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逐鹿风云-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哥汉王如今尚未登极呢?”另一个表了一下不同的看法。

    “王爷都当上了皇上还会远吗?”原先的老翁似乎颇读了一点儿诗书摇头晃脑说出了一句颇带些哲理的话

    原先李密麾下的那个最为擅长以飞鸟追踪的“飞羽”郑踪投降曾进后被送到了琉球岛上后来随着李靖回归的大军回到了江南见曾进声势已成气象已显便主动要求为曾进工作。

    自从郑踪加入军情司后。军情司情报传递的效率那是大大的加快了。如今地军情司足可以让曾进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动向。因此当各种关于曾进的或好或坏的消息开始在老百姓口中传开时军情司很快就将消息传到了曾进的手中。

    曾进对此一笑置之言道“这天下。终归还是要靠军队打下来的些许传言不必在意!”不过其心中还是对江南百姓对其高度的赞扬感到十分地欣喜。这虚荣心每个凡人都有之不过那些成大事者隐藏的深一些罢了。

    曾进虽然修为高深。但是也没有达到那心境空灵不染尘埃的境界依旧是凡夫俗子一个。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缓冲。中原诸雄对曾进江南之主的地位也只好默认了除了派出使者相贺之外也并没有什么大地举动或许那些举动只是再暗中。不过曾进相信除了李密与李渊之外其他的势力对自己还是持联合的态度居多地。

    毕竟历史早就证明了远交近攻的道理虽然浅显但却是十分的有效。假道伐尽管十分的高明。但却只能用上一回如今各地的诸侯。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蠢得向自己的邻居借道。

    要说三月的天下。最引人关注的事情那绝对与曾进无关。早就有所传闻的传国玉玺——和氏璧现世洛阳听闻要在五月之时被执天下正道之牛耳地慈航静斋送给天下地真命之主。

    而真命之主的选择则是由慈航静斋地新一代传人正值妙龄地师妃暄实行。因此各个势力都秘密派出探子全天下的搜索师妃暄地行踪寄望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先一步拿到那被历代帝王视为最高权位象征的和氏璧。

    和氏璧一块石头而已听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却代表了天下正朔人心所向有了它虽然未必就一定能够占到什么便宜但是没有它却一定会吃上不少的亏。

    因此各大诸侯也渐渐开始休兵罢战或准备亲自前往或者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人手总之一句话八方风雨会东都。洛阳城中各个势力的探子不胜枚举让王世充十分的恼怒。

    王世充作为兵部尚书东都真正的主人不仅没有从中获得地利上的便利反而因为和氏璧的原因让他在洛阳城中的势力大大的缩水了一番。

    如今魏公李密提兵围困洛阳他正处在下风另一面内部还有独孤阀与那忠于越王杨的元文都等人掣肘。本来他还可依仗着自己优势的兵力对独孤阀等反

    进行压制但是如今却是不行了。

    天下所有诸侯的势力都进入了洛阳独孤阀交游广阔却使得王世充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了。毕竟人不能不为自己留上一点儿后路如今他正处于李密的威胁之下若是再得罪了其他的诸侯那一旦兵败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曾进其实对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个头衔并不十分感兴趣虚名虽然有用但毕竟是虚的他更喜欢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感兴趣的是和氏璧本身他那独特的材质以及奇异的功能。

    曾进对此很是自信若是自己持有了和氏璧天下间除了那已然可以剑破虚空却依旧滞留人家的剑神燕飞之外自己几无敌手。因此对于和氏璧他乃是势在必得。

    因此他在将江南展的大政方针定下之后就开始将各种政事下放给他可以信得过的人准备动身前往洛阳。

    前往洛阳夺取和氏璧在曾进看来其实并不算太困难但是他却并不打算只收获那么一件宝贝。所谓国之宝贝乃是土地他希望此次能够将同宇文化及战斗过后虽依旧如日中天但已经有些外强中干的魏公李密干掉吞下他麾下的那片土地。

    要做到这些光凭曾进以前伏在李密麾下的那点儿本钱还不足够因此此次前去洛阳要带的人手就至关重要了。

    而曾进想到的要带去的第一个人自然就是李密的独子——李天凡公子了。自打曾进于飞马牧场之中将其擒获之后就将其一直关押着并未向李密索取什么好处。而李密阴损狡诈老谋深算忍功了得竟然也未曾前来向曾进交涉。

    当然出身现代的曾进并没有虐待俘虏的习惯但是也没有让敌人过的太舒心的打算因此这位小公爷自然过得不是太好再也不复初见之时的张狂之象穿着虽然邋遢了些但是眼中厉芒深敛已然沉稳了不少。

    这不禁让曾进想起了那么一句话“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此一事李天凡显然心性上有了长足的锻炼。不用想曾进也明白这个小公爷定然是在心中盘算着脱身之后在以父亲的力量对付自己。可是他却是不明白他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自古成大业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或得其一。得天时者如星火燎原势不可当前期锋头锐健若能趁此时机开创一番局面或可有成。但是缺点却是后劲儿不足有难以为继之忧。当年风起云涌的义军如今大多陨落也就是此因。

    得地利者最好的例子就是关中李阀有崤山之固函谷关之天险便可坐山观虎斗待山东诸雄拼杀的伤痕累累再以精锐之师击疲惫之敌实在是占尽了便宜。

    得人和者就是李天凡的父亲李密。瓦岗军为天下义军之魁自李密夺权之后瓦岗军的人望便加诸到了李密的身上再李密袭破洛口仓、黎阳仓两大仓城之后得到了海量的粮食开仓放赈弄得天下与闻揽尽了天下人心才俊之士竞相归附声势之强横一时无两。就是关中的李渊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等等当时的雄豪也曾偷偷的向李密称臣。

    不过人心这种东西是最不可靠的他得到可能很难但是失去却很容易。百姓淳朴百姓却也无知随着时日长久在李密不能再给予他们更多的好处之后就会有一部分人慢慢的对李密不满起来。

    因此李密虽是如日中天的太阳但维系他如此风光的燃料却是最不可靠的百姓。自古人心难测若是一旦人心有变李密就会随时从天上跌落。

    李密以自己凡绝伦的天资通过种种布置最终驾驭了人心而有今日之成就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事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随时都可能崩塌。因此一生最爱用奇兵的李密今次却反常的用了正兵希望能够以自己强大的兵威打下东都洛阳而得山河之险。未完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东都之行(下)()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孟子》公孙丑下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过在曾进看来人和虽然不能说是最不重要的但却应该是从属于天时和地利的。

    得天时者可谓是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得地利者则可稳扎稳打固守一方。

    曾进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分析现三者之中恰恰是位于中央的地利反而是天下之争中最为重要的。

    战国之时秦得关中之险又有巴蜀之富方可以一雍州之地破灭山东六国而使九州混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汉刘邦不过一无赖儿却因汉中之地利而终有天下。汉灭之后三国群立若无益州天险刘备父子又哪得以一州之力当魏国大军数十年之久。

    东晋偏安江左秦苻坚提数十万大军南下却扼腕于长江天堑。唐以关中天险坐观山东群雄争斗收取渔利。南宋以襄阳之固而当横扫四极八荒无敌手的元军数十年之久。此间种种人力的功劳固然不能抹杀但是地利之优势已然尽显出来。

    如今的曾进一统江南四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也算是占了地利之便。也正因为此他才更放心的离去不虞为外人所趁。

    此番去洛阳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对付李密因此瓦岗军大龙头翟让的女儿翟娇也是要带上的。以她的名义相信在瓦岗军形势不利之时定然可以拉拢不少军中的骑墙派。

    翟娇要去那屠叔方、单雄信、宣永等瓦岗军旧将自然也是必不可少他们对瓦岗军可谓是了如指掌乃是一颗随时都可以订进李密内部的一颗钉子。关键时刻定然能够让李密哭都哭不出来。

    既然要对付李密那就不能不和王世充进行联合但是对于王世充所据有的洛阳曾进心中亦是颇多觊觎故而还需对其进行限制。

    如此。那如今正在自己麾下的独孤阀众人也就非常的有用了。办这种关于家族地大事让独孤雄这年轻人去却是不行的还是得独孤盛这老狐狸亲自前往因此带上他是十分的有必要的。

    另外。自己身边也不能没有一个出主意的军师那么自己的夫人沈落雁也就再也合适不过了。自己地府邸有大军卫护又有宇文伤这个天道级别的高手看顾。应该是没有上面问题了那么已被自己改名曾影的第一刺客杨虚彦也可以跟随自己前往办些事情了。

    自己此次去洛阳天剑卫的训练却是不能耽误下来的那是曾进心中最终极地力量绝对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如此也需要选上三百精英随行以便于自己随时进行指导早日形成战斗力。

    如此一来。人数也不少了。安全问题自然也就很重要了。曾进是很高傲但是去绝对不自负。他明白自己能够承受的底线在哪里。因此。一支随行地护卫军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以自己和李密之间的关系想要让李密同意自己一支军队通过他的领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是他的儿子在自己的手里也不行。

    因此这支护卫军必须秘密的行动所以在选择上就很重要了。最终曾进想了想还是决定让虎豹骑出动一半的实力也就是一千五百骑不走正路全部通过山林进入洛阳附近如此不仅可以骗过李密地耳目而且还可以作为一支绝杀地奇兵。随时可以在李密的后背上来一刀。

    定下了随行地人员以曾进地性格也就可以随时起行了。

    出之日没曾想曾进的岳父大人大名鼎鼎地“天刀”宋缺也说要到洛阳一行会一会老朋友。

    对于如此助力曾进自然是不会拒绝有了天刀和自己一起前往洛阳那自己一方人员的安危那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由于随员众多所以走陆路就显得很不方便。因此曾进借调了东溟会的巨舰走水路前往洛阳。

    曾进一行人的行动动静不小自然不能瞒得过李密等人的耳目况且他也没有打算瞒。如今的他可谓是中原各路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人不想让他死于非命让江南再度陷入战乱的。

    曾进心中也曾想过或许宋缺就

    这个理由才要陪自己一起去洛阳的。宋缺可谓从一种偏执或许这就是那一种自魏晋传下来的风骨。因此对于曾进建立的政权他应该说是很满意的。

    尽管曾进手下也有宇文阀、独孤阀等等带有胡族血统的臣子但是宋缺对于这一点却不仅不排斥反而大为欣赏认为这是海纳百川的大汉民族本身所应该具有的一种气魄。

    以曾进此时所拥有的地位若是还遮遮掩掩的那不仅会让本就以为南人孱弱不堪的北方诸侯所瞧不起而且会无形之中助长他们暗中行动的气焰。曾进虽然不惧怕麻烦但是也没有那种故意找麻烦的嗜好。

    当然也绝对不能亮明了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