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在回銮途中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太医院的太医日夜在御前值守,随时观察皇帝的病情,商议调治对策,丝毫不敢懈怠。皇帝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每一次生病,总是牵动着内廷外朝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就怕万一皇帝就这么一病不起,鹤驾西归,而皇储又尚未册立,到时候这大清国的江山该由哪个皇子来接掌?
皇帝的风寒未愈,西北又传来战报。而这次,对朝廷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额伦特与孤军入藏的色楞于喀喇乌苏会师,在喀喇乌苏河一带遭遇策零敦多布军的正面阻击。青海的蒙古王公临时变卦,不愿派兵援助,本应前往策应的内大臣策旺诺尔布麾下的一千精兵又迟疑不前,在缺少援军,后方粮草补给被另一路策零敦多布军截断的重重困境之下,额伦特战死,清军矢尽粮绝,全军覆没。
《清世情缘:宫女珣玉》来源:
第585章 出征(60)()
西北战事急转直下,喀喇乌苏之战清军不但战败,而且主将阵亡,全军覆灭,举国上下为之震动。
大清国马背上得天下,应该是英勇无敌,战无不胜的。今次出兵西藏一败涂地,输得如此耻辱,给清廷带来极大的震撼。
仗打赢了,满朝文武一个个争相称颂皇帝英明,我大清国神勇威武,态度出奇统一。这下仗打输了,官场百态现形无遗。
面对战败,有大臣向皇帝上书,主张再次派兵入藏,清剿贼乱,以正我大清国威。但是,更多的王公大臣被这次战败的结果吓怕了,以“藏地险远,分清边界,即可毕事”为由劝阻皇帝,认为不宜再出兵西征。当然,有积极主战或是消极畏战的,就有不肯表态,既不赞成出兵又不支持不出兵,两边和稀泥的。
其实,这个仗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全凭皇帝一句话。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皇帝老了,他已经不可能像二十多年前征讨噶尔丹那样御驾亲征。即使他有心亲自上前线,不说王公大臣们不同意,他目前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这么做了。
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接壤,是三省的天然屏障,一旦被准噶尔盗据,边疆永无宁日不说,假如准噶尔借此机会煽动蒙古各部叛乱,脱离清朝统治,这将动摇大清国的统治基础之一——满蒙联盟,后果不堪设想。
我的公公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六岁除鳌拜,之后平三藩、征噶尔丹,从来就不是个任人欺负的窝囊主儿。准噶尔侵略西藏,事关边疆统一,国家稳定,这场仗必须要打,只是摆在皇帝面前的问题是:这仗该派谁去打?
这个人不但要有带兵的才能,品格坚毅勇敢,智慧兼具,还要有足够贵重的身份能够代表皇帝,坐镇西北。最重要的是,他与皇帝的意见一致,坚持主战。
第586章 出征(61)()
战与不战,朝堂上,文武大臣、宗室王公各持己见,相持不下。一个月后,皇帝力排众议,连下三道圣旨,让第二次出兵西藏成为定局。
十月十二日,皇帝于太和殿颁诏,封皇十四子固山贝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率精兵十万出征援藏。其纛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
十月二十日,皇帝允四川巡抚年羹尧奏请,以其“军兴以来,办事明敏”,升其为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十月二十六日,皇帝谕令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誐、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蓝、正黄、正白满蒙汉三旗事务。
皇帝的第一道圣旨册封十四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前往西藏平叛。十四是皇子,皇帝将皇子派往前线,指挥大军,这表明了皇帝将准噶尔赶出藏地的决心。皇帝膝下皇子众多,唯独挑中十四作为主帅率军西征,这是对十四委以重托,也是给十四一个建立功勋的机会。
十四出征,皇帝令其使用正黄旗纛,式样依照王纛,这对只有固山贝子头衔的十四来说是破格授封。正黄旗是皇帝亲统的上三旗之一,正黄旗纛代表皇帝御驾亲征,皇帝不但准许十四用正黄旗纛,而且旗纛的样式又依照王纛,这意味着十四是以“王”的身份代父出征,“大将军王”的称号由此而生。
皇帝的第二道圣旨升四川巡抚年羹尧为总督,同时兼任巡抚之职,这是吸取了第一次出兵因“矢尽粮绝”而全军覆没的教训,要年羹尧在四川为西征大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武器粮饷补给充足。
年羹尧是四阿哥旗下的包衣奴才,也是四阿哥侧福晋的兄长,这是人尽皆知的事。皇帝安排这样一个人在四川掌握大军粮饷和后方补给,看重年羹尧的办事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年羹尧,这个四爷党的人在那儿看着,是对十四以及十四身后八爷党人的牵制,让十四即使军权在握,也不敢调转矛头,逼宫谋反。
注:十阿哥的名字叫胤【礻我】(与“娥”同音),拼音输入法打不出这个字,word字库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但更新上来显示是“□”,所以这里一律用“誐”代替。
《清世情缘:宫女珣玉》来源:
第587章 出征(62)()
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将随十四西征,正黄旗满洲都统巴塞调往东北署理黑龙江将军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和礼也被差往云南驻防,皇帝最后一道圣旨顺势将正蓝、正黄、正白满、蒙、汉三旗事务分别交由七阿哥、十阿哥和十二阿哥署理。
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封的是和硕亲王爵,七阿哥之后的皇子都只有郡王以下的爵位。七阿哥身有残疾,性格正如他的封号,淳厚谨慎,安分守己,皇帝把正蓝旗的事务交给他管理,是对他的慰藉;十阿哥是八阿哥的人,皇帝将正黄旗之事转由十阿哥办理,这是对八王党的安抚;而十二阿哥母妃身份低,但他本人办事井井有条,恪尽职守,去年皇太后的丧事正是他一手操办的。在署理内务府总管事为皇太后操办丧事的三个多月里,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令皇帝十分满意,如今将正白旗事务交由他办理,是皇帝对他的肯定和鼓励。
七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这三人互不结党,每人各执一旗,相互制约。皇帝用意很明显,这次出兵西藏,十四有战功可得,留在京城的阿哥们各有各的差事,谁也别挤兑谁。
皇帝的三道圣旨环环相扣,犹如一盘精妙的棋局,进可攻,退可守,可谓用心极深。
十四正值壮年,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这在历年的木兰秋狝、南苑行围之中皆有体现。皇帝命十四率军西征,是让十四发挥所长,也是给他机会建立战功,积累政治资本。皇帝固然喜爱十四,但是十四此次西征手握重兵,他又不得不提防十四。
安排四阿哥的人年羹尧在四川掌控大军粮饷的补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给十四封一个“大将军王”的头衔,乍看起来,十四既是“将军”又是“王”,好像非常威风勇武,但仔细一琢磨,这个封号模凌两可,不伦不类。说十四是将军,他又是皇帝封的王爷,说十四是王爷,这个王爷竟然是没有王号的。
《清世情缘:宫女珣玉》来源:
第588章 出征(63)()
封号是皇帝定的,下诏前皇帝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皇帝就是故意说得含糊不清,随便底下的王公大臣们怎么揣摩,到时候看十四的表现,是晋封还是撤封,皇帝可进可退,再作打算也不迟。
再者,十四一直以来都向着八阿哥,是“八爷党”的一员,皇帝不可能没有考虑到。八阿哥在送了两只将死的老鹰到御前之后,被皇帝停米停俸,软禁在京郊,虽因病移回京城医治,但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光无限的八贝勒了。九阿哥向来不被皇帝喜欢,十阿哥在康熙四十八年封了郡王,但皇帝对他的态度总是不冷不热,在这次奉命署理正蓝旗之前,皇帝几乎没有交待他办过什么重要的差事。因此,十四这次受命前往西北,八爷党人自然对他寄予厚望。
八爷党是皇帝的一块心病,这也是为什么皇帝本来非常宠爱八阿哥,却在一废太子群臣拥立八阿哥为储君之后,处处贬低八阿哥。压得太过,必然会遭遇反弹,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是八阿哥这样精明能干,善于笼络人心的人。皇帝派十四出征,对他破格授封,俨然一副待十四得胜回朝就会立他为储君的架势,又命十阿哥办理正黄旗事务,这给了八爷党希望,而八爷党一旦有了盼头,就不会铤而走险,轻举妄动。
皇帝是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糊涂。姜还是老的辣,每个人在皇帝手中都只是一颗棋子,谁也别想玩过他。
十四遵父皇旨意领军前往西藏平叛,经过周密的部署,大军将兵分三路挺进西陲。往西安一路,由护军统领吴世巴和噶尔弼带领,于十一月十五日启程,驻扎庄浪;往宁夏一路,由副都统赫石亨带领,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启程,驻扎甘州;往宣府、大同、榆林一路,由十四亲自带领,十二月十二日出发,驻师西宁。
西征大军出发在即,十四皇宫、兵部、军营三头跑,忙得不可开交,往往是我睡下的时候他还没回来,等第二天我一觉醒来,他已经又出门了。
墨晏寒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589章 出征(64)()
???转载请注明出处:
噶尔弼和赫石亨率领的两路军队按照预定计划,相继从京师出发,向西北进军。十四领兵出征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
半夜梦醒,惊出一身冷汗,我下意识地往身旁摸去,灼热的体温,均稳的呼吸,枕畔的男人酣睡正甜。
我如释重负,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心,安定了下来。
怔怔地盯着床顶发了一会儿呆,我侧转过身子,十四睡颜安恬,毫无防备的模样带着几分稚气,我的嘴角不禁勾起浅浅的笑弧。
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他如墨一般浓密的剑眉,还有那直挺好看的鼻梁,一想到他再过不久就要离开我去西北前线打仗,我唇边的笑不觉变得苦涩。
这一天终究是来了。
十四代父出征,坐镇西北,平定藏乱,立下赫赫战功,然后……四阿哥登基为帝,十四后半生的坎坷失意由此开始。
曾经,我一直觉得那个日子离我还很遥远,我还有许许多多个日夜与十四相伴相守。可是幸福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弹指间,十多载光阴匆匆而过,那一天还是来了。
当年嫁给十四的时候我就对自己发过誓,我能与我的丈夫共享荣华富贵,也能与他共度艰难困苦,但眼看十四出征在即,我仍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为了备战,十四每天早出晚归,废寝忘食。有好几次,我差点就忍不住告诉他,即使他这次去西北打了胜仗,立下功绩,他的皇阿玛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相反,就是因为他军功显赫,威胁到嗣位的新君,他的四哥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处处打击他,囚禁他,让他之后的十几年里都过着痛苦失意的日子。
只是,看着十四雄心勃勃,壮志凌云,八阿哥、九阿哥他们把翻身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身上,而孩子们一提起阿玛无一不露出骄傲和崇拜的神情,我话到了嘴边,最后全数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十四是我的丈夫,我的天,是我在这个时代最依赖、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