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说着;李坤的目光便又落到邱言身上。
殿试开始后;考生要么通读文章;要么在草稿上总结卷上所言;以此整理思路;更有那胸有锦绣的;干脆下笔书就;可邱言却是将考卷往桌上一丢;闭上了眼睛;表情平静。
“那邱言这是在做什么?”
见到这一幕;李坤不由好奇起来;低声询问;可负责答疑的考官又如何能够知道;便要过去提醒邱言;被李坤叫住:“不要去打扰他;他也许是在心中思索;打着腹稿。”
这便是名声的好处了;邱言低调之时;很多人认为他名不副实;要将他当做那踏脚石;可现在经过会试;得了会元不说;更有异象相随;不要说在寻常人的心里;就算是皇帝、大臣;哪个又敢忽视?
即便他们知道邱言修有神通的事;也只会对他的目标有所怀疑;而不会去质疑其才学。
不光李坤;连马阳、张链、徐进;乃至始终关注着邱言的王甫;都关注着邱言的动作。
其他考生;不管表现的如何精彩;笔下文章如何顺畅;都不如邱言闭上眼睛这一个动作;更牵动人心。
“这个邱言;莫不是在想如何写出一篇文章;技惊四座;然后顺势得了状元?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经暴『露』;皇上一清二楚;那前三甲已经和他无缘了!”张链冷笑一声;眯起眼睛;眼缝中有寒芒透『露』出来。
这幅模样;被旁边的徐进看到了;后者暗自摇头:“张链几朝元老;深谙权力之道;如今却被党争给『迷』了眼睛;看人看事已经非黑即白了;这样的心思;难免给他张家树立敌人;埋下隐患;对于那些年轻又前途的人;不能总想着打压;打压得了一时;还能打压一世?”
这样想着;他又转头看向邱言;注意到后者脸上的平静表情;也在嘀咕。
“看邱言的样子;他这篇文章应该不会简单;只是毕竟真龙心疑;不是轻易能够打消的;就看他能否在北疆战局上提出不错见解了;那样或许能打消圣上心中疑虑。”
在这些宰执看来;兵制不是小事;指望考生提出切实可行的主意;并不实际;这不是小瞧他们;而是眼界所决定的;就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大象模样的瞎子;再怎么『摸』;也无法描述象形。
考生们没有坐到那个位置;能够掌握的消息十分有限;对整个天下尚且没有概念;又如何深入军制;言谈得失?
宰执们都很清楚;皇帝在考卷上拿出这个题目;不是为了得到考生的回应;而是用来表明态度;加以利用。
马阳对此同样了解;但另一方面;他亦十分在意邱言的应对:“乡试的时候;慎之也曾写出一篇兵策;里面并没有多少战法;更不涉及兵制;却是料敌于先;乃是谋全局之人;希望他能靠这次策问;再有佳文奉上;以此打消官家的犹疑;化解眼前的危难;不过;福祸相依;经过此事;多少能让他脱离党争漩涡;又是一喜了。”
这样想着;联想新旧党争;马阳目光微动;视线落到王甫身上;随后一愣。他竟是在后者脸上;看到了专注和期待之『色』。
王甫正盯着邱言身影;面『色』凝重。
人在官场;必备前提;便是要学会隐藏心中想法;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他们走到了如此地步、位极人臣之人;一言一行、一个颜『色』;都会被人揣摩、利用;更要时刻注意;似这般表『露』心中之情的情况;要么是刻意做出;要么就是情难自禁。
“莫非……”
想着想着;马阳视线重新回到邱言身上;只是这转头的功夫;再看过去;邱言已然睁开了眼睛;并拿起了手中的笔;笔尖落在纸上;轻飘飘的写了起来。
那一枚枚字不断成型;将其心中想法呈现在纸上;这些字骨血饱满;内含神韵;但奇怪的是;那神韵仿佛被什么力量抽取出去;每当一个字成型;神韵就迅速暗淡;只留下一个看似普通的文字。
如此一来;倒显得邱言行笔的时候;气态颇为平凡;更无半点气势;不要说和高靖、叶运、杨彦比;就连其他书生书写时;那种挥毫泼墨的舒畅之态;都未必能比得上。
他人观字的时候;写字人的神态、气势很重要;李坤、马阳等人;要么是见多识广、要么自身就是书法大家;当然注意到了邱言下笔后的奇异之处。
但他们并未因此轻视;反而越发好奇;因为邱言能文引异象;那篇染纸策问;也都被他们看过了;知道是字有神韵之人;现在却出现这等情况;绝对有着古怪。
想着想着;李坤起身站起;迈步向前;明显想要走过去看看;只是身份在那;要有矜持;是以没有直奔而去;而是状似随意的在考生中游走;仿佛巡考。
马阳等人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但知道皇帝心思;不好争先;便都站在原地。
不过;没过多久;几人就察觉到一点无声变化;不知在何处发生了;细细探查;却又找不到缘由。
他们并不知道……
宫殿之外;高空之上;虚空中渐渐显『露』出一道道明黄之气;与城池意志缠绕;波动起来;绽放涟漪;但涟漪并不激烈;朝北方辐『射』出去!
ps:
感谢“内裤贵『裸』无罪”、“ai”投出的月票!
感谢“小武他爸”的打赏!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第五百六十六章 攻守易位,天时地利在敌()
兵家杂记所成之世界中;战事连绵。
邱言的那支军队;如今已壮大许多;依托于城;占有根据地;可攻可守。
几天以来;邱家军更是接连击破几支军队;吸纳诸多俘虏;成了平原上数一数二的势力。
和外界不同;这里的兵将都被称为战兵;不需吃喝;只要征伐;但凡一胜;即便几日不食不饮;亦可保持精力充沛。
换句话来说;在这片平原之上;士气就是一切的源泉;获胜之后;士气旺盛;诸事皆顺;若是败落;则士气低沉;战力大失;不足一半;非要一日一夜方可恢复平常水准。
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个稳固的后方防守、修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注意到邱言这支军队;居然拥有一座城池后;在外征伐的其他军队心思渐变;竟而联合;并且发动了两次联合攻城!
在第一次攻城前;邱言的副将邱易;在得到消息后;带上一队兵马;想要以奇兵攻之;扰『乱』会盟局势;结果中了埋伏;损失近半兵马才逃回城中。
这次失利;令军中士气略有波动;短时间内无力再主动进攻;只能收缩兵力;守在城中应对攻城;好在城墙高大;这才挨过了一场劫难。道果566
这是一场苦战。
………………
由于天子对邱言的关注;以及身处皇宫的关系;龙气已与邱言重新接触;中枢之地;借势而为。很多平日做不到的事;都可暂时达成。其中就包括了念传千里;心感便将。
集英殿上;邱言收拢回忆;心感龙气;手上书写。但那兵家世界里的征伐情景却走马灯似的浮现;他看着考卷上的一句句话;两相比较;景象渐渐重合。
他方才闭目沉思;就是在回忆这些天以来;在那平原之上的诸多战事。
邱言从前读书;未系统学过兵法;对战术、战法、战阵没有多少概念。
乡试之时。之所以能够写下那么一篇兵策;一方面是靠着前身看过的兵法残句;另一方面则是靠着心魔身、神灵身的特『性』;及时的把握住情报、信息;等于完全掌握了战场局势;通观全局;才能处处料敌于先;以纸论兵。
但这次策问。皇帝将国家大事拿出来;问的就不止是一个局部的战役;而是北方漫长边境线上的战略了。这样一来;通过分析情报;来推演战局的做法;就有了局限『性』;在视野上也显得较低;能指导一城一地的得失。但对整个战局帮助不大。
当然了;以考生的平均水准来说;能提出这样的兵策;也可为佼佼者;只是邱言从蜀中而来;一路有诸多布局;留下很多种子在诸人心中;可里面并无多少北方之人;对北疆更是没有多少了解和布置;无从下手。
这种情形下;单纯的靠脑子去想;有臆想的嫌疑;
除此之外;在这次的考生里;并不是所有人对战局都无了解;有些家学渊源者;甚至在看了考题之后;暗自欢喜;深感运气;运笔如风。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脱颖而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对邱言来说;这次殿试的主要目标;并非是争让名次;而是抱着被当场拿下、肉身不存的准备;借大瑞人道的中枢之地;一探龙气真谛、人道奥秘!
他在下笔之后;那文中之韵;便融入周围的城池意志里面;接着又借助皇宫地势之力;直冲向上;与盘踞在上的龙气结合;又靠着因果牵引;向北冲击过去。
龙气;为大瑞生灵之念聚合而成;在大瑞地界中无所不在;这一传播;瞬息千里;很快就抵达北疆之地。
靠着龙气联系;邱言隐约能感受到北疆景象;看到一座座烽火燃起;望气寻根;从烽火中看到刀兵之气;竟有北去决战之态!道果566
“漫长边境;处处与北方草原接壤;而今传闻胡人南下;但最大的问题;却是不知敌人会从何方突入进来!”
感受着传递过来的信息;邱言对照着自己在兵家平原征伐时的经验;做出了判断。
“如此看来;胡人要大肆攻击的消息;很可能是对方刻意散播的;为的就是让大瑞兵将提前布防;可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人能千日防贼;守备的久了;兵疲将乏;士气也就泄了!”
邱言想起了邱易得知敌军将要联合;便带兵主动突袭;反而中了埋伏的事情。
“有消息散布;就有可能就有陷阱;与其在边境上长久守备;考题说;有将领想要主动出击;寻求胡人兵力主力;从而决战!”
这些想法;被他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字中神韵;都被城池意志吸纳;由于里面涉及兵家;是以兴京意志波动之间;渐渐将城周兵营里的气息牵引过来;与邱言意识结合;构建出人道变化;传递到龙气之中;并在其中积蓄一股大势!
龙气之中;兵锋景象越发清晰;反馈到邱言的身上;又顺着他的思路;凝结在笔尖上;写在纸上;转而变成神韵。
他的字;本来骨血饱满;但而今慢慢展『露』出杀伐气息;一横一竖;好像兵将舞动剑刃;寒光四溢!
只是;寒意神韵甫一出现;又被兴京意志吸纳;冲霄而起;融入龙气;加深龙气中刀兵人道之景;引得兴京周围、北疆之处的兵家之气加速融合进来。
周而复始。
随着循环的继续;邱言神魂中的万民心火慢慢蜕变;那火边缘寒芒乍现;赫然呈现一队队的兵卒;执刀剑长矛;守卫一方;安定心火!
其人心中;有关兵家的想法、思维越发清晰;回忆兵家世界中的经历;推演北疆战事的进程;越来越得心应手;脑海中的念头接连成型;手上不停;笔下策问行云流水!
“我若是胡人统帅;散布了要南下的消息;定要做好两手准备;其一;便是认准机会;突击守备薄弱之处;入中原大肆劫掠;赶在合围前返回草原;其二;则是等待大瑞兵马北上;然后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与之决战!”
念成字成;邱言的卷面之上;一份胡人统帅的战略已然成型;接着笔锋一转;又回到大瑞一方;指出大瑞边将如果北上寻求决战;可能遇到的问题;着重写了几路同上;先锋与后援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