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铁青着脸听完一干人等,到处搜罗军火的汇报,尤其是当听到尼森公司拒绝提供军火时,差点就要破口大骂。

    没枪没弹怎么打仗?国民党高层,马上对即将发动的二次革命,心头涌上了层层阴影。很多高层人物,悄悄授意手下的心腹,在日本等地准备避难场所,万一事情不顺,即时开溜避一避风头。

    蓝白色的马莲花盛开时节,陈安的儿子降临人间,北方集团顿时热闹起来,甚至远在东北的张雨亭也发来贺电,袁世凯大总统更是派人送来了重礼。至于交恶的国民党人,倒是与李夑和一起投资实业的黄兴、于右任,联名发来一份贺电。

    稍过一段时间,李烈钧在江西正式发难,首揭讨袁大旗,二次革命爆发。

    陈安看着手上拿到的二次革命檄文,冷笑不已,真是笑话了,当初可是央求着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现在檄文上却公然写着袁世凯篡夺辛亥成果。

    这才不过二年而已,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国民党依然敢翻脸不认的厚黑学,陈安总算见识了。

    不过没时间理会这个事情,陈安又有其他大事要干了。新疆向甘肃求援,请求派兵支援抗击外蒙入侵。

    辛亥革命的突然爆发,是满清在外蒙古的统治也随之瘫痪。在沙皇俄国驻库伦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

    随后俄蒙联合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但是这个独立事件,并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不仅如此,沙俄在辛亥革命时,以护侨和增设领署卫队为名,公然派兵进入新疆,先后进占伊犁道和喀什道,悍然将新疆八道中夺走两道。

    在沙俄的鼓动下,宣布独立时,仅有七十多万人口的大蒙古国,实行穷兵黩武的大扩张战略,竟然武装起近六万的军队,先后对东北、华北、西北进行攻势掠夺,号称要从汉人手中夺回成吉思汗的土地。

    民国元年,外蒙古军连续袭取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进而攻取新疆的阿尔泰。民国二年六月,外蒙古军在沙俄顾问的指挥下,兵分三路,直扑迪化以北的察罕通古,妄图一举攻克迪化,彻底将北疆地区占为己有。

    时任新疆都督的杨增新,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绞尽脑计支撑了整整一年。这回遇到外蒙古军大有不下迪化不歇手的事态,实在是迫不得已了,只好向拥有雄厚实力的北方军陈安求援了。

    陈安马上回电,要么请中央来救你,要么你当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毫不掩饰自己赤裸裸的攻占新疆之意。

    原因无他,独山子而已。

    陕西延长毕竟是内地,大动干戈需要时机,否则很难收场。但是新疆就不同了,扩疆实边正好是陈安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是和俄国人扳扳手腕。

    陈安马上决定,组建新的两个混成旅,相互配合,一同进疆,其中一个旅北上抗击外蒙古军,一个西进占领从独山子到甘肃的沿线。至于杨增新,就看他愿不愿意放下权柄了,否则只好打过去再说,反正新疆的求援电报已经到了,法理上已经站住脚了。

    早就与陈安有交情的杨增新,非常地识时务,收到陈安的复电,就知道北方军进军已经势在必行,不待陈安发话,直接通电全疆,从此服从北方军政府统辖。

    而且,新任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杨增新,立即就给陈安出了一个彻底解决边疆动乱的办法,大规模移民实边。

    陈安倒是非常赞同。

第九十五章飞行员班() 
只是新入列十五个新兵营,基本上就耗光了陈安手头上所有的资金。经过补充调整,北方军陆军集群保持了四十一个营的兵力。

    为了完成驻守目标,陈安决定除了州府和要点,其他地方只是象征性的派驻一个排的兵力,待以后补充。这样子,就可以将驻守道府的兵力,降低至只需要一个步兵团。不如此的话,根本抽不出来机动兵力用于新疆作战。

    毕竟北方军的新兵是训练出来的,不是扩编出来的,陈安既不希望没有经过培训的士兵白白送死,也不希望因为战场扩兵而助长手下人的其他想法。

    很快,兵力调整到位了。除了渭川道和兰山道各保留一个混成旅外,泾原混成旅也暂时只有一个步兵团,宁夏道、西宁道、甘凉道和安肃道都建立了一个步兵团进行驻守。

    每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没有单列的工、辎、跑兵部队。西宁道步兵团的指挥官,正式任命山地步兵营的过显臣担任,可谓是连升三级。

    剩下的十个营,其中一个是122毫米榴弹炮营,自然仍旧驻守阶州,陈安又从两个混成旅中抽出七个营,新建迪化混成旅和塔城混成旅。

    在指挥官任职上,陈安更是煞费苦心,核心就是平衡之道呀,反正这几名指挥官确实都是非常优秀的。

    胡景翼和伤愈的董振堂出任塔城混成旅指挥官,邓宝珊和孙蔚如出任迪化混成旅指挥官,高桂滋调任兰山混成旅指挥官,赵寿山调任秦阶混成旅指挥官。

    李虎臣调任泾原步兵团指挥官,代理混成旅指挥官,谁叫他三年不得提升的处罚时间还长着呢,其他人可以擦边球,他是被陈安死死盯住的。

    柳石、林玉山和虎子从此退出了一线指挥的岗位,专司其他职务了。既然北方军政府的管辖范围即将扩展到两个行省,陈安当即决定将原来军政府直辖的司改成署,也算是和甘肃布政司的机构彻底区别开来。

    按照军务署的计划,混成旅的指挥机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其下辖的步兵营和炮兵营,却是由军务署随机安排的,甚至经常会因为战时需要而调整。

    北方军的组织编构中,以营为基本组成单位,真正带兵的也是营一级指挥官,其上的团、旅级指挥机构专事作战指挥或警备指挥,不负责带兵。这就是说,即使有这种别有用心之人,最多只能发动一个营的暴乱,是很容易被镇压的。

    团一级没有直属部队,步兵团指挥官往往都是兼其中一个营的指挥官。

    当然,基层指挥官都是在阶州武备学堂出来的,总办又是陈安始终把持。再加上除了陈安,没有人可以提供的巨量军火物资。在情报署的严密防控下,北方军几乎没有发生兵乱的可能。

    陈安拟了一份大规模移民的通告,无他,只要愿意移民实边,一人十亩土地。这个数字布政司统计甘肃农村经济状况得出来的数据,户均六十亩,或者说人均十亩耕地,生活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又达不到地主的程度。

    林先生看到这份通告,倒吸一口冷气,中国人为了土地,肯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呀,这次移民绝对会成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事先看到这份通告内容的彭英甲和始作祟者杨增新也是无语以对,陈安胆子实在太大了,全程由甘肃布政司和新疆布政司负责接送,并且根本没有限制人数规模,我们忙得过来吗?

    这份通告,陈安准备借助报纸向全国发放,至于老百姓怎么来到甘肃,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想到报纸,陈安顺手拿起每天都有送来,却老是放着不看的北方日报。转载其他报纸的北京南苑机场举行飞机展示和飞行演示一文,暮然出现在陈安眼前。

    民国二年夏,北京政府花费二十七万银元购得法国高德隆g2型双翼教练机十二架,以及配套修理厂的器材设备。同时,又拨款六万银元,将北京南苑练兵场正式扩建为飞机场,添置了大型维修厂房和宿舍的。

    为了庆祝南苑机场的落成,举行了一场飞机展示和飞行演示。全部飞机都漆成淡蓝色,机翼上下及机尾垂直尾翼均涂上红黄蓝白黑的五色徽章。法国飞行教官博乐少尉和奥巴少尉,以及机械师波发和马丁尼莰,使出浑身解数以展现他们的飞行技巧。

    南苑机场同时还正式开设一年制的飞行员班。在潘世忠的主持下,还对法国飞机进行了仿制,甚至在机首装上一挺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机枪。

    看完报纸,陈安马上派人找来刘佐成和李宝,询问北方集团飞机研制情况。

    干脆,陈安直截了当地指示刘佐成两人,不要自己研制飞机了,两人分工,一人挑选一批年轻人去北京,参加那个飞行员班培训,一人也通过采购少量飞机回来研究如何维修。

    飞机既然能够装上机枪,那就肯定是杀人武器了,到时候使用军火库大批量生产就是了,根本无需设立专门的生产线,陈安打得自然是这个主意。

    但是驾驶飞机,不比驾驶汽车,还是需要较长时间培训的,这也是赶紧派人去北京参加第一期飞行员班的缘由,北京政府和北方军政府如今正处在蜜月期,肯定会同意的。

    刘佐成很快就带了一批精挑细选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参加飞行员培训班。袁世凯大总统很是爽快地同意了临时插班的请求,甚至干脆免掉了费用,反正军火交易都海了去,不在乎那几个钱了。

    最快到年底,北方军专属的飞行员队伍就可以上天试飞了。

    陈安在陈家庄后山的小盆地里,以及阶州某块山地,马上安排人手进行土地平整,对外宣称是新的军训场地,实际上是为建设自己的飞机场作准备。

    李宝选择去上海,购买北方军的飞机。在尼森公司的代理下,很快选定同样的法国高德隆g2型双翼机,不仅是法国目前的飞机技术还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更是因为可以让培训归来的飞行员马上适应飞机。

    法国高德隆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g系列飞机,都是螺旋桨拉进式,全机木制,蒙布敷张,驾驶容易,飞行平稳,速度缓慢,极为安全,深受当时飞行员们欢迎。

    民国二年,高式机正式推出了g2型机,乘员二人,可以作为初级教练机,发动机功率80匹马力,全重710公斤,时速115码,实用升限4000米,续航时间4小时。

    这次北京政府采购的,和陈安预订的就是这种机型。

    实际上,南苑机场还有辛亥年购入的奥匈帝国式鸽式飞机两架,性能与高式机相差无几。当年运抵国内时,同船抵达上海码头的,还有驻青岛的德军订购的同款鸽式机。

    胡景翼的塔城混成旅很快就在兰州集结完毕,邓宝珊的迪化混成旅一半兵力云集在安肃道,另一半还等着孙蔚如从静宁下火车走路到兰州。

    大半年过去了,阶州至秦州至静宁的铁路线已彻底通车,静宁至兰州的铁路线也已完成大部分的工程量,年底通车大有希望。但是,在没有通车前,北方军向兰州的集结就是一件苦差事了。

    胡景翼仔细算了很长时间,总觉得就这么派出混成旅赶赴新疆作战不是很靠谱,就地请教了很多当年曾经跟随左宗棠左军门进疆平叛的老人。

    很快,一封长电就发给了陈安,核心就一个思想,如果不使用汽车运输营的话,不仅是靡费军饷,而且消耗军力效益极差。

    当年新疆在沙俄怂恿下,阿古柏叛乱,左宗棠先后费时两年之久,花费饷银八百万两,动用湘军及夫役六万多人,采取缓进急战的策略,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