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22日,刘骏从西阳出发,两天后便抵达寻阳,又休整了两天,让颜竣发布文告,号召四方,要求共同讨伐刘劭。
文告传出,各州、郡、县长纷纷响应,几乎清一色地把矛头指向刘劭,刘义宣让鲁爽在江陵协防,然后派臧质率军前往寻阳,与刘骏会师,解职在家的萧思话则从历城,率私人部队到彭城招兵买马,作为刘骏的声援,建武将军垣护之,正在历城驻防,率部属与萧思话一同行动。
当然也有个别人贪图眼前的利益,准备投靠刘劭,随王刘诞就想接受会州督导官的任命,军事参议官沈正劝阻他说:“帝国自立国以来,灾难从未如此沉重,今天指挥江东的骁勇部众,用大义作号召,谁不响应?殿下怎么可以面向北方,叩拜凶手,接受盗贼的宠信?”
军政官顾琛不以为然:“江东很久以来,已忘记战争是什么,虽然顺逆是非不同,但强弱大小的对比却也不容忽视,应该等到其他地方也有人起义了,再响应不迟。”
沈正说:“天下没有无父无君之国,怎么可以忍受耻辱,而只盼望别人奋勇倡义,而今正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殿下不仅是臣属,还是儿子,对他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刘诞终于接受了沈正的劝说,与刘劭切断联系,但暂时持观望的态度。
刘劭自以为精通军事,刚听说刘骏起兵时,气势豪迈地对文武官员说:“你们只要帮我整理文书,不要担心战事,哪里有盗贼侵入,我管叫他们有来无回,就怕他们不敢动!”
但很快义军四起,刘劭开始慌恐不安,下令全城戒严,征召所有休假的人回营回府,禁止所有人再申请休假,把秦淮河以南的居民迁到河以北,把所有亲王和高级官员全都集中在建康城内,强迫刘义恭住在中央政府的宫外办事处,把刘义恭的儿子软禁在监察院的宫外办事处,防止这些人临阵倒戈。
4月8日,刘骏的讨伐令传到建康,刘劭气急败坏地拿给祭祀部长颜延之看,咬牙切齿地问:“这是谁的手笔?”
颜延之说:“是我儿子颜竣写的。”
刘劭怒目圆睁:“言辞为何如此难堪?”
颜延之说:“颜竣他连他爹都不顾了,怎么会顾及陛下?”
刘劭长喘一口气,怒气稍平,但为了控制手下的人,把留在京师所有官员的儿子全都囚禁在监察院,把刘义宣的所有儿子都囚禁在皇家仓库的空房子里。
可是随着军情越发紧急,城中气氛也越发微妙,刘劭变得疑神疑鬼,总担心会被身边的人谋害,打算把义军所在州郡侨居在京师的人全都屠杀,断绝他们与义军的所有联系,以杜绝内鬼造次。
刘义恭和何尚之联名上疏劝阻:“凡图谋大事的人,不会顾惜他的家属,真正造反的人,杀了他的亲人也不能停止叛逆的行为。况且很多人是被胁迫,如果忽然诛杀他们的家人,反而刺激了他们的谋逆之心。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刘劭以为有理,不再追究这些人,但仍旧怀疑城中官员不愿对他效忠,所以只厚待自己的心腹——辅国将军鲁秀、右军将军府军事参议官王罗汉,把军事重任完全托付给他二人,另由萧斌作智囊,殷冲负责宣传,其他人全不信任。
萧斌总算也有些实战经验,倒是有可取之处,他就劝刘劭亲率水军西上迎战,不然也应据守梁山,以打击敌人的士气。
可是刘义恭却另有见地,认为义军仓卒起兵,船舰既简陋又狭小,不利于作战,建议刘劭:“蟊贼刘骏年纪轻轻,对军事一窍不通,又远道而来,将士疲惫,我们应该以逸待劳,如果远去梁山,京师空虚,东军趁机长驱直入,反而会造成祸患,如果分别迎战,兵力分散,势必瓦解,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敌人送死,我们可以放弃秦淮河以南,用木栅拒马,切断石头对外交通,不愁蟊贼不灭。”
刘劭面露喜色,此计甚合他意。
萧斌面色严厉地说:“刘骏不过二十几岁的少年(本年24),竟领导如此巨大的行动,岂能小视!三州(荆雍江)同时作乱,占据上游优势,沈庆之是沙场老将,柳元景等人也屡立战功,形势如此,实在不是小敌,唯一的办法是在人心还没有分崩离析之前,做一次决战,坐等宫城,如何能够持久?”
刘劭拒不接受,坚持认为应该以静制动。
萧斌无奈之下又劝他固守石头城,刘劭说:“前人所以固守石头,在于等待各亲王的援军,我固守石头,谁来解救?”
东晋时期发生的几次内乱,石头城的防事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萧斌无言以对,只得放任刘劭行动。
4月10日,刘劭下令纵火烧毁了秦淮河南岸的所有村庄房舍和上游的游船,把居民全部迁到秦淮河北岸。
此举意图当然是想凝聚京城的力量,减少软肋,全力应付外敌侵犯,但一般这种自行建瓮入住的策略,向来难得圆满,刘劭被内心的狂躁引入歧途,又被发自内心的恐惧和自卑环绕,这些情绪最终把他推向毁灭。
(本章完)
第392章 元凶伏诛()
虽知前途黑暗,但当身处权力的旋涡,主动放手是绝无可能的,刘劭即便无知,却也清楚这点,所以只得硬着头皮在皇位上继续坐着。
为了让身边的人死力效忠,他能想到的也只有进行大肆封赏,在他看来,毕竟没人会拒绝富贵。
所谓富贵险中求,古往今来从没有安坐家中就能搏得富贵的先例,不必一定要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但总是比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要惊险刺激。
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野蛮社会、文明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全无差别。
因为大多数人都更追求安稳,经不起大的风险,或自认为迈不过道德那道坎,所以富贵永远都在少数人群中流传。
清高者不屑于富贵,唯诺者难以企及富贵,富贵最后只能被厚颜无耻者或毅力坚韧者拥有。
毅力坚韧者拥富贵,本在情理之中,至于厚颜无耻者,则实属剑走偏锋的典型,极尽投机取巧和投机倒把之能事,最终劈开人群,跳出固有的圈子,一跃成为念念不忘的人上人。
但这些人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无力应付真正的危机,当到了考验人性和人命的关头,往往立刻沦陷,“瞬间回到解放前”。
刘劭依靠杀父而搏取权位,身边环绕的自然正是那批厚颜无耻之人,因此他们必然能够同富贵,但绝不会共患难。
刘劭这个一丘之貉,自然是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真的遇到了也理解不了。
453年3月,刘劭立皇子刘伟之为太子,任命始兴王刘濬的岳父褚湛之为建康市长,刘濬为高级咨询官、立法院副总立法长、宰相、主管中央政府六部事务,加授南平王刘铄开府仪同三司,调南兖州督导官、建平王刘宏为江州督导官。
就在这时,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军政官庞秀之从石头逃出,投奔讨逆军,首都人心震恐,刘劭又扩大封赏,任命营道侯刘义綦为湘州督导官,檀和之为雍州督导官。
刘义綦是刘道怜的儿子,是个糊涂蛋,刘劭也只能拉拢这种人了。
4月11日,刘骏率领讨逆大军抵达鹊头,此时宣城郡长王僧达,已收到刘骏的文告,不知道站哪边才好,朋友劝他:“叛逆罪恶滔天,古今未有,为你的前途考虑,不如接受讨逆军的号令,转达四邻各郡,只要是有心人,谁不响应?这是上策,如果办不到,就请率领志同道合的人,利用水陆小径全身而退,逃到南方,也不失为中策。”
王僧达是王弘的儿子,王僧绰的堂弟,生性优柔寡断,视财如命,遇到这种重大抉择的时刻,一时陷入迷惑,纠结了好一会儿,终于只选定中策,从小路南下,结果刚好在鹊头遇到了刘骏,便改称是主动前来投奔,刘骏欢喜之下,任命他为秘书长。
朝中许多人其实都和王僧达一样,在两方势力之间摇摆不定,但更多倾向于刘骏,因为刘劭的皇位毕竟不能让大众信服,而刘劭又过于小家子气,只和身边个别宠信的人肝胆相照,对多数将士都不上心,如何能期待别人为他卖命呢。
时间不等人,无论双方胜算几何,大战已越来越近了。
讨逆军军事参议官柳元景,深知己方船舰不够坚挺,恐怕与刘劭的水军相遇,所以驱动部队加倍速度前进,于4月14日抵达江宁后,下令全军登陆,接着派薛安都率骑兵在秦淮河畔展示武力,震慑朝廷军的士气,又写信给朝廷官员,痛斥刘劭的罪恶,制造舆论攻势。
刘劭每听到一次军报,心就往上提一分,整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宁,得知柳元景已抵达秦淮河,惶恐之余又加授吴兴郡长周峤为冠军将军。
危难关头才想到给部属糖吃,只怕他们已无心无力享用了。
随王刘诞的讨逆文告也到了,周峤一向懦弱,在夹缝中不知该向谁靠拢,急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总部军政官丘珍孙担心错失活下去的机会,趁夜斩杀周峤,献出城池,响应刘诞。
4月16日,刘骏顺利抵达南洲,此后每天前来投降的人都络绎不绝,建康基本已经空虚。
4月21日,柳元景秘密率军抵达新亭,紧靠山麓建立营垒,尚未完成,刘劭的部属、龙骧将军詹叔儿得到情报,劝刘劭立刻出击,或许不能迅速打赢这一仗,但起码也能鼓励建康的士气。
但刘劭不同意,只想固守而已,一直拖到讨逆军休整完毕,才意识到已经避无可避,开始后悔不已,亲自登上朱雀门的城楼上督战,让萧斌领军,褚湛之率舰队,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的部队,共计一万人,大举攻击新亭。
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交锋终于来了。
柳元景下令全军:“战鼓擂得太多,声势容易衰退,呐喊时间太久,力量容易枯竭,你们只管不动声色,竭力苦战,听我的鼓声指挥。”
刘劭身边留下来的将士,无不为了贪图重赏,值此大战,个个殊死搏斗,柳元景不敢大意,下令全军迎敌,只剩几个人在后方发号施令,硬是扛过了朝廷军的数波猛攻。
鲁秀眼见久攻不胜,恐惧之下击撤退鼓,刘劭也担心败阵,紧急下令撤退,以避其锋芒。
就是这一间隙,柳元景紧抓机会,大开营门,向刘劭军发起突击,刘劭军斗志不能持久,力量全都用尽,刚一接触,瞬间崩溃,死伤无数,尸体堵塞河道,涧水溢出两岸,刘简之战死,萧斌受伤,刘劭灰头土脸地逃回宫中,鲁秀、褚湛之、檀和之一起南下投奔敌人。
此战过后,建康城中军民全都心向城外,刘劭万般焦虑,却又束手无策,于是玩起了老把戏,用皇帝御用的辇车,把蒋侯庙中的神像搬到宫**奉,向神像反复叩头,乞求转机,任命另一个苏侯庙中的神像为骠骑将军,任命刘濬为南徐州督导官,与南平王刘铄一起主管朝廷机要。
刘铄不是傻子,本来不必要和刘劭纠缠这么久,只因他平时对刘骏十分轻视,而此番讨逆军竟是刘骏领导,所以他终究不能鼓起勇气出城。
4月26日,刘骏抵达新亭,这时大局基本已经确定,以最高统帅刘义恭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