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袭密支那机场,截断胡康河谷后勤补给线,是驻印军指挥官孙蔚如提出的意见,意图打破缅北战事的僵局。

    无论是前进胡康河谷的第五十三师团,还是留守密支那的第五十六师团,都严重缺乏重装备,唯一的防空火力就是日本陆军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而且还明显不足。第十八师团的重装备倒是较多,不仅有20毫米防空炮,还拥有八八式75毫米防空炮,却全都拉到胡康河谷对抗北方军的飞机了。

    由此可见,密支那的防空力量是偏弱的,如果一举突袭占领位于密支那西郊的日军机场,盟军完全可以采用机降的方式,运送过去足够的兵力和兵器,截断密支那南北的运输线。唯一可虑的是,奇袭部队的战斗力在夺取机场后,还能否顶住守军一个多师团的疯狂反击,一直到援军成功到来。

    但是这个意见遭到了英国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的坚决反对,这名英国绅士骄傲地说,“打仗,你们中国人不行。战争用诡计是永远走不通的,尤其是奇袭密支那的计划,根本就是将士兵的生命白白消耗掉。”

    孙蔚如有些不高兴了,“那么尊敬的英国绅士,你认为该怎么打?再抛弃一次友军?”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参战,如果不是英军的仓惶撤退,非常有把握将日本人挡在缅北丛林里,而不是后来的损兵折将。

    英国人也恼火起来,“那是战略撤退,每一名英国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中国人就是炮灰了?”孙蔚如毫不客气地反击回去。

    美国人一见情况有些不对路,争执激烈起来了,赶紧上来岔开话题。

    最终三方不欢而散,英国人拒绝任何有违逐步推进原则的进攻方案,宣布不参加缅北战事。美国人和中国人有些嘀笑皆非,至今为止,除了指挥部出现几名英国人外,本来就没有任何一名英军士兵在缅北参战。

    英国绅士的无耻可见一斑。

    美国人却非常赞赏这个奇袭计划,答应派出一支部队参与奇袭,以便于呼叫美国空军的支援,至于北方军空军的支援,自有他们自己人负责。

    蒙巴顿见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居然在他的反对下,坚持要推动密支那奇袭方案,不由嗤之以鼻,恼羞之余向伦敦大本营电报中用讲笑话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将所谓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愚蠢告了一状。他甚至断言,除了牺牲士兵之外,奇袭密支那将一无所获。

    美国人没有理会英国人的满腹牢骚,还是按时发动了对密支那的大规模空袭。驻印军和美军的联合突袭部队,也悄悄绕道出发,再一次钻进了可怕的丛林深处。

第一九八章奇袭() 
缅北重镇密支那,东南亚连绵不绝的雨季总是让人烦不胜烦,尤其是战斗打响的时候,灰霾的雨天不仅总是瞄不准对方,泥泞的湿地也根本冲不起来,碰到的问题只能是更糟糕。

    美国空军负责的首轮空袭已经退场了,下一轮的空中支援显然没有这么快。

    机场里面的日军飞机,为了躲避空袭,都临时升空飞往后方的八莫一带去了。

    半个小时前,趁着持续十几分钟的大规模空袭引发的混乱,钻了几百里丛林偷偷摸到密支那西郊机场的中美突袭队,一举冲过了机场外围,突进机场内部防御圈中。

    日军驻守机场的一个步兵大队很快就反应过来,从防空设施中直接发起了反击。

    盟军的情报部门显然没有完全搞清楚密支那西郊机场的防御情况,驻守的日军居然在营房附近以及几个关键的要点挖掘了坑道工事,出口还修筑了暗堡,平时用覆土遮挡,丝毫不引人注意。

    关键的时候,营房以及地下防空洞出口被突击队堵住的日军,突然从机库、跑道翼侧等地暗堡中开火,致使就要冲到塔楼附近的突击队腹背受敌,反而被围住了。

    十几名日军趁机冲进了原本空虚的塔楼,几挺机枪一架,顿时彻底封住突击队攻击的道路。

    戴着美式钢盔的上尉,手臂上不小心挨了一枪,临时包扎起来的纱布不停地渗出血液,没有受伤的左手抓着步话机喊道,“该死,b连在什么位置?c连呢?”

    原本负责指挥的少校营长,非常倒霉地在机场外就踩上了地雷,现在生死不知,只好由a连的上尉指挥官接手了前线指挥权。美军参加突击队的只有一个步兵连,指挥官军衔也是上尉,倒是非常明智的没有和三个中国人的步兵连指挥官争夺指挥权。

    嘭,嘭,接连两发迫击炮弹砸了过去。

    塔楼晃了一阵子,悉悉索索掉了很多烟尘下来,随后机枪火力更加凶猛了,居然是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狗屁的60毫米迫击炮,难道是烧火棍?”一见毫无效果,上尉顿时破口大骂。

    突进机场内围的a连,前被塔楼火力死死压制在一处残垣断壁后面,再后面又被暗堡中的火力挡住了随进的b连、c连,以及美国人的步兵连。

    机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旷,眼见四处被围的手下伤亡迅速增加,上尉眼都红了。

    驻印军得到了大量的美式装备,甚至为了和增援到印度的美国军队统一弹药补给口径,后来干脆就彻底美式化了,清一水的m1半自动步枪和勃朗宁轻机枪,以及最早在纽约黑帮中混出名声的汤姆森冲锋枪。

    也是非常奇怪了,这些装备在十分注意更新换代的北方军中都曾得到大规模列装,到了现在则又换装了其他不错的新锐武器,而美国人正是因为看到北方军的成功试用而决定在军中全面配发的。

    结果到了接受美国人援助的驻印军当中,就变成了重新列装已经淘汰下来的旧装备。

    显然,全美式装备并不一定都有好处。

    比如面对日军暗堡中疯狂的机枪火力,被挡在外围的突击队主力两个驻印军步兵连和一个美军步兵连,使用列装的60毫米迫击炮一顿炮击之后,暗堡只是掀去了顶层的覆土而已,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丝毫无损。

    “火箭筒呢,火箭筒在哪里?”气急之下,扔掉嘈杂的步话机,上尉对着后面大吼。

    灰头灰脸的军士长冒了出来,“长官,炮塔距离有些远,前面又都是开阔地,火箭筒手钻出去就是活靶子,根本没法打。”

    上尉立即说道,“我调几挺机枪,临时封住对方的枪口,火箭筒冲上去打一发试试看。”没等军士长回答,上尉已经再下令旁边的三挺机枪准备了。

    军士长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机枪火力马上集中起来,打在塔楼的枪口附近碎屑四溅,火星直冒,塔楼火力瞬间停了片刻。

    军士长抓起准备好的火箭筒就冲了出去。

    一道耀眼的红光飞快地蹿了过去,在塔楼中部炸出一团浓厚的黑烟。硝烟散去,塔楼中部只是破损严重,但是远没有到会坍塌的地步。

    看到爆炸结果有些惊讶的军士长,转身就狂奔回来,还没有跑出几步,就被追踪而至的日军子弹打倒在地。

    见鬼了,塔楼也造这么坚硬干什么,上尉一拳狠狠砸在了墙壁上。

    “工兵呢?跟上来的有没有工兵弟兄?”上尉没有办法了,只好采用最后一种笨办法。

    三名工兵马上凑了上来,“长官,只有一个炸药包,”其中一名工兵应道。

    “一个也要上,再炸不了,就只好用人命填了。”上尉果决地说道。

    没有半丝犹豫,上尉对着身边的士兵大声喊道,“除了机枪封锁塔楼枪口,步枪手和狙击手也都各自选择一个枪口进行封堵,必须确保工兵冲到塔楼下面。”

    拼命射击的火力掩护下,三名工兵同时蹿出了低矮的残垣,除了中间的工兵夹着炸药包,前后两名显然是为了当肉盾的。

    第一名工兵冲出没多远,就一头栽倒在地,除了塔楼,附近还有不少日军坚守的工事和营房。

    夹着炸药包的工兵也在半路上被击中了。

    最后一名工兵,抢过炸药包,狂奔数十米,居然成功地冲到了塔楼前面,没有时间拉上引信,插上雷管就直接引爆了。

    轰的一声巨响,火光立马吞噬了这名引爆炸药包的工兵,随后是吱嘎作响的建筑坍塌声响。

    上尉从残破的墙壁后面一跃而起,抓起汤姆森冲锋枪,就带头发起冲锋。

    几十支汤姆森冲锋枪平端着冲在最前面,后面是步枪手和机枪手们,百多米的距离一晃而过,日军的营房被攻进去了。

    被端了后路的暗堡日军终于大乱,外围的突击队立马发起新一轮的冲锋。

    就在残余的日军刚逃离机场,密支那城区增援的日军已经赶到了,十几发榴弹炮弹马上就砸了过来。

    突击队c连的中尉连长带着自己不足一半的手下,加上b连的人手,利用刚才还在日本人手中的残破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b连的中尉连长,第二轮冲锋中也牺牲了。美军的上尉,则带着几十号人清理机场跑道,架起无线电台,向驻印军总部发去密码电报,“威尼斯商人”,意思是已占领机场,运输机可以降落。

    两分钟后,遵照中国人上尉的意见,美军上尉又发去第二封电报,“我们需要120毫米的重型迫击炮”。按照美国人的步兵营火力编成,是没有重型迫击炮的,反正他们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援和足够的远程火力压制。

    按照美军习惯配备武器的驻印军,自然也放弃了列装重型迫击炮的计划。但是这名上尉知道,当初山地步兵旅翻越雪山过来的时候,还是带了不少pm38重型迫击炮的。

    日本人说不定在密支那城里也修筑了很多暗堡工事之类,还是加强一些重型迫击炮火力为妙。美军上尉就在塔楼废墟旁边发电报,自然马上同意了。

    当天下午,100多架c…47运输机穿云破雾,飞临密支那上空,不少飞机后面还拖着滑翔机。

    美军c…47运输机,采用两台1200马力的引擎,全重11。79吨,最大时速354千米,最远航程2540千米,机组成员3人,可以搭载2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是2540千克物资。

    获得c…47运输机后,载量和航程略逊一筹,但适用性非常不错的ju…52运输机就被北方军转为战术运输机使用了,而c…47自然是战略运输机。

    既然是战略运输机,一旦使用上百架之后,转运的兵力和物资都是非常惊人的。

    首批机降的部队就有三个步兵营的完整兵力及技术装备,可惜因为是早在机场待命的缘故,来不及装上突击队点名需要的pm38重型迫击炮。刚下机舱的四门75毫米m1榴弹炮,成功地将威胁机场安全的日军75毫米山炮打退了。

    随后,北方军驻扎在梅楚卡机场的ju…52也赶了过来,机舱内就是成箱的pm38重型迫击炮和120毫米迫击炮弹。

    攻占密支那西郊机场的突击队,兵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马上组织向城区发动进攻,美军和驻印军的轰炸机群再一次轰炸了密支那。

    遗留下来的日军文件,让本来还准备固守机场的突击队,选择立即进行反击。驻守密支那的日军部队中,第五十六师团居然也被抽调了主力北上增援胡康河谷,现在反而是密支那最空虚的时候。

    胡康河谷的后勤补给线被掐断了,甚至密支那都有可能轻松占领,奇袭行动取得了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