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周书源的注视下,一脸深以为然的回答:“军师你说得对,即使坐在龙椅上的皇上不会对我产生猜忌,朝中的一众大臣。特别是那些一直对我们怀恨在心的大臣。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将已经没有太大作用的我们赶出山陕两省,最好能把我们再赶到关外去……”
说到这里,卫征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大声惊呼道。
“不,我们还有作用……”
看到周书源脸上迅速流露出来的不解表情,卫征下意识开口问道。
“军师,如果我们把陕西的情况上报朝廷。把陕西的三十万灾民丢给朝廷,你说,朝廷会拿这些灾民怎么办?”
周书源一脸若有所思的回答:“根据情报,朝廷早在一个月前就没有钱了…。就连官员的俸禄,都是皇上从自己内库拿钱补贴户部的。”
“如此情况下,面对三十万灾民的三十万张口,朝廷上下除了干瞪眼,没有其他任何办法…。除非皇上愿意从内裤拿钱,否则,根本没有办法救治这些灾民…。。”
卫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说得对。朝廷没有办法救治这些灾民。但是,如果朝廷放任这些灾民不管。那等待朝廷的,将会是新一轮起义…。这些没有饭吃的灾民,一定会为了粮食,举旗造反。到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扑灭的叛军,将会再次死灰复燃…。。”
“你认为,朝廷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
周书源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大帅,下官明白了…。。将三十万灾民交给朝廷…。如果朝廷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那就只能交给我们。这样一来,朝廷就不可能把我们调离山陕两省。只要我们在山陕两省再发展最多半年时间,我们就再也不需要担心朝廷对我们的威胁了。”
卫征点了点头,一脸自信的肯定道:“真正到了半年以后,就不是我们看朝廷的眼色行事,而是朝廷要看我们的颜色行事…。。”
最让卫征感到担忧的问题解决后,卫征脑海,再次浮现出陕西一片荒凉的场景。
而后,对着军师问道:“现在的陕西省可谓是地广人稀…。虽然因为干旱,很多地方都无法进行耕种。但是,只要我们想办法打出深井,找到水源…。。那些土地都可能变成良田,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么多土地就这么荒废着…。。”
“而要想把这些良田都利用起来,给我们虎豹军出产粮食。除了打深井这一个解决办法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
“诺大的陕西省,满打满算只有三十万人不到。就算一人分十亩地,也才能用去三百万亩。可是,据本帅所知,陕西省仅因为干旱而荒废的土地,就有上千万亩之多。更何况那些还没有进行开垦的土地。”
“所以,我们要想将陕西省的土地都给利用起来,必须要向陕西省移民一百万。”
“本帅可以自信的说,只要我们能完成这个移民目标,最迟一年时间,陕西省就会成为我们虎豹军的粮仓…。。”
周书源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大帅,我们在山西的一百多万屯民,虽然都来自于陕西。但是,这些屯民如今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屯田。”
“再加上山西的土地比陕西好,把他们放在山西,产出的粮食绝对比陕西好。”
“再说了,即使我们决定让这些屯民回到陕西,这些已经在山西安家的屯民,也会非常不愿意。所以,就我们掌握的山西来说,一个多余的百姓都没有。”
卫征点头肯定道:“山西的确没有多余的人口移民到陕西……”
“军师,对咱们大明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你帮本帅想一想,除了我们控制的山陕两省,有没有办法从其他省份移民百万进入陕西…。。”
听到这里,周书源直接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这时,来自山东的一份情报,忽然映入周书源脑海。
在卫征注视下,周书源迅速翻出这份情报。而后,递到卫征面前说道。
“大帅,这时山东的最新情况…。。根据我们进入山东的情报人员报告,目前的山东同样因为干旱而陷入动乱之中…。。”
“特别是山东靠海的那些卫所,因为干旱和卫所长官对粮饷的苛刻,那些军户为了活命,已经大批大批的逃离卫所,以流民的身份,在山东省境内流浪,寻找新的活路…。。”
“而山东巡抚和朝廷,因为没有银子和粮食进行救灾,只能眼睁睁看着山东的流民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下官以为,只要我们能把这些流民接到陕西来,就可以获得我们急需的人口。虽然达不到百万之多,几十万人还是有的。”
卫征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把山东的流民接到山西来,对我们产生的好处,绝对是非常巨大。但是,已经对我们产生猜忌的的朝廷,会允许这些流民进入陕西,进一步增加我们实力吗…。。”
“几十万流民,利用好了,足可以征兵数万人。再加上这些流民对朝廷的归附感,早就因为天灾和朝廷的不作为而变得荡然无存。只要我们安置好这几十万流民,他们就会成为完全忠于我虎豹军的百姓和将士……”
周书源点了点头,一脸神秘的回答:“大帅,朝廷的确不会允许这些流民进入陕西,变相增强我们的实力。”
“但是,下官以为,这件事,我们可以避开朝廷,直接和山东巡抚衙门进行交易…。。”
“山东巡抚衙门之所以不去救灾,是因为他们没有粮食和银子。如此情况下,山东巡抚衙门是想看着山东境内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庞大,最终在山东境内举旗造反。还是将这些流民送到我们手里,从我们手里换取粮食和白银……”
“在大明朝这些文武官员眼里,只要我们出得起银子,就没有他们不敢卖的。”
“特别是那些卫所的军官,恨不得将麾下的军户,全部换成银子。”
卫征的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说道:“用银子从山东巡抚衙门换流民…。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军师,我们就这么办…。。”
“银子咱们有的是,只要能换回来百姓,再多的银子,本帅也出得起…。。”
“这样,移民的事情,本帅就交给你来办…。。下去以后,先从总督府库房领取五十万两银子,不够的话再继续领…。。”
“至于朝廷方面的问题,就由本帅亲自进行来处理…。”
“这次我们在陕西省打了这么大一场胜仗,一定要让朝廷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奖励,即使是一些虚名,增加我们虎豹军在朝廷和百姓中的威望,都可以…。。”
既然周书源自己提出用银子换流民的办法,那周书源心里,即使没有具体解决办法,那也有一个大概想法。
再加上现在的虎豹军已经不再需要为银子的事情发愁。
面对卫征看向自己的目光,周书源想也没有想就领命道:“请大帅放心…。下官一定在最短时间内,从山东省给大帅弄回来至少五十万的流民,加入陕西…。。”
卫征点头说道:“朝廷这边,本帅打算亲自去一趟京城,带着多尔衮脑袋和一众俘虏过去,而且还要带上一个师的骑兵,耀武扬威的过去……”
“虽然还没有到和朝廷翻脸的时候,但是,本帅要让朝廷知道:我们虎豹军是一头长着獠牙的狮子,而不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绵羊…。。”
“想要对付我虎豹军之前,必须要先掂量掂量,看看自己的实力够不够。”(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三百五十章 山东巡抚的无奈()
我的明末生涯;第三百五十章 山东巡抚的无奈
山东济南巡抚衙门大堂,作为朝廷正二品的山东巡府,王成义本该意气风发,在巡抚任上大有作为。濠奿榛尚..
可是,真正进入济南,到了巡抚任上后,他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一条,自己上任山东巡抚的时候,竟然只在巡抚衙门的库房内找到不足一万两白银的经费。
要知道,这里是山东巡抚衙门,管理着山东大小一百多个县城,每个月需要用去的办公经费的吏员奉禄,都需要数千两银子
就巡抚衙门剩下的这点银子,连两个月不到,就会用的一干二净。
所以,王成义上任山东巡府的第一件事不是发展政绩,而是厚着脸皮,在山东所有官绅地主面前,为巡抚衙门筹银子。
半个月的努力过后,银子是有了。但是,紧随其后的一个问题,再次出现在王成义面前。
那就是向朝廷上缴一年一次的赋税。
可是,因为干旱已经在整个山东省境内蔓延开来,山东地面上的土地,除了靠近水源的三成有收成外,其他地方直接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如此情况下,山东巡抚衙门管辖的各县。没有因为干旱而向巡抚衙门求救,要求巡抚衙门进行赈灾,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充当赋税,上缴朝廷……
可是,朝廷的命令又不能违抗。否则,自己山东巡扶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就要调离。
为了自己的前途。王成义只能用强……
命令各县。从老百姓手中强行收缴粮税。也就是所谓的纵兵抢粮。
几个月后,需要上缴朝廷的赋税终于收齐了。但是,作为巡扶的自己,却因为这件事而引得山东百姓民怨沸腾。
很多失去口粮的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沦为流民。
更有甚者,直接逃入大山,开始当土匪。聚众闹事,杀人抢粮……
一时间,山东各县要求巡扶衙门出兵剿匪的公文,就好像雪花一样,送到王成义案头。
剿匪,对于刚刚上任巡扶的自己来说,绝对是在百姓面前立威的好机会。
所以,王成义想也没想,就做出出兵剿匪的决定。
可是,让王成义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山东境内的干旱愈演愈烈。分散在山东境内的匪患。竟然越剿越多……匪患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当自己派出去的剿匪军队。连续损失两个营后。从官军手中缴获大量兵器的匪徒,竟然联合在一起,攻打一些大规模的村镇……
偌大的山东境内,凡事被这些乱民攻占的城镇,粮食都被抢得一干二净。
失去粮食,这些地方的百姓,不是被这些乱民裹挟,一起变成乱民,不断壮叛贼实力。就是演变成到处游荡的流民……
随着境内乱民和流民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甚至于开始攻占县城,成建制消灭官军的时候。
巡扶王成义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同时也看出,山东境内的守备军和卫所军队,都因为久不经战事,在战斗力上,已经连乱民和土匪都不如。
可是,作为山东巡扶,自己如果不能控制住山东境内愈演愈烈的流民和乱民,那自己同样在这个位置上做不长,甚至于变成大明朝罪人,把山东变成遍地匪患的陕西……
这个时候的山东巡府王成义,马上做出一个决定:重新训练军队……
只要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能在山东真正站稳脚跟,消灭一切敌人。
要想练成一支强军,兵员和钱粮,都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
作为山东巡扶,找到足够合格的兵员