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一十八章 苏代又双叒叕来到了临淄(第一更)()
? 当齐王建听到宫人的禀告之后,这位齐国国君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奇怪。
足足过了片刻,齐王建才开口对着身边的后胜说道:“后卿,这是苏代第几次出使齐国了?”
后胜摇了摇头,赔笑道:“臣亦不知,不过以臣之见,大王能令赵国使者多次拜见,足证大王治下之齐国是如何之兴旺!”
这是一个颇为蹩脚的马屁,但是齐王建却偏偏听进去了,而且还听得很开心。
这份开心直到苏代出现在齐王建的面前之时都已还没有从齐王建的脸上消退。
“外臣苏代,见过大王!”
齐王建似笑非笑的看着苏代:“使者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劝说寡人和楚国休兵?”
虽然齐王建是一位比较贪图享受、进取心也并不算太强的国君,但是最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苏代拱手笑道:“大王果然明鉴,代此次正是为此事而来也。”
说起来也有意思,由于苏秦的缘故苏家三兄弟都曾经在齐国当过官,加上这两年苏代经常出使齐国,又在后胜的牵线搭桥下和齐王建喝过几次酒,因此现在苏代和齐王建已经可以算是熟人了。
正因为这份熟悉,所以齐王建说话多少也就比较随意一些,闻言不由得笑道:“怎么,大夫这一次又要告知寡人,齐国即将有亡国之祸?”
这是一句调侃,因为苏代在第一次替赵国出使齐国的时候就是在齐王建面前这么说的。
苏代哈哈一笑,白胡子因为嘴巴的开合而不停的颤动着:“大王说笑矣,不过代此次前来,确实为解齐国兵灾之厄也。”
齐王建和后胜对视一笑,道:“大夫尽管言来。”
此刻这对齐国君臣心中其实是很有信心的。
信心何来?当然是来自于兰陵一战中齐国那场堪称辉煌的大胜。
齐国战神匡章的儿子匡梁成功的证明了“虎父无犬子”的道理,在兰陵一战中于兵力同等的情况下以计策诱使春申君黄歇出击,随后设伏大破楚军,让齐国取得了一场已经很多年没有获得过的胜利。
那可是楚国呢!
不仅如此,伴随着这一次的大胜,当年被楚国在五国伐齐之中侵占的齐国土地大部分都已经被齐军夺回。
凡此种种,真个是让齐国人扬眉吐气。
胜利能够有效的提升齐国人的自信心,作为齐国的国君,齐王建的自信心自然也是满满。
如果说之前的齐王建心中对于赵国有着十分忌惮的话,那么现在他对于赵国的忌惮只有七分了。
这减少的三分忌惮虽然不多,但却足够让齐王建淡定的坐在那里,等待着苏代接下来的话了。
苏代一张老脸微笑不变,心中却是暗自计较。
作为一名纵横家,如果一直来来去去用同一个套路,那是很愚蠢的行为。
狼来了的故事,多听几遍就不会有人上当了。
纵横家卖的虽然是嘴皮子,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得有脑子。
所以苏代不急不缓的开口道:“以大王之见,彭城若是开战,齐军可能胜否?”
齐王建微笑不语。
倒是后胜开口道:“好教大夫得知,那春申君黄歇率二十万楚国精兵,亦败于吾齐国技击之士手中。如今彭城中不过十五万楚、赵、魏三国联军,吾齐国尚有二十万技击之士,如何不能胜也?”
后胜的这番话说出来,齐王建脸上的那份自得笑容就变得更加的浓郁了。
说起来后胜的话还真就没毛病,二十万楚军都打赢了,十五万联军我们齐国也不虚啊!
这可是实打实的战绩,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苏代看着自信满满的齐王建和后胜,同样也笑了起来。
“若是有三十五万楚、赵、魏联军于彭城列阵,则大王与后卿觉得此战胜负如何?”
后胜呆了一下,然后立刻就开口反驳:“大夫莫要欺瞒大王与吾!以如今之战场局势,楚国何来二十万援兵?”
苏代笑道:“此二十万援兵,便在楚国西线宛城处。”
后胜一听苏代的这番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夫此言,徒增笑尔。如今宛城二十万楚军早已被秦军包围,自身亦是难保,又如何能够东进增援彭城?”
苏代也不生气,同样笑眯眯的反问了一句:“看来后卿和大王有所不知,那秦王稷已然遣使前往邯郸向吾王求和,双方会盟之日便在六日之后,地点便是洛邑!”
“什么?”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齐王建和后胜脸色同时大变。
苏代看着一脸震惊的齐国君臣二人组,心中也是有些好笑。
刚才不还是自信满满的吗,怎么一句话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但是苏代的话还没有结束。
只见苏代继续说道:“除秦王之外,吾王已然遣使前往新郑、大梁、陈郢,召韩王、魏王、楚王齐聚洛邑会盟,共商天下大计!”
这句话一说出来,齐王建和后胜的脸色就变得更加的难看了。
秦国人竟然要向赵国让步求和?
而且赵丹还要召集小弟们会盟?
不用想都知道,这一次赵丹之所以召集韩魏楚三国大王齐聚洛邑,第一个肯定是要利用四国的力量对秦王稷施压,另外一方面则未尝没有要向天下诸国证明自己霸主地位的原因在里面。
一旦秦王稷在赵丹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割地求和,那么不但是楚国西线的景阳所部,就连如今在河东郡之中征战的二十多万三晋联军也通通都会解放出来。
这可是整整四十多万大军啊!
如果齐国不听话,那么这四十万大军绝对很快就要出现在齐国的国境线上了。
到时候,说不定就是又一次的五国伐齐!
齐王建的脸色变了又变,将目光投向了后胜,却发现后胜同样也是一脸震惊和茫然,显然也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
齐王建的脑袋飞速的转动了起来,过了片刻才开口说道:“那么以赵王之意,寡人该如何行事呢?”
这一次齐王建在说话的时候就比刚才要客气太多了,刚才那种信心满满的神态更是已经消失,被丢到了爪哇国去了。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啊。
苏代笑了一笑,悠悠的开口说道:“以吾王之见,这天下还是平安一些,和平一些为好。如今齐楚两国之间显然有些误会,既然如此,那么大王何不动身前往洛邑一行,和楚王当面开解误会?”
第三百一十九章 该轮到寡人和赵国来执掌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更)()
? 洛邑。
在后世,它有一个更加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洛阳。
之所以命名为洛邑,乃是因为“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洛邑并不仅仅有这么一个名字,《尚书》称此处为“土中”、“洛师”、“洛邑”、“新邑洛”、“东国洛”等,周代金文称“成周”、“中国”、“王(城)”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自从周朝建立以来,这里一直是周天子赖以威震关东诸侯的根据地所在,是周武王姬发定鼎之地,也是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
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周天子分封诸国,但也给周王室留下了两块当时最为富饶肥沃的地盘作为天子的自留地。
这两处地方以崤函通道相连,西边这一处是镐京所在的关中平原,东边另外一处便是洛邑所在的河洛地区。
西周初年,武王为了便于控制东方广大的领土,考虑在河洛地区营建一个陪都,可惜武王灭商不久即已去世,接着是“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叛逆,计划暂时被搁置。
为了完成武王营建东都的遗愿,更重要的是巩固周初政权,达到“中天下而立以经营四方”的目的,周公在东征获胜之后获得了周成王的许可,着手在河洛地区营建东都。
这座东都便是洛邑。
《左传·宣公三年》载:“成王定鼎于郏鄏。”
《史记·楚世家》载:“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这个“郏鄏”,便是如今的洛邑。
不过洛邑虽然早在成王时期就已经建成,但是在西周时期,周王朝的大本营仍然是关中镐京,洛邑和镐京相比其实只是一个配角。
直到周幽王的时候,废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勾结申国和犬戎,杀死父亲周幽王和母后褒姒以及真正的周朝太子姬伯服而夺得王位并东迁之后,洛邑才从一个陪都成为了周王朝的首都。
周天子权威的衰落正是从迁都洛邑开始,这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多少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虽然迁都洛邑开启了周王朝衰落的序幕,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洛邑的确是如今的华夏大地之中一座不折不扣,一等一的超级大城。
当时的周公为了经营东方,在洛水北、瀍水东、西筑了两座城,两城合起来称为洛邑。
西面的城池是王城,乃宫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是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
涧水、瀍水之间是周人聚居区,瀍水以东是殷人聚居区。
虽然说赵丹的邯郸也算是如今战国时代的顶尖大城了,但是当赵丹看见面前的这座洛邑之时,还是觉得一股古朴、厚重、威严的气息铺面而来。
遥远的地平线下,两座大城相对而立,气势巍峨雄浑,让人一眼便肃然起敬。
即便如今的周天子早就已经沦落到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能够随便踩死的地步,但是这座经历了近千年时光、曾经象征着华夏权力最中央的大城仍然在屹立在此,千古不变。
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赵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目瞬也不瞬的注视着这座雄城,喃喃开口说道:“终有一日,寡人定要将此城纳入赵国领土之中!”
赵丹话音一落,旁边便有人笑道:“大王雄心壮志令人惊叹,以臣之见,洛邑归赵之时,必不远矣!”
说话的人是虞信,虞信的马车就在赵丹的身边。
由于如今赵国太子赵恒年纪尚幼不足以监国,因此赵丹将自己的两位叔叔赵胜和赵豹都留在了邯郸城之中坐镇,只带上了虞信和李伯作为赵国使团的首脑。
而负责护卫使团的,则是两万原本负责镇守邯郸的赵国中央军精锐。
从远处看去,赵国这支队伍似一条长龙般在马路上绵延十余里,一眼望不到头。
无数马蹄和车辙将道路辗轧得泥泞不堪,马上的赵国骑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整支部队旌旗漫天声势浩大,向着洛邑缓缓接近。
在一番感慨之后,赵丹收回了心思,开始默默的盘算起即将到来的洛邑之会。
俗话说得好,计划没有变化快。
在秦王稷突然提出会盟议和的选项之后,赵丹灵机一动,在和赵国大臣们进行彻夜讨论之后作出了决定。
两国会盟有什么意思,要玩,那就玩一次大的!
所以这一次除了秦王稷之外,赵丹还召集了韩王然、魏王圉、齐王建和楚王元通通前来洛邑相会。
除了病重而且位居边陲素来存在感稀薄的燕国国君之外,其余战国七雄之中的六位国君都将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