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块肥皂,换了七十个鸡蛋
加起来是十七块肥皂,换一百六十二个鸡蛋。
现在她还剩下十一块肥皂,丁小甜预测,最多还要两天左右,这些肥皂就会被换完,她能到手一百多个鸡蛋。
明天她就可以把一百个鸡蛋给袁会计送去,让她付十块钱,再把这钱给母亲。
但丁小甜却不想这么快给袁会计送鸡蛋去,她想拖上两天,不想让袁会计感觉到她的肥皂票很容易换到鸡蛋。
打定主意之后,丁小甜把鸡蛋和肥皂都放进了自己的随身空间,然后从随身空间里面拿出装着温水的水壶出来,倒水给女儿洗脸洗脚,然后陪着她上床,给她讲几个故事,哄着她睡觉。
女儿睡觉之后,她照常进入随身空间去看了看她种的蔬菜和栽种下去的水稻。
蔬菜和水稻的长势良好。
然后她在自己的随身空间里面转了转,看自己如果要培植蘑菇和木耳的话,在哪里搭建大棚。
转来转去,她只在小树的东边看见挨着水池有个二十平方的空地。
这块空地可以利用起来搭建大棚。
不过,要想培植蘑菇和木耳成功,需要的东西非常多,最关键的就是菌种和木耳菌丝,还有薄膜。
这两样在她帮助大哥栽种蘑菇和木耳的九十年代,只要出钱就能买到,而在这个年代,恐怕不容易买到,尤其是薄膜,丁小甜在供销社都没有看见过,只看见过塑料布。
塑料布用来作为大棚的顶子还行,可要用来装培植蘑菇的料,就成问题了。
没有现成的菌种和菌丝卖,丁小甜也可以自己培育,但是过程绝对复杂,成功率也不高。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丁小甜觉得说起培植蘑菇和木耳容易,她也有技术,但真正动起手来做就是困难重重,十分复杂。
光是搭建一个大棚,也要木头竹子和绳子塑料布等一系列材料。
现在的她手里只有十一块钱,或许搭建一个大棚下来,钱就所剩无几了。
如果她真要栽培蘑菇和木耳,也应该在她手里宽裕一点儿再说,所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尤其是菌种和菌丝,丁小甜需要找到人家现成制作出来的。
那种东西,她觉得小县城根本不可能有,有的话也是在省城的农业研究所,但是农业研究所的菌种和菌丝,不可能面对社会出售。除非能找到农业研究所里面的研究员,通过私人渠道,让人家帮忙培育一些菌种和菌丝,才有可能使得自己获得母种,然后繁殖出更多的菌种和菌丝,用于蘑菇和木耳的栽培。
综合以上,丁小甜得出结论,现在还不是建大棚,培植蘑菇和木耳的时候,条件并不具备,这件事需要延后。
在光荣小学校放暑假之前,她在小学做数学代课老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怎样认识更多的人,换到更多的物资,小赚一笔,给女儿买个小童车,是比搭建大棚栽种蘑菇和木耳见效更快的事情。
从随身空间出去的时候,丁小甜多摘了一些随身空间里小树的树叶,现在她习惯于在自己做的菜里面都放上一些这种树叶了。而且,她还把一部分树叶晒干了,揉成碎末装进小玻璃瓶里拿来做调料。
第二天去学校代课,中午吃饭的时候,古老师问丁小甜还能不能弄些鸡蛋来。
丁小甜问她:“你还要啊?”
古老师说:“不是我,是我爱人的钢厂的车间主任的爱人,她常上我们家来串门儿,看见了我放在厨房里的鸡蛋,问我哪儿来那么多鸡蛋。就是昨天的事情,你换给我的鸡蛋,我拿回去蒸鸡蛋羹,才用了两个,她看见篮子里面那么多,就晓得这不是从副食品商店里买的了。因为我们的副食品票一个月只够买十几个鸡蛋,所以,她就看出来了。后来,在她的一再追问之下,我就说了。她说她也愿意按照我出的那个价格买一些。你看,丁老师,你能不不能帮个忙,弄五十个鸡蛋来?”
丁小甜记得当初卖五十个鸡蛋给古老师,是算得八分钱一个。
卖给袁会计是一毛钱一个,如果说卖鸡蛋换钱,显然是不如卖给袁会计。当初卖八分钱一个鸡蛋给古老师,也是因为看在古老师在自己进学校后肯帮自己。但她介绍的人,再来买八分钱一个的鸡蛋,丁小甜就不太愿意了。
然而,如果古老师认识的那个公社钢铁厂的车间主任的爱人,她愿意用别的日用品来换鸡蛋,丁小甜倒是愿意的。
据丁小甜的了解,公社钢铁厂这个单位的劳保福利是很多的,包括劳动布的衣服,手套,胶鞋,肥皂等。车间主任家,这一类的东西不会少。
劳动布的手套,还有军绿胶鞋,这两种东西很受农村人喜欢,尤其是绿胶鞋,是最受村民们欢迎的鞋子,又耐磨又经穿,穿出去还上档次。
这样的鞋子,凭票在供销社买八毛五一双,黑市上卖是两块钱一双。
如果说一块肥皂跟社员们换鸡蛋是十个,那么胶鞋,一双可以换三十到三十五个鸡蛋,社员们想换的还不少。
所以,接下来丁小甜就对古老师说自己妈妈的鸡蛋没了,如果要鸡蛋的话,得向生产队里的社员换。只不过,生产队是不许用钱换东西的,要被人发现了检举出来,后果很严重。
“哎,真可惜。”古老师听了失望道。
丁小甜又说话了:“古老师,我倒是有个办法帮钢铁厂车间主任的爱人换到鸡蛋。”
古老师忙问是什么办法。
丁小甜说:“咱们生产队的社员很缺肥皂胶鞋这些,如果用这些东西去跟他们换鸡蛋,他们是愿意换的。”
古老师听了马上高兴起来了,她说:“有,有,有,我爱人的单位每年发下来不少胶鞋和手套,还有肥皂。这些东西,有些是票,有些就是现成的东西。如果说钢厂的工人什么不缺,就是这些东西不缺了,副食品粮食油和肉都缺。”
“那你可以去跟她说下,看她愿意用什么东西来换鸡蛋。不管是肥皂还是胶鞋,都行。”
“好,好,那我今天放学之后回去就跟她说。对了,丁老师,我家里还有多出来的胶鞋票两张,肥皂票五张,我明天给你拿来,你拿去买了胶鞋和肥皂,帮我换成鸡蛋行不行。”
“这个,好吧,不过,我不知道古老师的这些东西要换多少鸡蛋?”
古老师就算开了。
三毛六一块肥皂,八分一个鸡蛋,五块肥皂就是一块八毛钱,可以换到二十二个鸡蛋,多出来的那几分算了。八毛五一双胶鞋,两双就是一块七毛钱,能换二十一个鸡蛋。
加起来五块肥皂和两双胶鞋,能换四十三个鸡蛋。
如果肥皂和胶鞋按照黑市的价格算,当然不止换那么多鸡蛋,但是黑市上的鸡蛋要用钱去换,而不是物。家里的这些剩下的日用品,也没有渠道去换成钱,再说了,这点儿东西拿去换钱,要是被执法队抓住了,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还有,如果对丁小甜说这些肥皂和胶靴要按照黑市价来换鸡蛋,这就显得太计较,人家不一定愿意帮忙的。
古老师不好意思提出自己家多出来的肥皂和胶靴要按照黑市价来换鸡蛋。
接下来,她对丁小甜说的就是:“五块肥皂和两双胶鞋,丁老师帮我换四十三个鸡蛋吧。”
四十三个鸡蛋?
一听古老师说出的鸡蛋个数,丁小甜就知道这是按照八分钱一个鸡蛋,肥皂和胶鞋按照供销社凭票购买的价格算的。
这样的话,这个买卖就能做。
因为自己拿去之后,肥皂和胶鞋绝对要加价,拿去跟村民们换鸡蛋。
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帮古老师用肥皂和胶鞋换鸡蛋,钢厂车间主任的爱人紧接着也会跟丁小甜做这种交换了。
钢厂车间主任的爱人可是丁小甜相当愿意结交的人呢。
光荣公社的钢铁厂是个两千多人的大单位,这里面可是蕴含着不少商机。
丁小甜很快就答应了帮古老师用五块肥皂两双胶鞋换四十三个鸡蛋,不过,她也让古老师千万记住问一问钢铁厂车间主任的爱人,愿意用什么劳保用品换鸡蛋。
古老师笑着说:“你放心,她要是听说我用肥皂和胶鞋找你换了鸡蛋,肯定也愿意用这些东西跟你换的。他们两口子都是钢铁厂的职工,什么劳动布衣服手套肥皂胶鞋这些,比我们家多多了。”
丁小甜点点头:“要是说好了,我亲自去见她,帮她拿她家用不上的东西去换鸡蛋。”
“行!”古老师一口答应。
又拓展了鸡蛋的销路,这让丁小甜心情不错,吃完饭后,顶着大太阳,骑车骑得飞快,到了前进村丁家老屋时,她大哥大嫂还在家没去上工呢。
唐玉香看到女儿把自行车停在院坝里,又见她一头汗,赶忙叫她进屋坐着,顺手给她一把蒲扇。
丁小甜坐在堂屋里的一把竹椅子上扇扇子,女儿秀琳跑来了,爬到她腿上坐着,抱住了她,软糯地喊妈妈抱抱。
把女儿的头放到臂弯,丁小甜一边给她打扇,一边问她今天上午是怎么玩儿的。
秀琳毫无头绪地乱说了一会儿,眼睛就要闭不闭的要睡觉的样子。
唐玉香给丁小甜拿了一缸子温开水来,丁小甜结果来一口气喝了不少,然后把茶缸递给母亲。
“今天你倒回来得早,怎么样,学校的工作顺利吗?”唐玉香把茶缸放到堂屋的桌子上,拉了一把竹椅子在丁小甜身边坐下后问。
丁小甜笑着说:“都很好。”
这时候,午休了一会儿的丁建军从东屋里走出来,看向丁小甜说:“听见二妹说话的声音,就知道你回来了。怎么样,你在学校代课还适应吧?”
丁小甜把对母亲说的话对他说了,丁建军鼓励她好好干。
“二妹是个能人啊,这才去学校几天啊,就拿回来不少肥皂换鸡蛋。”李珍月跟在丁建军后面走出来不咸不淡地说,“对了,二妹,咱家的肥皂也要用完了,你那里还有肥皂没有,不如拿两块过来给我们用用。”
她以为这样说,丁小甜当着丈夫和婆婆不好拒绝,也不好提要用鸡蛋换肥皂。
没想到丁小甜说:“不好意思啊,大嫂,昨天拿回来的肥皂已经被生产队的社员换完了。这话你也不早点儿说,早点儿说,我就会留两块肥皂起来了。”
李珍月有些错愕,没想到小姑子说出这种滴水不漏的话来,既不让婆婆和丈夫觉得她不拿肥皂出来而不快,也真得不用拿肥皂出来。
“这么快,就换完了?”她不太相信地盯着丁小甜问。
“当然是真的,咱们生产队的社员夏天都缺肥皂,我同事让我拿来换的肥皂可是比黑市上的价钱低,大家抢着换呢。”丁小甜假装做出得意的样子说。
李珍月就看不得丁小甜得意的模样,说:“二妹既然回娘家了,有什么好事还是应该想到娘家人,没有娘家人帮你,那咋可能在娘家住下来,你忘了是谁帮你去修房顶,谁帮你打扫屋子,谁给你背了苞谷和菜去。”
丁小甜听她夹枪带棒地说自己对不起娘家人,不为娘家人考虑。
要搁重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