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南方一些地方也正值播种的时节,都收到了官府那边要求的指令,不允许有荒地存在,减少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等。

    而像三化县这样专门出产丝绸的地方,却也要求桑树地里也要合理利用,进行套种,以增大产出。

    是的,套种一词是随着苞谷的传开而传开的,但官府明面上一直没给予肯定,适合的套种能够加大产出,不让土地肥力消耗过快。

    而如今公开的几个套种方案,有当初在三化县跟严父商量的,也有在工部的时候,姜荣安处理一些案件写上去的提议,也有不知谁提出的方案。

    姜荣安知道了详情,心里有些五味陈杂,曾经他以为自己是有些特殊的,能得到皇帝等另眼相看,而后他又感觉到了危机,与常人不同终究是会被警惕甚至排斥的。

    百姓们对于这些政令,定是心存疑惑,毕竟这么些年来,因为南北东西以及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已经不局限于种植粮食,也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如今突然被限制,肯定是需要个说法的。

    而官府给的说法却不得让人不信服,直接以宁怀府的几个县城为例子,着重说了这种情况扩散的可怕之处。

    宁怀府的事情许多人都听说过,并没有一丝的怀疑,尤其是去年连宁怀府相邻的府城也遭了灾,这传染一次肯定是真的没错。

    姜荣安和古青娅其实心里也吃不准,他们本来预测今年会有战事,但到现在为止还是没征兵的相关消息。

    有时候提前知道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并没什么好处,反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就像是挂着一块大石头,怎么都放不下。

    一直到清明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许多地方的地里都出现了一样的东西,所以提前用了药水,而此时京城又有从西部运送香料的商人在说今年香料涨价的事情,因去年枯死了许多。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姜荣安的心一沉,直觉事情已经到了点上。

第489章 意外() 
姜荣安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的,但是他除了安静地等待,也没能再做什么,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否则只是一种煎熬。

    古青娅看着姜荣安消瘦了不少的脸庞,心里很是心疼,最终也没劝说,因为很明白这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京城是各种消息流通的地方,毕竟许多商人来往于京城与各地,所以也知道哪些地方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一样的灾情,又是如何迅速解决的。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物价也在缓慢地涨价中,而不排除一些东西价格翻了好几倍,例如一些产量骤少的香料。

    身在工部,得到的消息要比寻常人多,芒种后,麦收的收获也一目了然,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相比往年并未相差太多,这或许是跟气温有些关系。

    时间又一步一步往后推移,日子好似没什么变化,但姜荣安提着的心一直没落下来,一直到了七月份,京城中终于有了消息,却是军队早就进入西南地区的两个小国,很顺利就接管了当地的政权。

    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百姓中一片哗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没声没息的,怎么就打仗了。而有些古板的人,就说这是欺凌行为属于不义之举,还颇有些人赞成。

    然而也没等某些有心人作乱,京城就有军队进驻,直接开始戒严,一时之间,有些人心惶惶,整座城内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学院学堂还不到停课的地步,不过左思右想之下,古青娅还是让果果留下,等一切结束了再说。

    至于面面,他觉得没有必要停课,京城这片地方还是很安全的,不过古青娅不放心,派了人跟着,还让程图来回接送。

    知道了军队那边早就行动,姜荣安心里就悄悄松了口气,没有动静要比闹出大动静要好,起码百姓不会心慌而导致混乱。

    物价稍微涨了些,人有忧患意识,虽说战乱不是发生在国内,但难保有什么万一,好地里的收获还成,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卢尚棋也紧张地买了些粮食储存着,这心里总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儿子儿媳还在外头赴任,不是边境的城市,但离得也不远。

    这放不下心来,老人就想找人说说话,京城里看来看去,也就姜荣安一家是最亲近的,找上门来探个口风,怎么说姜荣安在工部,知道的消息要多一些。

    “舅舅,您和舅母就放心吧,表哥他们不会有事的。”姜荣安安抚两位老人,“而且我觉得表哥可能有得到些消息,肯定早早做好准备的。”

    以皇帝和齐王的野心,也不知道这些兵马暗地里养了多久,怎么能容许边防被人突破,卢易生距离边防还是有些距离的,肯定安全。

    人老了,到底是希望局势安稳,卢尚棋听了姜荣安这些话眉头也没松几分,“你说好好的,怎么就弄成这样呢?”

    姜荣安知道卢尚棋不解上位者的想法,但他也不好多说,“谁又能去揣度,舅舅若是有疑问,也少跟人谈起的好。”

    这话说得过火了些,上头的人真要追究起来,那麻烦也大着呢。

    “这事我当然懂得。”卢尚棋点点头,“就是不知道向阳府如何了,受这影响,那蚕丝的价格怕是要跌,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因此受到影响。”

    “很明显会有影响,且因海外局势的关系,今年几乎没有什么船队出海,现又怕有战乱,蚕桑一业影响最大。”

    姜荣安也不好说他早就偷偷透露了些消息给岳父家那边,但愿其他县城会跟风三化县的举措,也不至于太过于突出。

    卢尚棋长长叹了一口气,“蚕丝这倒是没什么,就是怕地里的收成不好,之前宁怀府那闹得纷纷扬扬的,还会传到其他地方,也不知晓到底有没控制住。”

    他还不知道宁怀府一事上还有外甥姜荣安的身影,也就在那边感慨。

    “舅舅,这事我要更清楚些,有药方能解决,收成或许会降低,但总比颗粒无收的好。”姜荣安也没有说太多的打算,是亲人没错,但说话内容也是有分别的。

    “那就好,民以食为天,这粮食要是出了大问题,就乱起来了。”卢尚棋想起近些日来,家里那杂货铺生意也不怎的,考虑是不是关了,“荣安,如今这情况也不知什时候停,家里一些东西多备着才好,明日我让人送些过来。”

    “舅舅,我这边并不缺,您留着好,表妹那边也需要呢。再说也有别的门路能够拿到,您不如多屯些干菜杂粮,这些日子也少出门的好。”姜荣安建议道,这青菜价格肯定是要涨的,而干菜杂粮之类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了。

    卢尚棋想想也是这样,“也是,你不说我就疏忽了。这些日子,我们都小心些,等过去后再好好聚聚。”

    京城管理严格,但也不可能所有的区域都这样,毕竟当初京城活多人也多,而如今没活可做,有人陆续离开,也有人留下来,恐慌以及生活压力下,一些管不到的地方少不了混乱。

    八月桂花香,本来是个团聚的日子,却没有一丝节日的喜庆,本来一直安稳着的北方,作物却突然间大范围死亡,比南方的情况更加的迅速猛烈。

    即使第一时间用了方子,却是一点用都没有,工部又一次被提名,而姜荣安再次被委以重任。

    然而这一次,姜荣安心里也没底,在发现的第一时刻,古青娅就去研究了,发觉比宁怀府的情况更加的棘手。

    而且从上报的情况看,完全是以怀河为界限的,北边以及西北部,全都没有逃过。

    这种情况下,姜荣安也不敢大包大揽,只能说尽力而为,毕竟这些年因为肥料以及作物类型、种子等原因,北方渐渐成为产粮中心。

    而军队的供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北方或是西北地区。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姜荣安古青娅一家子就被秘密送入一个北边的农庄中,完全没来得及给亲朋留下些口信。

第490章 变异() 
“大人,夫人很抱歉,我们也是听令行事。”将姜荣安一家子带走的人正是乔文二康武七他们,非常的愧疚,一到庄子上就主动来道歉。

    姜荣安和古青娅一直都知道他们两个人是皇帝特地派到他身边的,心里也没多大怨言,取而代之的是别的担心,“我们一家子突然不在京城,这如何解释?”

    “若是有寄给我们的书信可否能带来?我们能否给家人写信?”古青娅关心的还是这个,其他的倒是无所谓。

    本来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姜荣安和古青娅的责难的,没想侄他们两口子在乎的却是其他。

    “大人,夫人,若是有信寄到京城,我们有专门的渠道取来,不过寄信的话,必须我们过目,这是规定,我们兄弟俩也只能遵守。”乔文二有些抱歉地说道。

    “京城那边会有人对这事解释,主要是针对大人的亲朋。”

    听到这些解释,姜荣安和古青娅点点头,觉得还能够接受,除了自家人,包括姜厅厅婶等一干伺候的下人全都跟来了,只要不出门,跟平时的日子没什么不同。

    至于严家那边有严青禾严青朴顶着,古青娅不担心,而府城姜家更是不必操心了。

    此时天气渐凉,作物临近收获的时候莫名枯死,百姓们都是忧心忡忡的。姜荣安和古青娅在了解个大概之后,也没时间去烦恼环境的突然变化,专心地研究起来。

    做人做事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这件事涉及到无数的人时。而在危急的时候,做一件事并不是非要从中得到利益才成,那样太过于狭隘自私。

    这个农庄很明显的,有许多行动不便或残疾的人,通过康武七私下的解说,姜荣安知道他们都是战场上退下来又无处可去的士兵,提供一个庄子,做事而后终老,这个庄子很明显的就属于军队的预备粮仓。

    许多百姓面对这样的情况,第一件事就是抢收,尽量将地里能够收成的给收回来,实在没办法的,就收做饲料或是柴火。

    农庄里的种植的种类还是不少,都保留着相应的田地,姜荣安和古青娅就在地里穿梭,不过两三天,两人的手上都有被叶子划过起的红痕,脸上难免也被波及。

    疼痒之间,两口子也没时间去治理,只能抓紧时间研究,因为这些地翻起来之后,就要进行冬小麦或油菜的播种了。

    果果和面面已经懂事了,心疼父母的辛苦,主动要求帮忙。

    古青娅想了想,“你们就帮着爹娘教一教弟弟妹妹吧,我们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京城,功课这些可不能落下。”

    果果和面面自然是应下,父母做的事情他们也不懂,他们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安心,不用分心来操心他们几个子女。

    是夜,姜荣安和古青娅并排着泡脚,盆底还放着不少鹅卵石,两人稍微地用力压着摩着,缓解脚底的酸疼。

    “夫君,没有相似的事件发生,这么些天我们也几乎把地里翻了一遍,还是没找到关键点。”古青娅伸手托着下巴,短短几日,她人就瘦了一圈。

    姜荣安也没好到哪里去,他的下巴冒出不少青色的胡茬,看着挺憔悴的,“只能等来年了,对于北边的种植,我们还是不如南方来得熟悉的。”

    即使曾经在红河县任职三年,但对他们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