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军部队,瞬间就崩溃了,逃回营口的据说不足半数,剩下的根本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
让人哭笑不得的一次所谓北上清剿行动。
营口方面的步兵旅团指挥官,第一时间将北方军出现驱逐舰战队的消息传递了出去,结果首先魂飞魄散的是大连方面的守备师团。
既然已经有了驱逐舰战队,那么是否会再次选择强行登陆辽东半岛呢?大连方面负责守备的关东军师团,忙不迭地将已经派到半路的两个步兵联队立即召了回去,铁了心不管营口死活了。
于是,营口守备旅团也傻眼了,求援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发往奉天的关东军总部。
营口要救,自己的老巢大连更不容有失,焦头烂额的关东军总部默许了大连守备师团的擅自决定,转而决定抽调大连、长春一带的野战师团南下增援。
关东军作出的第二个决定,是立即推卸责任,海军的事情应该由海军解决吗。
接到奉天关东军的急报,东京大本营哭笑不得的召集海军方面进行协调。日本海军直接拒绝了关东军所谓海军不战而逃导致营口战局恶化的指责,但是也勉为其难地接下来歼灭北方军葫芦岛海军的任务。
辽东湾无法进入大型战舰的弊端,使得日本海军作战参谋们大伤了脑筋。
还没等日本海军作出新的作战计划,同样也伤透了脑筋的北方军大本营明显反应迅速多了,针对不尽如意的战局立即作出了部署调整。
北方军装甲师对京奉铁路南线未能一举而下的突击作战,倒是在葫芦岛大本营的预料之内,但是两个步兵营对田庄台也未能一战而克绝对是始料未及。
以至于到了第二天,田庄台仍在进行激烈的苦战,虽然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负责进攻的两个步兵营也是锐气尽失。更糟糕的是,浪费了一天一夜之后,即使成功占领田庄台,也失去了抢筑防御工事圈的最后时间。
既没有完成防御工事,也没有彻底清剿残敌的北方军两个步兵营,在伤亡较大的情况,要想抵挡住从盘山直接南下的关东军步兵联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负责向北警戒的几个小分队,已经和南下的关东军接上了火。要不是南下的盘山敌军,也摸不清田庄台的形势,只是小心翼翼地往前攻击前进,估计早就围上还在镇子里苦战的北方军部队了。
盘山离田庄台不过百多里路程罢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葫芦岛大本营紧急修改原本的作战计划,将李燮和军团准备在东线投入的空降部队,抽调了三个营转投田庄台以南地区。
完全是一个大手笔了。
从外兴安岭濒海地区,横跨吉林、奉天两省,在辽河一带空降,而且运输机还必须再飞一段距离才能在锦州机场降落,直线空中距离就超过两千里远,再加上为了防止被防空炮火和敌机拦截,路线还要避开大城市,这就要更远了。
北方军所装备的ju…52运输机最远航程也不过是1285千米,调兵计划几乎已经是接近极限距离了。
在空中很难辨清方位。ju…52运输机最大航速是275千米每小时,也就是说要在空中接连飞行近五个小时。在长时间飞行过程中,人机都容易出现疲劳状态。
万一走错方位,出发的运输机编队只有机毁人亡的厄运,没有其他下场,因为没有足够的油料可以返程,而一路上都是敌军控制区。
即使这个命令传达到李燮和军团,但是最快的支援也需要近五个小时才能到达,疲惫不堪的田庄台北方军能不能顶住日军步兵联队的疯狂进攻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是葫芦岛基地无法再次抽调兵力登陆,而是大批货船已经满载军火弹药启程,无论是调动驱逐舰还是回调商船,用时不见得比原本早已整装待发的空降部队来得更快了。
盘山南下的关东军确实也拼了老命,除非是又一次遇到北方军空军的地面攻击,自始至终都没有停下攻击前进的步伐。北方军的阻拦部队兵力不足,只能迟滞敌军的前进速度,无法彻底将其挡下来。
下午时分,长途奔袭的北方军ju…52运输机上,戴着m38伞兵盔的黄炜借助飞机上的无线电台,对大本营的命令做了最后确认,辽东湾就快可以看到了。
m38伞兵盔是德国人在m35钢盔的基础上,针对伞兵空降的特点改良而成的,去掉了钢盔所有的护耳和护颈部分,以避免其在空降过程中对伞兵造成的伤害。以至于看上去更像是一个铁锅,而不是钢盔,只是伞兵没人敢不戴这个难看的东西。
“长官,你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年轻的副官,有些羡慕的对着黄炜大喊,机舱内噪声很大,不用喊根本听不清楚。
黄炜呵呵一笑,“是的,本来只是过路,没想到临时当了好长时间山大王,那些弟兄都叫我教官。”
挂着高级军士长军衔的小个子,顿时开始吹起牛来,“想当年,喝着大碗酒的胡子们,都称为黄长官叫黄老大??????”
同样是高级军士长军衔的瘦削男,皱了皱眉头,伸手刮了一下小个子的脑壳,示意他不要胡说八道。现在黄炜已经是高级军官了,不能让自己的拜把子弟兄乱说坏了名声。
已经接掌空降旅指挥官的黄炜倒是不以为意,北方军中气氛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大都督自己是半路出家,差不多也是半个胡子的身份,平时也是大大咧咧的,完全没有那些所谓高人的尖酸刻薄。
驾驶舱内探出一个人,对着黄炜大喊,“长官,我们按时到达预定位置了。”眼尖的领航员看到了地面部队临时摆出来的好几幅巨大旗帜拼图,再前面就是大海了。
黄炜对着他举起一个大拇指,点了点头示意。
片刻之后,机舱内一盏绿色的指示灯亮了起来。
大个子咧了咧嘴吧,憨憨地笑了一下,呼啦一声拉开了舱门,寒冽的海风立即迎面扑来,所有人都是一阵寒颤。
深吸一口气之后,瘦削男带头跳了下去,很快一朵洁白的伞花在空中飘扬开来。
更多的伞花打开了。
因为是白昼跳伞,即使已经快要临近黄昏,地面上还是有非常多的人,看到了这眼花缭乱的一幕。
黑压压的运输机群在空中穿过,沉闷的螺旋桨搅动声,似乎绞碎了空中的一切云彩,犹如天女散花般的白色花朵,纷纷扬扬地向着地面洒落。
不少辽东半岛的老百姓,直接就跪了下去,向着这些天上来的神仙磕起头来。
即将向田庄台发起最后进攻的日军步兵联队指挥官,脸色惨白,手中拿着的望远镜如千斤之重,田庄台已经夺不回来了。
第一六六章30榴弹炮()
东北战事进入第三天,不断突击前进的北方军装甲集群终于在沟帮子核心阵地啃上了硬骨头。
关东军守备师团收拢了包括铁石部队在内的残兵败将之后,居然猬集了近三万人手死守这个交通枢纽要害。
锦州被北方军夺回后,关东军也不是白吃饭的,在沟帮子费尽心血修筑了方圆数里的地堡工事群,而且都采取了随着地形地貌进行覆土伪装的方式,不走到近前甚至不能发觉这是一个混凝土地堡,再加上纵横交错的战壕交通沟,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工事圈。
从高空往下看,这些疯狂喷射着机枪火焰甚至火炮硝烟的地堡,几乎和东北平原随处不在的土丘沟堑毫无区别。
日军师团的八八式75毫米防空炮火,还是相当有威力的,再加上已经配置到联队一级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速射炮,对北方军hs…123攻击机有可能的低空轰炸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北方军的空中优势顿时抓瞎了。
日本陆军九八式20毫米防空速射炮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防空武器,以至于北方军缴获了这款速射炮后,同样决定立即大批量仿制生产,弥补陆海空军中20毫米防空速射炮的数量缺口问题。
只是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想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速射炮定型生产后,也许是为了节省宝贵的20毫米炮弹,或者是陆军所能分配到物资确实不足,居然还是使用手工填装的二十发弹匣供弹系统,硬生生降低了实际射速。
北方军拿到这款速射炮后,反倒是立即组织兰州机器局军工专家,根据厄利空防空炮的改进经验,组织对九八式20毫米防空速射炮进行了改进,不仅采用了双联装的方式,而且毫不犹豫地应用了一百发弹链供弹系统。
如此一来,大改之后的北方军20毫米防空速射炮,全重从九八式的原本373千克,增重到超过550千克,但是防空火力密度增加了一倍不说,火力持久性也大大增强。
这也适合北方军和日本军队各自的特点。
北方军已经基本实现了摩托化,甚至开始向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一门防空速射炮增加四五百斤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日本军队,十几年时间了还在纠结驮马制和挽马制的问题,能够减轻一点后勤压力都是好事。
倒是从大连或者奉天出击的关东军空军部队,领教了北方军双联装20毫米野战防空速射炮的威力后,非常恼火的向关东军总部提出,应该尝试改进九八式20毫米防空速射炮的要求。
东京大本营收到了这种战场反馈,但是为了照顾海军的面子,尽可能安排人力物力生产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防空速射炮,只好敷衍了事。
如今东北战事再起,甚至有可能出现关东军满盘皆输的威胁,东京大本营如梦初醒,赶紧下令加快研制改进版20毫米防空速射炮,以应对漫天蝗虫般出现的北方军空中威胁。
不过这些都不关日本海军的事情。
相比日本陆军,日本海军确实是财大气粗,陆军双联装防空炮都没钱研制,他们则早已大手大脚地生产九六式三联装防空炮了。只是说句老实话,这款九六式三联装防空炮,实在是一个鸡肋的武器,纯粹是拿来坑爹的。
日本海军驻守青岛的舰队,已经开始起锚准备出发,决心洗刷耻辱,彻底歼灭胆敢侵犯日本海军尊严的北方军舰队,有机会的时候,甚至可以对葫芦岛采取再一次的大规模打击,以图围魏救赵,破解营口战局困境。
营口西北的田庄台,黄炜的三个伞兵营空降之后,趁势击溃了从盘山南下的日军步兵联队,完全占领了田庄台。
待得防御工事略有成型时,从来不是一个安分主的黄炜,马上就防守田庄台的职责移交给原本的步兵团指挥官,自己带着抽调出来的一个精锐伞兵连,偷偷摸摸地蹿向了盘山,不知道是准备故地重游,还是去摸老虎屁股了。
黄炜本来受领的任务是协助守住田庄台,并不是叫他负责田庄台的守备任务。只是黄炜的军衔和军职都高于原来登陆的步兵团少校指挥官,在黄炜接手指挥的时候,田庄台战局自然要以他为首。
盘山的形势对于关东军来说,也是雪上加霜了。
溃退回去的盘山守备联队,虽然还有两千五百多人,但是伤者占了近一半,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
步兵联队拥有的重火器在撤退过程中,丢了个精光。
联队直属的山炮中队四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只剩下一个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