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斗普通的粮食可换两斗种子,最多只能到一石,再多却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对于换种子来说,反响并不如预想中的热烈,首先三斗换两斗,就是小孩都知道亏了的,万一明年种下去没有像县太爷说的那样增加收成呢?
不过县城里的乡绅地主等人家倒是很支持,都拿出了三石普通的粮食来换。
不过姜荣安后来让人查看了,发现了有不少中掺入了陈粮或是最差的那种,好在当初都有做标记,是哪些人家一清二楚。
“少爷,这些人太过分了。”姜松晚很是不高兴,自家少爷辛辛苦苦地为当地百姓谋求,没想人家压根就没领情,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那些人家许是觉得我们少爷年轻,以为能诓骗过去。”姜松早微微皱眉,处于对那些人家的信任,都只是看个大概,并没仔细检查。
“没事。”姜荣安摆摆手,“百姓们来兑换的还不到三份之一人家吗?”
“是的,少爷。”这很出乎他们的预料了,姜松晚有些垂头丧气的。
姜荣安想了想,“没事,就说到明年芒种前,种子为换完之前均可前来换取。”
“我等会让人通知下去。”姜松早点点头,“少爷,慈善堂临时居所那边有人得了风寒,我让人请了大夫去,您看是不是让所有人都看一看?”
“你去安排吧。”姜荣安点点头,问一旁的姜松晚,“松晚,你往来的人多,这边人冬日里都是做什的多?”
第356章 措施()
冬日外头天寒地冻的,几乎没什么人在外头活动,大家都在屋里猫冬,女人的话,之前累积的棉花麻线这回可以拿出来做,但是男人呢?
姜荣安最讨厌也是最担心的一点那就是赌博。
南方冬日里依然有许多事情做,地里的、家里,再不牲畜放养等等,忙碌着,而北方不同,在无聊之下,总会有许多为了打发时间而产生的玩意儿。
“少爷,我打听过了,妇人一般都是纺织缝补,男人能做的少,大多在家里睡觉,不过这边许多人习惯聚在一起玩麻将,赌什么的都有。”
姜松晚也没想到这地方有这么多的事儿。赌坊什么地方都有,平南县倒是没大的赌场,但是它有许多家庭式的,就是村里或是街上开个屋子,提供一个场所给人玩乐。
至于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府城那边肯定会比较多,但小小城这些也不少。
姜荣安轻轻敲了敲桌子,“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
“这怎么可能好,太容易上瘾,且热血一上头,或是输红了眼,将家里粮食什么的都赌掉的都有,很容易败家。”姜松晚皱着眉头,对那些带有赌博性质的东西都不喜。
站在一旁伺候的二两听着这些话,忍不住想开口,却又不敢,叫姜松晚给瞧见了,他问道:“二两,我见你似乎有不同的意见,不如说来听听?”
“都忙活了大半年了,好不容易能够猫冬好好休息一下,还不许人找个乐子了,再说那种赌红了眼的很少的,大多数大家都是见好就收的。”
听得出来,二两也是个赞成享受的。
“那是你不知道那赌红了眼的。”姜松晚回了一句,“我觉得有这必要把这些歪风邪气给整一整。”
“松晚,你觉得一下子完全杜绝可能吗?”姜荣安反问道,重要的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这……”姜松晚心里清楚,若是一个操作不当,很容易激起百姓们的逆反心理的。
“不让玩还不要了大伙的命啊,不过大人您可以下令不许赌东西的,若是被发现,就罚呗。”二两轻飘飘地说了句,完后就看到姜松晚盯着自己看。
“你、你看着我干啥?”二两后退了一步,他说的没错啊。
“这倒是可以。”姜荣安笑着站起来,“就传话下去,玩可以不许赌任何东西,更是不许闹事,一旦发现,罚银一两,白面一石。若是拿不出来,明年拿工来抵。”
“所以这事,松晚你自己在衙役里头挑人,去把这事通知了,尤其强调,里长保长领头的,惩罚加倍。”
“是,大人。”姜松晚愣了一下,而后咧开了嘴,姜荣安的意思是后续也让他管了,还可以趁机带带几个有培养价值的人。
“娘子,我感觉这边比我们那看起来更穷的原因了。”姜荣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在京城的时候,冬季一样在猫冬,但姜荣安接触底层的人不多,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但平南县不同,让感觉了南北巨大的差异。
古青娅听了,不由笑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我觉得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可以做的事情,便只能将精力放到玩乐上了。”
“之前你不是让典史整理县志吗,可是好了,你若是没思路,就仔细看看以前的记载,说不定有所发现呢。”古青娅歪了歪头,想了下,“实在不行的话,。”
姜荣安仔细想了想古青娅的话,觉得她说的很是有道理,“娘子说的是,这事毕竟急不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夫君,这事的确不急,我倒是想到别的事,你之前帮了土地庙那边的人找到了安置的居所,那些异常贫苦的人也按情况施给了粮食,但我觉得这样未免让人觉得心里不公平,不如趁着还封路什的,弄个义诊?”
古青娅很清楚农家的人,身上有个什么不舒服都是强忍着,要不就是用什么土方法,不到不行的地步是不会去请大夫的,诊金贵是一方面,药也不便宜。
之前姜荣安施给粮食,那些能交得起税,实际上也贫苦的人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的,对姜荣安说不定有意见。
“娘子觉得该怎么设置的好,我本来打算在明年天气暖和些办的。”但听古青娅这么一说,他又觉得不能再推迟了。
“天气严寒,不好教人四处跑,夫君不如问问附近有哪些比较厉害的大夫,请来县城坐诊,百姓们可自行来看病,若是病情危重不好移动,就送大夫出诊。”
“不过这般的话,我们的预算会够吗?”古青娅有些担心。
“我会请些厉害使用的大夫,几乎不用名贵药的,我会让主簿做个预算出来的。”
姜荣安拍了拍古青娅的手,“你不用担心,钱不是大问题,再说了有县衙开头了,那些人家还会不趁此机会布施些医药吗?”
“人家怕是不会这么想,反而会埋怨你多事,不到一年就弄出各种事情来,让他们得主动掏腰包,就怕不跟着做就没面子。”可不是所有人都是很大方的。
“无所谓,即使那些人家不帮忙,我们也能撑得起来。”姜荣安起身,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斤斤计较,又怎么能将事情做下去呢?
“嗯,有问题我们再商量,你不用怕我生气。”怪你乱乎爱钱,后面这半句古青娅没说出来,钱这种东西,够用就行了,反正她也没想过多么奢侈的生活。
姜荣安温柔地看着古青娅,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很快的,整个平南县刚被姜荣安发布的玩麻将等玩意不能赌东西的消息弄得颇有怨言时,就听到说县衙要办义诊,请大家互相转告这个劲爆的消息。
现在要是有人串门子了,第一句话就是,“嘿,你们听说了吗,要义诊,看病不用钱,要钱没说,但只要不太贵的,吃上几幅也是可行的,我这啥啥毛病可是拖上一阵子了,到时候肯定要去看看。”
类似的言论随处可见,姜荣安请三个大夫回来,加上县城里本来有的共五个,就在县衙里头掇弄下,就成了临时的诊所药堂。
第357章 休息()
县衙一时之间门庭若市,非常的热闹,与此同时,人员也有些混杂,姜荣安怕有那心怀不良的人闯入后宅,就叫人将通往后宅的门给守上了,还派人盯着点。
事实上这样的确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好奇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有些人胆子大,想闯入后宅看看古青娅是怎模样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这些古青娅也略有耳闻,不过她都不出现,只是交代厅婶熬苞谷面糊糊,加一些切碎的菜叶子下去,放在县衙的大厅里,供那些远道而来看病的人取用。
只要面糊糊见了锅底,马上就会补上新的去,大部分人都是纯良的,用了碗筷后就会自己洗干净,不过也有那喜欢占便宜的,一日三餐索性就蹲点县衙,专门吃这面糊糊。
好在这种喜欢占便宜的人并不多,衙役要是有发现,也就私底下警告一番,并不会闹得太难看,关键还是那些前来看病的穷苦人家。
见状,也有其他人家主动熬了面糊糊来的,也有烧热茶的,总之都是分文不取,也是做善事了。
病并不是看了都能好的,有些病也不适合在冬季里看,大夫也仔细说了,有那病程缠绵的,也尽量开了便宜的药,或是说食补的法子,尽量减轻负担。
不过大部分都是小病小痛,顶多吃半个月的药就能有效,除非是痼疾或是难治的疮病或恶疾,其实并不那么费劲。
因为病人多,除非是得了急症,否则都是要排队的,因此有些远道而来的人当天赶不回去,没办法只能在县城里凑合一晚。
姜荣安将县衙稍作安排,给人送了席子被子炉子炭火,让无处可借宿的百姓们度过漫长的夜晚。
为了这事,姜荣安忙得团团转,每天早出晚归的,说起来,古青娅这几天都没得跟他说上几句话。
一直忙碌了好些天,下了第二场雪之后,几乎没什么人来看病了。
姜荣安请了几位大夫及其他们的徒弟吃了一顿饭,付给了当初承诺的银钱,又包了个大红包,送上几样节礼,又让人用马车一一送回去。
此时整个县城几乎进入猫冬状态,百姓们外出的时间渐渐减少,有的时候一天大门都不见得开一次。
因此姜荣安便让县衙里的人安排好轮班,轮流上工,以防有人来报信县衙没人在。
至于主簿几人却是更忙碌的,要把田地人口等都给整理出来,并重新设置档案。
姜荣安觉得现在县衙的归档等都比较凌乱,且不靠谱,便要求重新归类整理。
可能每个地方的人不同,整理方氏也不同,姜荣安觉得或许有必要弄一个标准。
等明年肥料的效果出来,就一起上报吧,既然是官府,那么某些东西有标准框框是很正常的,这有助于查阅备份,并且保留下去。
而典史则将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姜荣安的案桌上,不敢多说一句,生怕未做全面而受责备。
姜荣安处理完杂事,看着一摞摞的的县志,纸张都已发黄,不由微微皱眉,“县志都不备份?”
“回禀大人,是的
。”典史回答得有些小心翼翼。
姜荣安略微皱眉,“你先回去休息,而后将县志抄录备份,起码准备三份。”
“啊?”典史有些莫名,小心翼翼地看着姜荣安,这县志又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书,为什么要备份?
“回去罢。”姜荣安并不多作解释,随手将将最上面的几张纸取下,正是有关于平南县的平南书院的情况历史及其现状的。
说起这平南书院,据说存在有将近百年了,是以前一位先生办的,后来他们搬走就将书院捐给县里。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