则已经回到房,安坐闭目,注意力集中到了神灵身的上面。

    “南疆的局势,也是越发复杂了,若我所料不差,皇帝接到的消息。应该就与武信陷落有关”

    ………………

    大瑞剑南,蜀地天险。

    此地神道隐隐混元一统。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祭祀和反馈体系,而这些变化,都是因为邱言的神灵身抵定蜀地的神道霸主地位后,产生的一连串变化。

    简单来说,寄念祭祀,在神灵与信民等各方面,本就存在着种种不均衡的局面,可随着邱言的降临,局面有了变化。

    神灵祭祀。其实也有很多境遇。

    首先一点,就是名气大、信民众多、流传广泛的神祇,占据祭祀的主导和主体,不仅不愁信民数量,更不缺香火祭祀,历史悠久、连绵悠长,有这样的基础。自然有资本不将信民的祈求放在心上,只要偶尔显灵,保持神秘,就能维持住信民的敬畏。

    与之对应的,则是名气不大的神灵,这样的神灵受困于自身法职、法域。又或祠堂、庙宇的地点偏僻,得不到多少香火,导致存在感稀薄,有些深处偏僻之地的神灵,只能靠野兽草木的敬畏,勉强维持符篆不灭,这点邱言深有感触。他为抿元山神时,就是艰难维持,才使得神念不坠。

    由此可见,便是神灵,也是两极分化严重,长此以往,最终结果便是两极分化越发巨大,形成不可跨越的鸿沟,强者越强而名声越响,弱者恒弱乃至声不可闻。

    这还是神道,在信民方面就有更多变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