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田野的问题,让因为观众的热情有些高兴的王亚东,脸色再次沉了下来,沉吟了一会才说道:“确实会有一些,不过如果子安能够掌控得好的话,应该问题不会太大。”
“您刚刚说这是你这一季到现在见过最美的词,有多美啊?”女人关心的角度与男人永远是有着差别的,张有玥现在很好奇,王亚东眼中的最美,究竟是什么样的。
“就是很美,很美,像爱情一样的美。”想了半天,王亚东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最后只能说了这么一句。
“很美很美?像爱情一样?”
“对。”王亚东继续说道:“不过我很好奇,他这个年纪,是怎么懂得我们那一辈的爱情的。”
王亚东的话与表情,不仅让田野和张有玥,连着最边上的梁军都好奇了起来,只不过此时的王亚东已经收住了声音不再开口解释。
因为,子安的表演已经开始。
还未开唱,子安闭着眼睛,在台上随着前奏轻轻摇摆的样子,就已经吸引了现场的观众。
不,准确点的说,大家都是被那淡淡的,有些飘逸灵动的前奏所吸引。
那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只是在大家都沉醉在这样的节奏里时,王亚东却皱起了眉头,眼光在子安和音乐组之间来回扫视着。
“王老师,怎么了?”边上的张有玥也发现了王亚东的异常,开口询问着:“是有什么不对吗?”
“前奏不对。”有人询问,王亚东顺嘴就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前奏不对?难道是节目组谱子搞错了?”一听前奏不对,张有玥心中也是一惊,不过一会她又回过神来,疑惑着对王亚东问道:“那也不对啊,如果前奏不对的话,这时候的子安应该会出声吧?”
“这也是我所疑惑的地方。”王亚东摇了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昨天最后一次彩排的时候,您不是有事出去了吗?”边上的田野听着两人的对话,开始插话说道:“会不会是最后子安自己感觉嗓子不行,所以改了歌了?”
“嗯,不排除这个可能。”田野的话,加上子安现在的状态,也让王亚东和张有玥稍稍放下了心。
只是,说是这么说,但是王亚东心中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说出来。
既然换歌了,为什么没有人跟他说?
不仅仅刚刚的串场词没有人来跟他对改,就连歌名都没有人提醒他改。
难道真的是节目组和子安那边一时忙完了?
第88章 从前慢()
“我记得,早先少年时
打击还诚诚恳恳
我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说一句是一句
。。。。。。”
在王亚东的疑惑中,前奏终于过去,子安也开口唱了起来。
这一开口,王亚东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没人跟他说歌名的事了,因为歌词几乎没变,歌还是这个歌。
只是这个曲子完全变成了另外一首歌,一首王亚东没听过的版本。
这还不仅仅是编曲不同,而是整个歌的谱曲都不一样。
以前只看过一首曲填不同的词,但是一首词谱不一样的曲,他还是第一次见,他真没想到,子安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王亚东心中情绪来回变换的时候,其他导师与观众,却是已经完全沉入到了子安的演唱中。
正如王亚东开始与张有玥他们解释的一样,这是爱情,一首关于美好爱情的诗。
前世木心先生的这首诗,被无数人喜欢着,也被很多人改编着,诗歌诗歌,美好的诗词,总能谱上美好的歌曲,唱出与朗诵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美。
之前选歌的时候,因为声音条件所限,子安最终选的是刘胡轶的那一个版本,这也是前世的他,听到的关于这首诗歌的第一个版本。
慢悠悠的曲子与木心先生的诗,简直就是绝配,再加上最后那淡淡的吟唱,更是让子安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瞬间爱上。
但是谁想到临了临了,居然感冒了,整个嗓子也出了些小问题。
在最后一次彩排,子安还尝试了一下,虽然影响很小,但是还是会破坏歌曲整体的美好。
这时候的他,想起了燕池的这个版本。
他记得前世很多人对这一版都有着一个经典的评价,那就是:
第一遍听到的时候:这唱的是个啥?
第二遍听时:还是看歌词算了,这曲子真是侮辱了先生的诗;
第三遍听时:还行吧,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听;
第四遍的时候:调调其实也不错,还能听得下去;
第五遍:我去,越听越好听啊。。。
第六遍: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必须每日循环。。。
前世的子安,也是因为偶然间搜索刘胡轶的那首时,才搜到的燕池的这个版本。
刚开始,子安还以为是别人翻唱的,结果一点开,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飘逸灵动的前奏,一下就吸引了子安,只是在燕池开口之后,他就想退出去,他觉得与刘胡轶的相比,差得太远,一度让他以为是燕池改编改得太差了,后来才知道,燕池的版本貌似更早一些。
直到有一次带着耳机听歌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跳到了这首歌,那时候的子安两手都是东西,没法去换歌,只能是想着“忍受”一下。
谁知这一忍,就是忍成了无法自拔的单曲循环。
以前听刘胡轶的那版,虽然喜爱,但是总会感觉他的副歌部分扬起得有些过,与整首歌相比较,少了一些木心老先生这首词的味道,也缺了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
而燕池的那一版,虽然不完美,虽然有些鼻音和咬字的问题,但却能在你听的过程中,用她那不算很正宗的慵懒京腔,一点一点把你拉回过去。
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古老的城墙,拥挤的小巷,各式各样的手艺人,下棋遛鸟的老大爷,还有那些光着屁股穿街过巷的小孩,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就像是木心先生这首诗中的场景。
这种完美的融合,也成就了子安的无法自拔。
还有一些不同的是,刘胡轶谱曲的时候,几乎没怎么改木心先生的词,但燕池确实加了很多助词和语气词。
让这首歌也更加的贴近了生活,更加具有烟火的气息。
这也许,也是子安当初爱上这一版的原因吧。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钥匙精美又样子
钥匙精美锁好看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因为感冒稍稍带着一些的鼻音,不但没有影响整个歌曲的美感,反而让它更多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观众们都在静静的听着,也不知道是因为刚刚与王亚东的约定,还是因为子安的歌声让他们安静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爱情,真的是好美啊。”当子安一首歌唱完,主持人来到台上,先是感慨了一番:“不过在这个快餐文化横行的时代,这样的日子,好像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不是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是我们的心不想回去了。”对于主持人的话,子安不敢苟同,反驳着说道:“因为我们在害怕,害怕自己的脚步太慢,跟不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说得真好,可是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首歌的呢?你遇见过这样的爱情吗?”对于子安的反驳,主持人没有一点尴尬,还很是赞同他的观点。
他也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开始抢起了导师的饭碗,颇有种与子安就在这个舞台上深入讨论的意思。
“我想,这样的爱情,王老师他们这一辈的人应该很清楚,您应该问问王老师。”好在子安还算比较清醒,并没有忘乎所以,反而是顺其自然的把话题引给了导师这边。
“你呀,刚刚差点没把我给吓死。”话题一递到自己这,王亚东就埋怨了起来:“我刚刚还以为谱子演奏错了呢,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
“咦?不是换了歌吗?”王亚东的话,边上的田野和张有玥都惊咦了起来。
“什么情况?”只有最边上的梁军,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哈哈哈,歌确实是换了。”
“那您刚才的意思是?”这下张有玥是真糊涂了,完全搞不懂王亚东在说什么。
心中还在划着问号脸:难道这就是年龄的代沟?
“歌确实是换了,不过。。。”王亚东又开始了他说话大喘气的那招,直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才慢悠悠的说道:“不过词没换,只是换了另一个版本的曲子?”
“不一样的改编?”
“不是,是完全另一个风格的曲子。”对于他们这样的疑问,王亚东也是感同身受,毕竟刚刚他也有过这种想法。
“好想听另外一个版本啊。”被王亚东勾起好奇心的张有玥又一次问道:“既然王老师你听过两个版本,那你能跟我们说说哪一个更好听吗?”
“这个。。。我只能说各有千秋,都不差。”考虑了一会,王亚东还是给出了一个算是比较公允的答案。
“啊啊啊,你这么一说我就更像听了,可是为了子安的嗓音考虑,看来我只能暂时忍住了。”被王亚东说的心痒痒的张有玥,最后还是放弃了让子安再唱一下另一个版本的想法。
在张有玥纠结的时候,田野却是抓住了另外一个问题,问起了台上的子安:“子安,我必须赞美你这首歌,它的词就像诗句一样的美丽,我能问一下你这首词的创作是怎么样的灵感吗?”
“田老师真厉害,之前彩排的时候,王老师也问过我这个问题。”
“哦,是吗?那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我告诉他,这确实是一首诗改编的。”子安巧妙的避开了创作灵感的事,直接说起了这首诗。
“额?真的?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为什么我们没听过?”
“当时我也和你一样,这么问的。”王亚东又开始在边上笑着插话起来。
“哦,那你知道这首诗是谁的作品咯?”
“当然。”王亚东自得的样子,就像是这首诗是他的作品一样,还好他也就是吊一下众人的口味,并没有耽搁太久,就了出来:“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哇,不是吧,真是子安自己写的啊?”一位观众忍不住高呼了起来。
虽然心中早就有了猜想,但是王亚东这样明明白白的肯定,还是在观众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什么不可能的,你没听说过,每个优秀的民谣歌手,都是一个三流的诗人吗?”那人边上的另外一名观众回答着。
“可这首诗,你认为是三流诗人写出来的吗?”
“也是。”那位边上的观众沉吟了一会又说道:“不过你认为子安是一般的民谣歌手吗?那可是引领民谣新潮流的人物。”
“嗯,听你这么一说,貌似也挺有道理。”
。。。。。。
在导师和观众的讨论中,子安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那天就是这样,不给自己辩解的时间,直接把木心先生的作品,安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