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对付第一个忌惮,董卓在废立天子以后,随即下令,将自己任命为早已被汉室朝廷废弃多年的职位——相国。

    相国就是宰相。在西汉初年,相国是朝廷众臣之首,权柄极大。大汉的首任相国,便是“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

    由于萧何的能干,以及相国无所不包的权柄,就连大汉高祖刘邦,都对相处了几十年的老伙计萧何,在心中暗暗产生忌惮和怀疑之心。这份猜忌,直到萧何不得不做出自污之举,才让刘邦稍稍安心。

    也正是因为相国的权柄太大,后来的汉帝便想办法将相国一职的权力,分割成大司马、大司空、丞相这三公分别负责。不仅如此,就连“丞相”这一官名,后来又被改称大司徒。到了东汉光武帝手上,三公再次被改名为司徒、司空、太尉。从此,相国一职被彻底的废弃。

    董卓之所以从故纸堆里将“相国”一职又重新翻出来,无疑是在宣告,他的地位比一般的三公要高上一截。就连袁隗的太傅一职,从法理上来说,也是位居于相国之下的。这就是董卓反手对付袁氏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女婿李儒为董卓献上的拉拢士人之策。

    废立天子的恶名,对董卓本就微薄的名望,越发是雪上加霜。董卓虽然自恃兵力雄厚,不是太在意这些,却也想将大汉帝国治理的好一些。但无论是谁,想要治理大汉,就离不开士人的帮助。

    所以,一就任相国之位,董卓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规模的任命、征辟、提拔士人,希图收揽天下士人之心。

    天下知名的大儒蔡邕、蔡伯喈,因为得罪了权倾一时的“十常侍”,被发配到边地服罪。直到“十常侍”被诛杀一空,蔡邕这才带着家人返回帝都雒阳。董卓要收拢天下士人之心,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位大才子、大儒士。

    蔡邕这个人,怎么说呢,有些不识时务,当年就与当权的宦官们闹到你死我活。若非天子刘宏一直对他怀有感情,蔡邕早就被宦官们干掉了。

    面对董卓的征辟,蔡邕本来想摆摆架子,故意推脱一下,再装作无奈的接受。结果,董卓果然是个粗人,一看到蔡邕摆架子,立刻以灭族相威胁。

    发现自己的一套玩不转了,蔡邕赶紧接受了董卓的任命,回到阔别已久的官场。董卓对蔡邕的行动表示满意,于是让蔡邕享受了一番坐火箭的速度。

    蔡邕一进入朝廷,先是担任太学祭酒,第二天又变成侍御史,第三天接着升迁为尚书令。时人见蔡邕的这番升迁,不无羡慕的称之为“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但是,这还没完。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蔡邕接着变成了巴郡太守,又转为侍中,才算是暂时安定在一个职位上。在后面的第二年里,他将再次变更自己的职位,成为左中郎将,还得到封高阳乡侯的赏赐。董卓对蔡邕的看中,由此可见一斑。

    跟在蔡邕身后的,是天下名士荀爽、荀慈明。这位大儒的升迁速度,也成为董卓拉拢士人的又一典型例子。

    荀氏为颍阴望族,在后来的三国之中,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叔侄二人。这二位,只要对三国稍微熟悉一点的,应当都不用再介绍了吧?

    只是,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的出头,还要再等上几年。董卓提拔的这位荀爽,就是荀彧的叔父,荀攸的叔祖。

    荀爽的父亲荀淑,为战国荀卿【即大儒荀子】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得益于父亲的声望,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

    作为天下闻名的党人之一,为了躲避“党锢之祸”,荀爽曾经隐遁汉水之滨,时间长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被时人号为“硕儒”。党锢解除后,时任司空的袁逢曾经荐荀爽为官。只是荀爽年纪已高,没有接受袁逢的征辟。

    对于这位名气犹在蔡邕之上的当世大儒与党人元老,董卓的做法更加夸张。他先是不管荀爽的推辞,直接任命荀爽为平原相。荀爽还没有来得及到平原上任呢,紧接着又被董卓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接着,三日后,还没等荀爽反应过来,一顶司空的帽子又一不小心,掉在他的头上。

    从董卓一开始的任命算起,区区九十五日,荀爽就从一介布衣升任朝廷三公,其速度之快,打破了大汉四百年以来的所有升迁记录!

    在董卓手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像前大将军府掾王匡,被任命为河内太守;陈留名士孔伷,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侍中刘岱,则成为兖州刺史;骑都尉鲍信变成了济北相;如此等等。

    不得不说,董卓在初掌朝政的时候,对如何能够将大汉治理好,还是很下了一番苦心。别看他提拔了这么多的著名士人,对于自己的嫡系部下,却反而颇为压制。

    光看官位,董卓只是将原来身为校尉的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人提拔为中郎将,再将下一级的李傕郭汜等人提拔为校尉。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董卓初掌权柄的时候,其实处事颇为公道。此时的他,可是一心要做大汉的中兴之臣的呢!

    ps:

    加更在此。

    

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 
在朝廷体系里,董卓所发起的这一系列官职变动中,唯一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反而实力受到损害的,居然就是汝南袁氏一族。

    这样的结果,既是袁隗主动退让的结果,也有着董卓对袁氏庞大势力的警惕和恐惧。

    虽然董卓是袁氏的故吏,不过双方在感情和利益上,其实并不太亲近。面对袁氏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怕手段,就连天子和太后都难以幸免。董卓在得以执掌朝廷大权之余,每每在梦里,都会被未来某一天可能出现的某些场面所惊醒。

    一个足以威胁到董卓生死的庞大权力集团,不可能不让他恐惧,进而小心提防。

    当然,对于袁氏一族,董卓在表面上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对那个按照袁隗事后的解释,是为了摆脱“弑君杀后”的污名,主动跳出来与董卓对抗,然后假作狼狈逃奔冀州的袁绍,董卓依着袁隗的意思,大方的任命他为渤海太守。

    同时,为了照顾在渤海的袁绍,董卓还同意将袁氏故吏,御史中丞韩馥,外放为冀州牧。还有执行毒杀何太后任务成功的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在袁隗的奖励下,顺利的得到后将军的职位,离九卿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连本来任职长安令的袁隗从侄袁遗,也被董卓提拔,一跃升迁为山阳太守。

    由于袁氏的配合,外加上这一波对知名士人的大规模任用,初入京师就执掌大汉权柄的武人董卓,暂时得到了士人们的默认。

    当然。如果日后董卓的执政过程中,稍微出现了一些让士人们不满的事情,这些暂时安静一会儿的士人们,也是不会吝惜自己的口才,必然对这个粗鄙的武人大骂一通。

    没办法,谁叫董卓他不是士人出身呢?

    士人们不骂他,难道去骂自己的领袖——那些在朝为官的名士们吗?

    第一个忌惮。董卓使用文的一手来解决。可对于第二个忌惮,董卓就只剩下武的一手可以用了。

    只不过,那一手还未必好用。

    张狂身为黄巾余孽,自然在天下士人的眼中极为不堪。可是这个兵强马壮的小军阀,也不是董卓轻易出点儿兵。就能够解决的。根据牛辅、徐荣等军中宿将的评估,没有三万以上的精兵,还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休想战胜太行贼。而若是想要彻底铲除太行贼,只怕所需的兵力和时间还要翻上一倍。

    所以,在董卓还没有稳定大汉的朝局。牢牢把握朝廷权柄之前,对张狂的态度,只能是以提防为主。和平共处。

    为了提防张狂的太行军,董卓依然让升任中郎将的牛辅,率领本部驻扎在河东郡南部。同时,董卓还不顾。将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丁原的心腹之一,武猛校尉张杨任命为上党太守,以防备太行军南下,顺便尝试切断张狂所统治的太行山与美稷、河套一带的联系。

    当然,此时的张杨,手下的兵力单薄。并不足以对张狂造成什么威胁。因此,当董卓雄心勃勃的想要宰割天下,中兴大汉之时,张狂却在从事着一项与军事无甚联系的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

    迁徙流民。

    流民就是人口,而人口是任何一个政权的根基。对根基单薄的张狂势力来说,任何能够增加治下地盘人口的事情,都是大事。对于声名不佳,被天下士人目为山贼草寇一流的太行军来说,流民是最可靠,最容易获得的人口。

    虽然这些人口,堪称是一穷二白,用于定居恢复生产的所有衣食和生产工具,都有赖于太行军提供。但对于太行军而言,如此代价,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现在的白波谷一带,正有数万流民,在太行军的安排下,进行着长途迁徙。这些流民的来源,说起来还与董卓有关。

    当初董卓上雒成功,为了集中手上的兵力,也为了履行与张狂的一个口头约定,曾经命令女婿牛辅放弃在白波谷占据的两座坞堡。不过,土地是被凉州军放弃了,却并不代表董卓会将这块地皮完好无损的交给太行军。

    就算太行军得到了汉灵帝的招安,在董卓眼里,他们依然是一群黄巾余孽。哪怕现在不适合与太行军翻脸,但董卓也不会让太行军太好过。所以,在牛辅退出白波谷的时候,很是疯狂了一把。

    西凉军军纪森严,没有主将的允许,士卒们是不能随便骚扰地方的。不过,如果主将下令,同意进行对地方上的收刮,则西凉军收刮的手段,不但老练,亦或可以说是残忍。

    太行军是半个敌军。

    白波谷将要被太行军得到。

    这两条情况相加,让牛辅在执行退兵命令时,毫无顾忌的对部下两千留守兵,下达了财货收刮之令。甚至为了更加有效的将这里的地皮收刮干净,牛辅还从河东其他几个县城,调来了三千“援兵”。

    如此一来,被董卓军所占据的南堡和东堡的百姓,就陷入了极为悲惨的境地。

    不但普通百姓的家财,被凉州军肆无忌惮的收掠一空,就连一些当地小有声望的豪强地主,也遭到了家破人亡的命运。除了收刮财货和粮食以外,但凡被西凉军发现的年轻貌美女子,也被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掳掠为奴婢。

    整个过程中,只要西凉军发现了反抗,就会毫无顾忌的动用武力。由此而被杀死的人,数以千计。可就连这些死者,也没有被西凉军放过。他们的首级被砍下来,成为西凉军杀贼报功的凭信。

    一时间,白波谷的南部,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在凉州军撤走之后。嚎哭之声,不绝于耳。一个幸存下来的士人,更是悲愤的写下了“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的诗篇,来展示这些凉州蛮子的残忍。

    在进行了为时三天的收刮以后,带着数十万石粮秣,数亿财货和数百美女满载而归的西凉军。迅速的撤离了白波谷。若不是太行军后面反应过来,果断出兵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