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霄宗的裴东楼和陆北玄,江湖散修赵承瑾和青域番僧迦南法师。”
这时金长老开口道:“这时自洪水城过来的顶尖高手有点多,其他人还好,那散修赵承瑾是什么人?”
水长老道:“只知道他是帝都人,善使刀法,曾一刀斩断巨浪,据说年纪不过十八岁,值得关注。”
等几位长老交流完,那名弟子才接着道:“烈火城来报,初试通过者二十七人?!前来观礼者三百余人,这一场倒是被我派弟子烈碧光一人镇压了。”
火长老听罢,哈哈笑道:“不错,不愧是我女儿。”
向来与火长老不对付的水长老道:“老烈,你这样纵容你女儿,不太妥吧。”
火长老道:“那又如何,怪就怪那些到烈火城参加初试的人时运不济。”
水长老正要争论,只听主位上的星尊开口说道:“好了,你们让他说完。”教主开口,五位长老自然并无意义。
那名弟子最后汇报道:“厚土城来报,初试通过者六十一人,前往观礼者七百余人,我教左小青晋级,另还有神拳门海无量值得关注。”
“说完了,你退下吧。”土长老说道:“本次论道武会参战者合计二百六十二人,观礼者接近三千余人,算得上是历届最高。”
星尊最后说道:“这次武会事关重大,各位都要尽心尽力,确保武会正常开展。”众长老皆起身领命。
第86章 留字()
六月初六,风朗气晴,惠风和畅,天气极好,赵承瑾等等二百六十二名参会者在使者的引领下前往天门山。
这里不愧是五行教总坛所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在大道之眼的观测下,赵承瑾还发现了诸多依靠五行之力布置的攻击阵势,防御阵势和围困阵势,因为是论道武会,云集于此的外来武者很多,这些阵势基本处于隐藏状态,即便如此,赵承瑾也可以断定一旦这些阵势发动,其威力必然不容小觑!
一路走来,大大小小数十处五行阵势汇聚在一起,依托于从“天芒神石”上吞吐出的五行之力,组成了一座巨型的五行大阵,使得整个五行教总坛几乎坚不可摧。
“难怪五行教有底气举办这样的武林盛会!”赵承瑾心中感慨道。需知历次武会都有来自天下各地的江湖豪客前来参与,其中鱼龙混杂,难免会混进一些心怀不轨的野心家,五行教却依然屹立不倒,并且声势显赫,初代祖师布置的五行大阵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天门山的景致也非常之美,六月初的天门山上,已经是绿树成荫,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小桥流水随处可见,可以说景色极佳。山道岩石之上还能看见不少前辈高人,武林名宿遗留下来的墨宝,更是给天门山增添了许多底蕴。
赵承瑾一路走一路看,收获很大,因为有不少前辈高人会将自己的武道意境融入自己所写字中,比如给赵承瑾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刻于崖壁顶端的“道”字,落款是太清道太素真人,太素真人是谁?太素真人可是“天下三宗”之一太清道的杰出传人。
众所周知“天下三宗”分别是大光明寺,神霄宗和太清道,是为九州武林之魁首,其中大光明寺就在大魏境内,收徒宗旨讲究有教无类,纵是恶人只要诚心皈依,放下屠刀,大光明寺也会对其大开方便之门,其门人弟子遍布天下,俗家弟子,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真传弟子加上老辈高手,大光明寺的门人有万人以上,真正是势力庞大。
神霄宗讲究的是精英教育,只收根骨绝佳之辈,纵是如此,神霄宗弟子也有数百人。但太清道不同,太清道每代只有一名传人,这名传人的根骨、悟性、天赋、资质无不是万里挑一,能以一人挑一宗!可以想象,太清道历代传人是怎样的惊才绝艳之辈!
这太素真人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人了,昔人已去,道印留痕,这诸多石刻中就以这枚“道”字石刻给人印象最强!
除此以外,还有一幅石刻让人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刻在“道”字旁的一个“剑”字,落款是李银河,这个“剑”字给赵承瑾的感觉十分纯粹,纯粹的锋利,纯粹的毁灭气息,给人一种无坚不摧之感,但其意境却不如太素真人留下的“道”字。
身旁的胡瑞见状解释道:“这是昔年剑圣李银河前辈初出江湖时留下的,如今看来,李前辈的傲然风骨自年轻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赵承瑾点点头,原来是李银河年轻时的作品,难怪意境不足,但也能看出此人的铮铮傲骨,他自信自己决不会输于太素真人前辈,事实证明,李银河的成就还在太素真人之上!
行至此处,五行教接引使者也停了下来,解说道:“此处乃是天门山金光崖,千百年来,无数前辈高人,青年才俊在此处留字提名,这些人几乎后来都成为了大成就者,诸位英雄如有兴趣,也可一试。”
听到这话,众武者议论纷纷,很多人表现的跃跃欲试。
五行教接引使接着道:“不过我要提醒诸位,金光崖上的岩石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由我教锐金堂弟子用金灵之气强化过的,其硬度堪比玄铁,且整个崖面光滑无比,若无神兵利器和高明轻功还是不要尝试的好。”
在场要参加论道武会的二百多名武者多是一流高手,自有自己的傲气,哪里受得了接引使如此一番“好意提醒”,当下就有几名一流巅峰高手仗着轻功高明纵身飞到了对面的金光崖崖面之上,取出手中刀剑就要下笔,哪知刀砍剑劈之下,悬崖表面岩石居然微丝不动,自己站在光滑崖面上不能长久维持,无奈反身退了回来。
五行教接引使见状并不吃惊,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需知即便是当年的“剑圣”李银河在年轻时也是凭剑锋之利才成功留字的。
其实要在这石壁上留痕,对在场不少真正的高手来说问题不大,但要写成字,难度就比较高,若是还写的歪歪扭扭的,还不如不丢人现眼的好。
陆北玄道:“裴师兄,你先来吧。”
裴东楼摇摇头道:“我就算了,想要刻字,非要多次来往于崖壁和平台之间不可,那样太失礼了。”
陆北玄道:“那我来试试。”
这时大部分江湖武人已经放弃了尝试,正观望间,陆北玄已经纵身飞到了金光崖上,手指上亮起了漆黑如墨的亮光,身形不断下坠间,陆北玄并指作笔,竟直接用手指在坚硬的崖壁上书写起来,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武功,指尖上的黑光所到之处,留下深深的痕迹,竟直接将岩石腐蚀。
陆北玄所刻的乃是“太阴”两个大字,字形飘逸,深的行书个中三昧,写至最后一笔,陆北玄并指往岩石深处一按,借力整个人腾空而起,然后写下了落款“神霄陆北玄留”,其在指法上的造诣可见一斑。
陆北玄写完落款,用力一拍崖面,整个人便荡回了平台上。陆北玄环视四周,最后对赵承瑾道:“赵兄,可要试试?”
赵承瑾洒然笑道:“好!”说罢整个人已经像大鸟一样腾空而起,飞至金光崖上方,同时凤血刀出鞘,半空之中,赵承瑾手中长刀舞成了一片残影,崖面之上血光四射,坚如铁石的崖面如豆腐般被轻易划出道道痕迹。
只见山壁上龙飞凤舞的刻着“山高绝顶我为峰”七个大字!
第87章 开幕()
当赵承瑾刻到“峰”字的最后一笔时,整个人已经在往下坠,赵承瑾不慌不忙,凤血刀往石壁里一插,止住了整个人的下坠之势。
赵承瑾握住刀柄稍一借力,整个人又像一只大鸟一样再次冲天而起,这还没完!半空中的赵承瑾右手虚握,明玉真气凝于掌心,形成的强大吸力将凤血刀再次吸入手中,长刀连连挥舞,赵承瑾又在落款位置写下了“帝京赵承瑾留”几个小字。
写好后,赵承瑾颇为满意的点点头,返身一跃,跳回到平台上,还刀入鞘,动作潇洒从容,十分具有美感。
“好刀!好一把削铁如泥的神兵!”这是裴东楼在夸奖赵承瑾的凤血刀。
“山高绝顶我为峰!赵兄好大的气魄!”这是胡瑞所说的话。
好大的气魄!这也是在场众人对赵承瑾的看法。
不远处孙仲不由叹道:“如此年轻就有一身惊人的武功,总有一天怕是能成为另一个李银河。”
一行人在平台出又停留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去,直到最后,除了从头到尾一直没出手的五行教弟子,只有赵承瑾和陆北玄两人成功留字,其余一干人等皆铩羽而归。
路上,胡瑞说道:“赵兄可曾听说过天门山的传说。”
赵承瑾道:“愿闻其详。”
胡瑞侃侃说道:“传说上古之时有神石落于此地,这神石就是众人皆知的天芒神石,此乃五行教立身之根本。神石降落时将天门山主峰正中冲出一个大洞,从山前观看,形如天之门户,天门山因此得名。”
赵承瑾道:“那倒是要见识见识。”
胡瑞道:“就在前面,我们马上到了。”
终于走到了峰顶,接引使朗声说道:“诸位,上面就是我五行教主峰五德峰,到了上面,我们就能看到天门了!”
上得峰顶,赵承瑾极目远眺,正前方是一片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群,应该就是五行教总坛无疑。宫殿后方,一处更高的山峰隐约可见,太阳高升,驱散了眼前的云雾,这座“天门”完全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高大巍峨的山峰从中间被神石洞穿,形成一个斜着向下的圆形孔洞,其形玄朗如门,拔地依天,态势崔嵬,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宛若一道通天门户。
天门洞内氤氲蒸腾,景象变幻莫测,时有团团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时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丽神奇,宛如幻境,似蕴藏天地无穷玄机。
看到如此神奇景象,众人皆惊喜不已,神石之伟力,自然之造化让人陶醉其中。
一旁的胡瑞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说道:“上古之时,五行教祖师见霞光自峰顶出,紫气腾绕,盈于洞开,溢于天合,以为祥瑞,后又于五德峰上得天芒神石,遂于此地创五行教一脉。”
赵承瑾也附和道:“天门灵光,名不虚传,我有些迫不及待的要看到天芒神石了。”
在赵承瑾大道之眼的观照下,一道五色灵光自五行教总坛的某个位置冲天而起,穿过“天门”与九天相接,又朝着五个不同方向冲去,灵气长河几乎凝成实质,因此就连常人也能看到“天门灵光”这一奇景。“天芒神石就在五色灵光冲天而起的位置!”赵承瑾心中笃定道。
此时陆北玄也说道:“传言天人强者有摧山断海之能,大概就是如此吧。”
“总有一日,我也能做到!”赵承瑾自信道,有“星痕”之助,再加上自己的勤练不辍,自己早晚能达到天人之境,甚至有所超越也尚未可知。就看天芒神石这一天地灵物能给自己多大的收获了。
进入五行教总坛以后,在接引使的带领下,赵承瑾等人到了演武场内,整个演武场呈椭圆形,占地极广,比武较技的场地被均匀的分成了八份,中间有厚土堂弟子制造的挡开。上面的看台容下大几千人不成问题,如此大的演武场应该是五行教为举办“论道武会”特意造的。
此时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