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给你讲过许多你爹的事情?”罗小星问道。
“这是她心中一辈子的痛,”霞姑道:“她以前从来都没有给我讲过,我也不敢去问,直到最近几年她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她想要一个了结,才把当年的事情给我讲了一些,也是为了我在中土武林寻找你们方便,就连这把银剑的事,也是她前两年才跟我提起的。”
霞姑说到这里,再次爱惜的拿出那把银剑,像捧着一件珍宝。
“如烟姑娘,”尽管霞姑已经五十出头,但在弘元大师他们这里叫她一声如烟姑娘也不为过:“能否把令尊的宝剑给我们看看?”
“大师言重了,您随便看就是。”霞姑站起身来,把银剑递给弘元大师。
弘元大师也反复把这把银剑看了好几遍,随手交给了拳圣骆老爷子,骆老爷子看过后又交给了骆成杰,最后又由骆成杰把剑交给了孟如烟。
“其实这把剑我们当年也见过,”弘元大师道:“只是在当年看似普通的一把剑,这里面竟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和故事,撼天动地,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是啊,”骆柏天道:“当初只知道孟大侠和孟夫人凭着一把银剑和一把柳叶刀就把江湖搅得天翻地覆,也知道你们事出有因,但没成想很多原因竟然就跟这不起眼的一把银剑联系在一起,这里面的感情纠葛又是如此之深,看来江湖的很多事都不可以简单的去推论啊。”
第321章 …8:究竟()
“说起这些,这还都得感谢诸位啊,”罗小星道:“我们能有今天,孟氏一族真正该感谢的是拳圣骆老爷子,弘元大师,明心大师,还有已经仙升的一尘道长,是你们消弭了那场灾难,也是你们救了和生,又照顾我家相公能安然离去,为此一尘道长还搭上了自己数十年的修为和性命,今日又是你们费尽周折,到处奔走查找,揭开无数的谜团,使众多秘密大白于天下,也使归妹姐姐和我能放下多年的仇恨,换得这些许心中的平和和安慰,功德无量啊。这把银剑能重见天日,带出那么多秘密,也是拜泥日寺所赐,老身在此谢过了。”
罗小星说完,起身面对弘元大师、骆老爷子和明心法师,俞承泽和霞姑也赶紧站起身来跟在身后,他们三人深深的鞠了三躬,可见用心至诚。
这三人赶紧站起来还礼,骆成杰也跟着站起来致礼。
“罗老施主客气了,”弘元大师道:“佛家讲因果,但不执着于因果,佛法如筏,因果亦如筏,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能成佛,扔掉的刀也只是一只过河的筏而已,既过河,筏没用了,也就消失了。到了今天,诸位能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不问因果,我佛慈悲,都是出于本心,也就不必谢与不谢了,哈哈哈。”
“哈哈,”罗小星轻笑一声:“不就是扔个筏吗,大师竟能讲出如此的道理,老身受教了。”
“能做此想,说明罗老施主与我佛有缘,阿弥陀佛!”弘元大师一声佛号。
“大师偏爱了,”罗小星道:“我自己明白,我这一生所造杀孽无数,是应该下地狱的,不敢奢望与佛有缘。”
“万物皆有佛性,佛渡九层众生,就算身在地狱深处,也有佛光普照的日子。”弘元大师道。
“不是佛光照不到,而是我愿意在地狱里呆着,”罗小星道:“有人造孽,就要有人赎罪,难道这不是佛家说的吗?”
“佛出乎于心,地狱亦出乎于心,”弘元大师道:“亲人惨死,血雨腥风,那是地狱,骨肉相亲,细雨和风,那就是佛国,我们每日穿梭于佛国与地狱之中而不自知,就算是妄求地狱也无济于事。”
罗小星长舒一口气道:“阿弥陀佛,按大师的说法,我是不必入地狱了?”
“哈哈哈,”拳圣骆老爷子笑道:“孟夫人好像对地狱有特殊情结,似乎不愿离开?”
“唉,”罗小心叹了一口气道:“不瞒骆老爷子,在地狱里呆了半生,都快忘记人间是什么样子了,佛国就更不敢想,以为此生就这样了,哪里还会想到有今日。”
“就算苦难再多,日子还是要过,人总是希望要过得好一点啊。”骆老爷子慨叹道。
“心中有地狱、人间、佛国,那是还有执着,”弘元大师道:“悟者自悟,迷者自迷,看的都是个机缘。”
罗小星的心结很深,以前她杀人不眨眼,是因为她觉得所有的江湖之人都欠她的,她就算杀死所有的人也不足以弥补她丧夫丧子之痛,这么多年,她不知道多少次在心里祈祷,只要她的孩子能安然无事,她愿放下所有的仇恨,她愿意为那些惨死在她刀下的所有人以死谢罪。现在她追寻大半生的仇家没有了,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在她的跟前,她似乎什么都没有失去,又似乎所有的东西又失而复得,她觉得上天太过青睐于她,她自己都有点难以适应。一夜之间这世上已经没有了她仇恨的人,仇恨她的人她也不再在乎,想来就来吧,似乎谁想要她的命都理所应当,她也会毫不吝惜,她宁愿待在地狱,是怕她走出来这一切会突然消失,她高兴,她迷茫,她害怕,因为她一下子拥有的太多,她怕失去。
俞承泽心里算是最平静的,终于可以不用再易容化妆了,终于可以不用再避仇拼杀了,终于可以和娘,还有一家人待在一起了。死了这么多人,虽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他更加明白,在各人的事里面,他能够去改变的其实很少,或一时,或一事,但最终的去处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就像江南六连庄,他一直是认为他们是一群无辜的人,是父母这一辈加上邢玉娘和间无极等的受害者,他一直歉疚、同情,他给予保护,是他想补偿,但在间无极死的这件事上,他一下子把对这群人的种种情结化的一干二净,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他们的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弘元大师的话他听着很舒服,他感受到了在地狱与佛国之间穿梭的感觉,他喜欢待在佛国。
霞姑对娘的死早就有预感,心中已没有太多的悲痛,看到她能在此次事件中得到解脱,她从心里实在是为娘感到高兴,没有让她在临死前留下遗憾。她虽一直生活在很是压抑的环境中,但她心地善良,对所有的亲人都保持着一份真情。现在娘的事已经放下,但在心中放不下的是这命运的多舛,是诸多亲人所遭遇的不幸。
“听大师讲佛法我真的很受用,但还是有诸多不明,还请诸位大师示下。”霞姑道。
“如烟姑娘有话不妨直讲。”明心法师道。
“我爹,我娘,还有二娘,”霞姑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他们至情至性都是好人,但小小的际遇变化就能彻底地改变他们,让他们变成另外一个人,让整个江湖为之胆寒,称他们为煞为魔,很多人为此丧命,这里面也有他们的爱人和骨肉,他们自己也困在这份莫名其妙的仇恨里数十年不能自拔,离去的人带着遗憾,活着的人在这无穷无尽的煎熬中耗掉自己的一生,我为我这些亲人感到心疼,难道他们一定要经历这些?”
“如烟我儿,你不必这样苦自己,”罗小星道:“江湖的事,千百年来历来如此,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多想徒增心痛而已。”
“二娘说的是,”霞姑道:“虽则如此,但今天有幸听大师开示,感受佛光普照众生,但为什么这么多苦都落在了我们孟氏一族身上,我想了很多而不得其解,心中总想有个究竟,还望诸位大师成全。”
第322章 …9:禅说()
“阿弥陀佛,”明心法师一声佛号:“如烟姑娘的困惑也是世人的困惑,有人浑浑噩噩,有人想寻求究竟,但大多数人却困顿一生而不得脱,这就是佛语所说的众生苦海。”
“我佛普度众生,不就是为了救他们出苦海吗?”霞姑道。
“佛祖悟道,得大解脱,在菩提树下说法,就是为了普度众生,”明心法师道:“佛祖悟道之前,佛在,佛法在,众生的苦难也在,佛祖悟道之后,佛在,佛法在,众生的苦难依然在。在佛祖开悟之前,众生深处苦难,犹人处黑暗而不自知,以为天地间便是如此,在佛祖悟道之后,佛法的弘扬就像在黑暗处给众生点了一盏明灯,或者在远远的天际打开了一扇光明的窗口,让苦难中的众生知道什么是光明,光明在哪里。佛法不能给众生以大解脱,但佛法却能给众生指出走向光明的路,那就是放下,看破,通达,得大解脱。”
“光明人皆向往,信佛,礼佛,拜佛,乐善好施者很众,但众生依然苦难依旧,”霞姑道:“在这些人中,富者有,贫者有,强者有,弱者有,善者有,恶者亦有,我们常常看到,富者依旧富,贫者依旧贫,恶者前脚拜佛,后脚便对人恶脸相向,向佛者众,真正能放下,看破,通达,得大解脱者却寥寥无几,难道是他们佛性不够,还是他们心诚不够?”
“众生佛性本无区别,心诚向佛也属必要,但要悟道得大解脱,那也要大机缘,”明心法师道:“纵观得道开悟之人,至贱、至贵、至贫、至富、至弱、至强、至善、至恶着甚众,为什么会这样,普通众生放下难,他们放下易,这便是机缘,无所不缺,便没有了拥有的感觉,一无所有,更无从放下,有了这种机缘,顿悟,通达,得大解脱便有了诸多方便之门。再看众生,虽则一心向佛,礼佛拜佛,心中不忘求佛,求佛什么,无非生老病死外加升官发财,无非地位富贵外加祖宗子嗣,心中抱有如此之多,你如何让他放下,既放不下,又岂能看破,既看不破,便会陷入贪嗔痴的魔障,便会演绎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杀伐抢掠,便会远离通达和大解脱。”
“大师所讲,字字珠玉,灼灼生辉,更有茅塞顿开之感,”霞姑道:“但除了这些至极之人,普通众生岂不没了机会?”
“众生佛性既无差别,机会也当没有差别,但差别的是机缘,”明心法师道:“至极之人多的也只是个门径,多的只是一个引导他开悟的法门,得大解脱最终还需要智慧,至智之人就算没到至极的境地,他也可以堪破生死苦难,以至于通达,得大解脱。”
“哪至智之人想必一定要饱读诗书?”霞姑道。
“饱读诗书可以添识,智慧却只在于天性,”明心法师道:“六祖惠能目不识丁,能解佛法义趣,开悟得佛门衣钵,后为六祖广为传法,才有‘不立文字’之说,真正的智慧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门之中多智者,要得佛法奥妙,难道只有入得空门?”霞姑道。
“得道者多入佛门,但入佛门者未必得道,”明心法师道:“其实佛门里外并无差别,出世是为了开悟求大解脱,得大解脱是为了入世,是为了普度众生,只要心无羁绊,在哪里修行,都是一样的功德,一样的智慧。”
“大师讲放下,讲心无羁绊才可得大解脱,”霞姑道:“财富、名誉、地位、武功等将放下容易,但对我等芸芸众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乃是人之本能,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如何能够放下,如若放下,这世界又如何?”
“放下不等于放弃,放弃亦不等于放下,心中没有放下,就算遁入空门也摸不到佛法的门径,”明心大师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