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福妻-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首的男子不过十七八岁,见到人人称赞的张记当家人,他不禁愣了片刻。原本还算内敛沉稳的他,一时间竟然露出了些许诧异的表情。

    这就是那个将匈奴杀的屁滚尿流,传言中杀星下凡,甚至带了骁骑营直奔匈奴大本营还掳了其公主,斩杀了匈奴王跟其余下唯一王子的张将军之妻?是自家父王都提过而且亲口点过名号的张记夫人林宝珠?也是张记的真正做主当家人,是白鸡冠茶的制茶师?瞧着也太小了吧,与宫里的茶师相比,这就是个小丫头吧。

    没得让他白跑一趟,还以为能看到什么传奇人物。如今见了,发现不过是同自家二姐年纪相当,甚至身板娇弱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子。一想到凶悍到连蛮夷都害怕的张将军,娶的居然是如此文静的女子,来人就满心失望。

    说实话,他原以为大周也就熊将军之女,被太傅同圣上都夸赞过的文武双全的女子,才能配得上杀伐狠厉,跟狼一般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张将军。

    不过他到底是内敛之人,饶是心中觉得意外跟失望,面上神色也未变几分。

    林宝珠并不理会来人对自个的看法,她进灶房舀了些温热的水给自个跟大丫洗了手脸。说实话,这一道上也是疲累的慌,又去茶园勘验一番,手上如今都是苦涩味道。

    收拾完了,林宝珠才让里正几个帮着招待了来人,然后自个去泡茶。因为不知来人身份,不过依着猜测对方定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她虽然不乐意跟官家打交道,可想到自家汉子如今也是个小官吏,许是日后也要跟那些个当官的有往来,所以倒不好轻慢。

    这般想过,她干脆就取了自个珍藏的头茬白鸡冠茶冲泡起来。茶味悠长,滋味醇厚,回甘爽冽,茶水入口后百骸舒坦,似是浑身的浊气都随着出气而出。

    袅袅茶香之中,来人只觉得周身气息都被洗涤,一股子静谧安好之气萦绕周围。

    “好茶。”怪不得兄长派人送过一罐回府之后,父王会念念不忘。当真是比之那些个名声在外的碧螺春还要好一些,再看茶杯之中缓缓舒展的茶叶,也是赏心悦目的很。

    这一番,来人也不小瞧林宝珠了。一个农家妇人,竟然有如此手艺,偏生还不骄不躁,为人沉稳规矩,并未因着见到他跟县丞大人而生出欣喜之态,真真是不像乡野之人。

    他刚要开口再说什么,就忽而看到林宝珠腰际挂着的白玉双鱼玉佩。登时之间,本还算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齐王府世子,瞬间就瞪大了一双眼睛。

    齐王府小公子名为秦元明,也是睿王殿下的表弟,对赵老爷子自然是知晓的。他自然知道老爷子耍性子来了桃溪县,却不想,老爷子竟还跟眼前这小妇人有什么关系。

    倒不是他的擦测,实在是因为赵老爷子本就是他的启蒙先生。当初他性子差,又不喜欢进宫读书,父王没有办法,求了陛下让他在府中读书。又延请赵老爷子前来授业,所以算起来,他当尊称一声老爷子为先生。

    那个时候,他也曾见过先生总摩挲一枚白玉双鱼玉佩,可饶是他地位高,却也不敢多问一句。实在是那玉佩似是先生的伤心之物,旁人碰不得问不得。

    许越是身份高贵之人,所受的礼节与规矩拘束越多,饶是作为齐王府的世子,他也做不到轻视于自己启蒙过的先生。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于他讲不得如此,但打心里规矩却是不可乱的。当年孔圣人言之礼乐不可崩坏,他自免不了尊师重道。

    也就是这个关头,赵老爷子也在石大勇的陪同下赶了过来。瞧见齐王世子,他先是一愣,旋即行礼。

    哪怕是身在外,君臣之礼不可乱。待到被世子扶着坐到上座,世子才恭恭敬敬的又对先生行礼。

    一番动作,倒是让林宝珠对来人生出了一丝喜欢跟敬佩。并不拿捏着身份压人,也不轻看恩师,这才是真正的贵公子风度。

    因为有了老先生赵老爷子坐镇,来人也不再试探,毕竟有老先生做保,哪个还敢怀疑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林宝珠不是张家的当家人?

    这一番,众人才知道,原来齐王世子是为着采购粮草而来。当然,也从他口中得知了如今北岭之漠北一带的战事已经结束,张满囤一战成名,甚至在砍杀了匈奴王之后,被圣上钦封为护国将军,官拜一品。毕竟,砍杀了匈奴王,让整个匈奴王庭几近灭顶之灾,可谓是几十年来最大的战绩了。

    再加上睿王殿下从中插手,还有安插在皇上身边的心腹打边鼓,再有那几张挂着张满囤名号,且被改良过依然在四方边疆震慑四方的杀器。

    若是这样,张满囤还不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知道自家男人平平安安的,林宝珠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对这个齐王府世子的态度也好了许多,最起码,后来上点心跟茶水时候,也用心了不少。

    有赵老爷子在,而且林宝珠心情好一副万事好商量的姿态,再有齐王世子本早就跟兵部户部定好了章程,所以不出半个时辰,张记同军中粮草吃食供应的买卖就定下来了。

    说起这份买卖来,也得亏朱能几个先跟睿王殿下商量一番。本来事情因着跟匈奴之战耽搁下来了,却不想,在大战之中,大周将士打匈奴那边搜罗出了许多腐竹之类的食物,当即可就引得不少人哄抢。

    派人查探之后,才知道,是有客商贩卖了张记的东西到北羌族跟匈奴地界。后来匈奴人发现,那吃食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吃过容易饱腹。

    之后睿王干脆就拍了许三几个回京,而他们回去时候,带了消息跟吃食去,又是引起了不小的热潮。要知道,那腐竹跟干面还有脱水的菜肴,价钱并不比户部收集的粗糙粮食贵上几何,偏生还有菜有肉,有的无需开火就能食用。

    这对于行军作战,尤其是埋伏跟夜间偷袭可是极其有利的。

    如此,事情也就不容耽搁正式提到了桌面上,有朱能几个力荐,加上张记的东西的的确确便于行军。所以几番商议,就定下了这件事。

    有了这份保障,张记甚至可以说是贴上了一道护身符。如今可不光是她们将茶叶点心卖给贵人们了,这是给朝廷供应吃食呢,若有人再下黑手,那可得掂量掂量了。

    边上县丞大人暗地里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幸亏幸亏,亏得他最近冷了家里的夫人,不然再纵着她给娘家撑腰,招惹了张记,那岂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么?

    桃树湾村出了个张将军不算,如今连张记也跟朝廷有了牵扯,日后哪个还敢惹!最起码,他一个小小的县丞是惹不起了。思及此处,他心道回去还是要好生同自家夫人再说一番的。

第169章() 
不说搭上朝廷做生意的张记现下是如何炙手可热,端是说桃树湾村,林宝珠就跟里正商量着,想召集村民,商量种植蕨菜和茶树的事儿。

    一来,种植这些物件无需再交赋税。二来由张记保底收茶,也能让村里各户人家都有个稳定的收成。就算有天灾人祸的,至少也是旱涝保收,甭管是谁哪怕就是村里的懒汉,也能因着种一次就能得了茶叶的茶田有份进项。

    现在因着搭上了张记的营生,桃树湾村虽然也还有人在修地种地,但是大多数却不敢白日里占着打工夫忙活。大多都是天儿还没亮呢就下地忙活,到了张记开工的时候,再赶着去上工。而后晌,天儿都黑透了,许大家伙儿还摸黑儿在田里打草呢。

    再有就是那些年老的,因着眼神不好,手脚也不利落了,不好来张记给人添麻烦,索性就整日里结伴到山间地头的挖些蕨根菜卖给张记的吃食作坊。如此下来,端是一个春天,就能挣出不少铜板来。

    别看事儿是不大,不过却让所有人都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干劲儿。甚至,有些穷苦家有难处的人家,也萌生了无限希望。如今他们看张记,就好似看未来一般,只要张记不倒,他们以后的光景就充满了信心跟希望。

    而原本那些个爱生口舌是非,总祸祸着喜欢凑到一块说些挑拨人的闲话的妇人们,如今也不再闲的没事儿瞎掰扯了。有了能挣钱的门路,东加长西家短的那些个话,谁还有空搭理?

    随着整个村子的光景越来越红火,田间地头或是村舍街道之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原本十里八村最穷的村子,倒是成了人人都向往的所在了。

    张里正听了林宝珠的话,面上先是露出个惊喜的表情,随机又忍不住皱起眉头有些为难来。倒不是朝廷律法不许如此投机取巧,实在是在庄稼户眼里,种地收粮食那才是正经事儿。就像现在,哪怕村里诸多人家都跟着张记挣了不少银钱,但若是要哪个丢下手里的田地,那打死他们都是不肯的。

    虽然修地的是少了许多,可大多人都满心盘算着攒银子买田地呢。这不是,才刚过了一年的工夫,村里可是已经有七八户人家来问过买田的事儿了。

    为着这个,他这个桃树湾里正还专门去了一趟县衙,禀报过桃树湾的现状之后,县老爷发话让动西坡那边的官田。说是官田,其实也就是荒着以备有流民时候迁到村子里的难民开垦种粮用的土地。

    要是现在说让村里人都留下老祖宗留下来种粮食的规矩,把田地里都移栽上茶树,拿事儿只怕难的很。

    林宝珠自然清楚张里正的顾虑,想了想,她复又说道:“里正叔,这事儿自然还得看各家各户自个的想法,我也就是提一句子。这样吧,若是愿意的,就到张家寻我,跟张记签协议文书。若是不愿意如此的,张记也不会难为他们。毕竟,就算是我,也还未种过茶树,这般空口白牙的说能成,怕是旁人也不一定信呢。”

    见林宝珠这般知道事儿,张里正自然也笑了,满口应着他来张罗。有了张里正的话,林宝珠也不多说什么了,跟里正婆娘歇了一会儿,就带了大丫离开。

    临走时候,里正婆娘还心疼大丫,生生往那丫头怀里塞了好几把零嘴。虽然知道张家不缺,可也是她的一番心意不是?

    大丫看自家舅娘点点头冲着自个笑,也就红着脸抱着零嘴,啊了两声表示谢意。

    回到家,林宝珠就开始忙活在自家汉子修的田里移栽茶树的事儿了。这事儿她还算精通,再加上两位茶园师傅的帮忙,倒是没想的那般难做。

    想着前世有茶农茶园规模小的情况下,多会套种些别的物件,或是洋芋土豆又或是山药花生,总归是不能让田地空着。所以林宝珠又带了大丫每天大早就去点些洋芋坑,她并不是种田的好手,不过胜在前世时候有过体验,所以种洋芋的事儿也没难住她。

    而原本有些犹豫的人家,像田大娘跟马婶子大菊几家,瞧见林宝珠当真像模像样的种起了茶树。而茶树下边,居然还种着别的农作物,当下就跟家里商量起来,索性就下狠心跟着宝珠干吧。

    一来宝珠是个能耐的,自去年开始,但凡她开口说过的事儿,没有不应验的。既然她说能成,那铁定能成。更何况,就算成不了,大不了就当少做了几个月的工,一大家子在张记挣工钱,还怕饿着不成?

    定下了主意,田大娘几个就结伴去了张家。左右人宝珠是读过书识文断字的,就连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