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着崇祯看向自己的目光,大声回答:“谢陛下给老臣这个机会……”
“老臣要说额第一个理由就是朝廷税收……现如今,朝廷所在的北直隶,因为连续遭到后金鞑子的抢掠,不仅不能给朝廷带来任何税收。而且还要消耗朝廷大量税收。如此情况下,朝廷的各种税收。几乎全部来自江南……”
“如果我们迁都南京,朝廷就可以更好的掌控江南这个税收重地。但是。如果朝廷死守北直隶不迁都呢。先不说朝廷对江南这个税收重地的掌控力度是怎么样,就我们中间隔着的虎豹军,都随时可以掐短我们和江南的联系,不让江南一两银子,一颗粮食流入北直隶……”
“所以,就算我们不放弃北直隶,北京城也不适合继续作为大明都城……否则……”
说道这里,钱宗述非常适时的闭上嘴巴。因为,接下来的危言耸听,还不是自己现在能说出口的。
看到大殿内,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沉思表情。钱宗述知道,自己的话大家都听进去了。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愤怒面前,即使他们知道,也会刻意的进行回避,忽视他。
而钱宗述非常及时的提醒,只是让他们更进一步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意识到这件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关系到大明朝庭的生死存亡。
这个时候,变化最大的,就要属崇祯呢。
作为一个长时间经历税收不足,户部没有钱的皇帝。崇祯皇帝非常清楚税收对朝廷的重要,对北直隶的重要。
更加重要的是,崇祯皇帝清楚钱宗述最后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到底是什么。
诺大的大殿,经过短暂沉寂后,脸色越来越凝重的崇祯终于开口了。
“难道朝廷真得到了必须要迁都的地步了……钱爱卿,你继续,把你的理由全部说出来,朕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开说服自己。否则,朕真没有脸面去面对朕的列祖列宗。”
“是,陛下……”这个时候,钱宗述脸上的紧张已经完全消散。
脸色再次恢复平静的钱宗述,用自己尽可能沉重的语气,继续开口道。
“陛下,老臣的第二个理由是,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以后,可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得到的各种好处……”
“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朝廷放弃北直隶以后,就不再会出现无兵可调的一系列问题。”
“放弃北直隶,迁都南京以后,朝廷就不再需要防备后金鞑子,如此以来,朝廷部署在各大边关的数万边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陛下手中……”
“第二个解决的就是朝廷入不敷出的问题……”
“据老臣所知,自北直隶遭到后金铁骑入侵以后,朝廷每年花在北直隶的救灾银子和粮食,就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万两。只要朝廷迁都,这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可以节省下来。”
“当然,这还仅仅是最表面上的一个节省,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大家看不到的节省。如果把这两个节省加起来,至少有五百万两白银……”
“五百万两白银,加上北直隶救灾用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是整整六百五十万两白银……而朝廷一年的各种税收全部加起来,才一千多万两银子。难道一个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就可以让朝廷剩下差不多半年时间的税收……怎么可能……”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开口了。对着钱宗述,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钱宗述赶紧回答:“陛下,老臣所说句句属实,绝对没有一句虚言……”
“第一个看不见的节省,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没有想到而已,它就是槽运……”
“北直隶目前所需的粮食,白银……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槽运,从江南运往京城的。老臣大概了解了一下,朝廷每年损失在槽运上的粮食和其它东西,如果择算成白银的话,一百万两银子,绝对是有的……”
“再加上朝廷每年下拨槽运一线所有官员,军队,纤夫……的上百万两白银,加起来就是整整两百万两。如果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那槽运就可以取消,这两百万两白银,也就可以节省下来,做其它事情。”
“第二个大家看不到的节省,就是朝廷每年用来修缮边关城墙,同后金军进行作战的各种费用。”
“放弃北直隶以后,朝廷就不再直接面对鞑子的进攻。如此一来,朝廷所要面对的战争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没有战争,朝廷就可以省下大笔的战争经费……”
“在老臣看来,仅北直隶同后金交接的各大边关,节省三百万两白银,那都是少的……”
钱宗述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明白,那这些人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而这些人中间,最清楚这些东西和数据的,毫无疑问,是掌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所以,钱宗述刚刚说完,崇祯皇帝就将目光,转移到户部尚书身上,让户部尚书给自己一个更加明确的回答。
没有让崇祯皇帝等太久,仅仅一盏茶功夫,户部尚书就走到大殿正中央。
在十多双目光的同时注视下,大声肯定道……
”陛下……钱大人所说句句属实,如果朝廷真得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的确可以剩下大量白银,大大缓解,甚至于彻底解决朝廷入不敷出的问题……只是……“
崇祯皇帝的眉头一皱,下意识开口问道:“只是什么?”
被崇祯皇帝紧紧盯着的户部尚书,赶紧回答道:“只是,朝廷每年节省的银子,并不是六百五十万两,而是七百五十万两……”
“嘶嘶嘶……”七百五十万这个数字刚刚被户部尚书说出口,一阵吸气声就在大殿响起。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也没有例外,倒吸一口凉气后,疑惑的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这个时候,钱宗述再一次开口了。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开始向崇祯皇帝描绘,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特别是有了银子和军队以后,可能开创的美好未来……
最后的结果毫无意外,在七百五十万两白银和钱宗述嘴里迁都南京后,大明朝美好未来的共同诱惑下,半个时辰前还是坚决反对的崇祯皇帝,此时此刻,已经百分之百的表示赞同……(未完待续)
。。。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异姓封王()
北直隶和山东全境落入虎豹军之手后,再加上虎豹军已经掌握的山陕两省和辽东,整个大明朝的半壁江山,差不多全部成了虎豹军地盘。
唯一让崇祯皇帝感到清醒的是,卫征所拥有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都比不上朝廷仍然占据的江南数省。
更加重要的是,占据北方数省的虎豹军,还要时刻面对后金鞑子,蒙古人,甚至于朝鲜人的侵略。而朝廷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可以在江南数省,安心的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但是,作为大明朝独一无二的皇帝,即使面对这么大的差距,崇祯皇帝心中,仍然隐藏着一个非常大的担心……
掌控北方数省的卫征,会不会直接自立为王,甚至于称帝,同大明朝廷彻底分离除去,将保持完整几百年的大明国土一分为二。
当崇祯皇帝提出这个担忧后,包括钱宗述在内,所有大臣脸上,都露出沉思表情。
一直过了一盏茶时间,宁静的大殿内,仍然没有一个人开口说完,甚至于给崇祯皇帝一个肯定回答,让崇祯皇帝不要担心和多虑……
因为,在虎豹军强大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没有一个人知道,卫征的下一步会做什么?
更有甚者,一些朝≯↖,w≈ww。臣的心中已经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虎豹军进驻北京城以后,在权利和地位的诱惑下,卫征一定会称帝,进驻紫禁城。坐上崇祯皇帝现在坐着的位置。
不过。在崇祯皇帝面前。就是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把这个猜想说出来。
就在大殿气氛再次变得越来越凝重时,内阁首辅钱宗述不得不站出来,对着崇祯皇帝问道。
“陛下,您是想?”
“无论如何,卫征都不能自立为王,和朝廷分裂。就算虎豹军已经占据了大明朝的半壁江山,虎豹军仍然要承认朝廷和朕对整个大明朝的统治地位和身份……”虽然这个目的有那么一点自欺欺人。但是,性格自负的崇祯皇帝,仍然带着满脸坚定说道。
说完后,一双眼睛就盯着钱宗述,希望钱宗述能给自己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眉头紧锁的钱宗述没有让崇祯失望,仅仅一眨眼功夫就开口道:“陛下,老臣这里有一个想法……既然卫征已经手握数十万大军,占据了大明朝差不多半壁江山,如果朝廷继续称他为山陕总督,掌管这么多省份的府衙为山陕总督府。那就是逼着卫征自立门户,同朝廷进行决裂。”
“所以。老臣建议,继续给卫征封官封爵,让他没有自立门户,同朝廷进行决裂的理由……”
崇祯皇帝的眼睛一亮,一副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加官进爵,的确是一个堵人口实的好办法。但是,朕担心,这个卫征进驻北京以后,会受不了紫禁城和龙椅的诱惑,直接……朕不管,即使朕放弃北京城,朕也不允许卫征进入皇宫,住进皇宫。因为,朕脚额这片皇宫,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整个大明江山……朕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内看到大明江山出现两个皇帝,两个朝廷,甚至于出现改朝换代的局面。”
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崇祯皇帝几乎是用尽自己最大力气,大声吼出来的。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这件事,有着不可动摇的坚定决心。
被崇祯皇帝紧紧盯着的钱宗述赶紧回答:“陛下,您多虑了。不要忘了,这个卫征,除了是大明重臣,更是大明驸马,陛下您的妹夫。老臣相信,只要朝廷继续给他加官进爵,卫征就不会做出对陛下而言太过分的事情……”
在钱宗述的提醒下,崇祯皇帝马上想到自己好久都没有联系的乐安公主和懿安皇后。
特别是懿安皇后出现在自己脑海后,崇祯心中的担忧,直接消散不少。因为,崇祯皇帝非常相信懿安皇后对大明的忠诚,只要有懿安皇后在卫征身边一天时间,懿安皇后就会阻饶卫征称帝。
再说了,就算懿安皇后和乐安公主两人起不了作用,驸马的身份,也会给卫征带来很多顾及。
如果卫征以驸马的身份称帝,那卫征在整个大明朝一定会名声扫地,遭到所有读书人的唾弃……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直接心安不少,并且对着钱宗述继续问道:“可是,卫征如今的官位,已经到了朝廷顶峰,该怎么给他加官进爵。难道你要让朕开创大明朝的先例,给卫征这个异姓人封王。”
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的这句话刚刚说出口,钱宗述就接口道:“对,就是封王……而且还要允许卫征自己开府建衙……”
“只要朝廷做了,那就是向全天下表明,朝廷已经给了虎豹军能给的所有东西,已经仁至义尽。如此情况下,如果虎豹军还要自立门户,甚至于造反。那整个大明朝的大部分民心,一定会在陛下身上。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