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是不是大阿哥做出陷害太子之事,怕事情败露,反而诬陷给了八哥呢?”
“铁定是如此的,大哥仗着军功,一直看不上太子,现在八哥得势,他一定眼红,才陷害八哥的。。。。。一定是如此的;。。。。。。”
想通了这一切,十爷立马去大阿哥府上去了,等张真真听到消息的时候,自家爷已经将大阿哥给狠狠揍了一顿。
自然自家爷身上也有伤势,不过不算很严重。
这事最后就闹到皇上那边去了,十爷跪在皇上面前就告状说是大阿哥陷害他八哥的。
康熙正在看折子,对于老十的鲁莽只是不开心,则没给好脸色的问道:
“老十,你可有证据?”
“皇阿玛,儿臣与八哥交情甚好,那张明德之事,儿臣早就听说了,可绝对不是大哥所说的那样?”
“你说说看。”
“当时那张明德说要找人去杀废………二哥,八哥二话不说,就将那张明德给赶出去了,至此就再也没用过,他………一定是怀恨在心,才诬陷给八哥的。。。。。求皇阿玛您一定要查清楚,还八哥一个清白。”十爷也算是仗义,没有将大阿哥给勾搭出来。
康熙不能听信他的片面之词,这会儿十四爷和九爷过来了,说的话跟十爷说的别无二话。
康熙这才相信了。
可是康熙依然无法面对自已的失误,则说道:“胤禩明知那张明德要陷害太子,却不上报,其心可诛,念在顾念兄弟之情,就不追究了。至于张明德罪大恶极,凌迟处死。”
“是,皇阿玛。这事就交给儿臣去办。。。。。。”十爷抢先说道。至始至终,大阿哥的都没说什么。
康熙爷没有追究他什么事情,就像是忘记了一般。
就是因为康熙什么都没有说,所以他们才觉得对八爷的处置有些过分。
想要求情,可是却又害怕。
几个兄弟出来之后,老大亦是一头虚汗。
十四不久前刚打了板子,走路亦有些困难,最后颤颤巍巍的离开了,对于大阿哥他则选择了漠然。
至于九爷却无法做到淡然,瞪了一眼大阿哥,自行走了。
只因为他八哥说过,欠的人情,这次一次还清了。
人情不过是惠妃娘娘的养育之恩罢了。
十爷处置了张明德心下痛快就回府去了,之后邀请自已的媳妇去八爷府上问问,张真真自然愿意前往,现在皇上就怕兄弟们聚在一块………结党营私,他们这群后院的女人,这时候倒是派上了用场。
张真真不担心八阿哥府上开销不下去,毕竟除了九爷那边的支柱,八嫂亦是十里衣铺子的股东。
八福晋面对如此大事,处事不惊。张真真问道:
“还好吗?”
“早已经料想到是如今这个局面了,好与不好有什么区别?”
“这个局面又没什么不好,至少不用担惊受怕了。”张真真宽慰说。
“你担惊受怕什么,十爷在怎么样也不会被人推到那个位置,成为靶子。”
张真真没回应这话,十爷一直被八爷九爷当靶子。
“八哥怎么样了?”
“能怎么样?前几日还被皇上召见,叙父子之情,后几日就被皇上训斥,母妃低贱,堪当大任。他最近一病不起,食药无用,这也算是报应吧。。。。。”
报应?
何以用到报应这两个字。
“八嫂也别瞎想,现在八哥的冤屈已经被洗清,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重新得到皇上众用的。”
“哎,阿真,你不明白。。。。”
八福晋欲言又止,怕是不好最终是没有解释何为报应?
张真真不想知道太多,辞别了他们,回去命人将东西给康熙悄悄的送去了。
这次写的则是太子之事,乃是梦魔所侵袭,四十八年胤礽复立太子。
康熙莫名的接到这封奏折的时候,心情说不上来,可不一会说三阿哥觐见,康熙将奏折搁置一边,面见了自已儿子。
三阿哥胤祉举报大阿哥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
康熙瞬间怀疑,写奏折之人乃是自已的三子,可是他的目的呢?
复立太子之后他不就彻底没有了成为太子的希望了吗?
所以康熙的怀疑,未成立。
最近他苦思冥想,要如何复立太子,三阿哥的话,的确是给他找了理由。
在没有查到奏折乃是谁写的之前,康熙不能打草惊蛇。
说来奇怪,这么多次了,康熙愣是没有查清楚,这奏折乃是如何被送进来的,而他处置了无数的暗卫,就连小喜子都惩罚了。
愣是没发现是谁在背后捣鬼?
越来越多的谜底,虽然让康熙难懂,可是眼下太子的事情,迫在眉睫。
今年的这个年,好多人都没有心思过,不过康熙依然是吩咐各家在宫里面聚聚了,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张真真这是在成婚之后,第二次见过皇上,比以往憔悴了许多,张真真知晓,今年发生的太多的事情,在康熙的意料之外。
今年过于冷清,惹得太后想念了锦博了。
太后问道:“十阿哥啊,锦博什么时候回来啊?”
由于锦博被她送出国的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在说今年锦博又大张旗鼓的给各家送礼物,深怕大家忘记他似得。
估计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锦博有让大家给他说情的嫌疑。
“皇阿奶,锦博来信说,学有所成就回来了。”老十起身回答,他也不知道锦博什么时候回来,低头望了一眼张真真,见她只顾着吃,没吭声,伸脚踢了她一下,张真真装傻似得问道,“爷,你踢我干嘛?”
两条腿长在她腿上,想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回来了。
张真真说的话不大不小,让太后听到了,太后对赫舍里氏雪芙,不温不火。
因为没有人告诉她,此十福晋就是彼十福晋。
“难道是某些人虐待我们家锦博了?”太后开始发火了,人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了,又离张真真比较远,没看清楚张真真的长相。或者是看清楚了张真真的长相,明白十福晋就是以前的张真真,太后是故意如此的做法。
因为太后也是记仇的。
而大家虽然不明白,一向慈祥的太后为何会冲着十福晋发火?
难道是十福晋,有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皇阿奶,没有的事,锦博不是出外游学去了吗?现在不能半途而废?”
“女孩子家家的,学什么样人的东西,我们大清的师傅难道还不够用?”
“。。。。。”老十低着头,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
难道大清的师傅还不够用?就算是自家姑娘五谷不分,将来一样能嫁个好人家。
“将锦博接回来吧,这宫里面没有了她,怪冷清的。”
“是。。。。”老十回答说。
可是张真真却为难了,问题是谁去将锦博接回来?
又有谁知晓锦博在什么地方?
没有人,那张诚等人怕是也不晓锦博的具体为止吧。
“回来之后,也该给孩子说门好亲事了。最近蒙古那边有几位老王爷老是在哀家耳边唠叨,说蒙古那边谁家孩子出息,能言善战,将来铁定是蒙古的苍鹰。。。。。”太后打的是这个主意,想要将锦博嫁到蒙古去………和亲?
张真真没啥意见,不过老十不愿意了,说道:“皇阿奶,锦博不能嫁到蒙古去?”
“老十,你说什么?”
张真真拉了拉十爷的衣袖,示意她稍安勿躁,起身替十爷说道:“太后息怒,十爷只是爱女心切,可是十爷虽然是锦博格格的亲生阿玛,可早在几年前,锦博就已经过继给了四爷,太后若是想让锦博回来,怕是要让四爷去将她寻来了。”
四爷一听这话,立马起身说道:“皇阿奶,这事孙儿必定会尽心尽力的。”
178戳德妃娘娘的心口()
178、戳德妃娘娘的心口
十爷还想说什么,可话还未出口,就听张真真客气道:
“那就麻烦四哥了。”
十爷瞪了一眼自家媳妇,最后还是气馁的坐下了。
锦博的事情,他有心无力。
不一会又听到太后说道:
“皇上,听说十爷府上连个侍寝的妾侍都没有,十继福晋新进门,怎么连这个规矩都不懂?”
什么规矩?
张真真抬头去看老十,只见老十又重新起身道:“皇阿奶,她陪嫁带来的丫鬟,都被孙儿收为侍寝丫头了,在府里面呢。”
老十回头,与张真真的眼神撞上,连忙别开脸。
侍寝丫头?
原来是这个事情,那赫舍里家的确是送进不少陪嫁丫头,不过都被她打发到外院去了。
府中的事情,现在由她打理,老十收没有收侍寝小妾,该是传不出去的。
在说那郭络罗氏彩旗和滕妾在她嫁进来之前,就被老十给赶走了。
难道?
该是郭络罗氏不安分,向宫里面告状了。
不过也该是将她们接回来的时候了。
默默地吃着饭,听太后的教导,看一些经年如一日的节目。
没了锦博那些个活泼的孩子,宫里面还有其他孩子,只是都没有锦博活泼罢了。
弘晋几个小孩子,已经长到该成家立业,不适合在宫中多呆着了。
只是太后貌似兴致很好,则对皇上说道:“皇上,各个府里面都有侧福晋,就咱们十阿哥没有,您不能这么偏心。”
“这事,儿臣也有考虑,只是没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皇额娘若是得空,帮忙看看。”康熙若有似无的看了一眼张真真,以往有很多人想给老十塞人,可到最后都无疾而终。
这次若是太后亲自过问,那张真真如何拒绝呢?
“这事,哀家已经选好了,就是。。。。。”太后还未说完,就听老十嚷嚷说,
“不能。。。。。”
老十一着急就容易激动,一激动就什么话都敢说出口,只听他又说:
“孙儿不要侧福晋。”
“胡闹,以前是有阿真在,皇阿奶可以仍由你们胡闹,可是现在你已经是当父亲的人,府中子嗣单薄,实乃不孝,难道你想要当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吗?”
不忠不孝,这顶帽子实在是太重了。
张真真可不愿意让十爷担下这个名声来。则问道:
“太后娘娘,不晓得您说的是哪家的姑娘?”
“瞧瞧,十爷新娶的福晋就是不一样,温柔贤淑啊。”太后夸赞说。
“。。。。。”是温柔‘闲’淑。
“告诉你们也无妨,是兵部尚书的女儿,瓜尔佳氏淑贤,还。。。。。”太后接下来说了什么,张真真没心思听,因为不管是谁,他们都不会有好下场。
“是,奴婢这几日就回去准备准备,好迎新人进门。。。。。不知几日迎新人进门时间好呢?”张真真问道。
一边的十爷,只能低头不语。
据他的了解,张真真不会这么痛快的答应。现在他答应,肯定有阴谋。
太后说了时间,最后十爷则安顺的回答说:
“孙儿会回去好好准备的。”
在外人看来十爷很没出息,连纳一个侧福晋都要尊听张真真的话。
太后见这两人同意了,心情很好,又陪着听了几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