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他这么一讲,何进脸色顿时冷了下来,斥责他说道:“你这么多疑,怎么能够与我共同商议大事呢?”
左司徒卢植也在一旁进谏劝说:“我向来了解董卓的为人,他向来面善心狠,一旦进入洛阳,必定会生出祸患来。大将军,不如现在就命令他不要前来的好,以免招致祸患!”
知黄巾时董卓曾取代卢植,故,何进认为卢植这样说是怀有私心的,也没有理会。
卢植、郑泰等人见何进如此,心灰意冷,纷纷将官印摆在家中的厅堂之中,趁着傍晚城门未关之时逃出城去。一时之间,朝中大臣,十去四五。
不日,董卓大军进入三辅。
何进派使者迎接董卓,将董卓大军安置在了渑池。
二十余万大军的调动,早已惊动了宫中的十常侍。
张让、段珪等人齐聚张让府中商议对策。
段珪本是狠毒角色,当庭说道:“这一定是何进为了诛杀我等,借故调来的。我们若是不能先下手将他杀死,恐怕要被诛杀九族了!”
十常侍也都不是什么善茬,生死关头,哪个容得疏忽?
张让说道:“也好!我们这就去见太后,请他召何进入宫。段珪,你马上找刀斧手前来长乐宫嘉德门内埋伏好。一旦何进进来,不由分说定要将他斩杀。”
“好!”
这几个太监商议之下,便将那短命的何进安顿了下来。
张让等人匆匆赶到长乐宫,见到太后,嚎啕大哭。
何太后赶紧问询。
张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太后娘娘,我等自认为用心伺候您老人家和陛下。不想大将军一心听信外臣的谗言,定要将我们置于死地。今日听说大将军矫诏外兵已经到了京师,想要逼迫太后降死罪于我等,祈望娘娘垂怜赐救呀!”
何太后说道:“你们何不到大将军府谢罪呢?”
张让赶紧说道:“我们到了将军府上,岂不是送肉上砧板,到时候岂不是骨肉难存?还祈望娘娘宣召大将军入宫,臣等当面向大将军谢罪。若是大将军依然不肯原谅,臣等只好在娘娘面前请死了。”
“也好!传我懿旨,召大将军入宫见驾。”
何进正与诸大臣在府商大计。
忽闻太后召见,何进起身便欲入宫。
主簿陈琳拦住,好言相谏:‘太后传召,一定是十常侍设下的圈套,大将军万万去不得呀!此去一定会招惹祸端的!“
何进不以为然的说道:“太后召见我,会有什么样的祸事呢?”
袁绍也在一旁相劝道:“如今我们的秘密已经被泄露出去,事情已经败露,大将军难道还想要入宫吗?”
曹操献计说道:“可以先将十常侍召唤出来,然后再进去!”
何进不屑的大笑道:“此乃小儿之见也。我堂堂大将军,掌控天下大权,区区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袁绍说道:“既然大将军一定要去,我等各引甲士紧随护卫,以防不测。”
就这样,袁绍、曹操各自挑选了精兵五百,由袁绍的弟弟袁术带领。袁术周身上下披挂整齐,引领一千名精兵在青琐门前列开阵势。
袁绍与曹操各持刀剑护送何进来到长乐宫前。
那黄门看到袁绍、曹操护送何进过来,上前拦住二人,说道:“太后懿旨,特宣大将军,其余人等不得入内!”
袁绍和曹操只得目送何进进入长乐宫。
何进傲慢无比的昂然而入。
行至嘉德门,张让、段珪等人迎出,将何进团团围住。
何进大惊。
张让厉声斥责何进:“董太后犯了什么罪,你竟然枉顾国法用鸠酒将她毒杀?国母下葬之时,你竟然托病不出!你等是街市上屠猪宰狗的腌臜之辈,幸得我等向天子推荐,才得到了如今的荣华富贵。而你却不思报效,反而总是弄些阴谋诡计来陷害我等。你说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何进大慌,折身而回,想要寻了出路。奈何宫门已经死死的关上了,一旁的甲士尽出,一阵乱刀将他砍成了数段。
正所谓: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守在宫门外的袁绍久久不见何进出宫,便在宫外大声喊道:“请将军上车!请将军上车!”良久,张让等人将何进首级从墙上丢了出来,在里面宣读圣谕:“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
他到那袁绍何人?早就想诛杀中绢,以正君侧的热血汉子!
却听到袁绍厉声大喝:“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
言毕,何进部将吴匡带着士兵在青琐门外放了一把火;袁术引兵攻入宫廷,见了宦官就杀。
袁绍和曹操更是破开长乐宫的宫门,带着从人杀了进去。
赵忠、程旷、夏恢、郭胜四人被追赶到翠华楼前,让士兵们围了起来,剁成了肉泥。倒是张让、段珪、曹节、侯览等人将太后、太子和陈留王劫持了去,从地道逃出宫去。
时下,卢植弃官尚未离京,见到宫中火起,便披挂盔甲,提了兵器,前来救援,正好看到段珪胁迫着太后。
他纵马直追,高声喝道:“段珪逆贼,尔等安敢劫持太后?!”
被他这么一吓,段珪回身便走。
太后端的大胆,竟然从窗中跳了出来,幸亏卢植匆匆赶到,救了下来。
宫中战乱纷起,吴匡杀入内廷,正见何苗提剑而出,因恼后者贪财谋兄,大骂:“何苗与十常侍共谋弑兄,当共杀之!”
众人纷纷言道:“我等愿斩杀弑兄之贼!”
何苗急退,奈何四面被诸兵将围定,须臾间被砍为齑粉。
袁绍向诸兵将下令,分头诛杀十常侍的家属,不论大小,一并处死,斩草除根。此役之中,很多没有胡须的人都被误杀。
曹操则带着另外一拨人去宫中救火,又跟随卢植扶着何太后入宫,暂摄朝政大事,然后又派兵马去追寻张让等人,寻找天子下落。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了天子和陈留王,连夜逃往北邙山方向。
大约在二更天时分,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引兵马追了上来,在后面大声叫喊着:“休要放跑了逆贼张让!快点追呀!”
张让一着急,匆匆间跌落河中,溺水而亡。
天子与陈留王不知道事情的虚实,也不敢高声说话,便伏在河边的乱草之内。等到军马四散,朝着别的方向远去,他们才怯怯的站了起来,四下环顾,却不知道了哪里。
天子与陈留王都是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哪里经过这种事情呀?!
一番颠簸,露水又下,腹中饥饿。真是饥寒交迫,两人相拥而泣,又怕人知晓,不敢出生,在草从中低声抽泣。
良久,陈留王说道:“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寻条出路吧!”
好容易,两人爬上了岸,黑暗中摸索前进。
两人正不知所措时,忽然成千上百的萤火虫在天子面前上下飞舞,光芒照耀,为其指路。陈留王大喜,说道:“此乃天助我兄弟也!”
行至五更,两人脚痛难捱,又见山岗前有一个草垛,便在草垛前衔草而眠。
草垛后面有座庄户。庄主正在睡眠中,忽然梦到两轮红日坠落庄后,竟被惊醒。觉醒,他披了衣服,来到户外,四下观望,只见庄后草垛上红光冲天。
匆匆赶到,他看到上千上百的萤火虫正围着两个困顿少年翩翩起舞。
他叫醒少年,问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呀?”
天子惶恐,不敢出声。陈留王沉声言道:“这是当今的皇帝,遭受了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我乃是陈留王!”
庄主大惊,急忙拜倒在地,口中言道:“臣乃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是也。因见十常侍麦管嫉贤,才隐居在此。”
说完,他迎天子与陈留王入庄,又献了酒食。
这个时候,闵贡已经追上了段珪,去不见了天子,一怒之下将他杀死,又吩咐部下四下寻找。
他一想这一路行来,并没有看到天子与陈留王,一定是躲到了哪里。想到这,他便独自沿着原路寻找,正好路过崔毅的庄园。
崔毅看到他马前挂着段珪的首级,询问之下,才知道闵贡正在寻找天子,遂引闵贡来见天子。
就这样,闵贡迎了天子和陈留王返回洛阳。
途中又遇到了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
正如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不过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马嘶人喊,一枝人马拦住去路。为首者正是西凉刺史董卓。
这董卓意欲何为?还请后文书继续深说……
。。。
第105章 强救驾董卓争功,谈罢黜董丁反目()
plsl;
;;
第章强救驾董卓争功,谈罢黜董丁反目
且说闵贡在崔毅庄中寻见天子与陈留王,在庄上寻了一匹瘦马。
他与陈留王共骑瘦马,将良驹让与天子,急匆匆向京城而去。
行不过三里,恰遇司徒王允、太尉杨彪、中军校尉袁绍、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等人,引了兵众,前来寻找天子下落。
见天子在前,众人纷纷下马,叩拜天子,声呼万岁。
却听那王允向天子请罪言道:“陛下之失,皆臣等之错也!臣等救驾来迟,还望陛下宽恕!”
可惜那天子早时受两太后纷争掌控,从无语话,见群臣如此,也是言语颤抖,反应迟缓。
诸大臣见天子鞍马简陋,急忙换了车驾与天子乘坐,又与陈留王换了马,这才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朝着京城而去。
车驾行出三十余里,前方忽然鸾铃震响、马嘶人嚎,一阵嘈杂声中涌出一支兵马,只见旌旗蔽日、尘土漫天。
见此光景,文武百官无不变色,天子亦是吓得脸色苍白,躲在銮驾中不敢出声。
初掌西园兵马的中军校尉袁绍骤马来到车驾前面,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只见那旌旗影下冲出一员大将,头上红绒带紧系赤缨狮头啸天盔,身上狮蛮带扣住黄金锁扣连环甲,背后披着血红的白蟒翻云大斗篷,坐下一匹翻鼻子的蛮头狮子骢,掌中一柄开山斧钺。
看他脸庞,满脸横肉将那对绿豆眼挤成了一条缝,窄额头,宽鼻梁,爬叉鼻子,豁口嘴,两撇狗鼬胡子,更显他的猥琐……
这人是谁呀?
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
这厮并不答话,径往车驾前闯。
天子躲在车上不敢出声
那陈留王虽然年幼,却胆量不小,纵马拦住他的去路,稚气十足的声音竟然大声叱责道:“来者何人?”
看到前面出现一个穿着蟒袍的少年拦住去路,董卓急忙勒住战马,回答道:“某乃西凉刺史董卓是也!”
陈留王盯着董卓,问道:“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废话!老夫就是来劫驾的,可也不能够说是劫驾的呀!
小家伙,你是告诉我这皇帝就在这里了?!
董卓一听有门,皇帝肯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