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楚夫晏一脸的犹豫。
“在皇上下旨之后,整个丞相府都陷入了一片狂喜之中,因为书生如果娶了公主,那丞相府就多了一个驸马,多了一份至高的荣耀。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书生一家三口的心情,书生不想多一个妻子,书生的女儿也不想再多一个娘亲。而最不可思议的是,在他们三人之中,那个千金小姐是唯一赞成这门婚事的,并不是因为她想多一个人与她瓜分丈夫,而是因为她不希望整个丞相府因抗旨而受到株连。也正因为如此,书生的心里更加觉得愧疚,对这门婚事越发地排斥。而长公主府那边的人听说了书生的态度之后,心中不忿,于是在朝野上想方设法地打压着丞相府里的人。书生的二哥因此而受到牵连,没办法升迁,整个丞相府都笼罩在了一片对书生的怨怼声中……”
“连家人都不愿认可,书生的心情一定很糟糕。”楚夫晏满脸的感同身受。
“是啊,那段日子对书生而言,的确很难熬,但是有他的妻子陪在身边,他也总算熬了过来。”说到这里,苏小小忍不住红了眼眶,“可惜,那些人还是不肯放过他们。为了逼书生迎娶公主,不惜趁书生不在的时候,对书生的妻子和女儿狠下杀手。书生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一日之内,他深爱的妻子已经与他天人永隔,而他年幼的女儿,则惨遭重创,昏迷不醒。”
“到底是谁这么残忍,竟然连女人和孩子都不放过?!”楚夫晏激动了起来。
苏小小满脸平静地看着楚夫晏,显然对他的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我想你永远都不会猜到,那个亲手杀死书生妻子,重伤书生女儿的人,就是书生的亲兄弟,也是现在的屯骑大将军,苏墨远。”
“什么?!怎么可能,你可有证据?”楚夫晏满脸的不可思议。
“证据?”苏小小冷笑了起来,“证据就是在唐婉儿遇害当天,支走苏墨生与红玉的人就是苏墨远。证据就是丞相府在唐婉儿死后,压根就没有派人去追查凶手。证据就是苏墨远在唐婉儿遇害后扶摇直上,从一介武生变成了屯骑校尉!如果这些都不能够算作证据的话,那苏墨远亲手弑父,谋害绿芜,又算不算证据?”
“亲手弑父?”楚夫晏皱起了眉头,“你搞错了吧,丞相大人明明还健在,又何来亲手弑父这一说?”
“如果他并非苏严所出呢?”苏小小严肃道。
“你是说?”楚夫晏彻底坐不住了。
“哼!”苏小小冷哼了一声,“正如你所想的那样,苏墨远并非苏严的亲生儿子,他是苏严的亲弟弟苏正与苏严的老婆所生的私生子。这件事情,全世界就只有苏正、苏墨远和我知道,连苏严这个老狐狸,都被蒙在鼓里。”
“苏正?”楚夫晏努力地回想了起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好像听过他的名字。”
“不管你有没有听过,你都可以派人去查,当年苏正权倾朝野,风头一时无两。就是因为他患上了他们家族的遗传病,所以才会渐渐被苏严给取代。而苏严在取代苏正之后,就将苏正丢在了丞相府里一个废弃的院子里,任由他自生自灭。苏正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就想在临死前认回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苏墨远狼子野心,为了一己私利,竟然甘愿认贼作父。而他为了不让自己是苏正儿子的这个秘密传出,竟然对自己的亲生父亲痛下杀手。可怜苏正不仅晚年众叛亲离,还要惨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害,敢问一句,天理何在?”
提到苏老头,苏小小简直心酸不已,他的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却孤苦伶仃,反差之大,着实让人唏嘘。而更令她感到难过的是,苏老头临死前唯一以真心相待的人就是自己,可自己却没能帮他阻止惨剧的发生,甚至没来得及送他最后一程。这是苏小小这些年来,心里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听了苏小小的话,楚夫晏变得沉默了起来,并非是因为他冷漠无情,而是这件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在得到证实之前,他没有办法发表任何意见。
第111章 往事(下)()
“你刚刚说,苏墨远谋害绿芜是怎么回事?绿芜是谁?还有苏墨远为什么要害她?”楚夫晏向苏小小追问道。
苏小小看见楚夫晏满脸认真的样子,心里颇有些欣慰,虽然她知道楚夫晏现在并没有完全相信她所说的话,可至少他已经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了,对苏小小而言,这就够了。
“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苏小小拿起书桌上的茶杯轻抿了几口,讲了这么半天,她可是一口水都没喝,自然得歇会儿再继续。
喝完水,苏小小将茶杯放回桌上,平稳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开始继续讲述她那个没说完的故事。
“在书生的妻子被杀害之后,书生几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他年幼的女儿,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可惜公主却还是不肯放过他,圣旨再度来临,只不过这一回,却是要求书生立即与公主完婚的圣旨。自己的妻子还尸骨未寒,书生怎么可能再迎娶别的女子?为了不背叛亡妻,又不连累自己的家人,书生一心打算以死谢罪。
他在大婚前夕,先命令贴身丫鬟红玉、绿芜一起将自己的孩子送走,确认她们已经安全了之后,才独自一人去对家里人摊牌,表示自己宁死也不会迎娶公主。却没想到,他的家人听说了此事之后,竟然不由分说地将他绑了起来,强行送去了长公主府。
到了长公主府后,书生死活不肯与公主拜堂,那公主爱得癫狂,竟命人痛打书生,直打得他肯成亲为止。书生宁死不屈,眼看就要被活活打死,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贴身侍女红玉出现了。原来,红玉不舍得让自己的少爷独自去承担这一切,所以,她压根就没跟着绿芜一起离开。
她出现在了现场,拼命想要阻止别人伤害自己的少爷,但是奈何势单力薄,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少爷,她毅然抢下侍卫的佩刀,拔刀自刎,鲜血染红公主府的地面,也深深地刺痛了书生的心。
身上的伤痛加上贴身侍女的离去,书生心力交瘁,终于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或许,这对他而言是个解脱,因为,他可以去见自己心爱的妻子了。可是,她年幼的女儿,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
听到这里,楚夫晏忍不住轻叹了口气,世间最无奈之事恐怕莫过于此了吧,你爱的人不在生,在生的人你不爱,所谓的不择手段,到底比不过人家的至死不渝。二皇姐在那个时候,一定也觉得自己十分悲哀吧。
“书生的女儿呢,后来怎么样了?她不是被绿芜带走了吗,为何又会回来?”楚夫晏紧盯着苏小小的眼睛,希望能从她的眼里找到答案。
苏小小毫不畏惧地与楚夫晏对视着,她眼中的坦然,让楚夫晏都为之感到惊讶,“连一个贴身丫头都不舍得将自己的主子就这么丢下,你觉得书生的女儿,会舍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父亲吗?”
苏小小的反问将楚夫晏问得哑口无言,他默默地避开了苏小小的目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书生的女儿回到京都之后,却只得知了自己父亲的死讯,她悲痛欲绝,但却无能为力。小小年纪的她,除了选择逃避以外,再无其他的办法。在她和绿芜的商量之下,两人决定去拜祭书生和红玉,拜祭完后,便远离京都,从此隐居山林,不再回来。
可惜,当她与绿芜回到丞相府的时候,却被人告知,书生的女儿已因急病过世,已随她父亲一同安葬。她和绿芜还来不及感到震惊,就被丞相府里的人,以诈骗的罪名扭送去了官府。到了那里,她为了逃出生天,不得不与官府的衙役据理力争,谁知,却正好被路过的三皇子给听见了。”说到这里,苏小小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楚夫晏一眼。
当她看见楚夫晏微红的耳根时,嘴角也忍不住扬了起来,“三皇子以前曾与书生的女儿有过一面之缘,当他看见书生的女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见鬼了。书生的女儿因此便将计就计,与绿芜一起骗过了所有的人,然后逃出了衙门。离开衙门之后,二人唯恐夜长梦多,决定过几天就离开邺城,而在离开之前,她们必须置办一点路上的用品。两人一起去了集市,绿芜将女孩放在了茶楼里,说自己去买些东西,很快就会回来。那女孩安心地在茶楼吃着点心,优哉游哉地等绿芜出现带自己离开,然而,她等了整整一天,绿芜却再也没出现在她的面前。”
苏小小在说这一段的时候,刻意隐去了徐江和唐掌柜的事情,以免暴露他们的身份。她见楚夫晏丝毫没有怀疑,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等女孩再次见到绿芜的时候,绿芜却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她被丞相府的人抬着,说是因为主子的离去,所以才投河自尽的。所有的人都对丞相府的说辞深信不疑,只有那个女孩心里清楚,绿芜是不可能因为她的死而去投河的,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死,所有的一切都是丞相府捏造出来的谎言。”
说到这里,苏小小顿了一下,“在绿芜死的那一天,曾经有路人看见绿芜随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子去了城外,而根据路人的形容,女孩基本可以断定,那人就是丞相府的二少爷苏墨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个女孩连唯一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了,她悲痛欲绝,决定拼死一搏,无论如何也要揭开丞相府的面具,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
“所以,就有了在皇宫门口状告丞相府的那一幕?”楚夫晏的脑子总算灵光了一回。
苏小小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那女孩利用群众的压力,逼得皇宫里派人来查,那人便是当时在京城里,颇有威望的二皇子殿下。”
第112章 约定()
“可是,我明明记得,二皇兄当时答应了要带你去见父皇,帮你洗雪沉冤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年的楚夫晏,就连现在的楚夫晏,也还是没有想明白。
“如果整整十三年,你都没有搞清楚你二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说什么对你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苏小小正色道。
听了苏小小的话,楚夫晏半晌没有说话,是的,到底是看不清楚,还是不想看清,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然而,眼前的这个女孩,却毫不犹豫地点出了他的心中所想,这样的她,真实的让他感到羞愧。
“在我避开你二哥的追捕之后……”苏小小知道现在还不是直接与楚夫晏沟通他二哥问题的时候,所以她干脆跳过了楚云峥的那一段,直接跟他讲后面发生的事情,“我开始明白了,绝对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要想不被人左右,就唯有让自己变强,强到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些年来我在外拜师学艺,虽然不能说已经练得天下无敌了,但却也总算是小有所成。”
“那你也不能仗着你小有所成就胡乱伤人啊,万一出了人命怎么办!”想起苏小小之前乱放飞镖的样子,楚夫晏还心有余悸。
“谁叫你不分青红皂白就冲上来轻薄我,我在受惊的情况下,才会有此反应的好吗!”苏小小辩白道。
“那谁叫你堂堂驸马跑去逛窑子,我这也不是急着替惜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