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开始出兵的时候,齐王建和后胜就曾经叮嘱过匡梁,让匡梁注意盯着赵国军队,免得被赵国军队吞并了太多的魏国土地。
是的,全世界都知道赵国这一次是肯定要对魏国有所图谋的,而且其他的诸侯国们心中都清楚,由于赵丹现在占据着大义的成分,导致赵国这样的扩张是名正言顺而难以阻止的。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因为大义,毕竟正义这种东西谁都能喊,但总是不能够拿来当饭吃的。
在经过了上一次失败的四国伐赵战争之后,一种论调开始悄然在其余诸国之间兴起。这种论调认为赵国是最强的国家,在其他几个国家没有完全连起手来之前,赵国就是无敌的。
一个无敌的国家,当它想要对外扩张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些完全没有联手欲望的其他六国所能够阻挡的,只能够尽量的加以限制罢了,匡梁所干的就是这个活计。
说实话,匡梁压力很大。
匡梁发现赵国的军队自从进入魏国境内之后,每到一个地方不但没有对任何周围的魏国村庄进行骚扰,反而还刻意的将行军路线安排到了离经过村庄比较远的地方,尽量做到不扰民。
这种行军路线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选择。
照理来说,所有的带兵将领都知道一点,那就是既然现在是要打仗,“就食于敌”才是最佳选择。
诚然现在是春天,幼苗们才刚刚播种到田地之中,就算是想要去田地之间抢夺也抢不到什么粮食,但不管怎么说魏国的那些村庄之中肯定也有一些粮食的。
如果是以正常的战争逻辑而推论的话,这个时候赵军的主帅应该派出大量的骑兵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之中抢走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以供大军征战之用,这也是几百年来诸侯国将军的通用做法。
可乐乘偏偏没有这么做。
甚至于在匡梁自己派出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抢粮的时候,还遭到了同样自称是前来抢粮的赵国小分队的阻挠。
由于现在赵国才是联军的主心骨,而且齐军的数量远远少于赵国,因此齐国的抢粮小分队,自然是不敢跟赵国小分队达成任何冲突的,只能够无奈归营。
但是齐国小分队随后非常气愤的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他们离去之后,赵国人也很快就离去了,而赵国人离去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进入过那个该死的村庄呢!
匡梁总觉得,这应该是赵国人在收买人心。
如果说这是第一个疑点的话,那么第二个疑点自然就来自于乐乘在陶邑城之外的犹豫和纠结了。
当段干子选择撤离的时候,乐乘所率领的联军部队其实距离陶邑也就只有两天的路程,以一个久经沙场的领兵大将视角来看的话,乐乘要么加速前进夺下陶邑,要么就加速追击段干子争取在路上追上并且击溃段干子所部。
即便是因为路程原因,可能确实是追不上段干子,那也可以紧随着段干子来到睢阳城之外,趁着段干子刚刚抵达睢阳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才是最符合兵家理论的套路。
可乐乘是怎么做的呢?
乐乘不但没有继续追击,反而还在陶邑城外白白的停留了这么多天,而且在进入到陶邑城之后,乐乘同样也是在关注那些收买人心的事情,比如说他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在城中四处搜捕犯人,然后将整整一千名犯人押到了菜市场门口,当着半个陶邑城居民的面给砍了头。
砍头这种事情,对于匡梁来说那是非常常见的,可是问题在于谁见过一支占领军会在一座刚刚占领的城市之中进行这样的行为呢?这简直就是官府执法啊。
匡梁觉得,赵国人这还是在收买人心。
赵国人竟然要在陶邑城之中收买人心?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匡梁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立刻将这个消息给反馈给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
但是匡梁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其实还并不确定自己所做出来的是不是一个误判。
毕竟一开始匡梁的使命就是要让赵国不要把魏国吞的太多,如此看来的话,如果说赵国执意想要吞掉陶邑似乎也是可以理解、还不算太过分的事情。
陶邑距离如今的赵国边境实在是非常的近,说是赵国人的囊中之物也不为过。
有鉴于此,匡梁决定暂时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继续观察着赵国人接下来的动向。
但是很快的,乐乘接下来的动作又让匡梁无法淡定了。
在占领了陶邑的第三天,大批的赵国官员抵达了陶邑城中,开始用极快的恢复了这座城池的秩序。
到了这个时候,匡梁终于确定赵国人的确是打算将陶邑给完全据为己有,而且不打算归还给魏国了。
在占领了陶邑城的第五天,乐乘终于继续南下了。
这一次,齐赵联军在两天之后抵达了安阳城,安阳令选择大开城门向赵国投降。
又过两天,赵国军队抵达了楚丘,楚丘令同样大开城门向赵国投降。
与此同时,匡梁还发现赵国又派出了几支人数在两到三千的部队,趁着夜色脱离了大营,朝着不同的几个方向而去。
好在由于一直以来匡梁都保持着警惕,所以说赵国这些小部队的离开并没有摆脱他的视线。
于是匡梁立刻就派出了许多探子紧紧的跟随着赵国散出去的这些小股部队,想要侦查和掌握这些小股部队的动向。
几天之后,探子们终于带回了匡梁所希望能够得到的情报。
乐乘派出这些小股部队不是为了别的,完全就是为了去接收在丹水以北的诸多魏国城邑,比如说比如说单父、冠丘、外黄等城池,甚至就连百里之外的萧城也在赵国人的目标列表之中。
让匡梁心惊的是,这些城池竟然没有任何一个选择固守顽抗,反而通通都被赵国的军队所占领了。
如此一来,如今魏国整个淡水以北的土地,就全部已经全部成为了赵国的势力范围。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乐乘带着大军再一次的开动南下了。
又在五天之后,大军渡过了丹水,来到了距离睢阳不过几十里之外的蒙城。
原本最多不过十天就应该行完的路程,因为乐乘的一再停留,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了。
在这里,匡梁担心的情况又一次的发生了。
赵国人再一次的朝着四周派出诸多小股部队向着附近的城池招降,只不过这一次或许是因为距离睢阳比较近的缘故,周围的几个城池比如说零陵、襄城等城市都无一例外的拒绝了赵军的招降,选择了闭城死守。
于是乐乘不再犹豫,率领着大军主力南下包围了睢阳城,与此同时乐乘还派出了两支大约一万人左右的部队,分别去攻取零陵和襄城。
到了这个时候,匡梁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确信自己的判断了。
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封密信,让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临淄,信中的内容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告诉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一句话。
“赵国似欲并魏全境而入赵土,如何行事,请大王定夺!”
第七百五十三章 为难的齐国君臣(第一更)()
匡梁并不知道的是,他的这封信给临淄之中的齐王建和后胜君臣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齐王建由于已经完全沉迷在温柔乡之中,因此将齐国的所有事务通通都交给了后胜。
而后胜也是非常不靠谱的一个人,为了保持齐王建对自己的宠信,所以后胜也是一门心思的每天不是跟着齐王建的身边拍马屁,就是带着齐王建一同享乐,哪里有空管这些累死人的政务?
因此实际上现在负责处理事务的乃是相邦后胜之下的齐国五大官。
负责这些事务的齐国四位大官(大司徒匡梁领兵在外)见到了这封信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就去寻找后胜。
结果后胜当天在宫里并没有出宫,于是一直到第二天,这封信才到后胜的手中。
而后胜见到这封信之后立刻就吓了一大跳,整个人也顾不得刚刚和齐王建胡天胡地一个晚上的疲惫,强打着精神上了马车,急匆匆的赶到了临淄的宫城之中,强行让宫人们把还在呼呼大睡的齐王建给叫了起来。
当齐王建揉着眼睛披着睡袍出现在后胜面前的时候,这位齐国君王的双眼之中还带着十分明显的血丝,说话的时候语气也是非常的不善:“后卿,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汝如此急切的来求见寡人?”
看齐王建的这番充满了起床气的态度就知道,如果后胜不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一番恶狠狠的训斥是肯定跑不了的了。
后胜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对着面前的齐王建说道:“大王并非是臣故意想要打扰大王休憩,实在是这件事情非常紧急,臣也是不得不为啊。”
说着后胜便将手中的这封信毕恭毕敬的递到了齐王建的手中。
齐王建看到后胜的这番说法,虽然心中十分的不舒服,但仍旧压下了火气,接过了后胜手中的这封信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齐王建脸上的怒气渐渐的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变成了一脸的郑重。
在看完这封信之后,齐王建忍不住开口对着后胜说道:“这封信后卿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后胜点了点头,苦笑道:“臣就是因为看过了这封信,知道信上面所写的事情,所以这才第一时间进宫求见大王,希望能够让大王做一个决断。”
齐王建点了点头,似乎对于后胜的这个回答非常的满意,于是又继续朝着后胜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后卿觉得匡梁在信上说的这个判断是否属实呢?”
后胜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随后对着齐王建说道:“大王,臣觉得匡梁这个人素来做事十分沉稳,应当不至于、也没有那个胆量向大王说谎。”
后胜当然是选择相信匡梁的,因为匡梁实际上就跟后胜是穿一条裤子的,说是后胜的人也不为过。
如果不是因为匡梁这么多年来一直始终如一的巴结后胜的话,那么匡梁打输了这么多场仗早就应该被撤职了,又怎么可能仍旧以齐国大司徒的身份成为这一次齐军的统帅呢?
齐王建在听到了后胜的这个回答之后,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面带忧虑的说道:“没想到赵王竟然如此的大胆,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吞并魏国。这倒还真的是寡人一直以来完全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后胜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大王,若是魏国被灭的话,那么整个战国局势就要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了,臣以为大王必须要对此作出应对才是。”
齐王建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后卿先说说,寡人应该要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呢?”
毕竟这阵子齐王建的心思完全都放在了女人身上,所以一时间自己还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再说了,国君本来就是做决定的,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国君来想办法解决,那么要这么多大臣来干什么用?
后胜想了想,又继续对着齐王建说道:“是这样的,臣觉得大王应该速速联络其他诸国的国君,告诉他们信中所发现的这个事实。然后联合诸侯一起共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