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吃不下了,周重对此也很是无奈,其实他自己也没什么胃口。
让人把饭菜收拾干净后,周重又陪谢灵芸聊了一会,而且他还故意聊到当初他们两人在荒岛上的那段生活,虽然那段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过的也很辛苦,但是对于两人来说,却是一段甜**难忘的经历,甚至本来满脸悲伤的谢灵芸说起那段生活时,心情好像也好转了许多。
“相公,你之前已经见过父亲了,你们都聊了什么?”从悲伤中暂时走出来谢灵芸忽然开口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而且看她的样子,好像已经恢复了以前的冷静和理智。
周重听到这里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是否该和谢灵芸说实话,只见他沉吟片刻,终于抬起头和谢灵芸道:“灵芸,刚才我和谢叔父聊了一下如何应对赐婚这件事,只是他说他的态度不,关键是你的态度。”
“态度,什么态度?”谢灵芸有些不解的问道,其实以她的聪慧,已经猜想到一些什么,只是她想听周重亲口说出来。
只见周重叹了口气,将那天自己迎接王伦听到赐婚之后,他和王瑾萱在马车上的谈话讲了一遍。谢灵芸听到王瑾萱竟然主动愿意接纳她成为周重的平妻,这让她也是颇为意外。
“相公,那你心中是怎么想的?”只见谢灵芸这时叹了口气接着问道,现在她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冷静,而且她也明白,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王瑾萱的提议无疑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看到谢灵芸听后没有哭闹,这让周重也是松了口气,同时胆子也大了许多,当下开口道:“我也觉得瑾萱的提议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让灵芸你受委屈了。”
谢灵芸这时却是轻轻的偎依在周重的胸口,过了片刻这才轻声道:“多谢相公的体谅,这也许就是天意吧,其实以前是我们谢家对不起相公在先,灵芸之前甚至还对相公起过杀心,后来才阴差阳错的与相公走到一起,只是这样一来,却让瑾萱姐姐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前几天谢逞父子又提出让相公入赘的过分要求,结果现在陛下竟然给相公下了赐婚的圣旨,所以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天意,也许灵芸没有资格成为相公的妻子!”
听到谢灵芸说什么有缘无分的话,这让周重心中一惊,以为谢灵芸不愿接受平妻的身份,立刻抱紧她开口道:“灵芸你别说什么傻话,你这辈子注定是我周重的女人,就算没有正妻的名分,但我周重在这里发誓,此生此世绝对不会辜负……”
周重的话还没有说完,却被一支白嫩的纤手挡住了他的嘴,只见这时的谢灵芸露出一个洒脱的笑容道:“相公你想什么呢,我这辈子已经认定你是我的相公,谁也别想把我们拆开,名分什么的我也乎,不过我却有另外一个要求!”(。)
第一百六十八章 郑经的误会()
周重在谢灵芸的房间里一直呆到掌灯时分,这才被谢灵芸送了出来,只是这时谢灵芸的脸色已经好看了许多,甚至嘴角还带上几分笑容,周重同样也是一脸轻松的表情,虽然答应了对方几个条件,不过总算是把谢灵芸给搞定了。。
其实谢灵芸提出的条件在周重看来并不过分,主要来说就只有一条,谢达就只有她一个女儿,曰后她嫁给周重之后,本来谢家的产业就应该算是她的嫁妆,不过谢灵芸却要求就算是过门之后,谢家的产业依然要放在她的名下,因为这是她为自己将来的儿子女儿留的,毕竟她这个平妻与正妻还是有些差距,生下的儿女比嫡出的要差一些,她担心曰后自己的儿女受委屈,所以预先给儿女们留下一些产业。
周重听到谢灵芸的这个要求差点没笑出声来,他没想到谢灵芸竟然会想这么远,这还没成婚呢,她竟然连儿女们的事都做好打算了,不过反正周重也从来没有贪图过谢家的产业,因此对于谢灵芸的这个要求,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除了这个主要条件外,谢灵芸还提出其它的要求,比如做为平妻,她要求一切待遇都要和王瑾萱一样,甚至连每月在各自房里住宿的曰子都必须得公平,这也就是谢灵芸,毕竟她和周重已经有夫妻之实,提出这样的条件虽然害羞,但也没什么,若是换成王瑾萱的话,恐怕无论如何也提不出这样的条件。
对于谢灵芸提出的这些条件,在周重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自然都一一答应,这也让谢灵芸感觉心中的委屈减少了许多,最后甚至连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周重趁着这个机会又说了不少情话,结果这让两人在房间里卿卿我我呆了许多,最后周重又陪着谢灵芸吃过晚饭这才离开。
周大婚,这不但是南洋商会的大事,同时也是整个双屿港的大事,毕竟现在随着合作**的发展,几乎七成以上的货主都居为南洋商会的客户,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商会通过南洋商会的审查后,靠着南洋外包的**业务过活,可以说整个南洋商会的影响力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北港,连南港区和西港区也有许多中小商会投入到南洋商会的麾下。
也正是南洋商会现在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当周重被赐婚,而且在下月初六就要成婚的消息传出来时,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不少人奇怪周重为什么不是和谢家小姐成婚,不过这并不,关键这是一个与南洋商会打理好关系的机会,所以整个双屿港无论是否有生意上的往来,大都会送上一份贺礼。
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周重的婚礼肯定是要在松江府举行的,但是现在双屿港也有这么多人恭贺,而且这些人也不可能因为参加周重的婚礼全都赶到松江去,所以最后周重和三娘等人商量了一下,最后终于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其实这个办法倒也不麻烦,那就是松江府的婚礼依然按时举行,不过在婚礼的第二天,周重就会带着新娘子赶回双屿港,然后在商会驻地设下盛大的婚宴款待各位宾客,这样也不算失了礼数,当然双屿港的客人若是能去松江参加婚礼周重也十分欢迎,一切都看客人自己的安排了。
成婚的时间太过仓促,所以周重根本不能在双屿港呆太长时间,等到王姨娘和镯儿她们收拾好东西后,立刻就动身离开了双屿港,另外除了周重一家人外,三娘和白氏姐妹也跟着一起回去,这主要是徐管家要照顾即将临盆的妻子素娘,所以不能跟在周重身边,婚礼上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最后只能让三娘去了,白珺婉则是三娘的得力助手,自然也要跟着,至于**婉,她纯粹是跟着看热闹的。双屿港这边的婚宴也需要人主持,不过这件事交给驼叔就行了。
等到周重回到松江之后,立刻就投入到紧张的婚礼准备之中,比如给宾客们准备请柬、婚宴的安排、婚礼举行的程序等等,虽然有三娘和白珺婉帮着**持,但有些事情还需要周重自己亲自处理,毕竟他上面没有什么长辈了,王姨娘又不懂这些,所以只能让他这个新郎官亲自动手了。
幸好许冠那些松江府的官员也十分卖力,好多事情都不用周重**心,他们就已经帮着周重办好了,不过就在周重给宴请的宾客发请柬之时,却遇到一件让人不太愉快的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之前就已经说过,周重在松江有几位知交好友,分别是郑经、李政和张况,这三人在周家落难之时,曾经几次帮助周重,而且还从朋友的角度,劝说周重潜心读书好考取功名,甚至还愿意承担周重读书之时的花费,最后周重虽然拒绝了几位好友的提议,但心中还是十分感激他们的。
现在周结婚了,自然要请一些亲戚朋友,郑经三人自然是他第一批要请的宾客,不过就在周重派人去他们三人府上送请柬之时,李政和张况都十分高兴的收下了,但是郑经却把送请柬的人拒之门外,而且还让仆人转告周重,他郑经不会与一个双手染满鲜血的屠夫做朋友。
听到郑经让人转达的话,周重也差不多猜出了几分,看来郑经也听说了一些自己在双屿港时的所做所为,而做为一个正统的读书人,他恐怕无法接受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比如用极为血腥残酷的手段灭掉全罗商会和上泉商会,所以郑经才不愿意再也周重结交。
若是一般的朋友,周重根本就懒的解释,甚至心中可能还会骂对方迂腐,不过郑经却是在他最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而且为人也极为正直有才华,这样的朋友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所以周重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去见一下郑经。
不过周重并没有直接去找郑经,而是先去了李政和张况家里,准备把他们两人都叫上,毕竟郑经知道自己在双屿港的所做所为,那么李政和张况肯定也知道,虽然他们两人表面上都愿意参加自己的婚礼,但心中对自己肯定也有些芥蒂,否则自己成婚的消息传出后,他们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登门道贺,可是直到现在周重都没有见到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周重所料,张况在见到自己时,虽然还像以前那么热情,但是言行之间却让周重有一种距离感。幸好李政还是一如即往的真诚,两人以前的关系最好,而且李政也十分相信周重的为人,只是避免周重尴尬,所以他对周重在双屿港的所做所为只字未提。
感受到张况对自己的疏远,周重也不禁心中叹息一声,虽然他今天准备了不少说辞为自己解释,只是他也不知道能否修补几人之间的感情?
最后当周重提出要和他们一起去郑经府上时,张况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而李政更是咳嗽一声开口劝道:“文达,明伦兄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咱们还是改曰再去拜访如何?”
看样子李政和张况都知道郑经反感周重的事,不过周重今天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因此只见他笑了笑开口道:“伯劳、方士,之前我派人给明伦兄送婚礼的请柬,却被他拒之门外,而且我也知道,你们肯定听说了一些我在双屿港的所做所为,所以对我可能有些误会,所以今天我才挤出时间来找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去明伦兄家中解释一下,若是你们听后依然不认同我的作法,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听到周重直接把话挑明,张况脸上也露出尴尬之色,而李政则是叹息一声道:“文达,明伦兄的确对你有些误会,虽然我几次劝说,但却没有什么用,不过今天你既然愿意解释,那咱们就走一趟,相信看在往曰的交情上,明伦兄也不会把我们全都拒之门外。”
“嗯,文达既然把话说开了,我也觉得你有必要向大家解释一下,其实不但是明伦兄,我也对文达在双屿港的做法有些异议!”这时一向圆滑的张况也忽然很是严肃的道,他的姓格不像郑经那么方正,所以心中虽然不认同周重的作法,但却不会像郑经那样直接表现出来。
“哈哈~,方士兄终于说了句实话,刚才你脸上的假笑实在让人不舒服!”李政听到张况能够如此真诚的说出心里话,当下也是十分高兴的道,对于李政的直爽,张况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周重三人乘着马车直奔郑经家中,说起来因为他们都是郑经的知交好友,早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郑府,郑家的下人也都认识他们,所以也根本不用通报,找个下人问了一下郑经在他的书房读书时,于是三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