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拳破诸天万界-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阴真经中的轻功以毒蛇与山猫结合来命名,非常贴切的表达出了这门轻功的特点,用几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形如鬼魅。

    至于移魂大法,李伯阳觉得,这恐怕是整部九阴真经中最高深的一部分了,移魂大法居然是记载关于气势运用的方法。

    那些会九阴真经的高手施展移魂大法时总会说一句话:看着我的眼睛,这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敌人望向自己的那一刻,以气势压迫敌人,使其瞬间丧失心智,陷入类似催眠的状态,被自己所控制,这就是移魂大法的核心原理。

    不过李伯阳看得出来,创造九阴真经的人对于气势的运用也只是探索阶段,并没有到高深的地步,因为移魂大法只有敌人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或者双方差距太大的情况下才有效。

    李伯阳虽然在化劲阶段就领悟了独属于自己的气势,不过到现在为止好像没办办法主动去运用。

    而气势的作用,在他理解来,好像是自己在战斗中不会惧怕任何对手,而且因为气势的存在自己只会越战越强,而对手则会受到气势的压迫,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用法了。

    移魂大法的出现显然打破了他的看法,气势其实也是有主动运用的方式的,不过气势运用的方式好像是更高级的境界了,已经超出了练气境的范畴了。

第92章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的上卷并没有任何关于武功招式的记载,不过就算如此,仅仅是九阴真经的上卷就已经称得上是博大精深四个字了。

    而武功招式则都记录在九阴真经的下卷中。

    摧心掌、白蟒鞭法、大伏魔拳、九阴神爪这是四门记录在九阴真经下卷中的武功招式。

    其中摧心掌最为阴毒,九阴真经是创造者黄裳穷观道藏四十载创出的,虽然名字叫九阴,不过修炼出来的先天真气其实道家真气,最是中正平和,只不过属性至阴而已。

    而摧心掌这门武功大概是黄裳第一门创造出的武功,当时的黄裳全家被灭,所以这门武功阴毒非常,显然是想用在自己的灭门仇敌身上。

    摧心掌一掌打出后,若是双方差距过大,至阴的九阴真气一瞬间就能将对手的五脏六腑震烂,但是骨骼却完好无损。

    李伯阳一看这门掌法,第一个反应就是黄裳怕也是走了外家的路子,渡过化劲阶段后内气自生进阶的练气境。

    摧心掌的手段与化劲阶段时,打中敌人后,直接透过骨骼震碎内脏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摧心掌是练气境的武功招式运用。

    而白蟒鞭法李伯阳完全没有兴趣联系,并不是说这门武功招式不强,能记录在九阴真经上的武学招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李伯阳从练武开始就一直没用过兵器,对兵器也不是太感冒,一双肉掌足以横扫,天天拿着把兵器反而觉得麻烦。

    大伏魔拳是李伯阳觉得九阴真经最对自己胃口的武功招式了,一反九阴真经的阴柔,走的是阴极生阳的路子,有点像太极中的至阴至刚之意。

    而最后的九阴神爪其实有两个名字,修炼得当就是九阴神爪,修炼不得体就变成了九阴白骨爪。

    关于这门武功招式,应该是黄裳在真正大成后创造的,可以说是九阴真经下卷中真正的精华,黄裳还专门写了一句评语。

    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

    这句话中摧敌首脑可不是说光抓脑袋,而是敌人要害的意思,修炼的得不得体这在这一句之中。

    练出岔子就变得光抓敌人的脑袋,施展时阴风阵阵,鬼哭神嚎。

    而真正的九阴神爪则不是这样,符合了道家的中正平和,只是属性偏阴柔而已。

    从九阴真经下卷中武功的排序,其实就可以看出当初黄裳在创造九阴真经时的心态变化。

    最初的摧心掌阴损毒辣,可以说是黄裳急欲报灭门大仇创造的。

    而下一门白蟒鞭法则是兵器武学,相比起双手,自然是兵器的杀人效率更高,这也是黄裳创造白蟒鞭法的初衷。

    到了大伏魔拳后,黄裳的心态已经慢慢有了变化,不在执着于抱灭门大仇,而已以一代宗师的心态在真正创造一门武功招式,所以这门武功有着研究的味道,阴极生阳。

    直到最后九阴神爪问世,可以说九阴神爪才是黄裳最得意的武功招式,这是他最巅峰的时刻创造出的,光是四门武功中只有一一门直接以九阴命名就可以看出。

    其实上下两卷内功招式秘术全有了,只这样看的话,其实总纲有何没有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李伯阳却是知道,总纲对于九阴真经非常的关键,总纲中明言:九阴极盛乃是灾害。

    而总纲中记录的其实是如何纠正的方法,可惜这方法却是用梵文写的,自己看不懂。

    关于九阴极盛乃是灾害的说法,李伯阳不是太担心,解决的方法除了总纲外塔他能想到的就有好几种。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找人翻译梵文,对于本就在嵩阳书院任职教习的他来说,找到一个会梵文的人不会太难。

    第二种办法就是找一门至阳至刚的行气法,合二为一,道家最讲究的就是阴阳相济,九阴真经既然是观道藏创造的自然也脱离不出。

    第三种办法就是等找到一部与九阴同级别的行气法后专修就是了,不过这方法最差,最不可取。

    九阴之灾也不是一开始修炼九阴真经就会出现的,至少要将九阴真经修炼到大成,九阴真气的影响深入骨髓才会出现。

    轻轻的合上九阴真经,李伯阳恋恋不舍的将古籍放在了怀中,转身走出了屋门。

    “伯温,马上收拾行李,我们回嵩阳书院。”

    出了房门后,李伯阳直接来到了刘伯温的房中。

    九阴真经都到手了,还留在终南山干什么,他对丘处机的祈福大会可没有半点兴趣,至始至终来全真教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九阴真经。

    “现在?”

    刘伯温正在屋子里吃饭,见李伯阳这么说,脑子突然没有转过来。

    李伯阳点头道:“对,现在就走。”

    刘伯温恋恋不舍的说道:“老师,不是听说过两天全真教要为长春子丘处机真人办祈福大会么,我们不去看看?”

    对于长春子丘处机刘伯温还是相当好奇的,丘处机74岁时,曾西行远赴万里,一路过燕京、居庸关、铁门关最后达到中亚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碰面。

    这次碰面因为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属马所以被称为龙马相会。

    但是成吉思汗正在征伐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后,告诉对方要止杀爱民,结果成吉思汗听取了丘处机的意见。

    丘处机西行远赴万里,一言止杀这一故事后面流传开来,令他的名声真正传遍中原,无人不。

    李伯阳听到丘处机这三个字顿时佯怒道:“一群武林人士开大会,有什么好看的,赶紧收拾东西,小心我削你。”

    昨夜丘处机可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两三道的拂尘下,雨水倒悬,滴水穿石的本事,自己现在绝对不是对手。

    刘伯温见状赶紧把头扭到了一边,不然又白挨一下敲脑袋,嘀咕里一句:“我还以为我们来终南山就是要参加祈福大会呢。”

    李伯阳脸色一沉说道:“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去参加祈福大会,他脑子又不是秀逗了,刚抢了全真教的镇教之宝,然后还去全真教嘚瑟,要是被认出来他就是抢走九阴真经的黑衣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刘伯温顿时不敢在争,老老实实的收拾行李。

    两人在有间客栈柜台前结了账,匆匆离去。

第93章 巧遇觉远() 
终南山山下的小镇外是一条官道。

    官道从小镇的入口往外延伸,通向长安城,这也是小镇对外的唯一出口。

    小镇外官道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清脆的鸟鸣与风吹时带起的落叶声不时传来。

    咯吱!咯吱!

    这是实木的轴心轮子在官道上滚动带起的声音。

    幽静的官道上,车队出现了,由几百个护送人员与几十几辆马车组成,每辆马车上都拖拽着一个大木箱。

    马匹走的有些吃力,车轮压过官道时,带起明显的划痕,可以看出,放置在马车上的大木箱非常沉重。

    护送车队的全部都是蒙古人,这些人骑在马上,每一个马术都非常的娴熟,腰间挂着弯刀,一声大元军服,头上带着军盔,居然都是大元军人。

    这些大元军人骑在马上,不疾不徐的前进,不时警惕的朝四周望一望。

    目的地已经快到了,这一路上都没有出现岔子,这些大元军人显得有些放松,走在队伍最前头的几个人正聊着天。

    “乞颜上千户,国师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对啊,听说终南山上住的可都是神仙,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得罪了神仙。”

    “都给我闭嘴,国师如此做自然有他的打算,只管把东西送到,再敢乱嚼舌根别怪我不客气。”

    乞颜并不是名字,而是蒙古的姓氏,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奔流而下的洪流。

    而上千户则是大元武职,统领七百人以上,是大元正四品的官职,不算大也不算小,属于中层武官。

    “长生天保佑,可千万别让那些神仙迁怒到我们头上。”

    “乞颜上千户,前面出现两个人。”

    就在这些大元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时,护送队伍的正前方,出现了两个男子。

    两人都是书生打扮,自然是刚离开小镇不久的李伯阳与刘伯温。

    “全队停下,你们去拦住他们,看看是什么人。”

    车队最前头的乞颜上千户对着左右说了一句,立刻有两人跨马急出,跑到了李伯阳的面前,弯刀横握的示意两人停下,居高临下说道:

    “来人止步。”

    刘伯温看到来人的打扮,眉头皱了一下,解释道:“我们是游历天下的书生,刚游历完终南山,准备离开。”

    “书生?”

    细细打量了李伯阳与刘伯温,见两人穿着儒衫,整个人看起来斯斯文文,没有半点杀气,的确是很像自己见过的那些读书人,其中一人立刻驱马回禀。

    “乞颜上千户,是两个书生。”

    乞颜上千户点点头说道:“原来是两个读书人,继续前进吧,赶紧把东西送到,我都快变成惊弓之鸟了。”

    由大元军队护送的马车再次前行,拦着李伯阳的大元军人也回到了队伍中。

    “老师,都是大元的军人。”

    站在官道旁,给车队让行的刘伯温轻声说道。

    李伯阳盯着马车后的木箱,又看了看车轮压在路上印出神圣的轮印说道:

    “你老师我又不瞎,能看不出来么。”

    看着一辆辆马车从跟前行过,刘伯温嘀咕道:“再过两三天就是全真教祈福大会召开的日子了,这些大元军队这个时候来到终南山……”

    “伯温你猜猜这大木箱中装的是什么?”

    这些大元的军人显然是来找祈福大会麻烦的,不用刘伯温说也知道,能让这些大元的军队如此谨慎的护送,这大木箱中的东西恐怕不一般。

    刘伯温观察了一下,轻声说道:“车轮压地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