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陈你还年轻啊,我别说敲键盘了,写字手都已经在抖了。”李明和说着,拍了拍张逸夫道,“还是要看后人的,小张,学会虽然也有论资排辈的成分,但说到底还是要看专业水平,看技术成果。”
“多谢李教授。”张逸夫当即感谢道,“不胜荣幸。”
“呵呵。”李明和笑道,“今年估计要开几次专门会议,商讨进口产品标准的事情,你跟老陈、常江作为国内的先驱者,一定不要缺席。”
“一定。”张逸夫也是没得推了,虽然他对这种会的态度始终是能避则避,但这回李明和赏脸来了这个会,将来他也不得不去参加那个会。
送走李明和,与电科院和各机关领导握手相别后,张逸夫这才向陈延睿和常江问道:“电机工程学会的委员,和iec的委员,可以兼任么?”
二人一阵无语。
“逸夫你眼界还是不够啊。”见左右无人,常江亲切地调笑起来,摆出手指比划道,“ieee、cigre、ifac、ish,你得把这几个都加上,兼任六个机构的委员,六项全能才行。”
“就cigre好了,ieee交给别人。”张逸夫煞有介事地说着。
前者是国际大电网会,电力行业的风向标,后者则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囊括范围比iec更宽泛一些,美国人制霸的标准。
常江可谓是哭笑不得:“那每年开会还跑得过来么?”
陈延睿却说道:“我大概理解了,逸夫有一点看得很清楚,标准就是规则,制定标准的人就是制定规则的人,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去参与一下?”
“哈哈,陈老师说的对。”张逸夫大笑道,“在某一行业中,一旦掌握标准制定权,就像在经济中掌握了政策制定权一样,这太重要了。”
“你们厉害,脑子早就超脱技术范畴了。”常江摇头叹道,“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家搞研发去吧。”
“后面一段时间还是要辛苦你了。”张逸夫回头望道,“我得跑这件事了。”
“问题不大,你已经做了很多了。”常江也跟着说道,“但愿,一切顺利。”
“必然的。”张逸夫笑着将常江推上了车子。未完待续。
672 蓄势待发()
恒电办公室中,张逸夫将一纸公文送到邱蔷面前。
“辛苦了,我去泡咖啡。”
邱蔷无奈摇了摇头,扫了眼文件:“就这几段字是吧?”
“对。”
邱蔷又问道:“我记得你在北漠的时候请了一个红毛英语教师啊?”
“那是口语,这些书面用语,专业词汇还得再练练。”张逸夫苦笑着送上咖啡,“学英语,真不是一朝一夕那么简单啊。”
“肯下功夫就对了,背几千个单词的事儿。”邱蔷接过咖啡,微微思索过后,提笔开写,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看上去像她本人一样精致。
“真漂亮。”张逸夫感叹道。
邱蔷没理他,只专心地进行手头的工作,几分钟后便出了一份漂亮的英文手写公函,这份公函将发给iec和三菱。她将公函推给张逸夫,喝起咖啡,“给三菱和iec的,换个抬头就可以了。”
“辛苦了。”张逸夫随即拿出红包递给邱蔷,“劳务费。”
“算了。”邱蔷摆手道,“北漠那边联系我们司,邀我一起去瑞典了,这就够了。”
“一码归一码。”张逸夫强行将红包塞给邱蔷,“你知道么,你不来写,我们得找咨询公司写,那帮人起价就是一千。”
邱蔷也知道张逸夫有底子,自己也是劳动所得,便收了红包笑道:“那张总以后有这种事多找我啊。”
“必须的。”张逸夫欣赏着公函叹道,“英文都练这么漂亮,雅思托福什么的没少考吧?”
“也确实都考了,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专业方向,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有在考。”邱蔷笑道,“我也是跟着稀里糊涂考过去的。”
“签证没下来?”
“压根没去申请过,也没给外国学校递过简历。”邱蔷摇头道,“我就是那种被动的人,随大流,被生活推着走。没什么目标。”
“那也挺好,有时间去积累条件,条件都充足了,冒出什么目标都好实现。”
“嗨。现在生活太舒适了,也出不来什么目标。”邱蔷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对了,上次我跟你司机说。我和世行的那个官员是同学,他有没有告诉你?”
“啊?”张逸夫想来想去也不记得这事,想必是司机给忘了。
“真不靠谱。不过还好,你还是安全平稳过关了。”
“你跟夏雨是同学?”张逸夫再次问道。
“是啊。”邱蔷喝着咖啡,任务完成后心情非常轻松,“她比我大一届,我们就是那会儿考托福复习的时候认识的,她那个人目标明确,非常明确。”
“想不到啊,世界这么小。”张逸夫坐在椅子上畅想道。“夏雨同时还是我大姨子。”
“你结婚了?”
“未婚大姨子。”
“听着好怪。”
“大姨子的人生真的是太拼搏了。”张逸夫自己也拿起咖啡叹道,“她在学校也属于比较难以接近的那类吧?”
“是,看不上所有男生,然后被所有女生讨厌。”邱蔷大笑道,“你跟她关系还不错。”
“谈不上,也挺紧张的。”张逸夫摆手道,“她家就是矛盾聚合体,每次家人团聚的时候我都头疼。”
“那你未婚妻?”
“她也挺矛盾的。”张逸夫摇头叹道,“不过比夏雨单纯多了,挺好。”
“她在这个公司么?”
“她在三溪工程建设总公司。”
“异地恋啊?”邱蔷顷刻间来了兴趣。
“我想她回来的。她不愿意,觉得恒电干不成,干不长远。”
“也对,对冲风险。留一个人在体制内,这是最佳组合。”邱蔷点头后,喝过最后一口咖啡后起身道,“那我先走啦。”
她不忘甩着红包道:“下次还得找我啊!”
“呵呵。”张逸夫起身相送,“你有事也随时找我,北漠那帮人要是欺负你。我帮你教训他们。”
“可别!我用不起!”
张逸夫真觉得什么人都有,邱蔷这样工作不错,各方面优秀,无欲无求,过得也挺好,人干吗总是自己跟自己拧巴?
只是这姑娘太难嫁了,也罢,人家不着急自己瞎着急什么。
公函发出,三菱很快响应,将即刻送样品机去电科院送检,他们好像对此简直就是求之不得,要的就是跟你比。不过有一点他们活的很明白,他们不同意用中国的标准来比划,得跟着iec标准走。他们自认为在北漠评标中吃的就是这个亏,不可能再被阴第二次了。
他们本以为恒电是绝对不敢答应这一条的,却不料张逸夫非常轻松地应了,iec专家监督,iec标准评测,放马过来吧。
至于iec过来的专家,也都出自于即将给北漠自动化评标的队伍之中,非华裔非日裔,一水儿欧美佬,这一点双方都接受。当然,作为东道主,他们的劳务费是恒电出的。
一月中旬,评测开始当日,新老朋友重又聚集一堂。
小田切还是那副笑容,客气鞠躬,张逸夫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交流了。
“你们那个什么福冈怎么样了?”
“去下游公司了。”小田切如实答道,“前面的事情几乎都是他个人的责任,公司已经严肃处理,张总放心。”
他说着,介绍起前来的另一位工程师:“这位是冈本先生,我们公司微机保护方面的技术专家。”
这位冈本与前面的福冈有颇多相似之处,侧目看了眼张逸夫,而后冲小田切嘀咕了一句日文,并没有握手的意思。
小田切这次也大方,直接给张逸夫翻译道:“抱歉张总,他认为恒电剽窃了三菱的产品,不值得握手。”
“哎呦,你终于变耿直了!”张逸夫不怒反笑,“也对,我是恒电张总了,不是北漠张总了。”
“都是张总。”小田切呵呵一笑。毫无疑问,随着张逸夫卸任北漠老总,他对张逸夫的根本态度也产生了改变。尊重中国的机关干部是他因自己的职业必须做的事情,是为了尊重甲方,其它的就无所谓了,特别是同为乙方的时候。
多说无益,专家入场,是骡子是马,得上场遛一遛。未完待续。
673 都有所()
此番日方派来了一线顶尖的工程师,恒电则是带着投标团队来的,其实基本都是研发团队成员。这次的评测与未来的评标有颇多相似之处,尤其是iec专家,提前接触一下,了解一下性格特点,对技术在意的地方,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这本身就是一次面对将来北漠自动化评标的练兵。
至于这次的试验,事关重大,又有iec专家的参与,电科院也不能落了排场,副院长胡海涛亲自担任组长,熊大林担任副组长,特邀了几名学会的继保专家,以及电科院的相关工程师组成了豪华的评测队伍。
如若是张逸夫做主,也许干脆就由iec专家来评了,因为这阵容都是自己人,评出来想必三菱也有说辞,但考虑到政治因素,以及未来一视同仁的政策,电科院也确实该做这个东道主。
几方人一一介绍认识,前来的两位iec专家自然是主角,有一点很有趣,就是这些学术性组织,标准化机构的成员,多数都不是专职的,都是像常江陈延睿一样的情况,有自己的工作,只是需要时参与一下。
这次来的两位专家,一位是西门子的自动化工程师,另一位则是美国aes电力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据贾峦松所述,这二位是对于北漠评标工作最为积极的iec专家。很明显,与其说他们热衷于中国自动化的发展,不如说是他们所在的公司热衷于中国市场。
西门子不用说,aes(爱依思)可也着实是个狠角儿。电力、电气行业相对来说非常传统,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能立足的多半是老牌企业,aes则不同。虽然81年才成立,不过发展迅速,十余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独立电力公司,即不负责电网。只专精于发电的电力公司。
最滑稽的时候还是大家站在一起,不是高矮胖瘦的区别,而是年龄的差别。
西门子的工程师施罗德四十岁上下,头发茂密,戴着银边眼镜,看着并不怎么老。aes副总工托马斯更过分,只有32岁!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
由这两位相对年轻的外国佬来监督中老年评测队伍,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滑稽。
更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主动对张逸夫示意友好,施罗德表示他从同事口中听说了北漠招标的麻烦,处理得很惊艳,虽然西门子没夺标,不过对这个结果十分认同。托马斯则对中国的产品十分好奇,因为在他印象里,这里好像连个人计算机都很稀少,真不知道怎么做出的微机保护。
看着二人跟张逸夫热情地交换名片,完全冷落了自己这边,冈本可并不开心:“iec怎么派了这么两个人来?”
小田切赶紧答道:“这都是邀请与自愿的。iec官方并没有指派。”
“应该让我们来定邀请名单,这两个人太不专业了。”冈本暗骂道。
“是的,我们跟恒电提过。共同邀请专家,但恒电并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