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嫌妻当家-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乔明瑾肯定的回答,激动异常。嘴皮子都有些颤抖,放在腿上的双手都在打摆子。

    开铺子,这可是他们爷孙三代人的愿望啊。

    当个挑担的货郎,一年到头挨了多少的白眼,被人打砸了多少次筐子,被人围着抢东西都不知经历了几次,父子几人走破磨穿扔掉的鞋子堆在一起都能成一座鞋山。

    风里来雨里去的,不说吃上热食了,有时候一天下来连口水喝都没有。

    他太渴望有个能遮风挡雨,安安稳稳在店里就能卖东西的铺子了

    而姚平的长兄姚富则是问道:“乔娘子真的愿意出资给我们?”

    他二哥姚贵则问:“乔娘子能帮我们买到马车?让我们把生意做到临县?”

    乔明瑾一一点头。

    最后还是姚平问到点子上:“乔姐姐是说以后都按一百两来算干股?不管我们家以后积累到什么程度?”

    当时乔明瑾很是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她了解下来,这一家子都是货郎出身,走街窜巷,虽然见过行行色色人等,嘴皮子也利索,但都是没念过什么书的,顶多也就认得一些日常用字及算数罢了。

    但没想这个姚平虽是父子四人中最小的,但却是最精明的一个。

    乔明瑾当时就回答他:“是的。不管你们以后生意做到多大,哪怕铺子开到京城,我都不会分你们的股子。最起码三年内,我都会以最初投入的一百俩来算。毕竟以后经营如何都是你们自己的本事。我不能太贪心来分你们的成果。三年后,你们可能解约,或是再商议。但是有一点我也得说明了,就是哪怕前几月或是前一年你们一个月赚不到二十两银子,从次月开始我也是要每月收二十两红的,哪怕你们自己贴钱给我。”

    当时姚家父子齐齐对视了一眼。就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

    随后也很是顺利,只次日文书也在衙门做了公证

    定了文书后,也很巧,乔明瑾得知有一批从战场上流下来的老弱战马要卖,便让他们以三十两银子买了一匹。又了五两银子做了一个特别的车厢。

    有了车子后,备的货也就多了。不再是一根扁担两个大箩框了。

    货物备得多。又有了马车,走得地方也远。挑的都是远离城镇、去市集不便的山村。那一马车满满当当的货物,很快就在偏远的山村里卖了个精光。

    然后也不空车打回,又从各个山村里收了不少山珍山货、蜂蜜、皮子、野物等等,在回来的时候,分了一二三等,用小竹篮做了精致包装。在青川城里又卖了个精光。

    很是大赚了一笔。

    接着乔明瑾又指点他们往当铺去专门买一些别人死当的旧衣,然后拿回家桨洗翻新,运到临县的乡镇去卖。

    那当铺的衣物也不是太旧。最码也是六成新以上,不然当铺也不会收。能当到当铺里的衣物,一般也是比较好的衣物,或是皮子,或是绸衣锦锻。

    没听说哪个当铺收粗布衣的。

    当铺一般也瞧不上衣裳这门生意,不仅要有专门的人来打理,还要腾出地方放置,若是没人买放得久了,还要遭虫蛀。

    所以见到有人专门来买,两相便利之下,也只在典当价格上加高了一点价钱就痛快地卖给了姚家父子。

    父子几人把衣物拿回家桨洗翻新后,起码又有了*成新。

    也没定太高的价格,只在买价上加了两成。相比于买这样一件新衣的价格实在太实惠了。

    有些庄户人家在布店买不起成衣的,或是有些小户人家想着在过年过节时、或是有访客的时候能有件好衣裳打点门面的,瞧着这与新衣相差无几的成衣,价格又能接受,便很是爽快地掏钱买了下来。

    很快那一车旧成衣便在临县抢购一空。

    又是大赚了一笔。

    父子四人高兴万分。

    乘胜追击。在回程的时候又在临县的几个当铺把所有典当的旧衣都买了下来,回来后桨洗翻新,又以同样的手法卖到青川县或是别的县镇

    如此捣腾几回,很快就攒了一笔钱。

    后来,乔明瑾看旧物翻新大为可为,又指点父子几个专门到旧货市场,或是要搬家换宅的人家那里把人家不要的旧家具、旧门窗板材、旧书、旧盆、石料什么的统统都淘换来。

    回家翻新了,再把他们卖到需要的人手里。

    那些旧的家具,有好的木料的就卖给木匠铺子。那些木匠寻一些好的板材可不易,东西旧了,他们可以翻新,或是改大为小。

    比如把大的、破损的紫檀屏风改成小的板材做成梳妆匣子,再精雕了牡丹芍药的,再上了颜色,谁还能看得出来愿来是什么模样?

    一个紫檀木的梳妆匣子,还怕没人买吗?

    那些旧货全部以旧翻新,或是改头换面,很快便又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

    只一个月功夫,姚家又相继买了两辆马车。

    一人在家备货,三人分头往不同的地方去。有了马车,不仅回程便利了,还能及时补货了。

    就在上个月,姚家已是在青川县租了一间小门面开起“姚记杂货铺”来了。

    圆了姚家三代人要开铺子的愿望。

    开张那天,乔明瑾没去。

    据后来姚平跟她讲,他父亲在鞭炮声中泪流满面,一整天坐在柜台前还舍不得离开

    姚家得了乔明瑾的指点,生意自然是节节攀升。

    他们都有走货的经验,知道备什么货物。什么样的人又需要什么样的货物。又因为他们兄弟几个还在外头跑货,有些货物在店里卖不掉的还能往外、往远里销。

    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那些比城里的铺子稍次一些、哪怕价格稍高一些的货物也很快在各个村子里卖了出去。

    而他们回程时,又从村子里低价买回一些庄户人家自产的木盆、木桶、竹篮等木制品,或是山珍、山货、鸡蛋等等放在店里卖。

    拿货的成本低了,自然售价也比别人低。姚记的生意自开张以来异常红火。

    姚家父子几人每天嘴都合不拢。

    而乔明瑾投出的本钱虽然还没收回来,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她就按文书的约定开始拿分红了。

    她当然是很开心的。

    如此,她三个铺子一个月租金收三十五两,现在又加上每月能从姚家分得二十两红,这样算来,她一个月就能细水长流的稳定拿到五十五两的银子了。

    就算那根雕作坊半年一年才能卖出一件成品。她也不担心没钱用了。

    她当初投了一百两的本钱,虽然姚家全部家产未必比她多。按寻常人的做法,她可以拿一半以上的干股了。但是她没要那么多。

    她一个月要二十两要两成干股,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像她这样的情况,要两成真的不多。

    虽然看起来姚家前期可能一个月赚不到二十两,或者赚的钱要全部拿来贴给她,或者有时候。某个月生意极好,某个月生意低谷。

    但是她说得很清楚,她不计姚家以后家产会有多少生意做多大。她只以她最初投的一百两来算,将来若是她又投了钱,也是以她所投的本钱来算两成干股,不加上姚家的。

    这样看起来前期她是得益的,可是等到后来姚家生意做大,等姚家积累的本金达到千两银万两银之后,她这个两成干股就不划算了。

    所以姚家还是很会算的。

    当初姚平回去只一个晚上,一家子便商量好了。

    他们家相当于借别人的势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她这个投资者又不分他们的家产,还贴上不少的好点子,这等好事哪里去找?何乐而不为?

    所以自两家签订了文书之后,姚家便跟乔明瑾联系紧密了起来,偶尔会带一些吃用的过来给她们娘俩。

    当然这个事除了乔明瑾并无人知晓。她总要留一些后路。而明琦和琬儿见了,也只以为姚小哥是来讨水喝的。

    她也不担心姚家人会欺瞒她。

    那姚家短期内还要靠着她出一些主意的,他们家又没出过读书人,也没什么见识,还得靠着她出些生财的点子。

    等以后生意做大了她也不担心。

    一来她只以她当初投的一百两来算本金,只分她自己的钱。二来周家在那里,她可以狐假虎威利用一把,姚家哪里敢欺了她?三来,生意做大了之后,那二十两银子只怕姚家还不看在眼里的。

    好在合作至今,那姚家看起来,还是那种老实懂感恩的人家。若不是乔明瑾的一百两及那些主意,他们家哪里开得起铺子,买得了马车?

    姚平每次来都很是亲切地叫她“乔姐姐”。

    每回来还都不空手来。或是自家娘和嫂子做的一些吃食,或是一些从山里收上来的山货蜂蜜或是块糕点什么的,两个孩子每次都有口福的很。

    然后姚平每次都会在乔家坐一会,把这一段时间家里铺子的生意,走货的生意跟乔明瑾汇报一下。再从乔明瑾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或是指点。

    一个月二十两银子,对于周六爷那样的人家来说,不算得什么。

    不过对于在下河村生活着的乔明瑾来说,这些银子起码能让她们母女顿顿吃上干饭,再炒上一个肉菜,而不引得她心疼了。

    而且还有三年红收,很不错不是吗?

    ps:

    感谢“想飞的爱哭鱼,炫影,sxy1256”投的粉红票,感谢“taemiki,jansam”打赏的平安符,感谢“晴空萬月,一等空想家”打赏的香囊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卖() 
姚平走后,乔明瑾盯着四个五两的银锭子足有一柱香的时间。

    这些银子相比于她和琬儿刚搬出来时的十五个铜板,已是有着天壤之别。

    十五个铜板连一升糙米都吃不起。以前看女儿不作声地咽下割喉的粗粮,她见之酸涩无比后来给女儿买回一些碎米煮粥后,也舍不得多放一把给自己添一碗

    如今总算是口袋里有钱心不慌了。

    果然还是白的银子比银票看着更有感觉。

    除了有白的银子,家里也有了粮。

    家里的杂物房又扩了扩,里头靠墙堆着十来个大缸,比之家里原先装水的大水缸一般只大不小。里面装满了云家村娘家那边运过来的谷子。

    还有苏氏一家缴上来的四亩水田的租子。

    苏氏一家还很贴心地把一百斤谷子都脱了粒送过来。

    如今十来个缸子里,有两个大缸里装了白米,其余几个缸里则是装了谷子还有一些豆子、生、芝麻等杂粮。

    这年头没有铝打或是其他材质的谷仓,木桶虽然便利,但也不利于防蛀。还是这样黄泥烧制的大缸更利于存放一些。

    在缸口上面覆了几层油布,再压着盖子,然后再在盖子上放上一块大石头,这样就能防止粮食变质或是发霉长虫了。

    家里这十来个大缸的谷子,她们娘俩和明琦就是吃到明年都够了。

    作坊那边也专门僻了一间大的杂物房存了粮。

    家有存粮心不慌。看天吃饭总是有些那么不靠谱,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来个天灾人货的,还是多备些粮心里有底,灾年时就是有黄金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所以苏氏交上来的租子,乔明瑾都没有卖掉,而是全部存了下来。再加上娘家人送来的一部分,存够一年的粮,她也就安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