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2章 出行()
姜荣安又挪动了下,将古青娅给抱进怀中,感觉到她没有抗拒后,不由缩紧了手上的力道,“娘子,娘子……”
古青娅的脸红红的,推了推姜荣安,低声说道:“好好睡觉去。”
 时候,古青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想到她竟然也有赌一场的时候,希望以后姜荣安不会辜负她的信任。
之所以决定告诉姜荣安,除了夫妻间互相信任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青娅最近发现,自己即使有着浩如烟海的藏书,却不代表她的一些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而且一个人,总是容易迷茫的,若是有人一起探讨,就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信息还是太少,古青娅不知道这个藏到底是怎么排列的,真希望能够按照类型来分,这样要找起什么来也是一目了然的。这一些,也许需要时间。
“你今日的心情很好?”卢易生有些好奇,这个表弟满面春风的样子,可是碰着了什么好事?
“很明显吗?”姜荣安摸摸自己的脸,笑着说道。
卢易生点点头,“可是适合来分享?”
“嘿嘿,这是属于私事。”姜荣安当然不会实话实说的。
“既然如此,你还是收收心罢,我爹对你期望不小。”卢易生怕姜荣安这几日荒废了,忙劝道。
姜荣安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不过这种话没必要说出来,“表哥,我心里有主意,再说该复习的都复习了,剩下的就交给老天裁度了。”
“事在人为,来,这是我这几日总结出来的习题,你再去过目下。”卢易生说着,递过来厚厚一叠纸。
表哥的好意当然不能拒绝,姜荣安伸手接过,道了谢,认真地看起来,说真的,他现在对功名倒是没那么强烈的执着,也许是成了亲的缘故?
北方这边的花朝节过的是二月初二,也许是因为冬季太过漫长而寒冷,因此时间比南方要早些天。
花朝节是有祭百花的习俗,以女子为主,同时也是郊外踏青的高峰期,而京城每逢春闱,花朝节就会显得特别的热闹。
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会出门放松心情,而京城里的人也或走路或马车驴车的出行,其实这其中也有人家在暗中观察各位学子,暗暗记下,看是否金榜题名,好结门上好亲事。
卢尚棋对这里头的事情还是清楚的,毕竟他当年也经历过,跟卢易生姜荣安略略说了下,他们若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出去玩,多认识些人也不错,指不定对方一举高中,以后也互相有个助力。
“日前同窗们已与我说好,我是要去的,不过那日荣安不在,荣安你怎么想?”卢易生觉得多出去认识几个人没关系,不过决定权还是在姜荣安的手上。
“我就不跟你们一道了,我和青娅可能再去找她奶奶下。”想着尽下孝心,带着老人出去走走,不一定多远
卢易生想想也是,姜荣安成亲了,考虑的要比自己多,也没什么意见,“那成,你们玩得愉快。”
姜荣安拒绝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不喜欢跟一大堆不熟的人虚以为蛇,加上又不想抛下古青娅,反正出去玩什时候都有机会,不拘泥于日子。
卢易生走了,卢尚棋和温氏带着卢易彤也出门去,古青娅收拾了下,她的小日子才到末尾,有些麻烦。
“娘子,要不我们不去了,在家里呆着?”古青娅的身体不错,小日子也没什大问题,但姜荣安总舍不得。
“没事,早就说好的,临时改口不好,走吧。”古青娅摇摇头,让姜荣安赶紧的,别磨磨蹭蹭的了。
两口子正说好呢,就听到朱时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出去一看,朱时坐在车夫的位置上冲他们笑呢。
上了车,发现朱伯母以及两个孩子不在,才知道他们去了外祖家,那边孩子多,比较热闹,每年都是这样,倒不是特意缺席。
“许奶奶,我们这是要出城?”古青娅从从窗户看了下,看法方向应该是朝着城外的,具体哪个方向就不清楚了。
“嗯,去一个老姐妹家,他们家种了不少茜草紫草什的,来往很多年了。”许氏点点头,“每年往那边去的游人少,乐得清静。”
很快的古青娅就知道为什么往这边去的人少了,路不好走,有些颠簸,的确是不束缚,好在时间没太长。
那是一个京城外的小村子,一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绿意了,让人心情很好,马车在一家院子前停下,一个佝着腰的婆子就出门来了。
见到马车,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过在看到车上下来的姜荣安和古青娅时有些小诧异,“许姐姐,刚还在说着你们什时候到呢,刚杀了只鸭子,正好炖个草菇老鸭汤。”
院子是北方典型的结构,而且堆着不少的东西,且看得出来,家里人口不少,房间都注满了。
姜荣安和古青娅觉得一直待着有些尴尬,插不进化,索性就和许氏方氏说了,跑出去,打算在村子中走走。
从村头走到村尾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土路不是那么好走,其实还真没什么风景,比起太来村来说,整体给人的感觉要压抑得多。
这个时候,姜荣安看到一个穿着浅蓝色衣裳的男子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在读,看起来并不奇怪,怪的是那个男子的气质,给人一种他不属于自己的感觉。
倒是那男子似是察觉到姜荣安的目光,也抬眼看了过来,对视一会后,他把书本一收,朝着姜荣安和古青娅走了过来。
“这位兄台和嫂夫人安好,在下沈山庆,能否打扰二位一会,有一事相求?”男子走到姜荣安和古青娅面前,先是行了一礼,才开口说道。
姜荣安停下了脚步,看了古青娅一眼,见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看向沈山庆,刚才他说的兄台和嫂夫人愉悦了他,心情很不错。
要知道他和古青娅走在外头,许多人并不把他们当做夫妻,其实挺让人郁闷的,他们哪里看起来不像夫妻了,这人眼光不错,倒是可以谓他耽误一些时间。
第223章 帮忙()
“兄台免礼了,请说。”姜荣安抬手也行了一礼,“不才姜荣安,这是我内人。”
沈山庆也回了下礼,视线并没有特意去看古青娅,而是放在姜荣安脸上,“不如我们边走边说?”
“可,兄台可是碰上什难事了?”近了姜荣安发现这个人是读书人不错,但身上的衣服和脚上的鞋子看得出并不是个家境富裕的,也许真碰上什困难了,能帮上一把也好。
“我是安州人士,进京赶考的,一路走来,盘缠几乎用尽,只能暂时租住在村子中,但因离京城有一段路程,怕是赶不及考试,可否考前一晚寄住?”
沈山庆说这话觉得脸上有些烧,若不是实在没办法,何至于拉下面子求人?但是想一想家中,为了自己考试几乎掏空了家底,绝对不能放弃。
在这个村子待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个看起来好相处,似乎跟自己同样赶考的人,自然要上前试一试。
安州?这个古青娅知道,是向阳府的西南部,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向阳府就有不少那边出来卖身的人,总之,不容易,能供出一个读书人更是不容易。
而且看起来,眼前这个男子温润有礼,容貌并不说特别的俊俏,但气质给人感觉很好,穷人家能养出这样的子孙,所谓物极必反,这个人若是不经榜提名,才就奇怪了。
古青娅心里是赞同帮人的,毕竟只是举手之劳,与人为善,自然有人为善于自己,所有事情都是相互的。不过他们可是与卢尚棋一家住着呢,他们会不会有意见呢?
不过现在是在外头,做主意的是姜荣安,古青娅没有多说话,她相信他的决定。
“这可巧了,我也是蚕茧今年春闱的学子,若是兄台不嫌弃与人挤一间屋子,就与我们一道罢。”
沈山庆没想到事情这么的顺利,脸上的惊喜久久不下,“多谢兄台出手相助,在下感激不尽,他日有机会,定当涌泉相报。”
“不过小事一桩罢了,兄台不必如此客气。”姜荣安想了想说道,“不过我们今日是与长辈一同来访友,还请等我们请示过长辈,看能否一同回城。”
“这不急,我等十一那日再过去就成。”沈山庆连连摆手,听这意思是要长住在那边,他本意只想打扰三日罢了。
“没事,兄台先等着,我们去去就来。”姜荣安又行了礼,和古青娅往刚才的院子走去。
“娘子,我擅做了决定,你会生气不?”姜荣安有些担心地问道,偷偷地看古青娅的脸色。
“我作甚生气?这是好事呢,贫家出学子不容易,能帮上一把是一把,指不定他日后飞黄腾达,我们也有有求于他的一日。”说起来,古青娅还是挺喜欢姜荣安这一点的,也许在咨询自己之前做了决定,但也还要照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很少有男子能够这样
回到院子里,两人朝长辈们问了好,就说起这事来。
许氏的老姐妹,也就是何婆子,想了想说道,“你们说的是租了齐家一间厢房的那个年轻人罢,据说是外地来赶考的,穷得很,在村子里住了大半个月,很是守礼,为人倒没什大问题。”
方氏脸上没太大表情,“你们相帮就帮,以后也许多条路子。”莫欺少年穷,这句话很多人知道,却很难做到。
许氏听了,脸上不由露出个笑,“你们奶奶说的是,俗话说行善积德行善积德,这是做好事呢,等会荣安你去跟他说声,让整理下,我们走的时候一起坐车走了。”
“多谢许奶奶,麻烦您和伯父了。”姜荣安谢道,起身就去跟沈山庆说这个好消息了,他有预感,这个人很厉害,也许回去后他们三个就能来个唇枪舌剑了。
古青娅乖乖坐着,没有乱动,在别人家也不好做什么,只好发呆,听许氏何婆子她们说今年打算种多少茜草等等植物原料,这可是涉及到今年的染色的。
“我有预感,今年又将要流行桃红玫红等红色系了,总是有备无患的好。”许氏说起自己对今年流行色的猜测。
方氏却又摇摇头,“这是女子用色,赭色青色等可适量增加些。”今年春闱,殿试前三甲定是能引起一些风潮的。
“都先备着,届时再稍作调整。”许氏想了想说道。
随后,几位老人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比如新发现的什么原料,比如染司又命名了什么颜色,又出了什么新鲜的配色等等。
古青娅许多听不明白,说真的,她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的了。
下午的时候,他们就回去了,而沈山庆在姜荣安的劝说下,也收拾了下行礼过来,只一个不大的包裹,对于许氏好奇的提问,他也不会说不耐烦,都很耐心地回答了,总之,不论容貌还是言辞,在老人面前是很讨人欢喜的。
到家的时候,卢尚棋已经回来了,姜荣安这才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未出嫁的表妹,多了一个陌生男子,那真是不适合,可是事情已经答应了,总不能临时反悔。
姜荣安无奈,只好跟沈山庆说了下这个问题,只能委屈他回避一下,尽量不出现在卢易彤的面前。
毕竟卢易彤的年纪适中,正是少女梦幻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