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顿之后,何华又急忙说道:“若是不够的话,那么吾等还有一百人,等到战后结算之时再将吾等的功劳一起分润出来也行。”
李牧听完了何华的话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奇异的神色,过了好一会才道:“汝难道不知道这私分军功乃是大罪吗,竟然还敢在吾面前提起?”
由于在赵国之中,军功乃是大部分平民百姓们获取新土地新财富的唯一途径,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军功的计算都是非常严格的,像这种随便把自己的功劳分给他人的行为更是被严厉禁止。
否则的话,一旦上司逼迫下属将功劳上交,下属们岂不是白干了?此风一长,军队就再无战斗力可言了。
这可是一件会掉脑袋的事情啊。
何华苦笑一声,道:“大都督应该知道,情况并不是大都督想的那样。如今这功劳分下来的土地牲畜都是有名有姓的,就算想转让也转让不了啊。所以大家就是想着能够直接分给那些孤儿寡母多一些土地牲畜,好让她们将来的日子也多点盼头。”
李牧沉默了。
李牧知道这个何华所说的,的确还真的就是实情。
由于赵国和秦国一样,都是规定一到成年之后必须要分家出去单过,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家里都只有一个成年男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赵军士兵的战死,都代表着一个赵国的家庭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和最重要的劳动力。
男人一死,剩下来的孤儿寡母们生活肯定是非常难过的。
虽然说赵国官府通常也是会给予一定的抚恤,但是抚恤通常只不过是一些金钱,能够撑得一时,但是却难以长久。
只有获得足够的土地,才能够为这些孤儿寡母们获取更多的活命资本。。。
李牧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说道:“汝应该知道,那些战死的人大部分都是匈人。”
匈人,也就是投降了赵国的匈奴人。
在赵国军队、乃至是整个赵国的内部,对于林胡、楼烦、义渠、匈人等这些北方的胡人们应该如何处置,它的争议声一直都是有的。
其中的一派的主张简单来说,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觉得这些胡人根本就不是华夏族的成员,所以赵国不应该去接纳他们,而是应该奴役他们。
具体的说,就好像当年周朝开国的“国人”和“野人”之分一样,把这些胡人看做是和那些不遵周朝王化的“野人”一般,可以让他们来当苦役、当奴隶、当下级士兵等等,但——就是不能够当做赵国人。
这一派也是如今赵国政坛之中的主流呼声,尤其在军方之中大有市场,像廉颇、赵括等人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而另外一派的主张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骑兵在未来的战争之中将会凭借着超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成为主角,而在马背上生长的胡人们正好是赵国骑兵的最好人选。
如果仅仅是想要依靠奴役的话是不可能让胡人忠心效命的,只有给予胡人们真正的赵国人身份,让胡人们感受到赵国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承认自己是一个赵国人,这样他们为了赵国去战斗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拼尽全力了。
另外一个十分有利的观点则在于,赵国的前身晋国在扩张的时候,就消灭了许多盘踞在太行山之中的蛮族国家,这些蛮族国家的子民和士兵们后来都融入了晋国,为晋国的霸业添砖加瓦。
既然晋国能够将太行山之中的蛮族同化,那么赵国为何就不能够将这些北方的胡人同化呢?
当年周朝初建分封一千诸侯的时候,整个中原大地都是野人们的天下。千年之后野人们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七大周朝诸侯。
这样的事情,难道不证明了周朝的制度其实是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同化的吗?赵国作为周朝诸侯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持这一派观点的人并不多,李牧则是其中一位。
让李牧奇怪的其实是一点,那就是他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何华,其实是很讨厌胡人、尤其是非常讨厌匈奴人的。
当年何华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匈人的地盘上的时候,还特地来找过李牧,希望能够让李牧给他换一个地方,只不过没有成功罢了。
所以李牧是真的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一个如此讨厌匈人的家伙在这段时间里改变了立场,成为了一个想要回护自己匈人士兵的妻儿之人。
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泽(第五更)()
对于这个答案,李牧并没有等待太久。
何华很快就做出了答复。
“吾当年也是在大都督帐下听命的,所以大都督应该知道,吾一直都是对胡人深恶痛绝的。
为何?当然是因为当年吾的长兄就是死在了那些该死的匈奴人手中!
所以吾参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替吾的长兄报仇,是为了杀死那些该死的胡人!
这些年来,吾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做的还不错,杀了不少胡人,也当上了一个五百主。
但是吾对于胡人的恨意,那是一天都没有消停过啊大都督。
吾一直觉得,这些该死的匈奴人就算是投降了,改名成了匈人,那也不可能会成为赵国的子民,更不可能会得到吾的承认!
所以吾一直都在操练他们,甚至找来了一个据说是之前万夫长的家伙来操练他们,就是为了有机会教训一下他们,杀几个匈人来出出气!
但是啊,这些匈人是真的能吃苦,不管吾怎么让当卢操练他们,他们都能够咬牙忍下来。
吾也问过他们为啥这么能忍,他们告诉吾,因为在军营里只要好好训练,就可以吃饱饭!
他们这些匈人,很多家里的婆娘刚刚生产,家里的小子嗷嗷待哺,又没有什么牧场和土地,就靠着他们每个月的那点月钱苦苦支撑啊。
……
后来,吾带着他们来到了战场,有一个小子第一次杀了人,拿着人头来到吾的面前,问吾这个人头能换到什么样的赏赐?
吾告诉他,这颗人头能换一头牛,还能够分到一块田,他可以用牛来耕田。
那小子那叫一个高兴啊,他告诉吾,他要再砍下一颗首级,这样就能够再多一头牛,给他兄弟家去放牧,去耕田了。
他抱着那颗人头睡了两个晚上,才总算是舍得将人头交给了主簿。
但是他没有活下来啊。
在那一战里,他为了保护吾的性命,硬生生的挨了齐国人的一支弩箭。
那一箭射穿了他的肚腹,他的肠子都流出来了,痛苦的挣扎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死啊。
大都督,如果不是他,那么死的就是吾啊!!!
和他一样为了吾,为了赵国而死的,是整整四百个人!
四百个啊,四百个和吾朝夕相处的人,就这么全死了。
他们是匈人,但是他们同样也为大王、为了赵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和坚韧,吾早就死了,更不会有什么之后的反攻,有那一次消灭了一千多齐军的胜利!
对吾来说,他们是吾的袍泽。
不是什么狗屁的匈人,他们就是吾的兄弟。
他们,就是赵人!
吾作为他们的长官,不能够保护好他们,便已经是吾的失职。若不是为了替他们复仇,吾早就应该追随他们于九泉之下!
吾在他们生前没有照顾好他们,那么吾希望吾能够在他们死后,能够好好的照顾好他们的妻儿,让他们的妻儿不至于沦为别人的隶臣隶妾,做一辈子的苦役,却永无出头之日啊!”
说到最后,何华突然直挺挺的朝着李牧跪了下来:“大都督,吾知道此事有违军法,吾也甘愿接受军法处置。只求大都督在日后能够看顾这些袍泽的家属一二,何华纵在九泉之下,也难忘大都督的大恩大德!”
李牧静静的坐在那里,聆听完了何华的讲述。
此时此刻,这位大将军的双目之中正在闪烁着某些奇异的神采,长久以来困扰他的一些问题似乎已经完全得到了答案。
何华朝着李牧磕头,头磕在地上发出声声闷响。
李牧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了何华的面前,一脚将何华给踹了个跟头。
看着在地上滚了好几滚之后依旧有些不明所以的何华,李牧没好气的骂道:“老子可是堂堂的赵国大都督,哪里有时间去照看汝的那些个什么袍泽家属?汝自己惹出来的麻烦汝自己去料理,本都督还没有时间给汝来擦这个屁股。”
何华这才回过神来,又惊又喜的看着李牧:“所以大都督的意思就是答应了?”
李牧哼了一声,怒道:“本都督现在忙着料理军机,没有时间去关注汝的那点破事!”
顿了一顿之后,李牧又在有些懵逼的何华屁股上踹了一脚,道:“好了,等会自己去拟一份名单上来交给本都督!”
何华这才如梦初醒,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谢谢大都督!”
………
李牧拆开了信封,拿出了里面的帛纸。
当看到帛纸上的内容之后,李牧不由得楞了一下:“这是……阴书?”
这张帛纸之上除了一个齐王建的印章之外空空如也。
李牧想了想,拿着这封信站了起来,对着帐外的亲卫说道:“去,将赵括将军唤来。”
阴书这种东西属于各国都有在用的,并不是什么太难的秘密。
一番捣鼓之后,赵括站在李牧的身边,看着李牧小心翼翼的将帛纸从一盆颜色古怪的水之中拿了出来。
帛书之上开始缓缓的有文字浮现了出来。
李牧对着赵括说道:“赵括将军应该知晓齐国文字吧?”
赵括点了点头,仔细的观察了一会面前的这封帛书,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是密文,恐怕还需要阴符才能够破译。”
在听了赵括的话之后,李牧显然有些失望。
阴符是破译阴书的必要工具,如果没有阴符的话,单单凭借着这份阴书上繁乱复杂的密文,是不可能破译出任何东西的。
赵括同样颇为遗憾的叹了一口气,道:“这阴书既然有齐王建的私人印章,那么想必内里记载的必定是最高等级的密文,若是有人能够知晓这阴符就好了,那样吾等就能够知道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内容了。”
赵括有一种预感,这份阴书上的内容,很有可能就是打破僵局,取得这场胜利的关键!
李牧心中微微一动,突然开口笑道:“吾倒是突然想起一个人,那个人想来应该是能够知晓阴符的。”
赵括心中一喜,忙问道:“敢问大都督此人是谁?”
李牧微微一笑,唤来了亲卫队长:“汝立刻将这份密信送去临淄,让剧辛将军交给后胜,看看后胜能否破译此信。”
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阴书(第一更)()
当密信送到了剧辛的军营之中时,剧辛正在有些烦恼的听取着自己的部将们汇报上来的消息。
“将军,这临淄城城高墙厚,若是贸然进攻的话损失必然惨重,不如将其围困之后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剧辛砸了砸嘴,皱眉不语。
从理智上来说,剧辛当然是能够理解,可是问题在于像临淄这样的大城,一旦包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