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宅在随身空间-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开始去上班吧。”

    众人走到城市出口处,从航天服保管人员那里,取走了属于他们各自的航天服,换在身上,来到了一辆怪模样的车辆旁边。

    这种车辆长12米,宽3米,高度接近6米,底部有8个近一人高的金属轮胎,称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便是制砖车。

    张北川爬上这辆重型机械,坐在驾驶座上,赵志坐在副驾驶座上。

    制砖车尾后的车门打开,舱内座位只有四十多个,九十多人“塞”进去后,没有座位的人只能站着,从而显得特别拥挤。

    发动车辆,张北川对着对讲机道:“第16制砖队已做到准备,请求前往开拓点。”

    “隔气舱已打开,可以前往!”

    张北川一踩加速板,“轰轰轰”,庞大的制砖车开动起来,在地面人员的引导下,开进了隔气舱。

    隔气舱内侧舱门落下,一阵漏气声响,“晃”外侧舱门打开,红光大亮,一片灼热而又荒芜的世界,呈现在众人眼前。

    张北川没有停留,一个加速,顺着地面上交错的车辙印,来到了3公里外的开拓点。

    红巨星的地表,平均土壤厚度半米左右,再往下便是坚硬岩石,造砖车要开采的,便是清除了土层后的地下岩石。

    眼前这个石料开采点,因为开采的时间长,形成了一片深达数米的“开采区”,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所有的制砖车都在这里工作。

    选好一个位置后,张北川控制着砖车上的机械臂,在计算机上选定一片区域,随后机械臂靠近这片区域,机械臂上延伸出四条小机械臂,呈四方形布局,顶部红光大量,射出四道激光。

    在激光的照射下,选定区域的岩石开始被切割成了四条边,两两平行,切割到一定深度后,机械臂变为手掌状,“握”住岩石,用力一拔,一块大岩石便从地面脱离开来。

    制砖车顶部有一个盒型装置,块状岩石放入盒子后,只要一会功夫,便能被激光切割成块块砖状。

    哗啦啦,一盒数量为300来块的石砖从出砖口滑了出来,掉落一地。

    “搬砖了,开始搬砖了!”

    九十多名制砖队队员们,一个个拍了拍手,将石砖搬到30米外的地方,码成一堆堆号,过一会,运输队的运输车便会开过来,将石砖运到不远处的新开拓点。

    穹顶之城内的建设差不多已经完工了,需要的石砖量不大,他们现在开采的石砖,主要用于建设一个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农业基地,建筑人员会先建一圈高度超过15米的石墙,围成农业基地,再在农业基地内隔出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格子,顶部覆上玻璃,然后在里面种植农作物。

    搬砖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这种特制的石砖,每一块的重量都在30斤左右,加上队员们身上重量近20斤航天服,50斤的份量,搬个两三趟,就累的气喘吁吁,一身是汗,但比之于他们将获得的绩效点,这点累倒不算什么

    。

第473章 星际拓殖时代2() 
一露天厨房中,四个人正在烧菜做饭。

    一身材微胖的妇女,拿着一个大勺,在锅里翻炒起来。

    “把酱油给我。”

    “好嘞。”旁边的另一名妇女,将一瓶酱油递到了妇女的手中。

    星际开拓时代的人们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专门炒菜用的灶台都没有,只能在地上搭建一个临时灶台,架上大锅就干起活来,更不用说几十年后出现的能做几千道菜的智能厨房,能把菜炒出来就行了。

    酱油倒进锅里后,青椒肉丝的香味更浓郁起来,妇女擦了擦额头的汗,关掉灶火,将菜盛到了一个小钢盆中。

    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已经有了四个小钢盆。

    “啊,好香啊!”刘小曼闻了闻盆钢里的炒菜,“炒青菜,芹菜香干,西红柿炒蛋,青椒肉丝,四个菜。加上冬瓜排骨汤,这么多菜够了。”

    “依琳,小曼,你们块把饭盒拿过来,我们开始给他们装饭吧,他们快饿坏了。”杨采花道。

    “恩,好嘞。”

    这时,后勤队里的唯一一名男队员,王刚,奋力提着一桶米饭走了过来——这些米饭是在一个统一地方蒸的,一到饭点,各开拓队的后勤人员都会去领饭点领饭,拿回各后勤点。

    王刚从打饭点回来后,放在桌子上的一百个特质饭盒,五个小格子中,已经放好了四菜一汤,米饭拿来后,四个人一起动手,将米饭放在饭盒里最大的那个格子中。

    将饭盒盖子盖上,密封性极好的饭盒还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哪怕过了四五个小时后再打开。还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

    100个饭盒,放入一辆小型电动三轮车的车斗中——这种车可以直接开到基地外面,将饭菜送到制砖队的工作点。

    “王刚。你快去给他们送饭吧,记得早点回来。”

    “我知道。”

    王刚跨上电动三轮车。加速启动后,消失在三人眼中。

    杨采花拿出几副干净的碗筷,在饭桶里打了点饭,对刘小曼和冯依琳道:“我们几个也吃吧,等会还要忙呢。”

    “嗯,吃饭。”

    三位妇女,就着香喷喷的饭菜,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在这近一个月的相处中。三位妇女,对彼此都有了十分的了解。

    冯依琳最小,今年28岁,有一个6岁大的女儿和一个4岁大的儿子,之所以去外面打工,是因为去城里打工的丈夫两三年没有回家,后来听说和别的女人跑了,她孤身一人去城里找丈夫,找了半年都没找到,无奈。她只能找一份工作,想办法养活自己的儿女。

    来到这颗陌生的星球,完全是一个巧合。那时酒店倒闭,她刚刚失业,看到有个地方招人,她就走了进去,对方开出的条件很好,一个月工资六千,包吃包住,而且技能不限,会干活就行。这种好事,她想都没想就报了名。

    面试官问了她的家庭情况。不能有所隐瞒,她只得如实说了出来。苦苦哀求道:“你们帮帮我吧,我两个孩子我不养活就没人养活,除了犯法的事,你们让我干什么都行,我什么苦都能吃!”

    面试官看她实在可怜,眼睛红红的,将她的身份信息记录在了入选本子上。

    刘小曼,37岁,也是一名长相平凡的中年女人,城里人,本来家庭条件还算可以,但丈夫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后,她不得不将上小学的儿子交给亲戚寄养,她卖掉了房子,带丈夫去偏远的乡下治疗。

    医学上,植物人复苏的概率很低,事实也确实如此,哪怕刘小曼照顾病床上的丈夫时间长达6年,丈夫最后还是因为医治无效死亡了。

    发现丈夫死的那刻,刘小曼没有哭,只是长长地舒了口气,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哪怕她曾经非常爱这个男人。

    回到城里,没有住的地方,身上也没有钱,虽然很想去学校看看已经上了七年级的儿子,但她没有那个勇气,她连买一箱牛奶的钱都没有,只能站在学校门外,朝他所在的班级看了两眼,眼泪止也止不住。

    她也是因为巧合,参加了面试,她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下后,她道“我需要工作,我需要钱,我要用钱赎回我的儿子。”面试官不怎么犹豫,就把她的名字加了上去。

    杨采花是三个女人里年纪最大的,46岁,两个儿子都在大学上学,丈夫好赌,每年在外面挣得钱只够自己花,除了儿子在学校的学费是他负担,生活费,全是她一分一分挣来的。

    杨采花干过很多行业,去工厂当过裁缝,去饭点洗过盘子,给别人当过保姆,还去宛东踩过黄包车都赚不到什么钱,最后还是在工地当小工,虽然非常辛苦,但赚的钱多些。

    在外打工二十年,杨采花挣钱供出了两个大学生,靠的不是别的,就是一股狠劲。

    曾经,她在一家饭点打工,老板三个月不发工资,她一气之下,拔掉了煤气罐上的皮管,放出煤气,要和老板同归于尽,老板这才把钱给他。

    在宛东踩黄包车,因为她踩的是黑车,没有牌照,被城管部门抓到后,扣留车辆,一名胖胖的官员坐上了她的车,用脚踢了踢她,催她快点,她当时正在气头上,现在车又被扣了,那个当官的还要催她,正好,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她踩着黄包车朝那辆小轿车冲了过去。

    “哧!”小轿车一个紧急刹车停了下来,那名官员吓的脸色煞白,“你疯了!”

    杨采花脑袋上有一条疤,从额头到眉角,足足有五六厘米——是被人用钢管打的,那是在一个工地上,她和别的工人干了整整半年,大楼建起来后。开发商竟然不给工人们一分钱,工人们找他们理论,竟然被那个开发商请来的打手。打的头破血流。

    那名开发商有黑。道背景,心狠手辣。据说是那座城市的一霸,谁敢惹他他能要谁的命。

    杨采花冲上去了,半年的工钱,那可是她的命啊,她两个儿子,还等着生活费用呢!

    她直接找到了那位开发商,要求他把工钱给她,一名大手一钢管下来。热腾腾的血从脑门流了下来,杨采花趁机死死抱住了那名开发商的腿,跪在地上,不管那些人怎么打,就是不松手。

    “疯子,疯子!”那名开发商在道上也算出了名的狠人,但一看到杨采花那种眼神,一股凉气从心底冒了出来,“把钱给她!”

    那一次,整个工地上。100多名工人,只有她一个人要到了工钱,虽然。她的脑袋被缝了20针。

    杨采花虽然性格泼辣,谁都别想沾她的便宜,但来到这里后,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他人的关系,也变的如同一家人一般,相亲相爱,互相扶持。

    而且。可能是因为有着相同类似的经历,杨采花、刘小曼、冯依琳三个女人。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怜惜、相互关照的感情在里面,平时有空的时候。坐在一起,聊聊子女,聊聊将来,是她们经常探讨的话题。

    吃完饭,杨采花将碗放在桌子上,开始掰着手指计算起来,道:“张队长跟我说了,我们的绩效,是和制砖队挂钩的,他们平均能拿到多少绩效点,我们这些后勤人员,就能拿到80%的点,也就是说,他们平均一天是800块钱的话,我们就是640块钱。”

    冯依琳兴奋地插话道:“我听说,这边三天,等于地球那边过去一天,而这里一天是68个小时,差不多,我们这边干一天,和地球那边干一天是一样的,我们一个月差不多有2万块钱!”

    刘小曼道:“2万块钱,还不算很多呢,听说有的队,因为干的块,平均一个月能拿3万多块钱,还有那些工程师,听说他们发的是固定工资,一个月1000绩效点。”

    冯依琳惊讶地道:“1000绩效点,这可是10万呢?”

    杨采花神采飞扬地道:“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将来等我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也当工程师,来这里帮忙,我们一家还不得发大财?”

    三名妇女,在尽情畅想着,声音中蕴含喜悦与希望,而这一幕,发生在3号穹顶之城的每一个地方,甚至,发生在每一座穹顶之城中。

    恒星从东边落下后,天色渐暗,红色的大地渲染成了一种暗红,石料开采点的造砖车,基本都停止了轰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