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能够想通这次莫名其妙的分离和迁移。就是习惯性支持陈安的虎子,也是想不通其中还有什么道理。
陈安根本没有解释,只是在逼急之后,说了一句,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其他人顿时都没辙了。
最后陈安也做了让步,承诺等大事已定后,将军部重新迁回兰州,完成军政机关统一。在得到这个承诺后,北方军一众军政高层才勉强同意了参谋本部迁往葫芦岛的计划。
至于陈安提出的迁移为了就近指挥东北战事,这种狗屁理由是没有人信服的。还有陈安也再三强调,重建在葫芦岛军事管制区的大本营军火库,将是军政府辖区最安全地区的说法,其他人更是嗤笑一声罢了。
但是,虎子却有些半信半疑了,这也是陈安没有被彻底孤立的原因。
几天之后,装甲军列直接驶进了刚刚完成基础平整的葫芦岛军事管制区核心地块,那是一大片钢架厂棚结构,但是最中间的几幢钢结构平房,无论顶端还是四周,甚至连地下都用装甲进行了防护。
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有些疲惫的北方军政府大都督陈安,穿着一身普通军官服装,拎着一个不起眼的手提箱,在虎子的护卫下,走下了专列。如果不是周边大批的保卫人员,陈安和虎子,看上去也就是两名负责传递机要文件的军官信使罢了。
反反复复的严密检查后,虎子对着陈安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陈安点点头,独自走进最核心的一幢钢结构平房。
空荡荡的一间房子,里面只有一个简陋的工作台,还有就是几根粗大电缆连接的电力线路,在后面的房子里,还有巨大的变电设备。
一连串的验证程序后,被打开的手提箱翻盖页面上出现一栏提示,“是否重新启动生产车间?”
陈安长吁一口气,看来没有任何问题了,随后选择了是的选项。
一脸的苦涩呀,要不是不知道军火车间迁移,居然是还原成手提箱后才可以移动,陈安就绝对不会选择迁移的选项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大本营极为罕见的众口一词发对大都督的事情了。
既然手提箱都还原了,陈安自然干脆就直接将军火车间迁移到葫芦岛地区了,毕竟葫芦岛是海边。
北方军现在的短板是什么?是缺乏有战斗力的海军,而在阶州大本营的山地环境下,再神奇的军火车间也不能生产出军舰潜艇等军火,没有这个条件呀。
军火车间迁移到海边就势在必行,葫芦岛是唯一的选项,而且是非常不错的选项,除了要面对山海关的日军威胁。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占领热河和葫芦岛的北方军不去骚扰山海关,华北方面军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哪有心思来找北方军的麻烦,即使发起进攻,两百多里的攻防纵深,也不是缺乏装甲力量的日军可以实现的任务。
而葫芦岛的北方,关东军的大规模袭扰战,被锦州给挡住了。
所以在葫芦岛战区,只要击退了日本海军的航母战队,事实上就不存在被日军长驱直入的威胁。
而在葫芦岛起飞的战机,不仅可以威胁大连,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威慑到天津和威海,至于辽东湾的营口更是无力摆脱这种空袭的恐惧了。
深深地看了一眼神秘的手提箱,陈安打开旁边的一道暗门,从另一个房间里,用手推车送进来大量的钢铁物资。
升级需要非常多的电能和钢铁,甚至是很多矿产,初期只能是自己亲力亲为了。到了一定阶段后,手提箱生成的蜂巢状空间,就会自动接管输送原料和军火的步骤,陈安就可以安排人手到特定的库房收取军火或堆入原料就是了。
几天之后,手提箱闪烁着光点,提示将接管一定区域的库区,干了几天苦力的陈安总算苦笑着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扛钢板了。
看着手提箱新出现的一道提示,甚至再次展现出几个非常奇妙的立体图形,陈安知道,又是选择未来的军火车间结构样式了。
有些腹黑的陈安,自然选择地面上不彰显,地面下却大有乾坤的下蜂巢结构,无论从空中还是地面上看,都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钢架厂房罢了,谁知道地下确实庞然大物来着。
突然之间,陈安忘乎所以地喊了一声,“成功了。”手提箱上,真的出现了通往海洋的船坞结构,而原来是从来没有这个选项的,看来千辛万苦迁移到葫芦岛是完全没有错误的。
“少爷,什么事情?”外面虎子砰砰砰地敲响了房门,大有一不答话就要破门而入的架势。这个薄薄的装甲,真的挡不住简直就是人形坦克的虎子,完全可以当豆腐皮来比喻。
“没事,刚才高兴了一下。”陈安赶紧大声回话,否则虎子就会立即冲进来。
带着满脸的兴奋劲头,陈安走出了这个装甲密室,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每天不过是派人来给外围的库房收取填充物资就是了,这个让虎子安排人手就成,再就是隔段时间陈安自己过来确认升级程序罢了。
仔细盘算了一下时间,陈安对虎子说,“十五天之后,命令海军部将u…120潜艇驶入一号船坞,然后全部人手离开船坞回到港口。”
“一号船坞?”虎子有些茫然,港口好像才修好,造船厂只不过才开始建设,哪来的船坞设备?
陈安摸了摸鼻子,不无得意的说,“十天后,你再提醒我,我会派人标出一号船坞的标示。”
虎子耸耸肩,少爷的神神秘秘,也不是第一天,“好的,少爷。”
这段时间,因为军火车间的秘密迁移,北方军的大规模攻势被迫都停了下来,没有足够的后劲支援呀。
非常巧合的是,刚巧处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的这段时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关内的两支抵抗力量,都暂时停了下来,休整部队,补充军火,为下一步的攻防做准备。以至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都莫名其妙出现了短暂停火的虚假和平。
日本人是力有不逮了。
漫长的战线,广阔的占领区,激烈的反抗,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岛国所能控制的区域,完成新一轮扩军的大日本皇军,居然尴尬地发现,除了驻扎在武汉的第十一军,竟然在中国已经找不出可以进行机动作战的部队了。
也就是说,武汉战区的华中方面军第十一军成为了进攻中国的三大战略集团中,唯一具有战略进攻能力的机动作战群了。但是即使第十一军是拥有七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旅团的庞大作战集群,要想一次性摧毁缩在四川腹地的黄埔军主力,或是依托关中腹地抵抗的救世军主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大东亚共荣圈再次成为日本人的口头禅,诱降方针悄然出现在东京大本营的案头。
民国二十七年最后的几日,抗日战争史上最可耻的一幕出现了。号称国父门徒的南京政府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潜逃越南,宣布公开投降日本。
举国震惊,遗臭万年,抗日战争形势为之大变。
许多在敌后抗战的部队,闻言士气大泄,居然出现大规模投敌的现象,少数坚持敌后抗战的部队被迫转入山区作战。即使是正面战场,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江南北两支抵抗主力都被迫收缩了阵线,防止军队内部思想混乱导致为敌所趁。
一直到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危急的形势才稳定下来,长江南北两条抵抗战线重新开始威胁日军的占领军部队。
没能诱降关内中国军队主力的日本人,终于恼羞成怒,决定调动第十一军发起南昌会战,给中国军队一个颜色看看。
而在这个时候,葫芦岛核心管制区的二号、三号船坞中,两支同样在德国受训但是没有潜艇的预备部队,满脸惊愕地从船坞中开出来两艘崭新的iib型潜艇。
同样在其边缘的船厂里,一艘紧急赶工试制出来的炮艇,在所有技师狂热的眼神中,缓缓下水了。
北方军海军的进攻力量出现了。
第一五三章总是有意外()
云层过厚的时候,深夜自然是压抑无比,略有起伏的海面更是平添几分晦暗。恍惚之间,几束强光出现在远远的海面上,随之而来的还有沉闷的引擎低鸣声。
两艘炮艇一前一后,打着明亮的灯光,出现在宽阔的渤海。
艇上的水手神情戒备,瞭望哨把着望远镜死死盯着前方,炮手们半蹲在炮位前后,随时准备向火炮阵位上传递弹药,无形的压力显然连空气都迟滞起来了。
满天神佛保佑,不要碰上日本人同样趁着黑夜冒进的驱逐舰战队,否则就悲剧了,船上的水手心中暗自祈祷。
带队的炮艇指挥官倒是够沉稳,虽然艇上的37毫米火炮和20毫米防空炮无法对日本人的驱逐舰起到一丁点威胁,但是身后的海域紧紧跟着的三条大黑鱼却足够给予以威胁了。
葫芦岛军港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炮艇,吨位自然不可能很大,武备更是稀少,除了艇首的37毫米火炮,也就是见缝插针设置的20毫米防空炮,更多的是执行警戒、巡逻、以及必要的掩护任务罢了。
原本北方军更多的是采用厄利空20毫米防空炮,只是在东北的犬牙交错战斗中,意外缴获了一门日本陆军新近装备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
在几番试用之后,北方军的军工技师们居然发现,日本人以厄利空20毫米防空炮为蓝本研制的这一款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不仅更轻巧,而且射程还略有提高,威力却没有减少。
虽然纳闷日本海军为何顽固使用华而不实的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而拒绝陆军研发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北方军军工倒是非常利索地把原本准备装在炮艇上的厄利空防空炮改成了日式防空炮。
日本陆军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全重373千克,使用20发弹匣,最远射程5500米,最大射高3500米,射速是300发每分钟。
但是鸡肋般的弹匣装填系统,使得实际射速显然达不到作战需要,加上北方军更习惯弹链系统,因此装在葫芦岛军港炮艇上的20毫米防空炮都是改成了百发弹链供弹的改进款九八式防空炮。
今天夜里没有风浪,真的是航行的好日子。
这种日子,不仅是弱小的北方军海军喜欢,骄狂的日本海军同样喜欢。
当然,在没有探照灯的支持下,黑夜里用20毫米防空炮打击天上目标,还是在不停摇晃的炮艇上,基本上就是抓瞎了,纯粹是为了自我心理安慰而已。
因为掌握了空中优势,渤海内的航线很快就被北方军控制,等到葫芦岛军港制造出来的训练炮艇突然出现在天津以及营口航线上时,气急败坏的日本海军立即下令在大连、青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岸一带构筑一个海军包围圈,彻底封锁了进入渤海的海上通道。
甚至为了给这个限航区寻找理由,日本海军找出一个北方军潜艇部队肆意攻击过路船只影响了航行自由的拙劣借口,私底下赶紧派出几艘潜艇在青岛以外海域趁着夜色胡乱干掉了一批过路的商船,然后栽赃陷害给北方军。
只是还没等外国领事找上门来抗议,东京大本营直接把海军部里负责此项计划的军官骂了个狗血喷头。
无他,且不说日本潜艇部队糟糕的鱼雷命中率,三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